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银行招聘中写的,公司金融方向,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金融方向,个人金融业务,具体会是什么样的职务
公司金融是给公司提供金融服务,比如存贷款,贸易融资,理财咨询等业务
个人金融是给个人提供金融服务,比如个人存贷款,信用卡,理财保险等个人业务
⑵ 为什么一些银行通过扩展业务转型成为一站式金融服务集团
通常都是为了升级的需要而存在的这种一站式服务。
⑶ 中国银行业面临哪些变革与转型
中国银行业变革与转型的四大趋势与三个方向
趋势之一: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实施综合化经营。
趋势之二:跨界经营将成为常态,产融结合更加广泛和具体。
趋势之三: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变革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
趋势之四:对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方向之一:多元化和综合化经营。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分业经营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事实上,金融产品的创新已突破了分业监管,使得金融各业态之间的界限变得逐渐模糊。从国外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经历了从分业到混业的发展过程,多元化和综合化经营是大势所趋。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需要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展开合作,从而提供综合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方向之二:国际化经营。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体现在对外资、外企的“引进来”,也体现在中资企业“走出去”。金融资本是依附于产业资本的,没有产业的发展,金融业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因此,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是支持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要支持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本地化、多元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方向之三:创新型和智能化。创新是银行经营发展的活力及动力所在,是应对各种挑战的必然选择。要树立创新的理念,将创新贯穿整个经营发展过程、各业务条线,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智能化是银行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不仅体现在让客户快捷、低成本的享受金融服务,也体现在银行员工操作的便捷化,更体现在银行对未来发展的敏锐洞察力。
⑷ 如何推进全面转型促进银行全面发展
几个转型方向
面对传统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受到的种种挑战,我认为,积极推动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将成为我国银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其中,发展各类资产管理业务是银行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进一步推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发展。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准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迈出了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一步。工银瑞信是首批试点的三家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经过两年多的快速发展,基金管理规模已达到五百多亿,跻身中国十大基金公司行列,成为资本市场一支重要的力量。
其次是大力发展私募基金和企业理财等投资银行业务,推动相应的衍生产品创新。目前全球私募基金规模已非常巨大,几乎所有的国际金融公司都有自己的私募基金。2006年,全球并购交易的总值在3.79万亿美元,其中通过私募基金方式主导的交易占并购交易总量20%,美国2006年十大并购案中有五宗由私募基金经手。中国有很多并购通过直接投资的办法来完成,将来通过私募基金的方式也可进行国际投资。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私募基金还没有非常好的法规,包括银行业如何从事私募基金业务还不够明晰;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相对过剩,但同时企业资本金严重短缺,不仅使得银行的一些贷款资本化,而且造成国内一些优质的项目大量引进国际私募基金。这就导致了两方面后果:一是国内金融机构难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超额利润,二是进一步加剧中国流动性过剩。所以我们建议,应逐步扩大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稳妥推进中国金融机构的私募基金业务,有效缓解上述矛盾。
企业理财是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部分,也是目前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商业银行实际上是有很多产品可以做成理财产品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品,我看将来会有一个几千亿、几万亿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银行大量的信贷资产完全可以通过证券化卖掉,销售给愿意承担较高风险并获取较高收益的投资者。此外还有“信托加理财”产品,银行设立专项的资产管理计划,资金富裕的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信托平台直接将资金提供给有需求的企业。当然,这样一些产品都需要做产品风险的隔离和信用增级,需要信托公司承接和管理更多的资产支持证券和资产管理计划。
近年来我们自主开发的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多,除各类固定收益产品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外,将来还会包括各类衍生产品,如基于信贷类固定收益产品的一些衍生产品、组合产品以及更有前途的一些利率、汇率的衍生产品等。
第三是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推动个人资产管理业务创新。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富裕个人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根据美林对中国私人财富的调查,资产净值100万美金以上的个人有25万到50万。中国商业银行中100万美元净值的客户数量不多。原因是发展私人银行对服务、渠道和产品要求很高。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私人银行客户要求的主要是跟资本市场挂钩的产品。如果要拓展此项业务,可能需要能够直接投资到中国的股市、香港的股市甚至全球的股市,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非常好的专业团队,能提供投资建议,也需要我们有完善的产品线。目前,我们已计划积极尝试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推动高端个人资产管理业务发展。
第四是继续拓展完善资产托管服务。资产托管是资产管理业务必须的重要服务环节。随着基金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各类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资产托管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球最大规模的资产托管银行纽约银行在同梅隆银行合并之后,托管资产总量达到18万亿美元,资产托管成为其最核心的业务。随着我国基金等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量也相应增加,但绝对规模同国外相比来说仍然较小。工商银行是我国最大的资产托管银行,托管资产1.24万亿,今年托管资产增加7767亿,增长率达168%。希望随着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工商银行托管资产规模能迅速缩小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
总之,资产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我有两个希望:一是希望在法律层面加大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支持;二是希望将来银行在证券、投资银行、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公司等领域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空间能够进一步拓展,通过加快资产管理发展来疏导中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增强中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⑸ 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哪些
一、负债业务
1、各类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2、长、短期借款:短期有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转贴现、回购协议、大额定期存单和欧洲货币市场借款;长期有发行金融债券:资本性债券、一般性金融债券和国际金融债券。
二、资产业务
1、放款业务:一是按贷款期限划分,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贷款三类;二是按照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可分为信用放款、担保放款和票据贴现;三是按贷款用途划分,非常复杂,若按行业划分有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按具体用途划分又有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四是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划分,可分为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五是按贷款质量划分有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
2、投资业务:用于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主要对象是各种证券,包括国库券、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公司债券。
三、中间业务
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以及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包括担保、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票据等。
⑹ 农商银行如何转型
第一,允许差异化市场准入,更好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农村商业银行长期植根于我国最低层次的金融市场中,对小微、对三农金融服务最熟悉,也最有经验与自觉性。为此,未来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应该允许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农村商业银行并存:一类是占大多数的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这类农村商业银行因规模和能力等原因,以深耕本土、服务本土中小微企业、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为己任,深入社区,坚定做有地方特色的社区银行的决心和信心,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进行错位竞争;一类是占少数的大型优秀农商行,比如监管评级为二级以上的资产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农商行。这类农商行规模大、内控好、服务三农或中小微企业到位,监管政策可考虑允许突破经营地域局限,向省内跨区尤其是向地级市以下的农业地区发展。
第二,实施转型战略,迈向精细化经营之路。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资本监管从严、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同业竞争加剧、科技创新、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给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挑战,以往粗放型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已难以为继,农村商业银行需进行战略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和转型改革的要求,农商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创新、业务转型、人才储备、品牌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二次战略转型”是非常迫切的,具有着力于优化资产结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收入结构、人才队伍结构和内部组织流程结构,才能为精细化转型战略的实施打好基础。
第三,优化渠道,提高客户粘度。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需精耕本地市场,通过渠道优化,提高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全方面金融服务,以提高客户的粘度。渠道建设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提供7×24小时无盲点的服务覆盖,线上、线下一站式的“金融商店”;产品方面,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特点,推动整合的一体化产品设计锁定客户。通过渠道优化及产品设计,提高目标客户的粘度,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第四,运用大数据上线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农村商业银行不仅需重视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更需对大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大数据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提高风险计量的准确性,至少需要3~5年的基础数据的积累,这是对大数据建设的最基本的需求。同时,我们更需关注大数据的管理,构建客户管理系统,以挖掘、洞察客户的需求。从拥有数据到实现信息对称,防控风险,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服务。
第五,挖掘创新型业务,节约资本、实现收入多元化。过度依赖资产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模式,不可能长期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资本金补充能力,需大力发展资本消耗比较少或不占用资本的业务,如中间业务等,注重提升非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可以信贷业务为先导,拓展和延伸银行创新性业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如拓展、延伸融资顾问服务、债券承分销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做大做强银行卡、代理收付、代理保险等传统中间业务,实现规模效益的跨越与提升。综合化经营是当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加快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稳妥推进创新性业务资格申请的步伐,争取更多创新性的中间业务资格,实现创新型中间业务的突破。
同时,加强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全国农信系统总体规模庞大,但是单一农村金融机构“各据一方”、规模相对较小、业务发展差异也较大,农村金融机构之间需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实现“共赢”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