A. 金融危机与煤炭就业
首先,你要明白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美国的房地产产能过旺,价格年年虚高导致购买力下降,房价下降后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有关贷款,金融,信用等多方面的危机,简言之就是大家都不希望拿钱去投资了,希望把钱放在手上(这样最安全)。房地产业的萧条引发了钢材,建材等的萎靡,而钢铁业和煤炭业是息息相关的,这个我想你肯定比我清楚。现在全球化很高了,美国产生了危机很快就会波及到全世界,包括中国,打个比方吧。如果中国有一处煤矿是中外合资开采的,那么现在外方就很想不干了,把资金抽走,因为他们可能自己国内都块经营不下去了。如果是你肯定也希望把中国的钱拿去救自己的大本营吧。所以总体来看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各个行业都会被波及,比较好的应对方案,我个人认为有两条吧:一考研,二考公务员。所以楼主你现在的选择很明智,我很佩服你的睿智啊。现在考研了,等3~4年后经济好转了再出来正好赶上好形势,还不肯定赚大钱了嘛。用句很通俗的话来讲:荒年就不要种庄稼了啊,等到好的年份再努力耕耘就一份努力,十分收获了啊!
B. 这场金融危机给中国中小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如何突围
前两期《信心之旅,新会农信社伴你同行》系列报道,我们关注的是大型民企新会双水拆船厂和新农村建设典范奇榜村,今天的“信心之旅”带读者走进中小民营企业——江门市蓬江区杜阮永鸿五金拉丝厂。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生态链中十分重要但处境却凄凉的一部分,处于大型国企、外资的夹缝当中苦苦生存。金融危机的发生,经济环境的恶化,银行惜贷,对广大中小企业造成的冲击和困扰,是常人难以想像的。在危机来临之际,中小企业如何在金融机构的扶持下,抓住机遇,化危为机,从危机中突围出来,是当下银企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金融海啸下,许多中小企业正在为生存而苦恼之时,永鸿五金拉丝厂老板吴永亮凭着20年稳健发展积淀下来的基础,亦凭着新会农信社的支持,买地、建厂、扩产、转型,在危机中突围出来。“今年1-5月,我们的销量虽同比下降了4成,但我们熬过了最难过的时候。6月开始,我们看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订单开始增加,客户的付款也变得准时。相信我们离春天已经不远了。”吴永亮告诉记者,在危机洗牌中,他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正逐步突围出来,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迈进。
A 5万贷款,产值19年间扩大了40倍
1990年,恩平人吴永亮怀揣15万元资金创办了一间五金拉丝厂。“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吴永亮讲到创业的艰辛时说道。当时没有资产抵押,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给他,因那时银行贷款的对象都是国有企业,根本“看不上”他们这类小民企。为了“求钱”,他四处碰壁,最后是新会农信社给他送来了“救命之水”。“当时我凭着多年积累下的信用,跟朋友赊了100多吨的原材料,就凭着这批材料,农信社贷给了我5万元。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对于当时如久旱逢甘露的我,就是‘救命之水’啊!”吴永亮说道。
一路走来,靠着诚信,靠着农信社的资金支持,吴永亮的五金拉丝厂渐渐发展壮大成企业,从早先的200万、300万元的产值,到现在近亿元的产值;从1990年到2009年的19年间,该厂产值扩大了40倍,而他们向农信社的贷款也从最初的5万元,加大到现在的1000多万元。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租赁厂房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也是在农信社的支持下,吴永亮于2006年买下了位于杜阮镇的54亩土地,开始自建厂房。现在厂房已开始封顶,很快他们就可以搬进新厂房了。
B 奋力突围,应对金融危机不减员反加薪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许多中小企业被风浪席卷而去。仅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尤其是一些出口企业,更是影响甚深。吴永亮的五金拉丝厂虽然不是出口企业,可是他的产品全都是卖给出口企业的。在这次金融海啸中,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紧缩的局面,他的厂无疑也受到了影响。去年有许多订单已经签好,影响还较小,一进入2009年,订单就开始下降,原本他估计只是下降20%左右,没想到下降比例居然高达40%。
经济景气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坚忍的苦干狠干,获取赖以生存的微薄利润,而在金融危机面前,中小企业的生存机会可以说是命悬一线,然而,也就是在危难当头之时,中小企业才会有冲杀而出的勇气,才会有转机出现。意识到这点,吴永亮在危机中并没有沮丧,而是实施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就是梳理客户,重点服务优质客户,放弃一些小的、生产力不足的客户;其次,提高产品质量,不仅产品齐全,还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定做产品。现在他们的产品涵盖了日用品、工艺品以及其他轻工行业生产所需要的所有原料铁线,包括普通圆线、电镀圆线、半圆线、四方线、扁线、扭纹线、六角线、双孖线、四孖线、印花线、退火线等,还可应客户的要求定做其他特殊规格的异型线;第三,开源节流,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在农信社的资金支持下,于市场低位时购进大批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终于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终于迎来了转机。现在吴永亮已经感觉到生意开始走上坡,客户的订单开始增加,付款也越来越准时。最值得称道的是,此间吴永亮的企业没有减一个工人,而且工人非但不减薪,反而加薪。
C 积极转型,中小企业须“步枪换机关枪与大炮”
国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化程度普遍不高,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问题,主要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生产或装配为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相当多的企业在无法自我提升的情况下,势必会逐步出局,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法则。
“民企再不变通,等待你的就是死亡。”吴永亮告诉记者,中小企业要想真正地生存下来,就必须要转型,从以前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型。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将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过,从某方面来看,这就是一个外力,是推动企业进行创新以及转型的契机。我们应正视这个危机所带来的挑战,积极地把握机遇。
吴永亮的五金拉丝厂现正紧锣密鼓地建新厂房,预计投资2000多万元。按吴永亮的计划,他的厂转型的第一步就是更新机器设备,从原来的“小米加步枪”更换为“机关枪与大炮”,而这就使他的投资将增加到5000万元。“一台台湾机45万元,而国产的只要2.5万元,价钱虽相差甚远,但产生的效益、节省的人力成本,确是不可估量的。”对于企业的转型,吴永亮势在必行。
D 眼光“向小”,金融机构须“风物长宜放眼量”
“企业从创立到发展,几乎每个阶段都少不了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没有新会农信社,就没有永鸿五金拉丝厂的今天。”吴永亮由衷感激金融机构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现在有土地,有厂房,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信誉。现在有多家银行拿着钱找上门来要放贷给我,可是我仍然记得自己创业时那四处碰壁的景象,至今我都很感激农信社那雪中送炭的5万元。现在有许多企业像我当时一样急需金融机构伸出援手。能否加大力度为中小企业雪中送炭,其实这也是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方向。”吴永亮道出了广大中小企业主的心声。
诚然,在永鸿这类中小企业创业成长的过程中,正是有了新会农信社的大胆创新,如开发库存原材料抵押、应收帐款抵押、设备抵押等等,在他们没有土地、厂房的创业起步阶段得到及时的帮助,才得以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合作,才得以形成银企亲如兄弟的融洽信任关系。”据了解,近3年来,新会农信社对辖内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累计达到300亿元。
“目前,仍有一些金融机构眼光‘向大’,紧盯着那些大型企业、基础建设上,对于中小企业还是过分冷淡,这也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受限于资金问题无法顺利扩张或者转型,甚至到最后只能选择倒闭。”吴永亮期冀这种状况能得到改善,这也是所有中小企业的愿望。
19年实现40倍的发展,这样的速度令人惊讶,而吴永亮却觉得自己的企业发展缓慢。
“刚开始,只能申请到流动资金贷款,所以不敢扩充产量。现在有了中长期贷款,还是不敢大胆投资,担心金融机构的放贷政策有变化。近年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思想慢慢起了变化,开始谋求企业的积极转型、扩大投资、发展壮大。这一切需要政府的引导,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吴永亮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迷惑、疑虑和觉悟,也正是所有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将要面对的问题。 (文/图 本报记者 庄英业 李玲玲)
采写手记
信用社和中小企业亲如兄弟
在去杜阮永鸿五金拉丝厂的途中,为我们领路的是新会农信联社杜阮信用社的经理黄国荣,他一直强调:“我们和这些中小企业是兄弟的关系。”很难理解,一方是金融机构,一方是企业,他们的关系怎么能用兄弟来形容?直到拉丝厂老板吴永亮跟我们讲述他自己的创业历程,我们才明白,这种兄弟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创业初期,农信社5万元的贷款犹如救命稻草,让吴永亮的拉丝厂得以生存下去;企业发展中期,也是农信社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才让该厂不断壮大:从靠租赁他人厂房的小型工厂作坊,发展到自己买土地建厂房,并成为年产值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中小企业;现在,该厂大力转型,向国内优秀企业进军,也是农信社在它背后做坚实的“后盾”。可能也只有亲兄弟,才能在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中,始终如一地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5月底止,我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356亿元,其中我市5家农信社就放贷209亿元。也就是说,江门将近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贷款来自农信社,这叫企业如何不把信用社当成兄弟?
“我有地有厂房了,很多大型银行来找我,可是在我没地没厂房时,只有农信社愿意理我。”一位中小企业主如此说。
从江门许多知名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中,笔者也看到了农信社的身影,像我市正准备上市的几家优质企业,如科恒实业公司、江粉磁材公司等民营企业,背后都少不了农信社的功劳。往往都是在这些企业最艰难时,农信社的雪中送炭,才成就了他们现在的辉煌。
在中小企业主们对农信社的赞誉中,我们也要看到,相比许多大型商业银行,农信社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业务种类单一,新产品研发不足,财力支撑不够,技术网络劣势明显等等。我们希望,一方面对这样一些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较大推动作用的金融机构,政府能有更多政策来扶持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期望农信社自强不息,加大力度改革,提高竞争实力,利用和企业亲如兄弟的关系,借助双方力量,共同扶持,一同成长,向现代商业银行的目标不断前进
C. 金融危机受害最大的国家是哪个
金融危机潜在的最大受害国是中国
我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我国已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国,美国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金额由此前的6962亿美元,调高至最新的7274亿美元,仍为第一大持有国。 数据同时显示,中国去年11月末持有的美国国债就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大关,为7132亿美元。这意味着去年12月份,中国净增持美国国债142亿美元。在各个月份中,又数去年10月份我国净增持美国国债的力度最大,单月增持额为659亿美元。
此外,根据美国财政部同时公布的年度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各类证券类资产的初始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共计持有美国证券类资产达1.205万亿美元,较2007年6月底增加2830亿美元。上述数据仅包括来自中国境内的投资,离岸中资机构及中国委托境外机构的投资不包含在内。
在不久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方上浦曾表示,美国财政部发布的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数据不仅有外汇储备,也可能包括了金融机构的投资。由于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进一步深化,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可能被调降,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债权人将套得更深。
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国央行目前正为如何处置所持美国国债感到左右为难:如果央行停止购买美国债券,其原有投资将陷入亏损,因为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率仅3%;如果继续购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也将导致亏损。除了收益率损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债券还将遭受汇率损失和价差损失。 尽管遭遇多重风险,央行目前却无法停止继续购买美元债券,因为这将导致美元贬值,引发中国原有投资进一步损失。这一两难处境是人民币汇改滞后所造成的,由于结售汇机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也不得不持有巨额美元债券资产;而美元一旦恶化,“我们是天下第一大户”,风险自然最大。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95万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中确有7274亿是美国的国债,比例是否过高?美元外汇是否需要这样大的储备?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和专家认为这样的比例是否合理?是不是我国外汇管理投资的重大失误?能否修正?也许有专家还坚持认为目前投资美元产品是在“抄底”,当然也有人认为不是“抄底”而是“垫底”,并且是无可奈何的“垫底”。能否调整我国的外汇投资策略?这将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金融专家们研究的课题。
除此而外,还有更大的金融和经济风险。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的国家,美元继续下行,美国人有可能会主动创造一种新的货币对外发行,这对于美国国内的公民来说,会有一些影响,但新币的产生将会弱化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新币的推广和使用,也将使美国民众的认可程度及全球理念进一步强化,更是一种美国经济的提振剂,有利振兴美国经济。如果是这样的话,可就是害了原来拥有美元的国家,会被美元贬值后拖垮经济,导致经济的雪崩,也可能导致各国局面的混乱。现在中东和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完成了对美元及美元资产的绝大部分减持,减少了这种风险的存在和影响,而中国却不然,不仅没有大量地减持美元,而相反,我国在增持美元及美元的金融产品,当然有一些是被动的,但很多还是主动的,是部分官员及部分专家所倡导的增持美元,还可能沉浸在美元美梦之中。而美国人清楚地知道各国对美元的持有量,所以,由换算造成的影响,他也会根据政治影响力和信息渠道加以控制,这些都是可控范围,所以无需担心各国会对美元的这次变动产生抵触,可悲的是美国人正利用它所拥有的金融信息和政策方向对美元的走向进行调控,在适当的时候推出新币,这种情况出现的话,我国可以肯定是最吃亏的,而中国吃亏不仅仅在于美国人提供的信息不公开,无从了解方向,更在于可能导致机会的错失和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现在看美国人是有可能这样搞的,这就是假如有一天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深度达到迫使美国人更换货币才能解决的地步,那么我国的问题要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还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