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金催债超出法律规定部分怎么办
中国互金协会规范债务催收超出法律规定部分不得催收。
对此,公约指出,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如因不当债务催收导致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从业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
公约明确,催收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开展债务催收活动,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催收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信息,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情形除外。
公约还要求,现场催收人员着装须文明得体,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穿着误导性服装。在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沟通时,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2. 发布债权催收公告能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在对方当事人住所地的省级以上的媒体上发布债权催收公告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
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2)金融公司催收公告不符合法律规定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诉讼时效相关条例:
第十一条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
第十二条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第十三条下列事项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申请仲裁;
(二)申请支付令;
(三)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四)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五)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六)申请强制执行;
(七)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八)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九)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3. 金融企业,资产管理公司、民营企业发布转让公告、催收公告的效力一致吗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12号、法函(2002)3号等司法解释先后规定,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全国或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有催收内容的债权转让公告或者发布催收公告,可以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但对其他债权人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的方式催促债务人履行债务,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没有明确,司法实践对此也有分歧意见。
简单来说,非金融企业通过公告催收的有可能导致催收无效。
4. 催收通知书大小写金额不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规定是大小写不同时,按照大写金额为准
5. 做金融催催收犯法吗
催款公司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就是合法的,催款公司进行债务催收的时候,要遵守法律的规定专,不得属暴力讨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八十四条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第八十五条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八十六条 债权人为二人以上的,按照确定的份额分享权利。债务人为二人以上的,按照确定的份额分担义务。
第九十条 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6. 关于金融机构对对逾期贷款在报刊上公告催收的规定
关于金融机构对对逾期贷款在报刊上公告催收的规定网络暂时没有搜索到,除了报刊公告之外,可以以通知书与法律途径的催收行为,必要可以进行法律起诉,还款方式有现金、盛付通第三方平台转账、银行转账等形式。
7. 金融企业、资产管理公司、民营企业发布转让公告、催收公告的效力一致吗
金融企业、资产管理公司、民营企业发布的转让公告和催收公告效率都是一致的、官方的公告是具有绝对的权益。
8. 关于催收的法律定义
催收则是对企业坏账或个人欠款进行补救的民事行为。
催收的双方为债权方和债务方。
如果债务方无力或无心偿还债务,催收方通过一些民事方法对其施加压力,促使其履行债务。
(8)金融公司催收公告不符合法律规定扩展阅读:
我国早在唐朝时便有律法约束无法履约还款之人。
唐律第26卷 杂律中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一疋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疋加二等。百疋又加三等、各令备偿”。
“疋”是“匹”的意思,这条法律规定,欠债达到1匹布的价值,违约20日不还就要被处以“笞刑”20下,每过20日再加一等,直至从笞刑20下升级为杖刑60下。
欠债达到30匹,就要在杖刑60下的基础上加二等,达到100匹的话就要加三等处罚,也就是杖刑90下。
9. 银行在报纸上公告催收可不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银行在报纸上公告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在支付宝的跑政通上面刊登报纸,都是正规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