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机构有哪些信息化,大数据需求
数据大集中
数据大集中是一个过程,之前整个银行体系都在分行,包括证券公司也是如此。这些金融机构并没有集中的数据中心概念,所以他们先做了数据大集中。
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在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提升、改善了数据的质量。
报表
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做了两个报表:一个是监管报表,另一个是内部管理报表。
决策支持
决策支持是基于报表而形成的系统。但是,最后形成的决策支持系统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全局性的。比如,针对风险部门的是风险数据仓库,针对业务部的是客户数据仓库,所以在金融信息化过程中,以上四个方面还是部分处于分离的状态。
数据整合
无论做什么样的分析,数据质量是最重要的。如果数据质量差,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公开数据现在越来越开放,比如说工商数据、征信数据。所以我觉得很多公开数据的运用,确实为数据分析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智能金融的尝试
为什么用尝试二字,因为我还是持一个比较保守的观点。就智能金融而言,现在的数据挖掘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还是不够的,但是我相信科技的不断发展肯定会解决这个问题。我一直坚信一个观点就是:以后绝对不会存在物理上云的概念。再过十年或者二十年所有的东西都是云,这就是趋势,是你没有办法改变的。我觉得智能金融或者大数据是一个趋势,是一个没有办法去改变、没有余地可讨论的趋势。
❷ 信息化金融机构是传统金融机构吗
信息化的金融机构,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 互联网+金融 。他是和传统的金融行业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实现的线上的功能比较丰富。比如现在的财金圈、陆金所、人人贷等,均可以在网页或者app上面直接实现投资理财,获得收益之后再将本息都返还到你的账户。而传统的金融则更加注重面对面的线下交易。
❸ 信息化金融机构主要运营模式有哪些
信息化金融机构主要运营模式分为以下三类:传统金融业务电子化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金融电商模式。
❹ 关于金融信息化,央行2013年报都说了些啥
金融信息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加大金融信息化研究工作力度,深化对金融信息安全的认识。完成国务院下达的“金融信息与网络安全”重点研究课题。
加强金融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会同中国银监会制定银行业灾备布局指导意见,改善银行业灾备体系建设。
持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修订发布《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综合规范(2013版)》。组织分支行推广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系统和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完成中国人民银行办公网保密技术防护整改。
金融科技服务社会作用不断体现
面向小微金融机构提供更广泛的服务。修订《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入网管理办法》。完成省级分支机构接入平台建设,新接入1366家小型微型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普惠服务水平。
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年末,新增金融IC卡4.67亿张,占新增银行卡比例为64%,全国累计发卡达到5.93亿张。芯片卡受理环境改造已经完成,面向全国的电子现金跨行圈存系统投入运行。
开展移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移动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已接入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机构。
逐步形成金融标准化检测认证体系
扎实推进金融标准化建设。发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3.0》等一系列重要标准。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制定并实施金融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加强金融业标准化工作协调管理。
积极参与金融标准化国际活动。首次承办国际标准化组织金融服务技术委员会(ISO/TC68)年会。参与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体系建设,组织中国银联、外汇交易中心参与ISO20022报文开发。
推进金融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组织完成国家金融IC卡安全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并通过验收,填补国内金融领域芯片安全检测空白。有序推进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认证工作。
网络与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有序开展
逐步完善数据架构管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已在5个省市顺利上线,架构管控迈出重要一步。完成《数据架构分析与深度应用》课题研究,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标准体系报告,制定《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技术规范》。
加快重要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完成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全国推广;完善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推进第二代货币发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中国人民银行同城和异地灾备布局论证。
推进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发布《金融机构代码证管理办法(试行)》,启动代码证试点发放。
开展行业科技成果经验总结,推动科技创新。完成中国银行业近20年来的信息化成果初步总结。举办了“2013年金融信息化十件大事”年度评选活动。组织申报发展改革委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中国银联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已获批准。
科技工作一盘棋格局在实践中不断形成
按照管办分离的要求,科技司、信息中心、金融电子化公司开展了明确职责、再造流程的工作,科技司围绕“科技管理”重点做好体系规划、标准建设、架构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信息中心围绕“安全生产”重点做好资源管理、运维监控、应急处置、灾备建设工作,金融电子化公司围绕“系统建设”重点做好开发、测试、集成、认证、研究和宣传工作。各单位站在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全局高度,相互配合,正在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工作机制。
此外,总分行联动机制发挥作用,各分支行开展区域信息安全管理、金融IC卡应用推广、金融机构代码证发放、网络管理监控系统建设等多项工作,发挥了中国人民银行大科技的整体优势。
金融机构编码体系建设
建立金融机构编码体系框架,形成专业化体制机制
建成金融机构基础信息数据库,打造“金融机构全景图”
扩大应用广度和深度,提高数据综合服务能力
❺ 金融信息化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2011年我国金融信息化形势发展首先,注重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其次,加强网点信息化建设。最后,大力发展移动金融。
2012-2016年中国金融外包服务产业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目前各金融机构都基本制定了新的五年规划,而人民银行联合国内各金融机构制定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将公布。展望2011年,金融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将呈现何种发展趋势?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网点信息化、移动金融等可能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根本问题将被提上重要日程。
首先,注重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在与业务和服务有关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比较完善,但相比之下,在决策科学化方面依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来看,金融机构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等方面的科技投入基本上相当于其在业务、服务方面的科技投入。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国内金融机构在基于数据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方面的科技投入在2011年有望增加。
其次,加强网点信息化建设。金融信息化的价值最终要让客户体验到网点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方便,这也成为了金融机构新一轮网点改造的关键环节。其中,加强系统前端的信息支持、增加智能终端的配备、实现各种渠道的融合意义最为重大。
再次,大力发展移动金融。2010年,3G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得到了大发展,随时随地购物、办公、游戏等真正得以实现;2011年,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移动办公等或将实现井喷式发展。而网络社会中个性化将达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因此,移动网络的崛起不仅对大型金融机构意义重大,也为中小型金融机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最后,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各个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金融信息化人才队伍,实现金融信息化业务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力促各金融机构信息化目标的早日实现。
文章来源: http://www.chinairr.org/view/V14/201203/19-95157.html
您还可以到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上找,有相当权威的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❻ 谁了解银监会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
1.非现场监管系统通过各银行金融机构填报的23张基础报表,自动生成227张各类报表供监管人员进行分析。根据这些报表数据,监管人员可以快捷、准确地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信用风险、盈利性、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情况进行评判和分析,提高了日常监管工作特别是现场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提高了并表监管能力。
对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联网,银监会分析人员可以很直接方便快速准确地分析和监督银行的风险。
2.人民银行总行及各级分支行先后开发了具有不同特点、覆盖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版本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 具体包括银行监管一司的外资银行非现场监管系统 、 银行监管二司的金融机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 合作司的农村信用社非现场监管系统, 统计司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监察局的金融机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天津分行的银行监管信息系统 , 武汉分行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系统和广州分行的银行监管信息系统等等, 这些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进一步开发、完善和更新现有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❼ 什么是信息化金融机构
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通过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金融创新产品更加丰富、资源整合能力更为强大。
❽ 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到上个世纪末为止,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日趋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实施原则。
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的建立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起步较晚,从70年代开始至今尽管只有20多年的短短历程,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已基本上接近了发达国家80年代中期的水平。计算机进入我国银行业,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引进了苏联的电磁式分析计算机,用以进行全国联行对帐表的工作。但是计算机在我国银行业的真正发展还是从70年代开始的,因此,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0年代起步阶段
从70年代中国银行引进了第一套理光—8型(RICOH—8)主机系统开始,揭开了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发展的序幕,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效率高、准确性强、功能丰富的特点,对银行的部分手工业务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主要软件采用COBOL语言编写,实现了诸如对公业务、储蓄业务、联行对帐业务、编制会计报表等日常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尽管在当时只在某些地区的某几个分行着手试点,但是试点的成功为后来的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一阶段主要的处理方式也是采用脱机批处理的方式,解决了大量琐碎、重复性的劳动。
第二阶段——8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
80年代我国银行业相继引进了日本的M—150、美国IBM公司的436l、4381型主机系统。进一步在大中城市推广应用各类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各行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联网系统,实现了同城各专业银行自身间的活期储蓄通存通兑,基本实现了各专业行、各营业网点之间业务的联网处理。计算机已应用于银行门市业务、资金清算业务、金融计划统计业务、信贷管理等多项业务中。与此同时,1985年中国银行率先加入了SWIFT环球金融通信网络系统,为我国银行业电脑化信息系统同国际接轨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阶段——90年代完善提高阶段
90年代各大专业银行信息系统主机纷纷升级,如引进美国IBM公司的大型机ES9000系列主机,用以扩大业务处理范围、增强业务处理能力。1991年4月1日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上电子联行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银行电脑化信息系统进入了全面网络化阶段。各大银行除先后加入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系统外,在一些大中城市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自动化的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如同城跑盘清算系统、同城网络清算系统和同城清分机处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原来资金清算时间长、可靠性差的问题,使得资金清算在各地之间能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同时,继中国银行之后,其它各大专业银行也纷纷加入SWIFT系统成为其一员,使国际结算业务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上,除了银行业务的应用外,还开发应用了全国证券报价交易系统,使全国的证券交易形成了一个统一、公平、合理的市场,使计算机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随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网络系统愈加成熟完善,除了能处理传统的金融业务外,各行还纷纷推出了90年代国际上流行的新型的自助银行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方便、周到的服务,实现了全方位、全开放式、多层次,符合国际惯例经营模式的新型的金融服务体系。由此可见,业务上的应用已基本达到了较为完善的阶段,但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仍在不断努力,开拓新的业务,并重视计算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提高金融电脑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争取早日实现理想的决策支持系统。
第四阶段——90年代末至今,新时代的到来
从90年代末至今,整个世界进入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加之我国已跨入WTO门槛,中国原本就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
要想取得市场上的优势,金融企业必须加强客户关系管理、金融产品创新和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而这三项都与信息技术分不开。金融信息化的意义这时候也并不局限于金融行业本身,而在于金融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时代对金融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把金融企业的支付系统接口接在企业的网上、政府的网上以及各消费者家中的网上。国内的金融企业纷纷触网,推出网上支付系统。中国银行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的系列产品。中行的客户只要拥有一张长城借记卡,再从网上下载中行提供的电子钱包软件,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各种操作,包括在网上开展查询、转账、支付和结算等业务。而随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正式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接着又开通了网上个人外汇买卖、证券保证金自动转账等服务。而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及“一网通”网上业务更可谓是先声夺人。招商银行的网上业务还包括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实时支付等功能。拥有招商银行“一卡通”的客户,可以享受网上付费、网上购物、银证转账、账户转账等服务,不必再办理其它手续。近几年,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金融经营管理的各个机构、各项业务、各个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链接成为衡量“新世界、新金融、新银行”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赶上潮流,适应WTO形势下的新竞争格局,中国的金融企业正在加快脚步迈入信息化时代。
资料来源:AMT咨询公司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