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深圳:加强银行业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
6月30日,深圳市政府公布印发《关于加强深圳市银行业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根据《指导意见》,绿色金融机构原则上应当满足经营规划、人力资源、经营规模、产品创新等方面建设要求,其中包括绿色融资余额占该绿色金融机构全部公司业务融资余额的比重不低于25%,且绿色融资余额较年初增速原则上不低于该绿色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的120%。
据了解,《指导意见》是为了加强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符合国际国内绿色金融发展趋势,能助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加强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是深圳市吸收和推广国家绿金改试验区绿色金融发展成功经验的重要举措。
绿色金融机构原则上应当满足以下建设要求,经营规划:制定未来三年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人力资源:成立专门的绿色金融团队,负责人具有两年以上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经验,配有不少于2名具备金融、环境等复合型知识的专职绿色金融客户经理,并根据业务发展及时增配人员;经营规模:绿色金融机构的绿色融资余额占该绿色金融机构全部公司业务融资余额的比重不低于25%,且绿色融资余额较年初增速原则上不低于该绿色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的120%;产品创新:在总(分)行的指导下,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积极总结绿色金融典型案例。
经认定为绿色金融机构或者下设分支机构被认定为绿色金融机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分)行,可以享受以下支持政策: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优先支持绿色金融机构;各银行的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情况将作为加分项纳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对各银行的绿色金融绩效评估体系;市、区人民政府及各部门在选择合作金融机构和开展绿色金融相关试点工作时,可以将绿色金融机构建设情况作为参考依据之一。
此外,还有市、区人民政府的绿色企业(项目)、绿色融资主体及相关政务数据将优先与绿色金融机构对接;绿色金融创新项目可以申请我市金融创新奖贡献奖或者特色奖,单个项目最高可以奖励100万元;市、区人民政府可以结合财政情况,通过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绿色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绿色债券奖补等方式给予绿色金融机构支持;绿色金融机构创新示范意义较好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案例,将编制成册面向各方宣传推广。
Ⅱ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居民个人产生的积极影响
绿色金融体系意义重大,因为以往高污染高能耗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支持,绿色环保当然也一样,金融扶持的介入能够使绿色产业的发展更高效。
对于居民个人那就是可感触得到的了,青山绿水可以极大提高幸福指数啊,谁也不希望自己和子孙后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Ⅲ 如何更好地贯彻绿色金融的发展理念
第一,明确绿色债权在全部债权中具有优先受偿权。如果绿色债权具有优先受偿权,就相当于资产证券化中的优先级,其信用风险更低,由此就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吸引更多投资人。当然,如果绿色债权具有优先受偿权,那么,就意味着其它债权人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但由于绿色金融具有广泛外部性,因而,整个社会为之负担一定的成本是合适的。
第二,为绿色融资设定更低的风险权重。绿色融资意味着其已排除了环境风险,因而,其风险应该比按其他一般标准所进行的融资更低,因而,在商业银行进行绿色融资时,设定更低的风险权重在风险控制的逻辑上是严谨的。特别地,建议还应允许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绿色金融的数据,比照巴塞尔协议的内评法开发绿色金融风险模型,在经监管部门验证确认后在日常业务中执行。
Ⅳ 如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正加快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是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是筹措环保资金的重要渠道,也是减轻财政环保支出压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全社会投资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绿色金融发展滞后。解决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突出的资金瓶颈,亟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Ⅳ 如何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
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马
骏
[摘要]中国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有助于启动新的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加速产业结
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绿色转型,提升经济的技术含量,缓解环境问题对财政的压力,维护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绿色产业,必须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绿色投资,强化消费者的绿色环保和消费意识。
[关键词]绿色金融体系;绿色产业;绿色投资;企业社会责任;产业结构[文章编号]1009-9190(2015)05-0018-10
[JEL分类号]G21[文献标志码]A
OntheConstructionofChina’sGreenFinanceSystem
MAJun
[Abstract],strengthenthepotentialof
economy,,,,,maintainChina’.,it’sneededtoim-,,,promotegreeninvestment,strengthenconsumer’.
[Keywords]greenfinancesystem;greeninstry;greeninvestment;;instrialstruc-
ture
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中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发展亟待向绿色、可持续模式转型。建立鼓励绿色投资、抑制污染性投资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向绿色转型的关键。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国务院办公厅[2014]69号文件也要求,“一行三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支持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Ⅵ 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对治理雾霾有哪些作用和意义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前的雾霾问题主要是受政府对市场扭曲、市场失灵、企业与消费者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因素影响产生的,因此需要以经济和金融政策推动结构转型,从根本上治理雾霾。他指出,其中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可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官方已出台若干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与措施,但中国环境保护部日前公布的华北地区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综合督查整改情况显示,整改成效明显但“仍不到位”。在去年中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十座城市中,便有八座位于京津冀地区。
为此,官方正将绿色金融作为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政策工具加以研究和推进。此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已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金融项目联合发起成立了由马骏领衔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并在多个机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据介绍,这份报告不久后将正式出版。
马骏表示,与单纯的提升清洁技术和排放标准相比,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能更有效促进PM2.5减排。其中可供使用的经济与金融政策包括改革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过低的体制、纠正间接税税负在行业间扭曲、大幅提高煤炭资源税税率、大幅提高对清洁能源的补贴、建立PM2.5减排的区域间补偿机制等。
针对当前绿色环保项目融资难的困境,他特别阐述了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意义,“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激励绿色投资的绿色金融体系,来引导大量民间资金进入绿色行业。十八大强调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绿色金融体系就应该是这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 a i fang . com
具体而言,马骏指出,绿色金融可以包含绿色贷款、绿色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绿色ETF和共同基金等。他并在报告中提出了成立专业性从事绿色贷款和投资的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加大财政对绿色贷款的贴息力度等一系列关于如何在中国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建议。
Ⅶ 深度研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应遵循怎样的思路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Ⅷ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是哪个部门出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