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的银行会大幅裁员吗
我国银行业机构和网点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目前并未进行大规模裁撤机构和人员,未来也不会以此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从五大行情况看,2016年机构和人员总体上略有减少,主要是结构调整和优化;未来有主动减少机构和人员的可能,物理网点和柜面人员有一定的精简空间,但幅度有限。
随着网点数量减少、规模“瘦身”和业务集中,五大行的物理网点员工尤其是柜面人员数量有所减少,但主要是结构调整而不是裁员。如工商银行,2016年通过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柜面人员减少1.4万人,其中约有3000人去做新兴业务,有1.1万人去做客户经理,该行更好地利用提升了人力资源的效率。工商银行去年的总人数只减少1%,但是内部结构调整达到6%。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变迁,我国银行业柜面业务仍然有减少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对机构和人员数量较大的四大银行,机构总数和员工还将有一定的精简空间。
我国银行业未来柜面人员减少幅度可能在20%左右,但会在银行内部进行培训和转岗,大规模“裁员潮”不会出现。
❷ 企业裁员率怎么算
企业裁员率计算公式为:上年度净裁员率=(上年初职工人数-上年末职工人数-上年度自然减员人数)/(上年初职工人数)*100%。比如上年初职工人数为100人,上年末职工人数为95人,上年度自然减员人数为2人,则该企业上年度的离职率为:(100-95-2)/100*100%等于3%。
(2)金融机构的裁员率扩展阅读:
离职率的计算方法
比如某个公司
1、某月离职率计算方法:
该月离职率=该月离职人数/(该月初人数+该月录用人数)*100%,比如该公司2月的月初人数为100人,2月份离职10人,2月份录用5人,则该公司2月份的离职率为:10/(100+5)*100%约等于9.5%。
因为离职率的分母为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加上本期离职人数之和,它一定大于或等于本期的离职人数,故所计算的离职率总是小于或等于100%,不可能出现离职率大于100%的现象。
2、某一年的离职率计算方法:
某年的离职率计算公式为:某一年离职率=该年离职人数/(该年初人数+该年录用人数)*100%。比如某公司某年的离职人数为100人,该公司年初人数为500人,该年录用人数为80人,则该公司该年的离职率为:100/(500+80)*100%约等于17.2%。
❸ 2019年国际大型银行裁员多达5万人,它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哪些警示呢
对于科技的发展,银行的裁员人数达到5万的新高,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这时候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这次的变革,努力的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我相信这些还是十分不够的,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身体也是革命的本钱,要多加锻炼,保证好身体的健康。
❹ 公司年度平均离职率大概是多少
例如; 2015年底人数-2016年底人数-不计算裁员率人数(退休、死亡、劳动合同期满解除的、主动离职、违反纪律辞退的)/2015年底人数=裁员率,失业率
❺ 什么是裁员比例
你好,根据你的提问,我认为裁员比例的意思就是削减员工的占比。
❻ 裁员率是负数代表什么
要招人,不裁员
❼ 2019年国际大型银行裁员多达5万人,银行为什么掀起了裁员热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大量裁员的情况,特别是近几年,裁员情况更是严重。
在面临着智能时代时,没有危机感的人,没有任何进步的人终究会被淘汰。
第三,网络的发展,手机支付的便捷让银行的一些工作变得多余。现在很少人会使用现金,去ATM或者前台取现金的人也越来越少,没有顾客就会让银行所收货的利润减少,这时也就只能通过裁员来缓解压力了。
❽ 25%的裁员比例,什么概念
每4个员工就要走1个
❾ 单位有29人,裁了一人 裁员率是多少
这个很好算的
你就是用1除以29 就可以了
也就是1/29=结果自己计算吧!
❿ 经济裁员的人员比例是多少
公司如果真的是经营困难,可以合法裁员,你也需要配合公司去裁员,你可以参照劳动合同法,公司裁员要一步步按程序裁员,这个是有流程的。然后按照相关规定去执行,给一定的经济补偿,--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附:经济性裁员相关法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