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理论与实务题论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
重点章节: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 重点知识点: 国家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单利和复利的计算 利率的种类 汇率及标价方法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金融工具的特征 金融市场的功能 国库券发行
⑵ 中国企业信用评估的现状
2001年,在中国加快脚步融入世界的时候,信用在这一年中成为非常重要的话题。一方面,证券市场不断出现诸如亿安科技、中科系、银广厦及基金黑幕等事件,已经向中国资本市场发出了信用风险警示。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则较之以往更加重视信用制度的建设。如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经开始推出本地区的企业或个人信用管理的办法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提供信用评价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我国信用评价行业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可以说发展正逢其时。
当前,中国信用评价业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新变化:
一、 评价市场有声有色
企业信用评价逐步推进。杭州、深圳、上海等地,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金融机构、信用评价中介机构联手合作,对企业,特别是贷款大户和多头贷款企业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国际通行的方法评定其信用级别。这种信用评价已成为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
企业债券信用评价普遍开展。2001年,经国家批准,长江三峡工程、中国移动等12家大型企业集团发行了企业债券,筹资总额达到300亿元以上。
上市公司可转债评价异军突起。2001年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政策。一大批上市公司提出了发行申请,申请发债额度超过400亿元。其中约60家上市公司委托信用评价机构对其拟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进行信用评价。
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有了突破。由国内的信用评价机构对国内的金融机构进行信用评价,一直是个难点。去年国内的信用评价机构对金融机构评价有了突破性地进展。指南针对浙江近百家信用担保公司进行了信用评价。与此同时,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的信用评价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二、 向国际化、规范化积极靠拢
指南针开始加大了对国际先进评价理念和技术的吸收消化力度,积极运用国际评价技术,将评价业务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指南针信用服务有限公司与信用中国网及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也开始合作,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和突破。
三、 政府加大了对信用评价业的支持力度
2001年,政府部门加强了对信用制度与信用环境建设的重视,标志着我国继产权制度改革之后,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正进入新的阶段,即建立与国际信用环境相适应的信用制度与社会信用体系的阶段。信用评价工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等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2003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管理办法》,指南针信用服务有限公司参与了杭州市的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工作,今年以来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四、 加大了对市场的培育
社会迫切需要独立的、公正的、有权威的信用评价机构,由于我国评价机构起步晚,现有信用评价机构在评价经验、操作体系、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国际知名评价机构尚有差距。评价机构在建设初期尤其需要合法经营、公平竞争、自创信誉。指南针信用服务有限公司今年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信用服务市场的培育工作。为推动中国信用服务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指南针和浙江大学合作已基本完成中国信用评价体系及信用评价机构运作模式研究。
但是相对于国际信用评价业来说,我国信用评价业的发展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五、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信用评价方面的法律法规较为分散,相关的主要有《证券法》、《公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条例》、《贷款通则》以及配套的法规规章。地方规章只有杭州具有操作性。
上述法律法规规章所涉及的评价对象主要是债券和企业,而且关于评价的强制性规定较少。在实务中评价对象也包括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但在这些方面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证券法》虽已出台,但相应的各种具体规则尚不明确,证券市场管理体系尚未最终理顺,因此信用评价行业的法律地位难以明确。而在美国除了1933 年的《证券法》等确立信用评价业的法律外,在1960 年至1980 年的20 年时间中又陆续出台了17 项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用管理立法框架体系。如《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信用修复机构法》等这些法律法案组成了美国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的法律环境。可以看出,我国在信用评价方面的立法比较薄弱,存在不少空白点,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这将极大地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 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
目前我国的信用评价业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全国性的市场,许多评价机构带有较浓的地方性色彩,没有一套统一的规范、评价办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造成评价结果差距很大,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也就不具有权威性,无法发挥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和增加企业无形资产的关键功能,这也是企业缺乏进行信用评价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 信用评价观念淡薄
与评价业发达国家主要需求来自投资者的情况不同,我国现阶段评价结果的服务对象主要还是政府主管部门或监管机构,企业和投资者信用评价观念淡薄。
从企业对信用评价的观念来看,信用知识在社会上还没有普及,人们的信用意识淡薄,许多公司甚至上市公司尚未意识到信用评价的作用和意义,更不可能主动产生对信用评价的需求。
投资者对证券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我国许多大的机构投资者投资债券时都没有充分考虑债券的资信等级,而是将债券的收益性放到了第一位,安全性和流动性放到了其后。
八、 评价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小
信用评价结果应对市场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标准的证券评价,等级不同,价格、利率亦应有所不同。以债券为例,信用等级应与债券的风险及利率成反比,与债券的价格成正比。即信用等级高,则风险低,价格高利率低;反之亦然。而我国债券的价格与利率在企业委托评价前就已确定,与评价后确定的信誉等级并无联系,如此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另外,由于社会信用意识关系到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特别是社会公众还未把资本市场投融资作为自己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因而投资者对评价结果并不关心。再次,就全国而言,几乎还没有形成各个方面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评价机构。评价结果不具有权威性,也是削弱其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九、 信用评价机构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业务范围狭窄
中国信用评价业诞生于八十年代末,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目前,信用评价机构大约有几十家,大部分为地方性公司,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机构的专职评价人员只有10至20人,为数不多的几家大机构也只是50人左右。
国内目前大多少机构主要从事债券评价和企业信用评价。也有一些评价机构开始尝试对金融机构评价和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其他评价业务几乎是空白。此外,其他机构内从事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行业竞争优势比较、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动态走势与各大国际经济区域及国别经济形势研究普遍显得薄弱。
十、 人才匮乏
信用评价活动,特别如证券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评价人员既要有全局的、宏观经济的概念,同时又要熟悉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情况,还要有很强的法律和政策观念。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多元化、专业化,这种客观要求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整个信用评价业人才匮乏,证券评价更是专业人才奇缺。
此外,信用评价相关资料难以取得、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评价业混业经营等问题也一直影响着我国信用评价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⑶ 中国金融体系现状
(一)金融发展格局还不合理
我国间接融资比重高,金融发展格局还不合理等问题仍未解决。金融体系仍然由银行主导,银行业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90%以上,全社会的融资风险仍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仍具有新兴加转轨的基本阶段性特征,证券业业务结构雷同且业务种类单一,资本扩张和市场融资能力有限;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保险密度和深度较低,保险产品不丰富保障功能发挥不够。
(二) 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服务需要加强与完善
从组织体系看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银行业对民营资本的市场开放仍有空间。从服务领域看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强化,截至2009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还有2792个。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服务不到位。同时,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金融体系对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仍不足。2012年5月26日,中国银监会制定《中国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2013年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些举措表明意在完善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
(三)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些金融改革偏重于机构的增减和人员变动,对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创新不够重视。银行业战略规划比较薄弱、竞争同质化考核机制和经营模式不科学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较为突出,证券公司业务模式比较传统,创新能力较弱。一些保险公司内控和基础管理较为薄弱,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市场竞争行为仍不规范。
(四) 金融机构潜在风险和金融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
银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仍然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银行巨量信贷增长存在风险隐患,贷款集中度风险日趋突出,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有所加剧。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普遍存在资本金补充压力,证券保险类机构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控能力需要加强。普遍存在的顺周期行为和监管、会计等制度因素不利于防止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存在缝隙,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融资主体和部分金融产品存在风险隐患。
⑷ 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现状看看有哪些优势以及不足
参考:http://www.xchen.com.cn/jrlw/yhylw/687169.html
⑸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个人消费信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货币贷款。耐用消费品或其他费用支出,是指用于购买那些具有较高价值和普及趋势的生活消费品,以及用于教育、医疗、旅游等生活消费方面的较高价值费用的支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发展迅速,个人消费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逐年增长,并逐步成为银行主要的业务和效益来源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我国最早的个人消费信贷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极为缓慢。1997年我国消费信贷总额为172亿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0.23%。为应对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政府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为了启动民间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加大消费信贷的力度。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两项重要文件:《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1999年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正式要求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城市居民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自1997年以来,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有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我国居民消费信贷余额为3.94万亿元,是1997年的229倍。随着我国银行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消费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迅速发展,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2009年一季度末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住房消费信贷余额为3.49万亿元,占居民消费信贷余额总额的近90%,仍然是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形式。前几年,住房消费贷款发展迅速,各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而放松了发放住房贷款的条件,导致不良贷款率有所增长。从国外经验来看,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一般是在发放贷款后10年左右中逐步显现,这使得住房贷款潜在风险不可低估。我国现在的个人房贷余额中,超过80%是2000年以后发放的,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个人房贷风险将有增无减。
个人消费信贷对象涉及不同的个体消费者、经营范围广泛、贷款的期限较长、资信调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带来了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成因
消费信贷风险是指银行消费信贷不能按期收回,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个人消费信贷存在极大的不确定因素,风险隐含其中。对于消费贷款业务来说,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即因个人消费者不能按照与银行签订的协议行事而对银行信贷资产收益造成的风险。
1、制度方面
(1)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至今尚未建立有关规范消费信贷活动的法律规范,特别是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不健全,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消费信贷期限长,客户分散,不确定因素多,银行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很容易造成一些借款人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欺诈。此外,关于抵押物的处理、拍卖等问题,银行在处置个人抵押财产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市场保障。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变现成本较大,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由于缺少法律规范,个人消费信贷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随意性很大,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商业银行难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消费信贷资产,增大了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
(2)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信用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并投入使用,但系统内许多个人信息尚未完善。加上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使银行之间缺乏沟通,从而使得个人的信用信息披露不够,信用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信息的不对称又可能致使借款人将贷款恶意挪用,用于经营或投机活动,经营失败导致贷款偿还出现问题。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工作,但是上述工作还仅限于金融部门,信用信息也仅限于金融信息,很难实现其他非金融信息的汇总。
2、银行方面
(1)银行消费贷款设计欠缺
有的消费贷款种类自身存在较大的先天缺陷,导致贷款风险从一开始就存在。如2000年兴起一时的“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和“零首付”汽车贷款。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明令禁止了这种“零首付”,但无指定用途的所谓综合消费贷款在贷款设计上也存在问题。这种贷款最高限额50万元,甚至不受限额,这一设计明显不是或并非主要是为了借款人消费使用的,更不是为普通消费者着想,它是迎合少数优势消费群体扩大生产的需要而巧立的名目。
(2)银行自身管理薄弱
从主观因素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仍旧在一定程度上不太重视信用风险,对各部门、各职员的考核只注重业绩而忽视风险和损失,造成损失后也没有强有力的责任机制予以制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致使潜在风险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信贷人员素质偏低,工作责任心欠缺。存在着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深入、贷中审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力的松懈行为,重贷轻管,重放轻收,岗位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放松了消费信贷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这些都是导致银行贷款风险显著增加的原因。
从客观因素来看,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通常,由于客户分散,银行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书面信用材料进行筛查,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简单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由此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现阶段管理消费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尚不完善,操作手段相对落后,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跟不上,对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的财务收支缺乏有效的跟踪、监控机制和经验。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3、消费者个人方面
消费者个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消费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和道德风险的存在。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家庭财产登记制度,居民收入缺乏透明度,银行无法确切计算和查证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时,有可能为获取更多的消费信贷而夸大自己的偿还能力,风险完全由银行承担。另外,消费者在取得消费信贷之后,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逃避债务,即为道德风险。以助学贷款为例,由于大学生毕业后,社会就业压力大,人才的流动十分频繁,原就读学校找不到人,造成贷款无法归还,道德风险因素较大。
三、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确保消费信贷市场的有序运行,应该尽快制定和颁布消费信贷法规,明确消费信贷活动中相关主体的职责义务和相关权利,合理分散信贷风险。建立健全消费信贷法规体系,一是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个人消费信贷法》,对与个人信贷有关的问题进行明确规范,充实我国《担保法》中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条款;二是要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对消费者失信行为的惩罚办法,用法律手段规范消费者的借贷行为;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相关制度,从而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
2、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全将有利于降低消费信贷的交易成本,抑制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是商业银行进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制度环节,是商业银行管理消费信贷风险的起点。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全社会范围的个人征信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使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仍需不断完善。应做到及时更新个人金融信息,做到电子化、集中化、及时化;同时,要加快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国征信系统信息,实现信息联网共享,满足银行放贷审核的需要。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各银行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放贷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消费贷款风险的作用。譬如,可以建立信用风险评分系统,通过给个人信用打分,严格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首先对消费信贷的授信对象进行信用评分;然后再根据消费信贷对象的信用记录、消费信贷的担保方式、消费信贷项目等方面的情况对消费信贷授信对象的信用评分进行调整,得出该笔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评分,确定其风险等级;对个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进行预测,为最后的决策作依据。
3、完善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必须严肃信贷纪律,责任明确到位,一旦出现问题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贷前要严把信贷入口,有规划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严格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在审核贷款申请时,主要侧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个人信用记录、个人负债比率、个人保险等。抵押担保并非万全之策,抵押品也存在风险,要明辨借款人的实际收入水平。贷中,进一步明确各操作岗位的关键所在,规范操作,做到任务、权限和责任的统一。贷后,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跟踪监控。贷款发放后,银行要密切关注客户的还款动态,当有拖延现象时,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对于具有还款能力而故意不还者,从信函通知到口头通知、加收逾期贷款罚息,直至处理抵押物甚至诉诸法律。对于多次恶意拖欠贷款者,要将其列入“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贷款。对于贷款到期潜逃和下落不明的借款者,应提请公安等有关部门协助查寻。
⑹ 2011年了谈我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现状及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急sos 大家一起来谈谈吧
国内本来有五大政府各部门发的全牌照的资信评级机构,分别为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大公国际,上海远东资信,上海新世纪评级。上海远东和新世纪市场份额很小,只有市场不到5%的份额,而上海远东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退出了评级市场。现在资本市场评级业务只剩下四家了,中诚信,联合,大公瓜分了资本市场95%以上的份额,上海新世纪基本忽略不计,市场影响力非常小。目前来看,联合资信占据评级市场一半以上的业务,为国内最大的评级机构。
像国内这些央企,地方企业还是民企之类的企业,包括银行,城商行,保险公司之类的金融机构,如果他们要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就是说发行固定收益债券的话,国家规定必须进行评级,评级的后的结果级别表示这些企业在债券到期后的偿付能力,像国家电网发行短融就是由联合资信评级的,建设银行发行次级债也是由联合资信评级的,这两个企业都是最高等级AAA级,表明它们的抗风险能力最高,偿付能力最强,投资买固定收益债券的机构不用担心。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看中国政府不开放这块市场,它们只有曲线进入国内市场,只能以参股的方式进入,像穆迪参股中诚信49%的股份,惠誉参股联合资信49%的股份,只有标普正在与另外两家谈参股的事宜。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日前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开始了结构性的转型,从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地位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均衡的方向演进。
祁斌在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上海证券同业工会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投资中国——2007上海证券期货国际论坛”上表示,促进金融体系的平稳转型,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继续推进基础性建设,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推动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应加快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债券等在内的市场发展,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推动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应强化各种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快速决策和反应机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第二是要推动相关制度的变革和建设,为资本市场的建设创造有利的基础。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推动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的建设,为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三要加强监管的有效性,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边界,进一步构建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体系的建设,逐步构建市场化导向的创新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交易所和自律监管功能,逐步完善市场的自我约束机制,形成高效的多层次监管体系。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和提高执法效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推动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的建设,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提高违规成本,建立有效的体系。第四,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稳步对外开放,增强我国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祁斌说,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直接融资比例稳步上升,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金融结构,分散了金融系统风险,中国金融体系开始了结构性的转型。2006年资本市场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为22%,截至2007年9月底,这个比例超过30%。
他认为,目前资本市场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第一,资本市场结构失衡,资本市场的约束化机制不足,市场主体需要进一步培育。第二、宏观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加。第三,银行存款分流现象是我国金融体系结构性转型的开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并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但也对监管体制和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第四个挑战是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特征更加凸现,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着全球竞争的趋势不可避免。
中国金融体系如何走出困局
据《中国投资》报道,2004年在宏观调控情况下,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趋势,但是证券市场走势却出现了严重的背离。以银行和资本市场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低,金融资源浪费严重,直接融资内部机制失调,多层次市场发展滞后等多种问题,尤其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长期严重失调,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加剧了金融体系风险的积聚。
在重筑金融体系中,银行和资本市场各应扮演什么角色?中国金融体系战略究竟应该选择银行主导,还是资本市场主导?银行业为建立与资本市场相匹配的经营体系,在经营方式上应选择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2005年1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提出了破解金融体系谜题的思路。
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中国金融体系的战略选择
从世界各国金融发展的历程来看,金融体制的选择和金融业的发达程度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与现代科学技术共同构成现代经济的核心推动力,并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趋势。各国金融体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其典型国家如德国、日本;另一类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其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
从理论研究上看,很难得出哪一个金融体系更优的结论,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建立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体系。对中国而言,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推动经济增长、有效配置资源,又能平滑经济波动,合理分散风险,同时还能够使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的金融体系,不仅关系到中国能否在未来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且也关系到中国能否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的优势。
刚刚调任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的谢平认为,银行与资本市场谁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并不重要,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绝对是互补的。一个国家只有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的阶段后,才可能慢慢发展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这也是为什么英、美发达国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也是银行主导型,只是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才建立了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从投资者个人来说,只有其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想到把自己财富的多大比例投资在股票市场,另一部分进入银行;如果个人财富很少,他只需要到银行储蓄就够了。而目前的数据还不足以证明,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哪一种金融制度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北京银行副行长赵瑞安坚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所暴露的问题也比较多,其发展需要商业银行体系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发挥作用是客观的和必然的。银行聚集了大量社会资金,具有能力和实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从社会资金需求来看,金融机构具有便利、有效的融资方式,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注入资金。从消费者的金融习惯来看,中华民族具有节俭的传统,因此大量资金聚集在银行也是一个客观的必然。
但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充足率低和不良资产规模过大的问题,而解决这三大问题最好的场所就是资本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推动其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上市,已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此外,资本市场还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补充资本金最有效的渠道——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务和股票可以使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补充巨大的资本。资本市场是商业银行改革和未来业务创新的重要平台,而银行对资本市场的介入,对于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政府隐性担保的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首先就会为广大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信心支持。
国内三大评级机构说得就是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大公国际,这三家为国内三大评级机构。
⑺ 信用创造的发展现状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资本同金融资本的结合,使得一定条件下金融机构商业机构之间的信用扩张越来越容易,这种二十一世纪信用的创造过程和创造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教科书所定义的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的范围。在全球货币流动性收获和扩张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并不只是各个国家的央行所投放的基础货币,也不仅仅是以货币乘数为基础的传统信贷扩张。相反,市场上更多的流动性来自于商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创造,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取决于全球商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和信用创造能力的变化。就是和传统的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的货币流通性恐怕反传统,所以这是需要注意的。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二十一世纪的信用和货币的创造是把双刃剑,它使得过去五年全球货币流动性的迅速扩张。但是在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令信用遭到破坏以后,又会造成全球流动性迅速的收缩。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流动性格局的复杂化,导致世界经济很可能蹒跚行走于通货膨胀上升与经济萎靡不振之间,美元也将一贬再贬。
第二是FDI从单向流入中国转变为流入与流出双向并重。从过去的十年,外国直接投资是单向流入中国的,但在未来的十年,外国直接投资将有两条道路:从外国流向中国,和从中国流向外国。
我们国家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扩大汇率的弹性,加快人民币的升值,特别人民币升值扩大汇率的弹性成为唯一选择和我们必然选择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必须踏上一条对外直接投资及走出去的道路。走出去包括产品的输出,也包括资本的输出,但是主要是指资本的输出,对外直接投资。
正是由于以上四点原因,中国不仅需要解决自身发展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够将资本带入亚洲和西方国家,在当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解决当地政府不能解决的难题,从而中国将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⑻ 我国的信用管理发展状况如何 职业前景怎样
职业前景当然是非常的好,绝对朝阳。信用管理行业是在现代经济发展后进一步社会大分工下形成的,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必要部分。健全的信用管理行业是健康的社会信用与信用活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我国,最缺乏的就是一个形成体系与初具规模的信用管理行业。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重视信用、发展信用,就要加快建设与发展我国信用管理行业。
1.发展各类的资信调查与评估公司。从征信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一个健全的信用管理行业包括了几十类企业。我们目前并不具备这样全面发展的条件。但是其中一些必备的和我们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机构应尽快发展起来。资信调查与评估类公司在我国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历经波折,已形成了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专业资信评估公司。目前,从整体上看,该类企业的发展一直不很理想。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信用环境与信用意识不良,社会对资信评估的需求并不强烈;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对该类企业的行政管理重视不足;三是该类企业自身发展存在一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信用意识的提高,社会呼唤信用,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整顿和大力发展资信评估企业。
加入WTO后,加快发展信用管理机构的迫切性就更突出了。在公开、平等、透明等原则与精神的作用下,由于国内广阔的征信服务市场需求,外国同行公司将逐步进入中国征信市场。对外开放的国民待遇可能使外国公司依仗其在资金、技术和经验的优势地位而垄断国内征信市场。不成熟的中资信用管理公司,特别是征信公司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
建议相关部门对现有的资信评估机构进行资格认证,保留并宣传那些已具备专业水平的资信评估企业。同时,允许社会各界主办资信评估机构,以此促进发展,鼓励竞争。
2.加快建立专业化的征信公司及其信用数据库。重建社会信用体系,最关键、也是我国最缺乏的就是专业化、规范化、初具规模的征信公司及其数据库。信用数据库是经济主体各类社会信用活动的记录。这些记录是档案、信息、公告、约束,是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基础的基础。没有信用数据库,信用管理就无从谈起。这方面的工作,一是“纵深发展”。目前,银行、海关、工商局、税务局、公安局等都有一定意义上和某种程度上的信用数据库。现在的问题是要使他们已具有的信用资料及管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对此,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例如,建议设立的中国信用联盟办公室统一协凋,在调研的基础上,会同各个部门的专家,制定并出台有关信用数据库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各个系统的主管部门再根据这个指导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安博尔中诚信评级倾力打造最具影响力信用品牌。其次是“横向发展”。各类机构的信用数据库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的经营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是为自己服务的,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鲜明的行业色彩。这些信用数据库无论怎样专业化和发达,如果它们相互割裂,则都不能全面反映被记录人的综合信用水平。因此,有必要把这些信用数据库统一起来,面向社会。
3.应开放民营的和外资经营的信用管理机构。允许其经营包括保险、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商账追收)和信用保险在内的信用管理业务,以满足我国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管理需要,平衡发展我国信用管理行业,缩短我国信用管理行业与国际的差距。
加之当前的金融危机,全世界都认识到了信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目前由于我们的国情和居民消费理念的问题,整个信用管理的体制、机制未有科学的发展,但是信用管理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无可限量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⑼ 我国金融机构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主要来包括以下三个问题自: (1)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性比例失衡,抑制了金融机构机构之间的平等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制约了金融机构间的平等竞争,新型商业银行难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平等竞争。 (2)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仍比较突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差距过大,证券业保险业整体规模偏小。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导致证券也发展规模明显偏小。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相比,初总股本外总资产及管理总规模仍然过小。 (3)证券业的市场集中度不足,市场份额过于分散。这种小型化分散化的格局,很难与国际化全能化投行相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