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银行的中间业务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和表内负债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所以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通常我们所说的表外业务主要指的是狭义的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二)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三)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表外业务是一种风险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也即表外业务可能会转化成表内业务,所以,金融会计制度要求银行企业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⑵ 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时表格里面没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是不是需要自己吧具体科目分类为流动和非流
楼主你好!报表里当然有啊,是不需要的!
流动资产=(期初数+期末数)/2指的是平均流动资产,而你在计算的流动比率肯定是某个时点上的,所以不用(期初数+期末数)/2,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合计数的,具体是指
货币资金
结算备付金
拆出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应收保费
应收分保账款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存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以上科目的合计数
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也有合计数的,具体是指
短期借款
向中央银行借款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
拆入资金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应付手续费及佣金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应付分保账款
保险合同准备金
代理买卖证券款
代理承销证券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以上科目的合计数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⑶ 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其他企业资产负债表相比,在科目设置上有什么不同这些科目的构成以及所占比重
银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本质上没有不同,只是银行的传统业务是挣取存贷利差,即低息揽入存款,高息放出贷款,所以对银行来讲,最主要的资产是贷款,最主要的负债是存款。这与一般工业企业正好相反,一般工业企业的存款是资产,贷款则是负债。所以,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理解只要从业务性质出发,就容易许多。
从大类上讲,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债券投资、及其他。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款项、其他负债(如同业拆入、卖出回购、央行借款等)。
从占比上来讲,贷款和存款分别是银行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资产和负债,一般都在一半以上。至于其他的资产和负债,在具体的科目设置上大致差不多,但在各科目的占比上每个银行根据自身的性质、风格、特长等而各有不同。
建议找一份上市银行公告的资产负债表大致看一下,就会有比较直观的概念了。
⑷ 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上为什么不区分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
对于一般企业(比如工商企业)而言,通常在明显可识别的营业周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应当将资产和负债分别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有助于反映本营业周期内预期能实现的资产和应偿还的负债。但是,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而言,有些资产或负债无法严格区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而大体按照流动性顺序列示往往能够提供可靠且更相关信息。
⑸ 中国统计年鉴上有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国非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额该如何核算。
呃,中国还真没有非国有商业银行,所有的商业银行基本上第一大股东都是国资~~
中国银行的金融资产的核算方式一般都是确定核算基准日那天的价格/价值来计算
⑹ 民办非企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如何做表
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入注册资金5万元
借:货币资金50000
贷:非限定性资产50000
所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其他企业都是1样的。
民间非营利组织资产负债表编制说明
1、本表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某一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2、本表“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
(6)资产负债表非银行金融机构扩展阅读: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应当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类别下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流动资产是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非流动资产是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非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⑺ 短期贷款是银行贷给企业的,还是银行向其他金融机构为自己的贷款,怎么区分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怎么体现
你存到银行的钱,对于银行来说是记在负债一栏上的,银行依据杠杆比例,将资金放大,贷给企业,记在资产一栏上
⑻ 央行资产负债业务与其它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区别和联系
中央银行,一贯作为国内经济调控的重要机构的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在国际间的位置也日益凸显了,而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更是决定和主宰中央银行重要性的因素。下面就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进行介绍,并对主要国家的资产业务进行比较,分析其集体影响国际经济的因素。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的资产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国际储备业务及其它一些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再贴现也叫“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由贴现取得的商业银行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提高或者降低再贴现额度,从而调节信用规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急需资金周转时,将其由贴现而取得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贷款业务中央银行的贷款是商业银行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它对于维护金融体系安全,抑制通货膨胀,调节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国家财政,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对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 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 2.对政府放款 3.对非货币金融机构放款 4.其他放款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买卖的对象: 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高的有价证券。 (买卖方式:直接买卖与回购协议 (买卖的限制 1.只能在二级市场购买 2.不能买流动性差的有价证券 3.一般不能买国外的有价证券 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国际储备的种类构成黄金、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其银行性业务中资产负债业务的综合会计记录。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表上。 (1)储备货币:主要包括公众中的现金(通货)、存款货币银行的现金(库存现金)、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存款)。 (2)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包括各级地方政府、非金融政府企业、非货币金融机构等1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和外币存款。 (3)发行债券:包括自有债务,向存款货币银行和非货币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以及向公众销售的货币市场证券等。 (4)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包括本国货币、外币、双边信用证的进口抵押金以及反周期波动的特别存款等。 (5)对外负债:包括对非居民的所有本国货币和外币的负债,如从国外银行的借款、对外国货币当局的负债、使用基金组织的信贷额和国外发行的债券等。 (6)中央政府存款:包括国库持有的货币、活期存款、定期以及外币存款等。 (7)对等基金:外国援助者要求受援国政府存放一笔与外国援助资金相等的本国货币的情况下建立的基金。 (8)政府贷款基金:中央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渠道从事贷款活动的基金。 (9)资本项目:中央银行的资本金、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 (10)其他项目:负债方减去资产方的净额 三.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关系。 资产=负债+自有资本 中央银行的资产持有额的增减,在自有资本一定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其负债的相应增减,换言之,如果资产总额增加,则必须创造或增加其自身的负债或资本金,反则反之; 负债=资产-自有资本 中央银行的负债的多少取决于其资产与自有资本之差,在自有资本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的负债总额增加了,则其必然扩大了等额的债权,反则反之; 自有资本=资产-负债 在中央银行负债不变时,自有资本增减,可以使其资产相应增减,例如负债不变而自有资本增加,则可以相应增加外汇储备或其他资产。 四.主要国家间资产负债表的比较。
⑼ 对于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和一般企业存在哪些不同
资产负债的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相似,但商业银行多了资产负债共同类,但在一级科目上差别较大: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拆放同业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贷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一级科目;而企业存以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存货、产成品、固定资产等一级科目;而负债方面,银行以向央行借款、同业存放款项、同业拆入款项、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单位存款、特种存款、财政性一般存款等等;企业则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负债。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⑽ 试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明中央银行特定的职能
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一般表述: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指中央银行掌管一国现金货币的发行权。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为普通银行提供服务:(1)开立存款账户,提供票据交换和支付清算服务;(2)通过贴现窗口和公开市场操作为其不断地补充流动性(准备金);(3)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三)中央银行是国家(政府)的银行
表现为:(1)经理国库;(2)为政府提供资金支持;(3)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4)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5)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6)履行国家交付的其他职能:金融安全、征信管理、反洗钱等。
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另一种常见表述
(一)服务职能
服务职能是指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划拨清算、代理业务等方面金融服务的职能。
中央银行为政府服务,具体表现在:(1)经理国库;(2)临时的财政垫支;(3)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4)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
中央银行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具体表现在:(1)主持全国的清算事宜;(2)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者。
(二)调节职能
调节职能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所拥有的金融手段,对货币与信用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和干预整个社会经济进程,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的职能。
(三)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金融管理当局,有责任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全与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困难。
管理职能表现在:(1)制定有关金融政策、法令;(2)管理各银行和金融机构;(3)检查监督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