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小企业融资实例
1.“原来工行考察企业并不问大小或出身,而只问经营状况优劣和发展潜力。”——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老板●企业描述:
民营科技型小企业,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
●融资需求:
今年,公司接到了个大订单,由于短期自有资金有限,生产资金出现不足,无法进行生产。该公司找了好几家银行申请贷款,但由于没有可抵押的房产,仅有的固定资产也是机器设备,因此无法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
●转机:
该公司老板正在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工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于是找到了工行进行咨询。
●工行的解决方案:
工行对该公司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后,发现生产经营正常,销售稳定增长,现金流充足,与国外客户有长期稳定的交易记录,公司及股东个人的信用记录也都良好。因此,工行认定,该公司作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只要银行能够对企业资金流进行有效监控,对该公司信贷支持是可以控制风险的。
工行为该公司制定了融资结算综合服务方案。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工行为其提供融资支持,以机器设备作为抵押担保,银行主要通过对企业现金流的控制来控制风险。
其次,由于该公司国外市场业务比重大,工行有针对性地根据他们的需求向公司力推出口押汇业务,使这家企业在获得银行出口融资的同时可提前办理外汇结汇,规避汇率风险;又使银行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销售情况,有助于企业及时归还贷款,减少财务成本。
第三,银行为这家企业提供综合结算服务。工行网络遍布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面快捷的结算服务,包括代发工资、国际结算和网上银行等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融资收获:
综合服务方案执行后,该客户在工行成功获得首笔流动资金贷款300万元,解决了这家企业的资金问题,使企业成功扩大了生产。
●融资感受:
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感慨地说:“本来以为工行这么大的银行,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是难以贷到款的。经过这次尝试才发现,原来工行考察企业并不问大小或出身,而只问经营状况优劣和发展潜力,还能根据企业的规模、经营特点、结算方式等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帮我们小企业更加规范、持续、稳定地发展,真正支持了我们小企业做大做强。”案例2.“不敢想象工行这么大银行居然也有这么贴近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小型高科技企业老板●企业描述:小型高科技企业,生产的通信电源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性能优良,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大型通讯设备制造商。
『贰』 近几年中小企业融资失败的案例有哪些
你要找什么类型的例子,绝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是在中小阶段失败了的,恩美路演上有大把各种案例可以看
『叁』 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案例
四大商业银行推出的网上银行,腾讯推出的微信联合人保财险的手机端支付,淘宝联合天弘基金开发的余额宝,还有包括:易付宝、百付宝、快钱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3年全球私募股权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领域延续了过去几年的火热。仅5月份,Twitter宣布收购大数据创业公司Lucky Sort;IDG宣布两宗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投资;微软拟出资10亿美元收购Nook Media公司数字资产。
2014年7月国内某P2P公司完成C轮融资,三年内累计融资金额超6亿元。C轮融资主投资方是兰亭投资,为新加坡主权投资公司淡马锡子公司。此外,前两轮投资方光速安振中国基金、红杉资本、凯鹏华盈中国基金都追加了投资 微金融又称微信金融 ,是2012年左右新兴的一种金融模式。即借助微信等典型的社交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相对理财,投资,贷款等规模较小的金融行为环境,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为中小微企业、创业者、个体工商户、小额投资者等提供的金融服务。日前有第三方平台发布了微信金融平台排名,以其中名列前位的“闪电借款”为例,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闪电借款平台7、8、9三个月撮合交易额分别有1.95亿、2.28亿、2.67亿,增长极其迅猛。
随着微金融信息服务体系的不断壮大,微金融信息服务的概念也在扩大,现在其最为准确的定义是:专门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提供的,小额度的、时间短的、可持续循环的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微金融信息服务的特点有两点:一是以中小微型企业以及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二是由于客户有特殊性,它会有适合这样一些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以规模庞大的线下POS收单市场来说,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对线下收单市场的拓展,未来线下支付将给整个综合支付市场格局带来重要影响。
『肆』 中国有金融性的企业成功上市的案例吗
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资料,可以了解下高通盛融这家上市公司。高通盛融从公司实力、运营状况、发展前景、战略规划方面,已位于国内同行业前茅,作为金融性企业成功上市的案例,我想高通盛融是当之无愧的
『伍』 紧急!金融案例分析
perfect competition的理论是讲,市场内的公司生产相同的产品,对应相同的消费者,相对的都是小公司,所以他们无法控制产品价格(price taker),产品价格随着市场变化而浮动。这些公司很容易进出市场,同样类型的产品盈利,就会有很多公司加入这个市场,生产这种产品。一个产品亏损,很多公司就会退出这个市场。所有公司生产的产品价格都是相同的。(这些是perfect competition理论的相关内容)
这个题就是讲在报纸上读到生产婴儿牛奶的公司are not doing well。所以我们会预计市场上所有婴儿牛奶的价格都会降低。
不管是什麽样的case,发生了什麽样的事。只要关系到perfect competition theory,the firm will NOT make profit in the LONG run.
在perfect competion下,从长期考虑,公司都是不会盈利的。这是个理论定理。
『陆』 求一个金融改革下企业融资成功的案例
一个成功的融资案例
发布日期: 2005-1-25 点击数:134
通过一项长达四年的融资计划,汇丰投资银行为新世界集团融资逾十四亿美元
前不久,香港汇丰投资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企业财务董事兼中国事务主管许亮华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刚刚完成的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简称新世界中地)一项长达4年、累计逾14亿美元的融资项目作了详细介绍。
90年代以来,香港著名华商郑裕彤财团通过旗舰企业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大举进军内地的中低档房地产市场,并成为北京、武汉、天津和沈阳等城市的房地产战略发展商,为此,需要筹集庞大的资金进行投资。
1993年的高峰期后,许多城市的楼房尤其是高档楼房大量空置,使得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相当消极。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他们为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拓展内地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难度可想而知。
1995年11月,汇丰为新世界中国房主发展有限公司首次通过私募方式发行了5亿美元的股本。本次发行是香港历史上最大的私募发行,私人股本投资者占有了新世界房主43
%的股份,新世界发展则持有57%的股权。
第二次是为新世界中国金融有限公司发行的3.5亿美元强制可换股担保债券。在私募成功发行一年后,新世界中国希望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其在中国的房地产的投资活动。作为新世界发展的全资子公司,新世界中国公司的规模还太小,采用普通债券方式发行成本较高,如果上市又不具备三年业绩的条件。于是,汇丰主要针对上一次私募所未触及的可换股债券为债务投资者设计了可换股债券的发行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很大的结构性缺点:公司上市后,债券尚未到期就可以转为股票,在换股期间,可能会有大量股票突然涌入市场,这会给当时的股价造成压力,甚至影响初次公开发行的价格,因为投资者预计初次发行后股价不会立即上行。为此,汇丰设计的结构是,所有债券强制转换成股票,并在初次公开发行时作为发行规模的一部分,上市前必须决定是否换股,上市后就没有可换股债券了,这就给了投资者关于市场流通股数的确切信息;当然这也给发行增加了难度。这次发行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可换债发行之一,汇丰承担了2.1亿美元的分销份额,却创造了8.6亿美元的总需求,发行后债券交易价格一直高于发行价格。
在公开流通债发行两年半以后,新世界中地准备在1999年到股票交易所上市,发行规模为5.68亿美元。这次发行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房地产业有很多误解,对实际发生和酝酿中的变化知之甚少。如何改变投资者的不良印象就成了决定发行成败的关键。为了让股本投资者能够更好了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汇丰集团属下的汇丰证券于1999年5月6-7日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举办了中国住房改革研讨会;为配合全球发行,汇丰组织了两次独立的访问活动,活动事先都有详尽的研究报告作铺垫,活动横贯了亚、欧、北美三大洲;6-7月,汇丰又组织了大规模的全球路演,访问了三大洲的11个城市。为一次发行举行三次全球规模的推介活动,这是非常罕见的做法,经过这三次声势浩大的活动,终于完成了对投资者的"教育"工作。
在此次发行过程中,可换股债券的换股程序是个关键环节。债券持有者的换股方式有三种:在初次公开发行中认购最大数量的股票,或是将债券折算成股票出售获得现金收入,或是只认购最大债券股的一部分,其余债券则兑现。经过路演,结果相当令人振奋:来自股本投资者的需求为7.83亿美元,来自债券持有者的需求为1.43亿美元,总需求达9.26
亿美元。至此,由汇丰一手策划的为新世界中地总额超过14亿美元的这个融资故事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知道是否是你想要的那种,答题辛苦,帮忙点下【采纳回答】,谢谢!!
『柒』 请求 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案例 越多越好 谢谢
全球金融危机使金融服务企业认识到,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要嵌入企业自身的文化当中。
从第一次信贷危机的信号出现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了,但人们仍然可以普遍感觉到其深远的震荡和影响力。危机已经引发了众多金融服务公司4000多亿美元的资产账面贬值,并导致了美国贝尔斯登公司、英国诺森罗克银行和德国IKB银行的惊人内爆。
由于金融服务公司的高级主管未来持续面临不确定的经济和市场形势,他们已将自己的风险管理规定和职责置于强有力的监控之下。这就使得更多人关注企业风险管理(ERM),这种方法是将各个商业部门的风险都整合到企业层上进行整体处理,同时辨认维持风险区间大小的必要性。对于暴露于不同商业部门的风险,很多金融服务供应商用这种方法来得到更为一致和连贯的认识。2008年7月,我们在全球 316位高级主管中开展了一个线上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