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指标体系构成
按照全面性、渐进性、独立性、实用性的原则,构建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3个一级指标,即地质资料服务条件、地质资料服务数量、地质资料服务质量;
14个二级指标,包括管理机制制度、经费保证、资料数量质量、人员数量素质、馆舍建设、现代技术设备、窗口服务、复制服务、网站服务、检索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顾客满意度、宣传培训;
38个三级指标(评估项),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日常经费、项目经费、纸质资料年入藏比例、资料的数字化率、资料的专业完整性、公开资料比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职工人员总数、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职工人员总数、高级职称人数/职工人员总数、中级职称人数/职工人员总数、地质及相关专业人数/职工人员总数、档案专业人数/职工人员总数、计算机专业人数/职工人员总数、其他专业人数/职工人员总数、35岁以下人数/职工人员总数、35~50岁人数/职工人员总数、50岁以上人数/职工人员总数、库房面积(达标率%)、对外服务用房(达标率%)、技术业务用房(达标率%)、办公及附属用房(达标率%)、办公用设备(台套)、服务用设备(台套)、网络带宽、每周开放时间(小时)、年窗口服务人次(人次/年)、年窗口借阅份次(份次/年)、年窗口借阅件次(件次/年)、报告/图纸年复制量、网站点击数(次)、网络资料下载数(MB)、年检索数量(项)、电话邮件回复网上客服数量(次/年)、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提供服务数量(件次)、顾客满意度、讲座报告会(个)、展览活动、社会教育与顾客培训。并根据专家建议和近几年评估的经验总结,对每个级别的评估项给予了赋值。
(一)地质资料服务条件
服务条件包括管理机制制度、经费保证、资料数量质量、人员数量素质、馆舍建设、现代技术设备6个二级指标。
服务条件是服务提供者为顾客提供服务所具备的软、硬件基础,硬件如馆舍建设、资料的数量与质量等,软件如管理制度、经费渠道等。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现阶段,这类服务组织具有目标的多样性,服务层次的多重性,而多项目标的交替实施与重要性的不确定,使得评估其社会化服务必须考虑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及肩负的职责,这样才能客观反映该机构的服务程度。该类指标涉及内容较多,制度机制是保障,资料的数量、质量是服务的根本,评估的内容主要是馆藏机构的基础设施、资料数量质量等硬件建设和服务政策等软件建设。
(二)地质资料服务程度
包括窗口服务、复制服务、网站服务、检索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6个二级指标。地质资料服务数量是纵向、横向均可比较的数量变化指标,是一项可以量化的指标。一般性服务内容包括窗口服务、复制服务、网站服务、检索服务,属于常态化的服务内容;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则是对地质资料的深度加工,有针对性的服务,尤其是为政府管理决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情况。这些指标均是客观的、可以测度的数据,通过年度间和地区间的比较可以大致反映出服务数量的变化和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三)地质资料服务质量
地质资料服务质量包括顾客满意度和宣传培训引起的社会认知程度。感知是顾客对其所需信息、知识或服务效果的评价和感受,它是在馆藏机构服务的过程中或服务结束后获得或形成的,它检验着馆藏机构的服务,影响着馆藏机构的服务。感知价值是顾客对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得信息、知识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所需信息、知识或服务效果的一种反映、一种评估。作为公益性组织的馆藏机构必须以顾客的感知价值为依据,调整对顾客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以适应不断扩大的不同顾客对馆藏机构服务的感知需求。
顾客感知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来讲主要是总体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地质调查工作的社会知晓程度;微观来讲包括顾客对地质资料的了解程度、服务与被服务者的信息沟通情况以及具体服务的感受。这是外界全面评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主要方面,考虑到地质资料服务的顾客是社会的特定人群,而且属于公益性组织,所定权重不易过高,随着馆藏机构服务群体的不断扩大,该部分的权重可能增加。该项指标评估的内容主要是各类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社会形象感知、宣传培训和服务感受。
展望未来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馆藏机构和非盈利组织,甚至以咨询服务为主业的服务组织将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与此同时,不同客户的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多。就商业化服务来讲,深度服务是将“产品挪到后台,将服务推到前台”,要求更了解消费者,更能想消费者所想,更能从“宏营销”走向“微营销”,从“广撒网”走向“深播种”,更强调“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建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深度信息服务模式,使深度信息服务更贴近顾客的需求,并从被动服务走向主动服务。地质资料的深度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方向是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产品,是根据顾客需要整合资料和特色、个性化、科普化信息的开发。
由于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具有较强的定制性,因此提供创新性的社会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与顾客主动互动,了解顾客之所需、事先预见顾客可能之需是关键。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深度服务包括地质资料的深度挖掘,如通过地质资料找矿就是在对原有资料的再整理、新理论指导下、新技术支持下的再分析的活动;服务开发主要是针对性、预见性、科普化的资料开发服务,结合部门或者单位需要提供特色的定制化服务;深度服务的另外的表现是追踪服务,即了解服务的效果,更深入顾客了解新的需要,以便主动开展相关服务。
B. 国内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是指信用评级机构在对被评对象的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版正评价时所采用的评价要权素、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权重和评价等级等项目的总称,这些项目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叫作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即体现信用评级要素的具体项目.一般以指标表示。指标的选择,必须以能充分体现评级的内容为条件。通过几项主要指标的衡量,就能把企业资信的某一方面情况充分揭示出来。例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通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加以体现;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营业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加以体现。
C. 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有哪几类各自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1、财务分析
1)生存能力分析:经营净现金流、各年累计盈余资金
2)盈利能力分析:专财务内部收益率(属FIRR)、财务净现值、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
3)偿债能力分析: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借款偿还期
2、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
2)敏感性分析:敏感度系数
D. 指标怎样能构成指标体系
我做我的那套指标体系时候是,1、专题小组讨论:第一次,确定基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次,基本指标体系框架以及预备遴选指标的详细材料。2、专家个人深度访谈:目的在于了解专家对整个课题的认识和对课题构架之间关系的看法,理清课题思路,确定课题重点和注意事项,最终根据访谈结果调整并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3、Delphi法专家咨询(内容复杂,略)。4、Delphi法的统计分析(内容复杂,略)。5、系统分析。6、实证研究。这些步骤的整个过程,就将遴选出的指标系统化地构建为了指标体系了。
比如Delphi法,是我的课题研究里的中心环节。总结其特点,粗略的可以认为“专家相互匿名----集体判断----专家独立见解----反馈集体结论----专家个别修改自己的意见----意见逐步趋于一致”。
Delphi法最大的优点是:在对复杂问题进行预测、评估和研究的时候,当没有一个固定的研究模式、缺乏历史资料与数据而仍然需要进行技术预测,并且专家的预测很可能是仅有的预测来源的情况下,应用Delphi法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凭借专家个人对于专业经验、知识和综合智能的积累,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要素做出概率估算。
当然,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有其他多种方法。我的硕士论文就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上述大致的步骤。
E.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哪几类构成
盈利性指标:
①资产收益率
②银行利差率
③非利息净收入率
④银行利润率
⑤权益报酬率
赢利性指标是衡量商业银行运用资金赚取收益同时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能力。
赢利性指标的核心是资产收益率和股本回报率,利用这两个财务指标及其他派生财务比率指标可较准确地认识银行的获利能力。
基本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鱼骨图分析法和九宫图分析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
鱼骨图分析的主要步骤:
① 确定个人/部门业务重点。确定哪些因素与公司业务相互影响。
② 确定业务标准。定义成功的关键要素,满足业务重点所需的策略手段。
③ 确定关键业绩指标,判断一项业绩标准是否达到的实际因素。
(5)金融机构评级报告的构成总结指标体系扩展阅读
考核银行盈利的传统指标包括股权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这种指标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将风险考虑在内。
出于风险的管理需要,西方商业银行逐渐出现了新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根据风险调整的收益(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该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信孚银行集团(Banker’s Trust Group)首创,最初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和在特定损失率下为限制风险敞口必需的股权数量。
此后,许多大银行都纷纷开发RAROC方法,其基本的目的都是为了确定银行进行经营所需要的股权资本数量。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考核其盈利能力的传统指标主要为ROE(股权收益率)和ROA(资产回报率),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ROE=净收益/所有者权益
ROA=净收益/平均资产价值
或ROA=净收益/期末资产价值账面价值。
F. 评级机构到底是什么样的机构他有多大的权力他的评级报告为什么比我们官方的数据可信
资信评级机构,使用科学严谨的调查和分析方法,对企业和个人的资产状况、履约各种承诺能力和信誉程度进行全面评价,并且用简单明了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出来,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市场行为。 信用评级的目的是显示受评对象违约风险的大小。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02年,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现在大体分类为: 资本市场上的信用评估机构,对国家、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债券及上市公司进行信用评级,著名企业有:穆迪(Moody's)、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和惠誉国际(Fitch Rating) 资信评级也称为信用评估、信用评级、资信评估、信用评价,至少包括以下几种解释: 1、资信评级是以一套相关指标体系为考量基础,标示出个人或企业偿付其债务能力和意愿的过程。 2、资信评级即由专业的机构或部门,根据“公正、客观、科学”原则,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考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关其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的估量,并以专用符号或简单的文字形式来表达的一种管理活动。 3、资信评级是专业的机构采用公正、科学、权威的资信考核标准,对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基本素质、经营水平、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测定企业及金融机构履行各种经济契约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并以国际通用符号标明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告。 4、资信评级是由信用服务机构根据规范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被评估对象履行经济责任所承担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进行评价,并以一定的符号表示其信用等级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5、资信评级就是对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履行相应的经济契约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所进行的一种综合分析和测定,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种中介服务。 6、资信评级是对各类企业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的评估,是对债务偿还风险的评价。 7、资信评级是以信用关系中的偿债能力及其可信程度为中心,对评估客体进行公正审查和评价的活动。 8、资信评级是一个企业履约状况和偿债能力综合反映。 9、根据起源和发展趋势,资信评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资信评级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履约状况、守信程度的评价;广义的资信评级则指各类市场的参与者(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及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 信用评级机构在提示投资者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信用评级下调的同时有可能加剧投资者对于评级对象的担忧情绪,从而加剧市场波动; 而且其评级的客观性和倾向性问题也存在不少的争议; 一个国家的评级机构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等。 例如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就是美国的,它的倾向性和公正性不言而喻!
G. 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的分析项目
金融机构信用评复级的主要分制析项目可分为:外部环境分析、经营管理状况分析、业务及其风险分析、资产质量分析、筹资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
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水平。
(2)资产质量与财务状况,包括资本充足率、贷款收益率与稳健程度、财务稳定性、支付能力等。
(3)外部环境,包括行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情况、政策法规的变动、外部支持因素等。
(4)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是否存在支付危机,是否有违规违法行为,高级管理人才的变更,大的政策出台对其有无大的影响,是否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等。
可参照国际信用评级惯例,信用等级的设置采用三等十级制,即AAA、AA、A、BBB、BB、B、CCC、CC、C、D,对每一个信用级别分别规定具体的标准。
H. 什么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评级体系
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评级体系是指银行业监管机构根据现场检查、非专现场监管和其他渠道属获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对该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资产质量、经营管理状况、盈利能力、流动性及市场风险敏感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定量分析及定性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该机构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的方法和过程。目前,许多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都采用了美国的CAMELS评级体系。中国银监会参照CAMELS评级体系及其他评级体系,开发出了针对有关被监管机构的评级体系。
I. 简述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经济效抄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财务上专业名词,一般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书中都有这部分内容,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计算、评价的,计算上来说都是一些简单的公式运用 。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评价指标,具体如下: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从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贡献三方面评价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