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货币解剖读后感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在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等层面上存在的障碍是我国货币政策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所在。本文对此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微效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
⑵ 老师让找八篇和金融相关书籍的读后感
《投资学》读后感
投资”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上学的时候读的就是“投资经济管理专业。当然那时候的投资学不能和如今的投资学同日而语。博迪先生的《投资学》(第四版)也曾断断续续读了三四遍,间或又读了弗朗西斯先生的《投资学:全球视角》,现在手里的是博迪先生的《投资学》(第六版)。
投资不同于投资学,投资包含了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但所有的投资的基础资产都是实物资产,金融投资的金融资产为建立在实物资产之上的虚拟资产,投资学其实是研究金融资产投资的一门学科,培养的是金融投资家和金融投资经纪,至于实物投资的学科是企业创业、商业、工商企业管理,培养的是企业家、商人和职业经理人,当然也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
《投资学基捶内容简介:面向中国读者,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最新案例,回答了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如何规避投资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金融风险、如何正确地管理投资,以及如何科学地把握投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系统地介绍了一系列进行投资分析的基础概念和工具,详细阐述了组合管理方法、衍生金融工具、基础分析等投资学的核心内容。以清晰的脉络、简洁的语言、扎实的基础,实现了科学性、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有机融合。网上提供了与《投资学基础(第11版·中国版)》各个章节配套的练习题和补充材料(英文),供您学习。之后温习知识。在第10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投资风险”和“投资须知”专栏;丰富了课后习题的题型;为备考CFA的考生提供了部分习题。《投资学基础(第11版·中国版)》可作为大学财经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非金融专业学生的教材及MBA学员培训课程的参考读物,同时还适合所有对投资管理和理财管理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投资学基础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以学生为中心,假设他们是投资经理人,为他们提供操作性的信息和知识,不拘泥于枯燥的理论和研究。本书是一本简明的投资学基础教程。配合教学需要,作者介绍了现实经济中的主要投资品种,用便于应用的方式组织内容,并配有丰富的案例和习题。为便于读者学习和实际操作,除了传统的习题和核心词汇之外,作者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专栏,比如: “网络工具”——教你如何使用一些财经网站的特定功能。 “Excel分析”——教你如何使用Excel工作表,这可是学习投资必备的技能! “实际操作“——向你解释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 “测试你的投资潜能”——众多CFA考题考考你! “网上有什么?”——这是为你布置的任务,期待你利用因特网独立解决!
投资学基础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本书第11版正是在重新审视金融危机为投资学领域提出的新挑战的基础上,补充了各种投资工具在危机中的表现分析、一个合格的金融分析师应该怎样预测投资收益和规避投资风险、从金融危机中的鲜活案例投资者应该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等新内容。考虑到2008年秋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第11版重新诠释了’ETFs在人们日常投资活动中的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和金融环境的改变和不断扩展的在线交易对投资活动产生的影响。这些新内容对于增强投资者的实战技能、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益和判断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书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需要和最新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投资分析的基础方法和相关工具。与第10版相比,本书的实战性、操作性、可读性、时效性更强,对各种投资组合管理方法的配合和比较也做了更为透彻的分析。学习本书既可以按照各章的顺序向前推进,任课教师和读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任意调整顺序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和研读。第11版每章后面的课后习题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相关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认真完成这些练习后,读者会受益匪浅。
⑶ 求一篇《货币战争》的读后感 700-1000字 (奖励诱人 不信进来看)
很显然楼下2个是抄的,Lee,把书发给我吧,我明天写给你~~~~`
⑷ 金融危机读后感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当前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也给出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那么为什么华尔街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确背景,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于是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
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分摊。但事物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产证券化后,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实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是否存在着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然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应引以为诫。
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房贷有房产作抵押,似乎是最安全的资产,但房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当市场向好时,房地产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会诱使银行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但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涨下去,因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其生产与生存的成本。当市场发生逆转时,房价走低,银行处置抵押物难,即使拍卖抵押物,其所得收益也不足以偿还贷款。这不仅给贷款银行带来大量的呆账坏账,还会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出理性的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次级贷款违约率高,原因在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的原则,即对借款人基本特征(Character)、还贷能力(capability)和抵押物(collateral)进行风险评估。从国外的经验看,借款人的基本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职业)、购房目的(自住还是投资)、婚姻家庭状况,还贷能力(房贷房产价值比、房款月供收入比、家庭总债务收比、资产负债比等)和抵押物(房产价值、新建房、二手房、使用期限、地段、独户、多层高层建筑等)都与违约率密切相关。
香港在东亚危机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许多购房者承受负资产的压力,但银行却没有出现违约率大幅上升的问题,就是因为香港银行业自身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个人住房贷款有严格资格审查标准,借款人购房多是自住,职业稳定,收入现金流不变,房产使用价值不变,仍会按期还贷。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经济和非理性色彩,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价、借贷标准,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例、利率、期限等,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转变,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行为和贷后的服务。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既然金融风险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是迫在眉睫,它将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5.政府部门应从危机中得到警示
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职责,但“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拔苗助长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特别在我国抵押担保、抵押保险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无形中让银行承担了许多政策风险。因此,一个优化的住宅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多样化的统一。政府应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并通过信贷、税收、土地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在开工许可审批中优先考虑普通商品住宅。
6.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
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完善住房信贷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引入商业保险和政策性担保的机制,有利于促进抵押贷款营销的规范化、合约的标准化,抑制商业银行盲目放贷的冲动;合理的保险风险定价机制,有助于商业银行规避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风险。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⑸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算是金融专业书吗
《从
零开始学点金融学》内容简介:金融学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事实上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系统的金融学理论很深奥,既难懂又难学,而对于大多数并非从事专
业金融工作的普通读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与日常牛活密切相关的金融常识。《从零开始学点金融学》针对读者的这种阅读需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结合生活中
的点点滴滴,从金融学的视角予以解读。
从零开始学点金融学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
网友:说到底,道德就是不违反事理常规。不允许损人利己,不允许高人一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市场经济同样是不违反事理常规。借钱要还,说话算数,没有
欺骗,老实做买卖。这样的经济恰好是效率最高的经济。经济学达
到这个地步,就跟哲学、伦理学差不多了。它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我认为这就是王国乡的这本书所希望传达的道理。
从零开始学点金融学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
网友:谈到金融学,大家不要认为这是一门多么深奥的学科,金融学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艺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本书试图用浅显易懂
的语言揭开这枚神奇艺术之果的内核,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金融问题进行透彻地分析,从各个方面为你解释金融学中的秘密和逻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融机构的
营业网点随处可见。当遇到如存款取款、住房按揭、投资股票、购买保险、刷卡消费,甚至交水费、电费、电话费等事项时,这些金融机构都能帮助我们方便地解
决,金融对我们来说似乎再熟悉不过了。但是,2008年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却给中国的老百姓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虽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
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其所带来的影响,但当时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融合程度并没有今天这样紧密。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却使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它的威力,因此我们
有必要好好学习一些金融知识。
⑹ 货币金融学观后感
自己动动脑子 写身边的事情
⑺ 华尔街纪录片观后感
十集的片子,资本这个词在片名出现的次数最多。
WALL STREET 意为墙街,因为这条街是以一道推到的墙作为自己的栖息地。今天正如走在良心与贪婪的中间线上,正如电影《华尔街》上所说的中间路线。
华尔街的资本家,体内流着资本的血,资本的嗅觉如水般渗入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人群里。财富是从古至今无数人的追逐的梦想。当然在纪录片里,华尔街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从地铁的扩张、运河的开凿、电灯的推广、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很多决定人类进步的技术和发明因为它的推动而得以提前实现。
可是他的贪婪也导致了很多人的贫困,内幕交易,非法操纵,都成了它被人中伤的理由,而没一次危机,也都是他们作为推手,把很多贪婪的人推向了深渊。
华尔街可以看做一个人,人又向上的希望和获得名利的欲望,而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后就想得到更多的欲望,最终导致贪婪,导致危机,萧条。而人很难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管制的品性,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中国人的修身处世法,如华尔街能学到严于律己,必不会到教堂忏悔自己的罪过了。可基督教的天性却只能让政府去来管住这群危险的人们。沧海浮沉,历史就这样以不同的面目重演。
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的大脑,要做到绝对的清醒,并非易事,而我们不被次大脑所伤却是当务之急!
刚刚一口气看完了十集的央视纪录片《华尔街》,现在脑袋里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就是”人类本性“(human nature)。
片中好多被采访到的人物,在不同角度谈论华尔街(这个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代名词)的时候,都在用这个词。在谈到资本市场从荷兰起源的时候用到过,在谈到资本市场飞速发展的时候用到过,尤其是在谈论这个市场的缺陷的时候用的更多,但是更有趣的是这个词同样会在每一次资本市场危机之后的纠错时候用到。由此,HUMAN NATURE是华尔街也就是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起源、成长、发展、壮大、繁荣、萧条的本质驱动力。
没有追求金钱欲望的驱使,就不会产生资本市场这样一套创造和分配财富的机制;没有追求金钱欲望的驱使,就不会产生推动现代科技发展助推器;没有追求金钱欲望的驱使,甚至可以说美国这个国家都难以建立。
当然,没有追求金钱欲望的驱使,也就不会产生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崩溃;但是,没有追求金钱欲望的驱使,也就更不会产生一次又一次的社会繁荣。人类的本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天然驱动力,在200多年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尤其如此。
人的贪婪和恐惧所代表的自然欲望恰恰成为推动社会的力量,这一点在过去已经被历史所证实,在将来仍然会继续。
下载了CCTV2的纪录片华尔街,零零碎碎的看了一些,今天在看CFA的corporate finance的间隙,看了一集。这部纪录片梳理了现代金融的来龙去脉,资本市场的兴衰和经济起伏的规律,对全面理解现代金融和一个国家崛起的关系提供了很有益的帮助。100年前,华尔街塑造了美国的崛起,到今天华尔街形成了巨大的笼罩全球的资本之网,影响和牵动着全球资本市场和全球经济。
创新+创业+创投,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引擎。如果有一个经济的良性系统,能够把新的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应用起来,借助金融的力量来配置资源,从而形成一个个欣欣向荣的实业,在这个系统里,创新和科技得到了利用,个人的潜能和能力得到了发挥,投资找到了机会,整体就形成了一个繁荣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局面,所有的这一切加起来能让社会产出增加,财富增加。效果就像三一的广告所描述的一样,通过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文明生活的普及,改变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金融的主要作用是高效融资和分散风险。华尔街这张资本之网辐射到全球各个领域,无论是农业、还是能源业、交通运输业,他们借助华尔街的力量完成了他们的强大之路,一个个小公司成长为跨国公司并支撑着美国经济的强大。比如华尔街的资本为好莱坞铺设的星光大道,通过这条大道,好莱坞把他们优美的音乐之声,奇幻的太空战争,经典的泰坦尼克爱情故事,以及美丽的潘多拉星球呈现给了整个世界。
虽然最终是通过实业的方式来创造财富,但是金融能助人完成一己之力不能完成的东西,能引导资源和资本的分配。靠一己之力也无法做成大事,必须依靠圈子和network的力量,依靠团队的力量。在这个星球上,金融文盲的失败概率会比较高。
我要去华尔街。不光是实现自己的成功,更是参与到驱动社会的引擎中来,以后参与到中国的崛起的关键环节中来,进而利用好中国的大趋势,抓住发展的大背景和时代的潮流。当然华尔街是一个丛林法则盛行的地方,是一个厮杀的地方。用不输于谁的智商,不输于谁的努力也还不够,能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动向做出全面准确的分析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有眼光识别好的项目和机会,有能力把好像项目推销给资本、把资本推销给好的项目,同时要了解和驾驭资本市场的各种工具。MBA是一个通道,CFA是一个武器,它不是一把剑,也许只是一把匕首,但是匕首也要磨历了。让结果来证明一切。
华尔街对于美国的意义
华尔街诞生的两百多年里,从《梧桐树协议》,美国的南北战争,美国的重工业化,一战中资本的迅速扩展,19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到《联邦证券法》,《证券交易法》颁布实施,再到20世纪美国的经济转型,引领新一轮的经济浪潮,可以说华尔街是美国经济的象征和缩影。
华尔街依托于美国经济,服务于美国经济。从一条非常普通的小街成长为美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代名词。纽约从美国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城市,成长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美国从一个不毛之地,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华尔街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华尔街》这部纪录片,通过央视解读的资本市场。我想能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首先华尔街在美国经济崛起,甚至大国竞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从运河的兴起,铁路的兴起,到重工业化,再到最后的科技产业的兴起。甚至它的南北战争,无论是从何平还是到战争。它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并规范化。
其次,我们看到华尔街的兴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它经历了两次非常重要的调整。一次是它意识到上市公司没有真实的信息披露。市场是要崩溃的,不可能长期发展,于是进行革命,修正了这一点。后来它发现,一个缺乏政府监管的市场,也是非常不稳定的。随后就进行了大量的金融改革。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修正预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错误。
我国作为一个还不成熟的发展经济体,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同时,正是因为我们起步和发展的晚,还有许多经验教训来吸取。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不断的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希望我国有一天也能发展出一条能影响全世界金融的中心。
华尔街——资本无眠观后感
央视财经频道于改版一周年之际推出年度力作——10集电视纪录片《华尔街》,为08年金融危机2周年之后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现代金融体制,展现他的过去,评述他的现在,展望他的未来。
第一集《资本无眠》从一个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股票交易员斯科特的一天入手,讲述了华尔街运作的内幕。片中的那位交易员供职于T3公司,他每天早上5点坐第一班轮船从家到华尔街上班。除了交易股票,斯科特还负责录制当天的市场分析。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将全球的资本市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他录制的节目也以直播形式通过互联网和电视迅速传递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说,现在的华尔街的钟声牵动的不止是华尔街,他牵动的是整个世界,资本进入无眠时代。
诞生于400年前的华尔街,本质上讲,是荷兰人对外扩张的产物,是贪婪的产物,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华尔街的性格。现在在华尔街不到一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2000多家金融机构,40万金融从业人员,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竞争异常残酷,你的对手大都是哈佛、耶鲁等全球名校的精英,或者击败他们活下去,或者被他们击败失去工作。在华尔街成长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绵羊变成豺狼的过程。当然这份工作的回报也非常丰厚——华尔街金融从业者的薪水约为其他常春藤名校毕业生薪水的3倍。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里竞争如此残酷,因为胜者为王。在华尔街生存下去意味着荣华富贵。资本无眠,资本无眠,不睡觉做什么,当然是逐利,当然是赚钱。
当然,从400多年的金融历史看来,也正是这种赤裸裸的对金钱的无休止的贪婪的追逐的欲望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华尔街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他带来的损失。正如马克思所说,交易所是豺狼,但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现在也许还没有铁路。
然而,当人类乘坐资本列车飞速前行的同时,也在品尝着金融危机的摧残。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为标志,美国多家银行破产,通用汽车破产、加拿大北电网络破产、冰岛政府濒临破产,全球大量人员失业,全球经济开始衰退。
人们开始反思,也许现在的金融体系存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被归结于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和政府监管不力,当然,交易不透明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么,金融危机之后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秩序,T3公司的员工在这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通过视频直播将自己的交易透明化,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内幕交易和暗箱操作。这也许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至于如何在保证金融监管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金融创新的活力,则依然是一道难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集金融常识:
金融市场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高效筹集资金和分散风险。华尔街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国的退休金和外国的资金管理公司。这些资金需要保值增值,所以就需要股票市场。而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的就是投资银行
⑻ 急求一篇 经济学方面的书的读后感
国富论
亚当斯密《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及经济思想理论的分析视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由于《国富论》蕴涵了诸多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分析方法,并提出了经济学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政策实施意义,本文仅对自身感兴趣或自认为有特别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部分理论进行表述和评点。为避免打破原书的逻辑思维结构和思想脉络,本文以《国富论》(谢祖钧、孟晋、盛之译,国富论----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所列章节目录为序作以择要。
(1)斯密认为,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必须随每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长。而没有后者的增加,就不可能有前者的增长。而收入和资本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长。没有国家财富的增长,也就不可能有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第一篇,第八章,P56)在那个以农业为主导的时代,资本的增加引起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这一过程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得以不断提高,使得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在整体上大为增加。然而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这种国家财富增长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甚至还有减小的趋势。同时,在我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国民经济持续高涨的同时(这里仅从数字可以说明,至于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和可靠度则另当别论,但还是能够得出经济快速发展的结论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尽管有劳动力需求的大量增加,但国内的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失业人数逐年增加。当然,这其中有人口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量、劳动力素质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至少也说明斯密的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诸多的外生变量,需作进一步的改进,以使其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
(2)斯密认为,资本在农村的利率总要比城市的高,这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不经济、借贷成本高、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等因素引起的。(第一篇,第九章)资本在农业方面虽然对社会贡献最大(现在已不能绝对地说是最大,用比较大的说法也许更合适),但利润比较小,因此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总是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也就出现了农村发展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缺口趋于扩大,一方面却是各种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农村从事放贷业务。以斯密的思维,可以通过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限制来发展农村业务,通过围绕时常利率进行自由浮动的适度高利率来弥补各种借贷成本,最后通过竞争者对市场的争夺逐渐回归到利率的正常水平,这不失为当前解决建设新农村资金筹集困难的有效途径,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利率的适度高的水平,不然可能会因为高的利率带来新的高风险,就适得其反了。另外,也可通过引导和规范而不是限制和取缔各种非正规民间金融、加大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等措施来解决农村市场的金融抑制。
(3)斯密认为,当一个人的资财,只能维持他几天或几个星期的生活时,他会很少考虑从这笔资材中获取收入。他会尽可能地节约消费,希望依靠自身的劳动,能获得一些收入来增补这笔资财。他的资财完全来自他的劳动收入。各国的穷苦劳动者大多过的这种生活。(第二篇,第一章,P187)斯密通过分析资财的额度和可支配期限将其界定为生产性和生活性支出两部分,又将生活性支出按来源和用途细划为三种类型。这样,使我们对收入的认识逐步深化,更利于支配和使用不同类型的资财,为后来人们树立了理财观念和收支计划提供了依据。
(4)斯密认为,一个为了消费而借贷的人很快就会破产,而借钱给他的人通常也会后悔自己的愚蠢。因此,为了这样一个目的不论是借款还是贷款不管什么场合高利盘剥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双方均将不利。(第二篇,第四章,P233)既然借贷的人多为穷人,放贷的人会提高利率(如高利贷)来弥补这部分风险,但利率提高的同时又增加了还贷的风险。这样就存在了一个悖论:不管是借贷者还是放贷者,双方都存在利益的流失和各种风险,高利贷却依然能够生存下来。我认为原因是高利贷的存在包含了诸多不正当的经济和社会行为,比如洗黑钱、黑势力介入、借款者被迫从事违法犯罪现象等。
由于当前我主要涉足的领域是农村的金融问题,所以对《国富论》中与此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拜读和分析。第一篇和第二篇做了有选择的精读,第三篇是概要地阅读,第四篇和第五篇仅作大致浏览,尽管殖民地部分斯密做了最为详尽和精彩的论述,然而限于时间和篇幅,在此一一略过。上面的一些认识和观点纯属我个人的意见,希望老师和学者能够点出其中理解偏颇和谬误之处,以期更好地理解这本经济学的典范巨著。
⑼ 金融管理名著合集读后感摘要怎么写
金融类书籍读后感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名叫《诚信的背后》的财经类小说,这本书是曾经轰动华尔街的全美畅 销书。此书是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的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 丹利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佼佼者。
作者以自诉的形式,对自己在摩根斯坦利从事的金融衍生品工作的经历和事件,以及 华尔街投资银行的种种现象进行了一次深刻揭露。
并且将金融家们 “精心包装的金融衍生品” 的幕后故事告诉读者,使读者了解“利欲熏心的金融大鳄们是如何用复杂的金融品种、交易 方式来隐匿或者说掩盖金融风险资产的真实情况,诱导客户进行风险投资的。
”这本曾经引 发了很大冲击的金融书籍, 虽然曾经引起过金融市场的极大关注, 但却没有引起人们对金融 衍生产品高风险、破坏性持久的足够的警觉。
在本书中,作者指出,在华尔街,好人的同义词就是笨蛋,而想要赚钱就不能做好人。
这是一种极大的讽刺。此书描述的故事中,一些华尔街大牌投资银行和分析师狼狈为奸,勾 结在一起,处处给投资者们设置陷阱,处处损害投资者们的利益,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 丑闻,在严重打击经济世界的同时,也使得美国经济陷入了泥潭。这种违背了诚信的金融经 营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宣告了美国神话的破灭。
金融行业是一个以诚为本,诚信为先的行业。如果作为国家和经济枢纽的金融行业失 去了诚信,不仅企业自身会无法生存,而且,诚信危机的传导会进一步蔓延,甚至会危及社 会其他机构的权威性,破坏力巨大。次贷危及、希腊债务危机等事件的发生,不但引发市场 对于金融机构,特别是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失去了社会的诚信,使得金融衍生品落得“金融 杀手”的骂名,也使得金融市场安全、国家经济结构等诸多社会问题得以暴露,一系列的连 锁反应使得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市场风险凸显。
读了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诚信对社交,对经济发展等等的重要性。在现代化的市场 经济时代,诚信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立足之本,发展之源。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处理 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
诚信就是要诚恳老实,有信无欺,是做人成事以及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经济秩序,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离开了诚信,都无从谈起。市场经济、企业发展,如果没有诚信做基础,将会走入黑暗。因 此,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诚信经济。然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诚信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家伙盛行,信用缺失。人们只看到利益二字,而把诚信丢到了一边。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 让位给欺诈,这也将严重损害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最终自取灭亡。
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我们自己,想要将自己的路走得更长远,就需将诚信永记心 间,从而赢取社会的认可。这样,个人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集团可以迎来更加辉煌的 明天。
⑽ 求一篇《月亮湾的笑声》的观后感
上一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上, 姜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历史以及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为我们放映了喜剧片《月亮湾的笑声》。看过之后我的心中有了很深的感想,久久不能忘记主人公江冒富以及他的儿子贵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生活。我从电影中感受到了当时农村的经济状况,电影也从一个农民生活的缩影映射出了“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的经济也是一场浩劫。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我也专门到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此类图书,并借了有关文化大革命的书籍,看过之后心中更是冲满了激愤和不平,结合电影月亮湾的笑声以及参阅的图书,我对文化大革命以及当时的任命生活和思想观念有了深刻的感想。
农民江冒富是旧社会的贫农,解放之后翻身做了主人,凭借的自己的辛勤劳动挣了很多的工分,自己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橘树养了鸡鸭,日子过得十分美满和滋润,报纸为了反映解放后的农民的生活,报道了他的幸福生活,于是江冒富成了劳动的典型,各地请他做报告。然而这时,文革开始了,一切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于是农民江冒富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走资派,成了必须要割掉的“资本书义的尾巴”,开始对他的批斗,儿子本来以及说好的亲事也被亲家强行退婚了,江冒富一气之下把自家的橘子树砍掉了,终日要和解放前的老地主一起接受红小兵的批斗,江冒富的富裕生活日渐贫困,精神也变得恍惚起来。几年之后,“四人帮”被打倒了,农村中又回到了正路,鼓励发展农村副业,鼓励致富,江冒富在儿子的说服下又恢复了信心,承包了果园,又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退婚的亲家找上门来,两家和好如初,江冒富的儿子贵根和心上人终成眷属。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喜剧阿,故事中穿插着江冒富的人生跌宕起伏,以及儿子和心上人爱情的矛盾,充满了悬念。这部影片正是通过了农民江冒富以及他儿子的生活,从一个中国农村的农民身上的缩影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电影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却从电影中看到了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的农村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1966年,正当中国人民高歌猛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刻,也就是农民江冒富刚刚过上还算富裕的生活的时候,灾难粹然降临了。整个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民主被践踏,法治破坏,人身受侮辱,权力被剥夺。祸国殃民的林彪、“四人帮”一伙制造了一个个反革命事件,颠倒是非蒙骗人民,揪斗了一批批老干部和群众,打倒之声不绝于耳,打砸抢之风比比皆是。众多开国元勋遭到迫害,成批知识分子横遭凌辱,千千万万人受到摧残。曾经繁衍了中华民族和抚育了光辉灿烂文明的伟大祖国冤魂萦绕,冤狱遍地,浸透了人民的血和泪;民气大伤,国力衰惫,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历史在这里停止了,倒退了,沉思了。
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了巨大的灾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这十年中遭到了最严重挫折。如同邓小平所说:“整个‘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一种停滞的状况,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倒退。”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刚刚克服了“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带来的严重困难,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65年各条战线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个时候正是影片《月亮湾的笑声》中的农民江冒富生活的有滋有味,院子里种树养鹅。1966年开始,经济建设仍然保持上升发展的好势头,但是自从下次半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之后,出现了逆转的趋势。
1967~1968年,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形势下,全国经济建设陷入全面混乱,呈现一种明显下降的势态,同时也给文化生活造成莫大的损失,从运动一开始,大中小学校就在“停课闹革命”的口号下陷入瘫痪,学校的校舍、图书、实验室受到极大的破坏,高等学校连续四年停止招生,研究生停止招生长达12年之久,社会刮起了“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歪风。
1969~1973年,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经济建设从困境中逐步得到回升。
1974年大搞“批林批孔”,又使经济重新恶化。
1975年的全面整顿,国民经济有了明显的好转。
然而好景不长,1976年发动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经济建设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重新陷入混乱和倒退的局面。
“文化大革命”十年间,我国经济发展的这种不正常的停滞的倒退的状况,一方面是在毛泽东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全局性的“左”倾严重错误;二是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疯狂破坏的结果,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直接酿成政治上灾难,思想上的混乱,组织上的破坏,经济上的浩劫,其迫害的严重性在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是罕见的。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历史上,“文化大革命”都是一个十分奇特、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事件。他给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它使“左”倾错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都裸露于世,现在回顾“文革”十年间经济建设的历史,总结教训,对于防止这样的灾难的重演,推进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十分有益的。我们也通过《月亮湾的笑声》以及对“文革”的俗略查阅,深切的体会到了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学习成为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