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单机构的行业分类
一类是第三方支付,就是以非金融机构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信用中介,通过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具备很好的实力和信用保障,在银行的监管下保证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某种形式的数据交换和信息确认的支付流程。
2. 银行卡收单机构包括哪些
银行卡收单机构有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潜在持卡人、特约商户、收单外包服务。 收单外包服务:接受收单机构委托从事收单业务中从事非核心业务的企业。银行卡收单机构是指经各信用卡组织授权办理特约商店签约事宜,并与特约商店清款时先行垫付持卡人交易账款。 特约商户:是指与收单机构签署有商户协议,受理银行卡的销售商、个人、公司或其它组织。 潜在持卡人:在银行卡市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产生购买银行卡产品及其衍生产品需求的市场基础,是银行卡的领用者和金融机构、特约商户及银行卡组织利益的创造者,是市场营销的主要对象。
3. 收单业务的POS概述
1、发卡机构:向持卡人发行各种银行卡,并通过提供各类相关的银行卡服务收取一定费用,是银行卡市场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是银行卡市场的卖方。
2、收单机构:负责特约商户的开拓与管理、授权请求、帐单结算等活动,其利益主要来源于特约商户交易手续费的分成、服务费。
3、持卡人及潜在持卡人:在银行卡市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产生购买银行卡产品及其衍生产品需求的市场基础,是银行卡的领用者和金融机构、特约商户及银行卡组织利益的创造者,是市场营销的主要对象。
4、银行卡组织:关键职能在于建立、维护和扩大跨行信息交换网络,通过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和统一的操作平台,向成员机构提供信息交换、清算和结算、统一授权、品牌营销、协助成员机构进行风险控制及反欺诈等服务。
5、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包括除银行卡组织以外的信息交换和转接业务机构、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支付处理支援商等。
6、特约商户:是指与收单机构签有商户协议,受理银行卡的零售商、个人、公司或其他组织。
4. 请问第三方支付与非金融机构是什么关系 包容还是一物多名
那个是完全复不同的概念。
第三方支付制指一类行业,比如支付宝,微信钱包,快钱的,他的作用是与银行等机构接口,开发一些支付性的产品,让消费者可以比较方便快捷的进行支付。
非金融机构指除开金融机构的一切机构,金融机构指银行,信用社等存款类机构和券商,保险等非储款类机构。第三方支付一般是非金融机构,但也有可能是金融机构的一个部分。
5. 境外金融机构的驻华代表机构及非金融机构不得代理收单结算业务。其中的收单结算业务是指什么
这个涉及到国际结算的相关业务。国际结算业务是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通过银行办理的货币收付业务,以及我国境内不同地区、或相同地区不同银行间的外汇收付业务。国际结算业务的主要支付方式为汇款、托收及信用证。具体你可以查阅信用证等业务。一般由银行办理。
6. 被央行勒令停止收单的八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受到处罚的原因是什么
显而易见的原因,是10年中央银行发行“非金融支付服务管理方法”,只有四大+股份制+银联业务蛋糕。
挤在数以百计的第三方金融机构关于蛋糕,正常的游戏可以赚钱,现在不可以,所以我们必须使用有点阴。
但我认为这很好,因为市场化,亡灵是不可能的。
一个批次的死亡,肯定的生存不仅仅是更强的死亡,金融市场创新浪潮的攻击,单一市场的接收是第一个混沌的世界,谁将是下一个?
7. POS机商户编号前三位是:113,表示的是哪家银行或者哪家金融机构收单
商户编号在你不之情的情况变了就说明,1,pos绑定的信息变了。2pos机的收单机构换了,直白说就是换平台了。你最好还是把商户编号检查一下。商户是查不到自己的机子是不是绑定自己的账户只能凭是不是到帐来判断,但是这样很不安全。还可以在网银查自己的账户这笔钱是谁打给你的,看是私人还是银行,要是银行或者是有牌照的收单机构就没问题,要是私人就会出现款截留的情况或者帐到不了
8.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包括哪些方面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金融机构回支付答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一)网络支付;
(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三)银行卡收单;
(四)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本办法所称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本办法所称预付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收单,是指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的行为。
---------------
目前支付牌照的业务范围包括: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和预付卡的发行和受理,其中网络支付又细分为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话支付和固定电视支付。这是《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