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有哪些银行倒闭
有华盛顿互助银行。
华盛顿互助银行的危机:
1、2008年9月26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助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华盛顿互助银行设立于1889年,涉及资产3070亿美金,它的倒闭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银行倒闭案。
2、而本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则是华尔街所创造的金融衍生品—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由此引发了对金融衍生品及其监管的思考。金融衍生品既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也有放大风险的作用,极具两面性。
(1)08年金融危机倒闭的保险公司扩展阅读:
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因素:
1、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风险]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金融衍生品全球反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融危机 (金融学术语)
㈡ 08年金融危机雷曼银行最终倒闭了,AIG为什么没有倒闭
AIG:美国国际集团
总部地点: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松木街70号
成立时间: 1919年
公司性质: 股份制
公司口号: 协作、进取、创新、专业、诚信
年营业额: 89.43亿
法人: Robert B. Willumstad
行业: 保险及金融服务
净利润: 53.6亿
㈢ 08年金融危机倒闭的保险公司有哪些
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国内的AIG旗下的友邦在筹备转卖工作,国外的就数不胜数了。
㈣ 在2008金融危机中倒闭的国际投资公司有哪些
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
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为摩根大通公司收购。
美国最大的两家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开始做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
~可以说现在投资银行业务已经不复存在~
倒闭的原因是因为次贷(给信誉不好的人的贷款,信誉好的叫优贷)和次贷的利息没能收回来。还有什么次次贷、次次次贷。(就和放高利贷差不多。)
而银行又把这些贷款做成垃圾债券,保证很高的回报率(当然是比次贷的利息地的啦),这样很多人那就来买,银行高管就能挣很多钱啦。
谁知道钱一时间不能收回来那么多(据说是有个投资者想回笼资金,进入的资金不足,这样钱就一定不够啦),到最后不能满足买债券人的票面上的利息,所以买的人就想退,大量的人退券,导致资金链断裂,最后投资银行就会欠下很多的钱(因为是高利息),直到倒闭。
㈤ 金融危机中倒闭的银行名单
新华网纽约10月6日电 虽然美国日前出台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将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但不少分析人士预计,明年美国将有更多银行倒闭。
斯坦福金融公司分析师贾里特·西伯格认为,由于许多银行持有的建筑贷款等不良资产并不在财政部救助范围之内,因此预计明年全美将有超过100家银行倒闭。
据独立研究机构Bauer金融公司研究显示,截至6月30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承保的近8500家存贷银行中,有426家银行面临困境,其中15%的银行规模超过10亿美元。当然,面临困境并不意味着银行会全部倒闭。
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提供的资料,至6月30日,共有117家银行被列入问题名单,资产总额达780亿美元。而这之中尚不包括刚刚宣布倒闭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和美联银行,这两家银行的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
今年前9个月,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已经接管了13家银行,超过过去5年接管银行数的总和。
美国前财政部官员、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约瑟夫·曼森预计,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在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中所接管的储蓄账户总额最终将达1.1万亿美元,预计最终该公司的损失将在1400亿美元至2000亿美元间。
㈥ 08金融危机华尔街破产的顶级公司有哪些
基本都在这里了
2007年6月14日,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一家对冲基金,急于出售大量按揭证券的消息,令次债问题上升到新高度。同一天,道琼斯工业指数实现当年最大升幅,收于13482.35点。
7月10日,标准普尔和穆迪宣布下调一大批资级抵押担保证券的评级,此举等于承认此前误判了这些证券的风险。
7月24日,抵押贷款银行CountrywideFinancialCorp.的按揭压力幅度显现。
11月4日,花旗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辞职。
12月10日,瑞银宣布大规模冲减。
2008年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低价收购,次贷危机持续加剧首次震动华尔街。
7月美联储和财政部宣布救助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国会批准3000亿美元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其股票。
9月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宣布将以440亿美元收购美林;美国政府出资最高850亿美元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华尔街投行退出历史舞台。
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
30日,美三大股指暴跌,纳指创历史最大日跌幅,道指创单日最大下跌点数。
10月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7000亿美元金融救助计划获批,美政府当月底1250亿美元注资本国9大银行。
11月欧、英国央行分别降息50和150个基点;日、欧经济正式步入衰退;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欧盟提出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
当月第三周,花旗集团股价累计跌去60%,美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机构联合宣布,将为花旗3060亿美元问题资产提供担保;美政府8000亿美元刺激消费者信贷市场。
㈦ 2008金融危机中倒闭的投行有哪些倒闭的原因是什么
雷曼兄弟
信贷危机所致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但在信贷危机冲击下,公司持有的巨量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毒药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将公司活活压垮。
面临公司破产的凄凉前景,雷曼兄弟公司在曼哈顿纽约时报广场附近第七大道的总部门口14日夜间人来人往,不少公司员工携带着纸盒子、大手袋、行李袋甚至拉杆箱走出大楼,更有一些人低声哭泣,相互拥抱道别。大楼对面,各电视台的直播车排成一排。
美国金融危机升级 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美英金融机构两天来发生了一系列“地震”。英国巴克莱银行14号宣布,撤出对雷曼兄弟公司的竞购行动。当地时间今天凌晨,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以及来自花旗集团、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公司等的高层连续三天云集位于曼哈顿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部,研究如何拯救面临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以阻止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
但财长保尔森反对动用政府资金来解决雷曼的财务危机,会议没有取得成果。
受此影响,与会的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宣布,由于美国政府不愿提供财政支持,决定退出拯救计划。当地时间15号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曾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它的破产将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明显冲击。有人预测,美国金融市场可能迎来“黑色星期一”。
雷曼破产申请显示负债6130亿美元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周一上午提交的破产申请显示其负债超过6000亿美元。
该行现有总计[2]6130亿美元的负债,而其总资产为6390亿美元。
该行向纽约南区联邦破产法院提交的申请显示其有超过10万个债权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团(C)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后者是雷曼大约1380亿美元的高级债券的契约受托人。
Bank of New York还被列为第二和第三大债权人,对120亿美元的高级债务和50亿美元的初级次顺位债务拥有索偿权。
这份破产申请还显示,AXA、ClearBridge Advisors和Fidelity Investments的母公司FMR是雷曼最大的3个股东。
(7)08年金融危机倒闭的保险公司扩展阅读:
1、被动型经济危机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2、主动型经济危机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金融业陷入新一轮风暴。继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后,美国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也陷入困境,前者被美国银行收购,后者则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连续14个月来,由美国住房市场和金融业疯狂投机引发的危机持续恶化,对世界金融稳定和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威胁。
㈧ 08年经济危机导致美国那五家投资银行倒闭
1高盛 (目前美国5大投资银行中唯一仍盈利的公司)
2摩根士丹利 (股价下跌)
3美林公司(已被美国银行收购)
4雷曼兄弟公司(已破产)
5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美国5大主要投资银行只有三家倒闭,另有两家被吞并或者收购~~
㈨ 08年金融危机国内有多少企业倒闭了
在身处寒冬的中国400多万中小企业生死考验之际,《经理人》杂志第11期推出《软重生——经济衰退期企业12种活法》超大型策划,用最新案例及最鲜活商业思想,为中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和重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著名管理学家郎咸平日前在接受《经理人》采访时指出的,中国企业运用原料成本优势创造价值的能力已经越来越低,要在产业链竞争的时代取胜,必须掌握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提高“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包括产品的创新能力、高效生产的能力、快捷的物流、便利的仓储、营销渠道的掌握以及全面的客户信息管理等。
400多万中国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提高“软实力”,实现“软重生”!
“硬扩张”模式全面终结
然而,在这风云突变的年份,大批企业猝然倒闭,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仅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就有6.7万家倒闭。并且,倒闭破产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大部分中国企业都经营压力,400多万中小企业更是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今年以来,中国倒闭的知名企业名单就有长长的一串:
国内最大的工业缝纫机厂商——飞跃集团倒闭;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在(广东)东莞樟木头的两家工厂,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同时宣布倒闭;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江龙控股因欠下巨债和工人工资而宣布破产。
如果单个企业的破产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话,可以从行业来看,三鹿死了。曾经的成长标杆伊利、蒙牛出事了,作为高速扩张的朝阳行业的乳业,一夜之间大踏步倒退了。
中国国际商会纺织行业商会高级项目经理韩佳升说,“截至今年年底,将有5万家纺织行业企业倒闭。”
早有专家预计,如果房地产企业不改变原因原有“空手套白狼”的商业模式,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淘汰。现在看来,仅浙江省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就有1/7已经吊销营业执照。
以上是过去30年各行各业的中国企业“硬扩张”模式失效的缩影。所谓“硬扩张”,是指企业一切以股东利益为中心,不顾自身创新与管理能力,不顾社会责任和诚信,简单追求规模,依靠简单初级的技术、超低成本的劳力、廉价土地资源和资金投入,不惜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压榨,不惜对环境进行破环,不惜大量浪费,对市场进行掠夺式开发的扩张模式。
中国企业过去30年实施这种“硬扩张”的发展模式,最终带来的恶果是,企业定位不准,产品不值钱,高端上不去,品牌打不响,原有市场萎缩下滑,新兴市场很快被破坏做烂,产品国际声望低落,外贸不振,成本居高不下,融资受阻,商业模式陈旧,产品存在问题,社会责任缺失,人才难寻。很多行业由于这种“硬扩张”。整个产业链条都出了问题。
400万企业期待“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