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印章管理实施细则2017》哪些属于业务印章
业务印章包括会计专用章、业务用公章、结算专用章、票据清算专用章、现金收讫章、现金付讫章、转讫章、联行专用章、省辖联行专用章、汇票专用章等。
会计专用章用于向人民银行支取款项,应预留给人民银行印鉴;业务用公章用于签发拨款限额通知,拨,贷款决算签证单,帐务联系书,挂失申请书;结算专用章用于签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款项及查询、査复;票据清算专用章用于提出票据交换的款项清算。
现金收讫章用于现金收款凭证及签发现金存款回单;现金付讫章用于现金付款凭证;转讫章用于已处理的一切内部转帐凭证及收帐通知和支款通知;全国联行专用章用于签发全国联行(邮寄)凭证、信汇第三联、联行对帐单及联行转划清单。
省辖联行专用章用于签发省辖联行往来凭证及有关省辖联行事务;汇票专用章用于签发银行汇票及银行承兑汇票。
(1)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印章管理扩展阅读
任何单位公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领导批准制度。即每次使用单位公章都必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批准同意,若单位法定代表人外出或因其他重要任务不能批准使用,也必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副职等合适人员批准使用。具体经管人员不得擅自使用单位公章办理任何事情。
单位公章若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坏、遗失或被盗,除按有关法律、制度追究责任人责任外,须尽快向上级及相关部门报告,一面采取相应措施挽救损失;一面尽快补办手续,尽快补刻启用新印章,以免贻误正常工作。
㈡ 求《关于不法分子冒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名义开立账户风险提示的通知》全文
关于不法分子冒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名义开立账户风险提示的通知
银监办专发[2013]308号
各银监局.各属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
近期,河北、福建等地连续发生辖内农村信用联社被不法分子冒名在民生银行、光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分支机构异地开立账户,并冒名与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票据转贴现、回购业务交易。主要作案手法为盗用信用联社资料、伪造公章,冒名开户非法交易。根据开户留存的身份信息,犯罪嫌疑人主要来自四川南充、辽宁本溪和浙江永康、苍南等地。
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相关风险,对异地开户进行票据买卖、资金交易活动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以有效方式严格审核开户真实性、合规性。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属地银监局报告,涉嫌违法犯罪的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加强开立账户资料及印章管理,对本行社的账户开立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凭账户查询密码到基本账户开户行可以查询本单位在其他银行账户开立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交易对手及开户行。
㈢ 银行业务印章如何管理
建立专业的印章管理系统或印章管理档案都可以,系统采用电子版,系统或档案请参考以下内容设计:印章名称,制作日期,制作人,批准人,制作厂家,厂家地址电话,启用时间,保管人(可以设置多个保管人以便更换人员备用,印章模板,备注,注销时间,负责人签字,经办人签字,档案管理人等
㈣ 在金融企业 财务管理办法解读中有,印鉴保管和使用制度,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实行“印鉴分离”何意
“印鉴分离”的意思是说银行帐户印签实行分管、并用制,不得一人统一保管使用。
㈤ 银行预留印鉴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规范公司银行账户和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办法,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控股子公司。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银行账户为:在商业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开立的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第二章 银行账户开立、变更、使用和撤销
第五条 基本存款账户。公司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为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第六条 一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是公司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第七条 专用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是公司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对下列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公司应申请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一)基本建设资金。
(二)更新改造资金。
(三)财政预算外资金。
(四)粮、棉、油收购资金。
(五)证券交易结算资金。
(六)期货交易保证金。
(七)信托基金。
(八)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
(九)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
(十)单位银行卡备用金。
(十一)住房基金。
(十二)社会保障基金。
(十三)收入汇缴资金和业务支出资金。
(十四)党、团、工会设在单位的组织机构经费。
(十五)其他需要专项管理和使用的资金。
第八条 临时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是公司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有下列情况的,公司应申请开立临时存款账户:
(一)设立临时机构。
(二)异地临时经营活动。
(三)注册验资。
第九条 银行账户开立程序
(一)申请开户。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开户申请,并准备足以证明必须开立银行账户的相关资料。
(二)审批账户。财务部负责人对开户申请进行审核,并报公司总会计师和总经理批准。
(三)开立账户。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也可授权由出纳代为办理。被授权人应按照相关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并将账户开立信息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第十条 银行账户变更程序。
银行账户使用期间如因公司情况需要变更,出纳人员应及时到银行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并将变更信息进行备案;如因银行系统升级等外在原因变更公司银行账号的,出纳应与银行沟通协商要求银行出具情况说明,汇报主管领导并提醒相关会计人员在账务系统中及时进行更新。
第十一条 银行账户撤销。
银行账户使用期满时必须撤户,同时应办理备案手续。开立的银行账户一年内未发生资金往来业务应作撤销处理。公司撤销银行账户,需由总会计师审批。
第十二条 公司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行为,按照集团公司管理需要如需向集团公司备案的,应由总账会计及时向集团公司进行备案。
第十三条 公司应严格控制银行账户数量。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应掌握银行账户运行情况,及时清理闲置、到期、睡眠等账户,做到银行账户的优化高效使用。
第四章 银行账户的具体管理
第十四条 公司银行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利用银行账户进行偷逃税款、逃废债务、套取现金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
第十五条 单位从其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除发放工资外,每笔超过5万元的,应提供必要的合同、证明。
第十六条 出纳每月定期从银行取得银行对账单交由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对未达账项逐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确保账实相符。
第五章 银行预留印鉴管理
第十七条 公司应加强对预留银行签章的管理。银行账户预留印鉴、密码和空白的结算凭证应由财务负责人和出纳人员分别掌控,不得向其他部门或个人借用、泄漏。如因借用泄密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应由财务部查明原因,追究借用、泄密者的赔偿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㈥ 银行对于开户企业的公章有管理规定吗
公章和法人章也可以,但就是报关要用章的时候,你也要用的时候只能取一个,所以一般用财务章和法人章,这样什么时候要用都行,不发生冲突
㈦ 如何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
银监会日前对外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严守“三道防线”,提示公众强化“五个警惕”,以防止存款被欺诈丢失。
相信此《通知》的下发会对保护存款人权益起到一定效果。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类似《通知》并不是监管部门第一次出台,这份新的《通知》大部分内容都是在重申过去已经下发的制度精神。在当前的金融形势下,如果不抓紧出台更具应对性的举措,只拿以前的东西来重申,对于防范欺诈风险的作用有多大?值得商榷。
更重要的是,防欺诈不能把重点放在公众存款人这边,而是应该放在银行的主体责任上。
比如:提示公众“警惕高息诱惑,警惕资金掮客,警惕他人代办,警惕附加承诺,警惕信息泄露”的五个警惕中,前四个都涉及银行内部人员。谁在银行营业场所“高息诱惑”呢?
是银行工作人员;谁是资金掮客呢?是银行内部人员;谁是代办的他人呢?同样是银行内部人员的可能性最大。因此,防范存款丢失、存款欺诈的重点必须放在银行内部,强化银行主体责任地位,防范银行内部操作风险、诚信风险、道德风险、员工违法风险。依笔者看,最少要从两个方面划分和强化银行的主体责任,即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可以从人和场所上界定责任,只要是银行员工所为,银行就难辞其咎。只要在银行营业大厅或者营业窗口办理的存款业务,银行必须负全责。
保护存款人利益、杜绝存款欺诈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要强化当事人——银行的责任,就是要让银行全部赔偿存款人损失,让其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才能使其细致入微地落实内部针对开户、资金汇划、对账、印章凭证管理及账户监控五个柜面业务关键环节的制度规定,也才能使其真正管好自己的员工,主动严格处罚当事人和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