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2p公司倒闭一般怎么办
如果p2p平台破产了,可以参考《破产法》等等相关法律去追诉财产清算补偿,以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
但是P2P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其破产的后续处理和一般企业破产多有不同之处。首先,P2P平台上的客户数量众多,而且是社会不特定公众,这就涉及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
其次,基于P2P的运行理念是让资金富余方和资金稀缺方进行更便利的需求互补,平台的出借方和借款方往往是互不相识的。即使双方之间通过P2P平台有了一定借贷关系,出于保护个人隐私权的需要,双方依然是陌路人。因此一旦P2P平台这个中介陷入破产倒闭的处境,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联系纽带就像中断了一样。
所以在使用P2P平台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相关风险的存在,作好合理的预防保障措施。
2. P2P公司为什么大部分都会倒闭
大多数都是因为经营不善 债务出现逾期 款项收不回来 资金困难所致 选择p2p凭条一定要选择 风控比较好的平台 小管家 宜人贷人人贷 都还不错
3. 一大波P2P行业又倒闭了,哪种平台最容易垮台
总的来说以下几种平台在当前形势下容易垮台:
平台借款项目普遍是大标额的。大标额的风险比较大,容易使经营不善的平台出现违约风险。
用户忠诚度较差的平台。p2p本来就是一个功利心比较重的行业,不管是哪一方,都或多或少存在过于浮躁,过于逐利的一面。那些没有黏性投资人的平台,容易陷入大规模撤资的境地,所以风险较大。
搞资金池或自融的平台。这一类基本可以归为诈骗平台,因此不仅存在挤兑风险,更存在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以上就是几种存在较大风险的平台,望谨慎选择,理性投资,谢谢。
4. 倒闭的p2p公司有哪些
很多不正规的第三方都会倒闭 真正的P2P没看到倒闭的,易港金融 陆金所
5. 网贷公司大规模倒闭,网贷未来有什么新的趋势
按照当下的网贷局势来看,借款人上岸简直是轻而易举,可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即使当下的局势倾向于借款人,但是对很多借款人而言,上岸还是遥遥无期,就算想尽办法,也还是无法上岸。
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要被催收员牵着走,还是那句话,有钱可以还,没钱不用砸锅卖铁还网贷,真的不值得。等到赚了钱,再考虑还钱的事。
6. P2P公司容易倒闭的原因是什么
并不能说P2P公司容易倒闭,而是应该说伪P2P公司容易倒闭,如今监管政策的收紧都是针对这些假P2P公司所进行的,如今爆雷跑路的平台大多数都是这些公司,而真正的P2P御 泰金融还是能够坚持稳定运营的,看看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平台就知道了。希望题主认可的话可以帮忙采纳一下呗,谢谢您。
7. 本人在p2p公司任部门经理,现在已经离职,但是如果公司倒闭了,我要负法律责任吗
得分情况看:
一、如果平台没有触犯刑法,平台负责人也没有犯罪,部门经理肯定没有刑事责任。
平台如果依法经营,没有设立资金池,也没有帮助投资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进行集资诈骗,也没有进行虚假广告宣传,没有违法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擅自发行股票、债券,没有故意参与洗钱等。
平台则没有触犯刑法,平台都不构成犯罪,平台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只需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即可,部门经理不承担刑事责任,也不承担民事责任。
平台负责人如果构成犯罪,部门经理有可能与其构成共同犯罪。
二、如果平台触犯刑法,构成单位犯罪,部门经理极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解释,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定单位,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有关负责人员代表单位决定,为本单位谋取利益而故意实施的,或不履行单位法律义务、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而由法律规定为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这里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授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
三、如果平台负责人构成犯罪,部门经理极有可能与其构成共同犯罪而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所以判断平台部门经理有没有刑事责任,先得看平台或是平台负责人有没有违反法律,再看部门经理有没有参与协同。
(7)p2p金融公司大面积倒闭扩展阅读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已有236家P2P网贷平台相继“爆雷”。其中,有163家是在6月以来的50天内“爆响”,平均每天约3.26家。
截至6月底,国内P2P平台数量已降至不足2000家。
今年6月以来的这波调整,在地域上出现了不一样的特点。163家问题平台集中在浙江、上海、广东三地,数量分别为55家、51家和27家,占比超过80%。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报告显示,截至6月30日,我国在运营P2P网贷平台共2835家,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和上海地区。四个地方共有1720家在运营P2P网贷平台,占全部在运营平台60.6%。
到现在,我国P2P网贷用户已超5000万人,人均投资金额22788元,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与平台分布高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