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公金融的贷款没成功,让我付款,我没付完,会受法律制裁吗
这类P2P网络贷款尽量不要接触,基本都是骗钱的。
建议去最近的派出所报警立案(金额2000元即可立案,你懂得),如果对方用法律名义找麻烦,你就直接按诈骗报警。
② 我是开金融公司的,在公司拜关公!想在关公像旁挂对联,写什么好呢!
关公在上镇四方(魑魅)
公关在下道八面(玲珑)
简略
关公镇四方
公关通八面
③ 关公金融解冻费真的能退回吗
骗人的 不可能给你退 是不是说你银行卡填错了 是他们故意改的 你自己又改不了
④ 请问关公金融是诈骗公司吗
有关金融诈骗公司可以起诉他。
⑤ 中国的金融行业为何敬尊关公为祖师爷
山西票号、晋商钱庄是现代银行业、金融业的雏形。山西票号在明清时期“执全国金融之牛耳”,曾创造“汇通天下”的奇迹,是当时非常完善的以民间信贷为主要形式的民间金融。
晋商钱庄称雄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长达500年之久,当时,晋商钱庄票号几乎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将事业推进到了俄罗斯、印度、朝鲜和日本等国,堪称中国商业史、金融史上的一大奇迹。
晋商经营的钱庄、当铺、票号、理财等金融行业都敬奉关公为本行业祖师爷。
《中国戏曲志》记载;清代当地民间流传有“先盖庙,后唱戏,钱庄当铺开满地”的民谣。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红生演员李洪春《京剧长谈》说到行会戏时,就曾提到汇票庄奉关公为祖师爷。北京典当业建有当业会馆,馆中挂有崇祀关帝的清代牌匾,嘉庆七年匾:“昭灵锡祜”,宣统元年匾:“广福祈多”。民国年间,北平当业同业公会李澜谈到该会馆祀神活动,旧历三月十五日为祀财神之期,六月二十三日为祀关帝之期,届时演戏酬神。
究其缘由:
一是,民间传说,中国会计师的祖师爷之一便是关公。
据说关公生前非常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设笔记法,发明了明日清簿,这种计算方法设有原、收、出、存四项,对于记账非常详明清楚,所以后世有的财务及会计专员便奉关公为祖师爷。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
《三国演义》也有记载:关公关公作书辞曹,“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银,一一封置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护送二位皇嫂奔刘备而去。
民间传说不仅仅是封在库中,关公还有一本账册,详细记录了曹操的赏赐,而且记账的方法是按“原、收、出、存”四项来进行记录的。这种记账方法非常详细清楚,后世商人便按此方法开始了商业的会计核算。
“原、收、出、存”的记账方法,与后来宋朝的四柱清算法有极其类似之处。四柱清算法是按照“旧管、新收、开除、见在”进行核算的。原,对应旧管;收,对应新收;出,对应开除;存,对应见在。关羽发明的记账方法就成为了我国古代会计核算的四柱清算法雏形。
二是,晋商的钱庄票号作生意,讲究的就是“信义”二字。
山西票号对外承诺的是无限责任。票号对顾客必须做到言而有信,即使损失再大,甚至破产,也在所不惜。所有票号,从日升昌开始,就确立了一个原则,即只要储户手拿汇票,不管何时何地,都必须无条件兑换。
晋商尊崇关公精神,以信义为先,在历史上赫赫有名。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中王公贵族都随着慈禧和光绪逃往西安。随身携带的只有山西票号的存单,一到山西,便纷纷跑到票号兑换银两。当时,山西票号在这次战乱中损失惨重,它们设在北京的分号不但银子被劫掠一空,而且账簿也被付之一炬。没有账簿,就无从知道什么人在票号里存过银子,更无从知道储户到底存了多少银子。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票号原本可以向京城储户言明自己的难处,等总号重新清理账目之后再行兑付。但,以日升昌为首的所有山西票号都没有这么做。他们在分号账目无法核对的情况下,采取了他们自认为最恰当的做法——所有储户,只要拿出存单,只辨认存单真假,不核实账目余欠,不管银两数目多大,一律立刻兑现。
正是这种信义为先的精神,为晋商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推动了晋商的发展和票号的兴旺。
1888年,一位汇丰银行的英国经理曾经评价说:“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的商人会像中国商人这样值得信赖,25年来,汇丰银行与中国商人做了大量生意,数目达几亿两之巨,但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欺骗行为。”
究其根本,这就是山西票号让西方人很难理解的一种行为习惯:所有票号,都要供奉关公,视关公为本行业的祖师爷和价值圭臬。在所有的票商心目中,关公就是信义的化身。只有关公的信义精神,才能解释票号“无限责任”的内涵。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