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有
在涉案存款、汇款的冻结、划拨方面,金融机构依法负有协助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实施强制的法定义务,如果不依法履行,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金融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1. 违反市场准入规定的法律责任。
2. 违反经营管制规定的法律责任。
3. 违反诚实经营和审慎经营义务的法律责任。
4. 违反提交财务资料义务的法律责任。
5. 补充性制裁措施。
二、责任追究主体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六十五条和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由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在我国主要是指“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三会分别对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进行日常监管。
三、责任承担主体及其责任形式
金融机构未依法协助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的,由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这里的处分是指金融机构的内部纪律处分,即由该机构对责任人员依据内部规章制度进行惩戒,如扣除工资、奖金、调离核心岗位等。
金融机构违法将执行款项划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以外的其他账户的,由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处以违法划拨款项两倍的罚款;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第四十四条 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由中国银监会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中国银监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中国银监会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的;
(2)未经批准变更、终止的;
(3)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或者未备案的业务活动的;
(4)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
第四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中国银监会责令改正,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经任职资格审查任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2)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3)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4)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5)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
(6)拒绝执行本法第37条规定的强制整改措施的。
第四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所谓不按照规定提供实践中包括拒绝提供、迟延提供、提供不完全和提供不真实等情形。
第四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依照本法第43条至第46条规定处罚外,还可以区别不同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1)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2)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3)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❷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金融机构应当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督、检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第五条 金融机构应当报告下列大额交易:(一)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二)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三)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含10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四)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 累计交易金额以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支出单边累计计算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大额交易报告标准。
第十一条 金融机构发现或者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客户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客户的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相关的,不论所涉资金金额或者资产价值大小,应当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❸ 小贷公司是不是金融机构 利息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
小贷公司是金融机构,利息超过36%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小贷公司属性: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金融机构,这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并经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和监管的。它们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利息保护范围:
❹ 金融机构收取手续费的规定你了解吗
金融机构收取手续费的规定确实存在,但具体执行和监管仍需完善。
一、基本法律框架
商业银行: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商业银行需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确定利率水平和服务价格,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在制定手续费时要遵守市场化原则,不能任意提高。
证券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中国证监会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原则确定服务价格。这是对证券公司收取手续费的基本法律约束。
保险公司: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八条指出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约定价钱,但并未详细界定何为“合理”的手续费标准,导致保险公司在收取手续费方面存在一定的自由度。
二、存在的问题
名目繁多:消费者普遍反映,银行卡年费、账户管理费、交易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取项目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标准不一:不同金融机构、不同地区甚至不同业务员之间的手续费标准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消费者难以判断何为合理。
监管不足:尽管有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但由于具体可执行性较差以及监管力度不足,金融机构在收取手续费方面仍存在诸多漏洞与隐患。
三、建议与措施
完善法规: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提高法规的具体可执行性,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
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金融机构收取手续费的监管力度,确保金融机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权益。
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自律组织,鼓励金融机构自觉遵守行业规范,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不合理手续费。
信息披露:强化信息披露机制,要求金融机构在收取手续费前充分告知消费者相关费用信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
四、消费者建议
作为普通投资人或用户,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选择使用各种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仔细审查合同内容、了解相关费用规定,并保留有效的投诉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