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上汽大众退金融服务费

上汽大众退金融服务费

发布时间:2025-02-12 11:45:58

㈠ 中消协曝光20个品牌4S店服务,德系最强,法系最惨!

绝大多数人在买车时都要与4S店打交道,但是虽说不同品牌的4S店都拥有一套严格且标准的服务体系,但坦拦是实际上这些服务有没有落到实处就真的要看大家的“运气”了。

当然,也许是我比较幸运,在我与4S店打交道的过程禅此中,除了发现他们的维保费用确实是高以外,其余地方的体验其实都还算不错,对于我来说4S店更像是“花钱买服务”的地方(可惜我没钱,所以只能自己保养)。

不知道你们对于4S店又有什么印象和看法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汽车4S店乱象,为何屡禁不绝

近日,国内媒体曝光了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北京某4S店的售后维修黑幕,问题包括疑似砸毁车辆未损坏零件以提高维修金额、截留车主购买的油液、“虚假”保养施工等。

笔者注意到,此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但很快热度又降了下去,原因并非大家不关注此类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而是消费者对此类新闻有些“麻木”了。

“去年奔驰‘机盖门’事情闹得那么大,所有品牌立即取消了金融服务费,但是现在你再去看看,有几个不收的?”一位经销商向笔者说道。

这位经销商讲出了 汽车 消费和售后领域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几乎每年都会爆发数次大型 汽车 质量、消费合同欺诈或所谓的售后维修“黑幕”,一大波媒体跟进之后,厂商、经销商和主管部门纷纷表态彻查。但是当事态平息后,经销商往往旧态又生,曾经被曝光的种种问题再次发生。

比如2014年,南京市物价局曾对当地4S店加价销售开出50万元罚款。2015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一些品牌4S店“小病大修”,对一些 汽车 的简单故障,故意夸大故障原因,以此来牟取暴利。去年,西安一女士购买了一辆发动机漏油的进口奔驰轿车,在维权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坐在奔驰车机盖上哭诉。

全国消协过去几年 汽车 投诉数据也显示, 汽车 及零部件始终是各大消费品类中投诉量最大的,且投诉量持续增加。比如2019年全国消协共收到 汽车 及零部件类投诉34335件,同比2018年激增25.1%。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购车合同纠纷。经营者签订合同明显有利于经营者,甚至是违反法律规定,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在合同条款中对于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权利义务约定上不明确、不对等,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清,消费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维权。其次就是售后服务问题。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出现返修状况,或故障多次维修却不能彻底解除,维修不出具明细等。最后是捆绑销售车险和诱导消费者贷款,消费者购买优惠车辆过程中,部分经营者要求必须在4S店购买车辆保险和办理贷款,在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有时还要消费者交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保险押金。

为什么这些问题连续多年出现,多次被媒体曝光,不仅得不到解决,且投诉量越来越大?

上海一位律师告诉笔者,很多 汽车 销售合同是不存在问题的,比如消费者经常投诉的被强制加装精品、装潢问题,在合同上往往体现为消费者自愿购买这些项目。即便消费者感觉上当受骗,法律上也不支持他们去维权。其次是售后检测举证维权难, 汽车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求偿难。

“一辆 汽车 大概有2万多个零部件,专业门槛很高,即便4S店售后提出一些不合理的项目,或者没有按照规范去施工,消费者往往都识别不出来。”上海某合资品牌4S店售后总监告诉笔者。

那究竟该如何解决这种乱象呢?上述售后总监提出, 汽车 厂商和经销商都有内部的施工规范和要求,但逐利是商家的天性,售后部门往往也背负着产值和利润的考核,依靠经销商自律很难解决问题,尤其是当前新车销售价格倒挂,4S店盈利主要靠售后部门来支撑。

“按照业内平均水平,销售利润、增值服务利润、售后收入利润大约占比在10%、40%和50%。如果要收回投资,仅仅依赖销售车辆的返利,几乎没有可能。”该人士说。

他认为,想要长效地改善和解决4S店销售猫腻和售后黑幕,更重要的是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减少对经销商的市场行为的干预,净化品牌 汽车 市场,从而最终实现消费者、经销商、厂商共赢的良好 汽车 市场秩序。

㈢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年度汽车投诉情况 德系品牌占据前五名

三、汽车服务情况分析

在所有汽车服务类投诉问题中,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定金及押金类投诉、维修服务投诉、合同及约定类投诉、金融贷投诉和强制捆绑消费类投诉。

根据全省汽车消费投诉以及汽车4S店调查情况,浙江省消保委整理出当前汽车消费领域八大服务乱象:

(一)强制捆绑消费,剥夺消费者选择权。根据投诉统计,2019-2020年全省消保委共受理汽车强制捆绑消费类投诉245件,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捆绑搭售保险、强制缴纳续保押金、强制装潢和按揭等。部分经营者要求消费者购买指定保险公司的保险,强制消费者缴纳续保押金或保证金,如果消费者不在店里续保则押金不予退还,一些经营者甚至在约定的续保押金到期后仍不退还押金。如果消费者不购买指定保险、装潢以及按揭,则不予享受车价优惠。

在本次暗访的4S店中,有19家4S店存在捆绑或强制消费情况,占比50%,涉及品牌主要有奥迪、宝马、广汽本田等,捆绑销售内容主要涉及装潢、按揭、保险、保养。如杭州某宝马4S店强制要求购买12800元装潢、9998元悦卡,按揭服务费6000元,且必须在店里买保险。部分4S店虽没有强制要求购买装潢、按揭等,但明确表示若不购买则会在裸车价或其他方面涨价。同时根据线上调查结果显示,有54%的消费者在4S店遇到过强制消费行为。

(二)金融贷服务不规范,收费乱象投诉集中。根据投诉统计,全省消保委共受理汽车金融贷服务投诉346件。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有:一是收取金融服务费,不少消费者反映金融服务费用过高,与接受服务不对等,事先未明确告知;二是收取贷款押金,贷款到期或者到约定期限后,经营者不退押金;三是提供金融服务不专业,工作人员对办理贷款应具备的条件、资格、要求等告知不清,导致消费者银行贷款审批通不过而无法贷款购车。

在本次暗访的4S店中,有23家4S店存在收取金融服务费的现象,占比60.5%,服务费用在3000元-19050元不等,也有根据贷款金额点数收取的。另有11家4S店分期与一次性付款车价存在差别,各品牌价格差在1000元-7000元不等,涉及品牌有宝马、奥迪、一汽大众、广汽本田、凯迪拉克、沃尔沃。

(三)无保养不包修,三包责任履行不到位。根据消费者投诉反映,部分4S店以消费者不在本店或指定4S店进行车辆保养为由,在三包期内拒绝提供免费修理服务,违反《浙江省实施<消法>办法》第二十七条关于“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限内,除经营者能够证明出现产品故障与消费者使用、维护或者改装有直接因果关系外,经营者不能免除三包责任”的规定。

线上调查结果也显示,4S店推卸三包责任、消费者不在本店或指定4S店进行车辆保养就不提供三包服务现象普遍存在。根据线上问卷调查,有23%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保修期内不在指定4S店进行车辆保养就不提供三包服务的问题,另有2.9%的消费者反映在保修期内未按约定进行定期保养4S店就不提供三包服务。

(四)车辆价外加价,临时提高车价。根据投诉统计,全省消保委共受理汽车价格类投诉201件,投诉问题集中于车辆加价和涨价。部分4S店指定车型报价与公示指导价不一致,尤其是一些高档进口车型,消费者想要购买必须在车价外另行加价才能买到,加价销售已成为市场“潜规则”。部分经销商开票时只开车价部分的发票,加价部分则不出具发票。此外,部分经销商与消费者事先约定好车价,等消费者来提车时又临时要求涨价。

在本次暗访的4S店中,有2家4S店指定车型报价高于公示指导价格,涉及品牌为一汽大众和别克。同时根据线上调查结果显示,有39.6%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汽车4S店加价提车的行为。

(五)定金纠纷多发,交定容易退定难。根据暗访调查情况,本次暗访的38家4S店订车均需提前交付订金或者定金,金额在2000元-20000元不等。在汽车服务类投诉中,定金问题也较为突出,全省消保委共受理汽车定金及押金类投诉806件。部分经营者不遵守“定金罚则”,在自身违约的情况下仍不退定金,如未在约定时间内交付车辆、提车时要求加价、交付车辆型号与约定不符等。消费者交付定金之后,因货款审批未通过或者贷款利率过高要求经营者退还定金被拒的情形也较多。

(六)维修乱象丛生,售后权益难保障。根据投诉统计,全省消保委共受理汽车维修服务类投诉534件。消费者

阅读全文

与上汽大众退金融服务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收藏纸币价格 浏览:918
Gcp硅谷融资 浏览:244
贵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浏览:127
涉及到金融营销的金融机构有 浏览:307
上汽大众退金融服务费 浏览:744
国元证券怎么激活手机交易 浏览:473
华为镜头股票 浏览:204
标准外汇正规吗 浏览:525
海丝云交易 浏览:877
四川天府交易所1066会员 浏览:752
上证50杠杆 浏览:437
我国发展利率期货研究 浏览:745
理财非保本浮动收益安全吗 浏览:512
华安证券手机版下载交易 浏览:556
买银行理财可以办信用卡吗 浏览:262
疫情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浏览:926
2018年浦汇外汇出金问题 浏览:728
000158常山股份到底是怎样重组 浏览:479
高频交易存在的风险 浏览:350
沪深今日交易提示 浏览: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