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净资产增加了75万元,含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升值25万元吗
1.含
2.合并报表确认的损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原持股比例-商誉+其他综合收益×原持股比例,这个25就是其他综合收益
3.因为当时取得的100%的股权,按照成本法计量,所以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目价值,不计入资本公积
Ⅱ 金融金融危机下如何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销售的速度完全可以用秒来计算。”这是银行职员对凭证式国债的形容,在北京市,2005年凭证式(二期)国债一小时就被“抢光”,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也成为普遍现象。
国债如此热销,是普通百姓对于当前利息政策以及理财渠道狭窄的无奈反应。作为工薪阶层或退休一族,得存钱预备用于孩子教育、家庭购房、医疗养老,但根据央行公布的CPI指数,如果去年初存进银行1万元,到年底实际只值9000多元了,就这样还得缴一笔利息所得税。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薪阶层在社会结构中占着主要比重,股市低迷大家不能玩,房市火爆大家玩不起,而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却在消耗着普通百姓的资产。
对普通百姓来说,影响他们行为的有非常现实的东西:存进银行的钱所获得利息无法弥补物价上涨的损失,如果有某种机会,并有高于银行利率的诱惑,他们自然会将钱转向收益高的方向,甚至会将钱托付给收益更高的“地下金融”。利率政策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保障百姓存款的保值甚至增值。
“抢购”国债的大多是工薪阶层,特别是“银发”老人,那些能承担一定风险的中等收入阶层其实也面临同样的难题。
与国际的接轨让“白领阶层”逐渐懂得从一而终的就业模式正在消失,指望依靠就业单位来解决自己终生的经济问题已不现实,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同时,个人资产增加也对银行个人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谁也不希望让钱躺在银行里“睡觉”甚至“损耗”,因此个人投资理财既是保值的新渠道,也是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据资料统计,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个人银行理财业务每年平均利润都高达35%,年平均赢利增长12%~15%,远远优于一般的银行零售业务。巨大的利润同样也应该吸引中国各家商业银行,然而,即使是上市公司,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大多以存贷款业务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金融服务似乎还是比较陌生的项目。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如果国内金融机构的服务不令人满意,许多人很可能转而选择外国银行。中国金融机构要想在相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打破银行垄断、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将利率相对自由浮动、服务手段简便快捷的目标导入金融体制改革过程。面对巨大的个人存款与投资渴望,内资银行必须迅速转变角色、抢占先机,拿出可行的方案,精心培育并开拓个人理财服务市场。
如果在一段时间后,国债依然是“抢购”的主要金融产品,新的金融服务项目仍不见起色,那意味着诱人的金融产品开发与销售市场将白白地向外资银行拱手相让了。
Ⅲ 企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什么用
只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费用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费用都计入成本,长期股权投资一般不在金融资产的准则里规范,直接去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知识会更好的理解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净融资产后绪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绪计量不是按公允价值,而是以实际利率计算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绪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前面的计量方法不是一回事,它是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后绪计量的。
初始投资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溢价发行与面值的差额以及初始费用,在贷方时为折价发行)
贷:银行存款(付出的对价)
期末,
借:应收利息(按面值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利息调整
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再按公允价值调整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Ⅳ 交易性金融资产:因持有某公司股票确认的损益除了包括公允价值变动还包括购买时计入投资收益的交易费用吗
买的时候 付出了一些钱 买了股票 以及其中的股利 而手续费要从投资收益里面减去 以后赚了投资收益 来扣这个地方的付出 就得到真正的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收到股利的时候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每年末 必须结转各项业务的成果 所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也得整理一下得失
按当天的价值 若升值了 要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
此时不能贷投资收益 因为收益只是此时主观上的 还未实现 所以贷另一个权益性科目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年末了呢 损益类 还得结转一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本年利润
卖的时候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这时候收益实现 可以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转为 投资收益了 换个说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所以 投资收益 就是直接展示的这个投资的净收益
Ⅳ 一家上市公司拥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多是好还是不好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上市公司拥有较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对于其主营业务来说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帮助,因此,不是一项长期可持续带来收入的资产。当然,不排除短期内上市公司通过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赚到了很多利润,使得股价短期内出现大幅拉升;或者短期内因交易性金融资产亏损了很多利润,使得股价短期内出现大幅下跌。
因此,短期内不能简单的说拥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好还是不好,但长期来看,不能为企业主营业务带来增长,不能使得利润可持续的,不能算是好的资产。
Ⅵ 公司净利润为700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计入资本公积200万,公司所得税税率是25%
700+150=850,综合收益总额=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为什么加150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升值,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然后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升值了,资产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税法不承认公允价值变动),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希望能帮到你!
Ⅶ 持有的股票发生升值,是真实收益吗会计上用什么科目记录
要看持有的股票情况分别处理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Ⅷ 在财务中,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为什么有些金融资产升值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的计入资本公积呢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原因是可能如果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管理层就可能利用这个调节利润,粉饰报表,误导报表使用者。
而计入资本公积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不会影响当期利润,无法操纵利润表的净利润。
Ⅸ 上市公司持有的那些金融资产是可以计入当期损益
是的,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列入报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式,有市场价作为参考的以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当期损益,非流通股是不进入当期损益的。
Ⅹ 会计分录: 根据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有关数据,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市值为127800元,请各位大师帮帮忙
购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交易手续费)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计提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如果市值高于购买时的价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反之则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