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金融监管信息化上市公司

金融监管信息化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1-09-01 18:00:25

① 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到上个世纪末为止,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日趋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实施原则。
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的建立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起步较晚,从70年代开始至今尽管只有20多年的短短历程,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已基本上接近了发达国家80年代中期的水平。计算机进入我国银行业,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引进了苏联的电磁式分析计算机,用以进行全国联行对帐表的工作。但是计算机在我国银行业的真正发展还是从70年代开始的,因此,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0年代起步阶段
从70年代中国银行引进了第一套理光—8型(RICOH—8)主机系统开始,揭开了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发展的序幕,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效率高、准确性强、功能丰富的特点,对银行的部分手工业务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主要软件采用COBOL语言编写,实现了诸如对公业务、储蓄业务、联行对帐业务、编制会计报表等日常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尽管在当时只在某些地区的某几个分行着手试点,但是试点的成功为后来的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一阶段主要的处理方式也是采用脱机批处理的方式,解决了大量琐碎、重复性的劳动。
第二阶段——8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
80年代我国银行业相继引进了日本的M—150、美国IBM公司的436l、4381型主机系统。进一步在大中城市推广应用各类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各行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联网系统,实现了同城各专业银行自身间的活期储蓄通存通兑,基本实现了各专业行、各营业网点之间业务的联网处理。计算机已应用于银行门市业务、资金清算业务、金融计划统计业务、信贷管理等多项业务中。与此同时,1985年中国银行率先加入了SWIFT环球金融通信网络系统,为我国银行业电脑化信息系统同国际接轨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阶段——90年代完善提高阶段
90年代各大专业银行信息系统主机纷纷升级,如引进美国IBM公司的大型机ES9000系列主机,用以扩大业务处理范围、增强业务处理能力。1991年4月1日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上电子联行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银行电脑化信息系统进入了全面网络化阶段。各大银行除先后加入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系统外,在一些大中城市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自动化的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如同城跑盘清算系统、同城网络清算系统和同城清分机处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原来资金清算时间长、可靠性差的问题,使得资金清算在各地之间能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同时,继中国银行之后,其它各大专业银行也纷纷加入SWIFT系统成为其一员,使国际结算业务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上,除了银行业务的应用外,还开发应用了全国证券报价交易系统,使全国的证券交易形成了一个统一、公平、合理的市场,使计算机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随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网络系统愈加成熟完善,除了能处理传统的金融业务外,各行还纷纷推出了90年代国际上流行的新型的自助银行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方便、周到的服务,实现了全方位、全开放式、多层次,符合国际惯例经营模式的新型的金融服务体系。由此可见,业务上的应用已基本达到了较为完善的阶段,但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仍在不断努力,开拓新的业务,并重视计算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提高金融电脑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争取早日实现理想的决策支持系统。
第四阶段——90年代末至今,新时代的到来
从90年代末至今,整个世界进入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加之我国已跨入WTO门槛,中国原本就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
要想取得市场上的优势,金融企业必须加强客户关系管理、金融产品创新和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而这三项都与信息技术分不开。金融信息化的意义这时候也并不局限于金融行业本身,而在于金融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时代对金融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把金融企业的支付系统接口接在企业的网上、政府的网上以及各消费者家中的网上。国内的金融企业纷纷触网,推出网上支付系统。中国银行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的系列产品。中行的客户只要拥有一张长城借记卡,再从网上下载中行提供的电子钱包软件,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各种操作,包括在网上开展查询、转账、支付和结算等业务。而随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正式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接着又开通了网上个人外汇买卖、证券保证金自动转账等服务。而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及“一网通”网上业务更可谓是先声夺人。招商银行的网上业务还包括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实时支付等功能。拥有招商银行“一卡通”的客户,可以享受网上付费、网上购物、银证转账、账户转账等服务,不必再办理其它手续。近几年,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金融经营管理的各个机构、各项业务、各个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链接成为衡量“新世界、新金融、新银行”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赶上潮流,适应WTO形势下的新竞争格局,中国的金融企业正在加快脚步迈入信息化时代。

资料来源:AMT咨询公司研究报告

②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内控审计管理制度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在经营过程之中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以及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是互联网和金融企业的有机结合,由于互联网企业具有的虚拟化、交易对象以及交易流程难以确定等特点,其所面对的风险比传统的金融机构要高很多,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极其重要。所以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利用计算机改善内部审计方法
1.深入计算机的审计方法。
该种方法就是对计算机内数据投入、投出的过程进行全面审计,主要内容是考核企业内部控制的体制机制设计和有效运行,评价企业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深入计算机的审计方法能够简化传统金融行业手工做账的工作,减轻工作负担,并且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能够减少由人工计算失误引起的固有风险。
2.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方法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内部审计工作并构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网络运行安全及时进行监控和防卫。同时这种方法也是收集、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通过收集的数据来检查计算机管理系统或企业内部控制使企业资产、数据以及隐私安全得以保证。这种方法能够提高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解决企业内审综合能力低下的难题。
(二)重视内部审计的建设
1.提高内部审计地位。
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以其独特的检验和询问功能与企业组织结构相协调,增加了企业的价值。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内审地位,改善企业经营与组织效率。
(1)互联网企业高管重视内审作用,定期开展有关宣传活动。高管带领员工参观行业优秀公司的内审工作流程,使每位员工意识到内审的重要性并对表现优秀的内部审计人员予以奖励。
(2)成立由企业股东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直接对股东负责,减轻管理层的控制,遏制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所带来的危害。
2.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保持客观中立,人员不可以参与经营活动,内审人员的聘请需由专人来执行。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设立审计机构时应首先成立审计委员会,该成员包括公司的主管、主要债权人和投资者,内审部门的人员聘用、调动、权限、考核等方面直接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对委员会负责,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保持其独立性。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监督
我国经济信息化程度不高,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应采取慎重态度。通过适当的金融监管可以促进我国网络金融更好更快发展,降低内审中的法律风险。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管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法律法规。
补充适用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相关法律条文。既要对现有法律不适合的部分进行修订和补充,又要对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当前互联网金融最突出的法律问题是非法集资、融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应当与证券、保险监管机构联手,充分披露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风险,禁止非法融资活动,禁止使互联网金融企业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
2.完善现行业务营运监管办法。
结合互联网金融企业业务特点,从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资本充足、资产质量、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整,构造一个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指标体系。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独特性使其在某种程度上脱离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但其资本充足率对客户、消费者具有重大影响,监管部门应当对其作出相应规定,同时考虑实施准备金制度将部分市场风险内部化。
3.提升金融监管部门的网络安全技术。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涉及的不仅仅是客户的隐私,更甚的是涉及到客户利益。金融监管部门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技术力量,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同时应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平,在硬件设备方面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
4.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
互联网金融的内部审计比传统企业内部审计更加复杂,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1)加强自身学习,培育综合人才。内审人员不仅要学习财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学习风险管理、计算机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知识,包括互联网金融行业经营特点、经济技术指标,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环境、经营风险等。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进行轮岗交流。内审人员应具备全方位知识与技能,进行大量的审计实践。通过轮岗,审计人员应熟悉单位的各项业务及其操作流程,提高审计的实践能力。
5.培育具有综合能力的内审人员。
随着内部审计在互联网金融业的治理结构中地位日益重要。而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现状需要企业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管理能力,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建设。通过后续教育、业务培训等各种途径提升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审计整体队伍素质,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提供符合要求的监督控制资源和后备力量。

③ 金融信息化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2011年我国金融信息化形势发展首先,注重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其次,加强网点信息化建设。最后,大力发展移动金融。
2012-2016年中国金融外包服务产业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目前各金融机构都基本制定了新的五年规划,而人民银行联合国内各金融机构制定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将公布。展望2011年,金融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将呈现何种发展趋势?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网点信息化、移动金融等可能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根本问题将被提上重要日程。

首先,注重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在与业务和服务有关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比较完善,但相比之下,在决策科学化方面依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来看,金融机构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等方面的科技投入基本上相当于其在业务、服务方面的科技投入。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国内金融机构在基于数据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方面的科技投入在2011年有望增加。

其次,加强网点信息化建设。金融信息化的价值最终要让客户体验到网点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方便,这也成为了金融机构新一轮网点改造的关键环节。其中,加强系统前端的信息支持、增加智能终端的配备、实现各种渠道的融合意义最为重大。

再次,大力发展移动金融。2010年,3G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得到了大发展,随时随地购物、办公、游戏等真正得以实现;2011年,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移动办公等或将实现井喷式发展。而网络社会中个性化将达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因此,移动网络的崛起不仅对大型金融机构意义重大,也为中小型金融机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最后,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各个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金融信息化人才队伍,实现金融信息化业务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力促各金融机构信息化目标的早日实现。

文章来源: http://www.chinairr.org/view/V14/201203/19-95157.html
您还可以到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上找,有相当权威的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④ 国内外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的企业都有哪些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可分为三阶段: 1.1990-1993,开展EDI的电子商务应用阶段 我国九十年代开始开展EDI的电子商务应用,自1990年开始,国家计委、科委将EDI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如外经贸部国家外贸许可证EDI系统、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中国外运海运/空运管理EDI系统、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中化财务、石油、橡胶贸易EDI系统"及山东抽纱公司"EDI在出口贸易中的应用"等。1991年9月由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牵头会同国家计委、科委、外经贸部、国内贸易部、交通部、邮电部、电子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商检局、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中国银行、人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税务局、贸促会等八个部委局发起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同年10月成立"中国EDIFACT委员会"并参加亚洲EDIFACT理事会,目前已有18个国家部门成员和10个地方委员会。EDI在国内外贸易、交通、银行等部门应用。 2.1993-1997政府领导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为电子商务发展打基础。 1993年成立国务院付总理为主席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相继组织了金关、金卡、金税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电子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共同组织"北京电子商务际论坛",来自美、英、法、德、日本、澳大利亚,埃及加拿大等国700人参加。1994年10月"亚太地区电子商务研讨会在京召开",使电子商务概念开始在我国传播。1995年,中国互联网开始商业化。互联网公司(ISP、.COM公司)开始兴起. 1996年1月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总理任组长,20多个部委参加,统一领导组织我国信息化建设。1996年,全桥网与因特网正式开通。 1997年,信息办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编制我国信息化规划,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各省市地区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省开始制订本省包含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1997年,广告主开始使用网络广告。1997年4月以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 3.1998年开始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1998年3月,我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 1998年7月,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宣告成立,被称为"永不闭幕的广交会"。 中国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是我国第一家现货电子交易市场,1999年现货电子市场电子交易额当年达到2000亿人民币。中国银行与电信数据信局合作在湖南进行中国银行电子商务试点,推出我国第一套基于SET的电子商务系统。 1998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它是一项推广网络化应用、开发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大型应用试点工程.。1998年首都、上海等城市启动电子商务工程,开展电子商场、电子商厦及电子商城的试点,开展网上购物与网上交易,建立金融与非金融论证中心,和有关标准、法规,为今后开展电子商务打下基础。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尚处起步阶段或初始阶段。医药电子商务网于98年投入运营,医疗卫生行业1万个企事业单位联网,能提供上千种中西药品信息。全国库存商品调节网络、全国建筑在线、房地产网上促销,都已正式开通。 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⑤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实施的必要条件(详细)

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论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是指以企业流程的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它包括五个“化”:一是产品设计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二是生产过程自动化;三是企业管理一体化、柔性化;四是商务与物流电子化;五是电子政务、社会管理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统一化。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不断提高的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升级;现有业务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造;新的应用系统需要不断地开发;数据和信息需要不断地维护更新;人员也需要不断地培训和提高。这个进程将永续不断地进行,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图:

二、对企业信息化的几点感悟

(一)“水泥 鼠标”型的企业将成为未来信息经济的主流

信息技术的革命无疑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在对传统产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经营模式和产业。但是,信息技术是客观的,它与“蒸汽机”一样只是一种工具,在传统产业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过程中,“水泥+鼠标”的企业将大行其道,网络信息经济将真正繁荣起来。

(二)企业信息化包括有形的信息设备与网络和无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

企业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应用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学习、研究和应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尽快改变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创新包括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企业信息化就是推动企业创新。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信息化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技术、网络、软件,更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主体意识。只有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身主体意识,才能确保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成功。

(三)没有钱万万不能,但钱也不是万能的

一些企业家认为推动企业信息化只要舍得投钱就能搞好,其实不然。实施企业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让电脑代替部分人的手工工作,也不仅是买电脑,安装应用软件,建设网站。企业信息化当中需要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跨部门的重新设计,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学习并应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从根本上推动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以实现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四)企业信息化必须有前奏,但没有休止符

这里的前奏是指企业要重视管理咨询机构的价值,做好前期咨询、规划与培训工作,从而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保持思想观念、工作规范、指挥协调和数据存取的统一,这是确保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当一个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进入尾声并投入运行后,其维护与改进是不会停止的,因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这与“企业管理提升是无止境”的道理是一样的。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政府、社会各方协同推进

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研究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促使企业部门间的信息系统能够高度共享和无缝集成,消除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

另一方面,推进企业信息化要统筹规划、系统化地推进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协调建设和有机统一。企业信息化的效益发挥的如何,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还与企业外部的信息化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化具有“木桶效应”,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社会管理信息化之间同样具有“木桶效应”。

(六)IT外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欧美发达国家,IT外包服务已成为政府、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采用的服务。世界最大的外包供应商,IBM公司的外包收入已占其IT服务总收入的半壁江山。BOO(IT 外包)建设模式,是一种正在推行中的全新的市场化运行模式,即由IT企业投资并承担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培训等工作,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产权归属IT企业,而企业用户负责宏观协调、创建环境、提出需求。企业用户每年只需向IT企业支付系统使用费即可拥有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使用权。BOO模式在国外的信息化建设中已是一种大趋势,在我国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许多企业信息化外包项目建设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三、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用信息化的新思维、新观念去组织、推动、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

(二)要做好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规划。做好一个项目规划,通常包括以下5个步骤:

1、建立完善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

2、做好需求调研,确定明确的需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设定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3、进行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确定开发应用标准和规范;4、从技术和功能层面构建基本的支撑和应用体系;5、进行系统评价,确保目标逐步实现。

(三)要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前期诊断咨询工作,通过借助“外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实施企业信息化项目,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四)要抓好企业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因为信息化项目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有很大区别:

1、信息化项目是“以创造无形的智力产品”为实施目标,项目的实施是一种“知识转移”,而工程建造项目是“以建设有形的建设工程”为实施目标,项目实质是一种“要素资源配置”。

2、传统项目的建造质量可以与项目运营相对剥离,而信息化项目的“质量”,则必须与运营有效结合,才能发挥经济效益。

(五)要重视基础数据整理与挖掘,信息技术的软件、硬件可以买,数据是买不来的,“数据挖掘”是从海量数据中开发、利用有效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企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推理,从而辅助企业高层和管理决策者利用现有数据把握市场,赢得竞争优势。

⑥ 中国十大投资咨询及信息咨询公司机构有哪些

我知道在上海有带投资牌照的合法工法有以下这些:

上海辖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名录

序号 机构全称 办公地址 邮编 公司网站网址 电话

1 上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上海市徐汇区平福路188号1幢第三层 200231 www.dongfangcaifu.com.cn 021-24099099

2 上海海能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陆家嘴东路161号1509室 200120 无 021-68905987

3 上海凯石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328号7楼701室 200002 无 021-60203288

4 上海迈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黄浦区淡水路277号复兴广场B座503 200030 无 021-33634353

5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639号 200052 www.realize.com.cn 021-52588686

6 上海森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911号701室 200063 www.senyangtz.com 021-61491266

7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上海市南京东路99号 200002 www.swsresearch.com 021-23297818

8 上海世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971号钱江大厦5楼A、G、H、I区 200122 www.sjstock.com.cn 021-51348888

9 上海新兰德证券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323号11楼1101室 200061 www.bdxgw.com.cn 021-55900526

10 上海亚商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延安西路2558号1号楼 201103 www.abc-financial.cn 021-62959001

11 上海益盟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宜山路926号17层 200233 www.emoney.cn 021-61958888

12 上海朝阳永续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丰和路1号港务大厦3幢北402室 200120 无 021-58772893

13 上海证券通投资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生路1518号金鹰大厦B栋1301B室 200135 www.cnsec.com 021-34611107

14 上海证券之星综合研究有限公司 上海市碧波路690号8号楼301-B室 201203 www.szzy888.com 021-50803180

15 上海益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虹口区黄浦路99号302H5室 200000 www.yxcps.cn 021-60841032

⑦ 金融机构有哪些信息化,大数据需求

数据大集中
数据大集中是一个过程,之前整个银行体系都在分行,包括证券公司也是如此。这些金融机构并没有集中的数据中心概念,所以他们先做了数据大集中。
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在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提升、改善了数据的质量。
报表
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做了两个报表:一个是监管报表,另一个是内部管理报表。
决策支持
决策支持是基于报表而形成的系统。但是,最后形成的决策支持系统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全局性的。比如,针对风险部门的是风险数据仓库,针对业务部的是客户数据仓库,所以在金融信息化过程中,以上四个方面还是部分处于分离的状态。
数据整合
无论做什么样的分析,数据质量是最重要的。如果数据质量差,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公开数据现在越来越开放,比如说工商数据、征信数据。所以我觉得很多公开数据的运用,确实为数据分析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智能金融的尝试
为什么用尝试二字,因为我还是持一个比较保守的观点。就智能金融而言,现在的数据挖掘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还是不够的,但是我相信科技的不断发展肯定会解决这个问题。我一直坚信一个观点就是:以后绝对不会存在物理上云的概念。再过十年或者二十年所有的东西都是云,这就是趋势,是你没有办法改变的。我觉得智能金融或者大数据是一个趋势,是一个没有办法去改变、没有余地可讨论的趋势。

阅读全文

与金融监管信息化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晋中银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572
工行法人理财产品最新 浏览:155
股票市场 浏览:879
股东查账如何发现问题 浏览:236
融资融券打新举例 浏览:900
2019公司境外汇款的规定 浏览:616
600664股票价格 浏览:679
美国贷款银行有哪些 浏览:841
期货原油外汇通 浏览:684
民营银行的理财产品有本金保障吗 浏览:324
sps财务指标 浏览:641
期货投资公司挂靠 浏览:109
期货白银盈亏怎么计算 浏览:105
瑞达期货关联上市公司 浏览:530
期货老师公开课件 浏览:485
依赖科技股票 浏览:71
mcst指标选股 浏览:263
上市公司未融资公司 浏览:39
长江证券乐享赚钱吗 浏览:363
2017央企北京户口指标 浏览: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