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分级

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分级

发布时间:2021-10-08 02:55:23

『壹』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介绍

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2011年7月21日圈定了28家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并建议对其实施1%~2.5%的附加资本要求。在特定条件下,最具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可能面临最高3.5%的附加资本,以避免金融危机重演。

『贰』 什么是系统重要性银行

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2011年7月21日圈定了28家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并建议对其实施1%~2.5%的附加资本要求。在特定条件下,最具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可能面临最高3.5%的附加资本,以避免金融危机重演。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咨询文件罗列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定标准。这些建议已获得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支持,将于2011年11月初提交二十国集团(G20)戛纳峰会核准。
FSB公布了另一份有关“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有效清算方案”的咨询文件,其中包含对于无担保债权人自救机制(Bailing-in of unsecured creditors)的具体建议。
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咨询文件中,包含了评估指标和额外的抵御风险能力的要求。
其中,评定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标准,包括银行规模、与其他银行的关联度,以及在某类业务或市场中的可替代性。该委员会称,评判的另一项重要标准,就是看这家银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如何。
这28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关系到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需要具备额外的抵御损失的能力。巴塞尔委员会表示,将对这28家银行提出1%~2.5%的附加资本金要求,且附加资本必须完全由普通股权益构成。
具体而言,系统重要性银行将被分成4类,最高级别要求拥有超过巴塞尔Ⅲ下限(7%)2.5%的普通股一级资本缓冲。其他级别依次分别为超过7%下限2%、1.5%和1%。如果无法达到资本金要求,监管者有权暂停其股息派发,并施加限制措施。
该委员会还提议,在特定条件下,最具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在满足最高的附加资本要求之后,还必须额外满足1%的附加资本要求,这就使一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可能面临最高3.5%的附加资本。
至于为何采用普通股一级资本作为缓冲工具,巴塞尔委员会认为这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抵御损失风险的方法”。该委员会表示,由于股本是最昂贵的资本形式,因此这项附加要求可以抵消系统重要性银行相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所拥有的更为低廉的融资成本优势。
系统重要性银行分类将于2014年1月确定,附加资本要求将从2016年起分阶段逐步实施,并在2019年1月完全生效。

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标准目前还在讨论中

『叁』 为什么中国的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等,只有中行被列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系统重要性考量的是某个金融机构出现系统风险对全球金融的重要性,工行虽然市值最大,但主要业务是境内人民币业务,出现系统风险对他国的金融影响没有中行大。中行是中国的主要外币兑换银行,种类全数量大,所做业务涉外比例较大。当然了,现在工行也已入选

『肆』 国内哪几家是系统性重要银行,请告诉我划分标准和出处,谢谢

国内就是中国银行被列入系统性重要银行。

金融稳定理事会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额外核心一级资本率要求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1%、1.5%、2%、2.5%和3.5%。“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重要性越高,则其面临的额外核心一级资本率要求也就越高。

(4)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分级扩展阅读:

金融创新通过拓宽金融功能,便利社会的投融资,促进经济增长;通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作用于经济增长。没有金融创新,其经济的内在动力就无法被调动起来。

理性、适度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够动态调整金融产品结构,并优化金融体系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非理性的过度金融产品创新则会导致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失调。

并波及实体经济,最终引发经济危机。我国微观金融创新主体缺乏创新动力、基础性条件薄弱,金融创新呈现区域性,滞后经济发展,这些都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能力。

『伍』 哪4家银行1家保险属全球系统重要金融机构

9月14日讯消息,“中国已经有5家全球系统重要金融机构,4家银行,1家保险。”9月13日,外管局副局长陆磊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CLS主办的“人民币与外汇市场论坛”上透露。


2012年全球首批有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入选,当时中国仅有中国银行。2015年,金融稳定理事会)更新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国四家国有大型银行(工、农、中、建)成为了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意味着他们“大而不能倒”

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前夕,有媒体报道称,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讨论是否将部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一归至央行监管。不过,从最终会议结果来看,这一议题被搁置。

『陆』 2.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有哪些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规模体量大,在金融市场上具有风向标作用,识别并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有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程度、切实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办法》是评估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基本规则,是强化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重要性银行“大而不能倒”风险的重要举措,是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关键制度安排,有助于识别对我国金融体系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有助于增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认定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健经营。
要点一:与国际监管趋势接轨
2018年11月27日,“一行两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监管和处置作出了总体性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被看作是中国对于防范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重磅利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因规模较大、结构和业务复杂、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强,在金融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将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危机后有关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已就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建立了相关制度安排。
央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从我国情况看,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部分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金融机构因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度高而居于金融体系核心,对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性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迫切需要明确政策导向,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监管和处置作出制度性安排。
实际上,据了解,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7个成员国中,目前绝大部分国家已经建立了本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和监管办法,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进度相对较慢。因此,有银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指导意见的颁布,不仅是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考虑,也是重要的监管制度补短板,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
要点二:先从银行业切入,证券、保险业随后
《评估办法》是《指导意见》发布后的首个配套细则,之所以先选择制定出台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办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金融业总资产300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总资产268万亿元,在我国金融业总资产中占比达到89%。考虑到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工商银行(港股01398)、农业银行(港股01288)、中国银行(港股03988)、建设银行(港股00939)等4家银行均已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
二是国际上对于评估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方法已较为成熟,对我国来说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现行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认定中,基本仅包含银行、保险这两类金融机构,但将证券业、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纳入并没有先例。根据安排,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涵盖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认定的其他具有系统重要性、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例如,此前外媒就多次报道,蚂蚁金服等金融科技“巨头”有望被纳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
因此,如何设定针对证券业、从事金融业务机构的评定标准,以及针对这两类机构如何设定特别监管要求和特别处置机制备受外界关注。
此外,《指导意见》设定了参评机构的范围标准:一是可采用金融机构的规模指标,即所有参评机构表内外资产总额不低于监管部门统计的同口径上年末该行业总资产的75%;二是可采用金融机构的数量指标,即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参评机构数量分别不少于30家、10家和10家。
要点三:纳入名单的银行将有何特殊“待遇”
一旦被纳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则意味着要身上的“担子”将更重。这主要体现在将会有额外的、更为严格的特别监管要求,以避免日常经营中盲目扩张;同时,为以防万一,还要制定特别处置机制,确保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时,能够得到安全、快速、有效处置,保障关键业务和服务不中断,防范“大而不能倒”的问题。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表示,按照《指导意见》确定的分工,银保监会仍依法负责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日常监管。央行则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出发,一方面,牵头制定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拟从实施附加资本要求、落实资本内在约束机制入手,强化流动性、大额风险暴露、风险数据加总和风险报告等方面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从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开展可处置性评估等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切实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经营稳健性。同时,央行将持续开展系统重要性银行监测分析,开展压力测试,并视情提出相应的附加监管要求。
一旦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确定后,意味着这些银行将要执行更为严格的资本充足要求,这些银行也将面临更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发行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的需求也会更大。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熊启跃曾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以附加资本要求为例,巴塞尔委员会对入选的G-SIBs按最终得分划定了五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附加资本要求(从1%到3.5%不等),预计我国也会借鉴这种方式设定分级附加资本要求。
“从其它国家实施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监管要求看,一般情况下,D-SIBs的附加资本要求会比G-SIBs低,预计我国也会如此。”熊启跃说,不过,即便如此,由于当前我国银行业普遍资本紧缺,一旦入选系统重要性银行,还是会加重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特别是对部分股份行等中小银行。
民生银行(港股01988)首席宏观研究员温彬表示,随着《评估办法》的实施,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机构盲目扩张规模的冲动将会受到抑制,这也标志着差异化监管走向深入、走进实质阶段。《评估办法》通过对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定量打分,辅之以监管定性评价,为差异化监管奠定了较好基础。预计6家国有商业银行、2家政策性银行、1家开发性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10家左右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将进入备选,其中打分结果有望选定20家左右的银行作为第一轮系统重要性银行。
要点四:评估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要这些流程
根据《评估办法》,我国未来将每年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根据名单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差异化监管。评估流程将包括确定参评银行范围、向参评银行收集数据、计算系统重要性得分、进行监管判断、确定并公布名单等。
其中,确定参评银行范围的标准为,若某银行满足下列任一条件,则应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范围:
1.以杠杆率分母衡量的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在所有银行中排名前30;
2.曾于上一年度被评为系统重要性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述第一条标准,预计首批系统重要性名单中,基本将涵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头部城商行。
按要求,参评银行于每年6月底前填写并提交上一年会计年度数据。银保监会在完成数据收集后,计算参评银行系统重要性得分。得分达到300分的银行被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初始名单。按系统重要性得分进行分组,实行差异化监管。各组分界值如下:第一组:300分至449分;第二组:450分至599分;第三组:600分至1399分;第四组:1400分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得分达到300分的银行杯被纳入初始名单后还需监管部门判断,最后交由金融委审议确定终极名单。对于300分以下的银行,也有可能会纳入名单,央行、银保监会可根据其他定量或定性辅助信息,提出将系统重要性得分低于300分的参评银行加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的监管判断建议,与初始名单一并提交金融委办公室。
此外,金融委每三年对本办法规定的评估流程和方法进行审议,并进行必要调整与完善。行业发生显著变化、现有评估流程和方法不能满足防范系统性风险实际需要的,金融委可对评估流程和方法进行额外审议。
要点五:依据四大类共计13项指标评分
《评估办法》发布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向参评银行发送数据报送模板和数据填报说明,收集2018年数据,开展2019年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
根据《评估办法》,首先,采用定量评估指标计算30家参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得分,评估的一级指标包括“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指标权重均为25%,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得分达到一定分值的银行被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初始名单。具体评估指标构成如下:
一、规模:采用作为杠杆率分母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和调整后的表外项目余额之和作为定量指标,按照《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规定的口径计算。
二、关联度:包含三个定量指标,权重均等。
1、金融机构间资产,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交易形成的资产余额。
2.金融机构间负债,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交易形成的负债余额。
3.发行证券和其他融资工具,指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发行的股票、债券和其他融资工具余额。
三、可替代性:包含四个定量指标,权重均等。
1.通过支付系统或代理行结算的支付额,指银行作为支付系统成员,通过国内外大额支付系统或代理行结算的上一年度支付总额,包括为本银行清算的支付总额和本银行代理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清算的支付总额。
2.托管资产,指上年末银行托管的资产余额。
3.代理代销业务,指银行作为承销商或代理机构,承销债券,代理代销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保险产品、基金、贵金属等业务的年内发生额。
4.境内营业机构数量,指银行在境内设立的持牌营业机构总数。
四、复杂性:包含五个定量指标,权重均等。
1.衍生产品,指银行持有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名义本金余额。
2.交易类和可供出售证券,指银行为交易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证券余额和可供出售证券余额之和。
3.非银行附属机构资产,指银行控股或实际控制的境内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
4.理财业务,指银行发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
5.境外债权债务,指银行境外债权和境外债务之和。

『柒』 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 评价指标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成功率都远不及其它建设项目,并且有IT黑洞之说。由此,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通过分析案例,人们发现造成信息系统建设失败的原因纵然有很多,但是几乎每个失败的案例都与缺乏及时和必要的评价有很大关系。于是,信息系统评价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成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一个热点。
由于评价人员的认识水平不同以及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导致在信息系统评价的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目标不明确,习惯于搞大而全的综合评价
在现行的信息系统评价实践中,最容易犯的一类错误是评价目标不明确。在进行评价前,没有仔细分析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而是采用习惯的做法,搞大而全的评价,什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水平等等,只要是能想得到的或是其它评价中有的内容,都设定指标进行评价。这往往导致评价的结果与评价的初衷大相径庭。其实,目标是评价的核心;所有的评价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目标如果不明确,所得到的评价结果要么没有实际意义,要么没有实际用途,肯定是劳民伤财,费力不叫好。例如,评价目的如果仅仅是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和稳定性,就没有必要考虑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与此相对应,如果目的是评价信息系统的效益,就没有必要再考虑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等问题。所以,在进行信息系统评价前,一定要明确评价的目标,一方面保证评价的结果达到要求,另一方面排除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使评价易于实现。
二、对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往往不能善始善终
在信息系统评价中,对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也是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负责人在接手评价任务之初,总想使本次评价比以往的任何一次评价都要好,立下雄心壮志,设定一些目标,希望能够列出所涉及到的所有方面,拟建一个最好的模型,但结果却往往是事与愿违。随着评价工作的深入,他们才发现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眼看期限将至,只好草草收场,应付了事。犯这类错误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
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系统开发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成本、进度和完成期限很难确定;其次,信息系统产生的效益具有分散化的特点,即信息系统的受益者包括许多的客体,增加了评价其效益时的复杂性;再次,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已经融入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其对企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很难细分,甚至根本不可能单独评价;特别是对于信息系统建成后所产生的无形效益、间接效益、长期效益和滞后效益更不可能直接测度。另外,信息系统涉及的主体较多,立足点不同,评价的内容也许会大相径庭。评价的阶段不同,适用的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评价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评价的这些复杂性,在考虑问题时注意抓重点问题和核心问题,与评价目的无关或者相关度较小的,该放弃的就应放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不仅能够使评价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因为考虑的都是重点和核心问题,将保证评价的结果更接近问题的实质。同时,评价工作也会因事先的周密考虑而做到有条不紊。
三、过分注重评价过程的理性和正规,导致评价的可操作性降低
在信息系统评价过程中,过分注重项目评价过程的理性和正规,而不注重信息系统评价方法可操作性的错误也比较常见。其实,不管选取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权衡其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实践中,有些评价者对量化指标的确定、数学模型的选取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忽视了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导致评价失败或者不切合实际。要避免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研究别人对相同或相似信息系统所进行的成功的评价,分析得失,取其精华。这样可以在评价过程中少走弯路,同时提高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次,应联合使用多种方法,提高评价的可靠性。评价一个系统时应考虑的因素很多,仅用一种方法对不同的因素进行评价或度量、搞“一刀切”是行不通的,同时也不切合实际。只有根据系统的具体环境,联合使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才能获得全面客观的结论。再次,评价方法应尽可能简化,使之具有易理解性和可验证性。
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应充分估计到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不要一味追求评价的完美和精确的程度,这是因为越精确的评价往往越复杂;越复杂的方法可操作性就越低。因此,有必要在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评价的精度之间取得某种妥协,在能够达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简化评价方法。
四、指标体系设计漏洞百出,导致评价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在进行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也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常见的问题是指标设计的层次不清、指标之间存在包容关系、指标不具有可测性以及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等等。这类错误的出现,往往导致评价失败或者评价结果不能令人信服。其实,指标体系设计是系统评价中的关键一环;如果这个环节出现差错,即使后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会前功尽弃。
设计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来说,首先,评价指标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和先进性相结合,既要保证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要保证指标能体现出评价工作的新思路。其次,设计的指标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不是杂乱无章地胡乱拼凑在一起,而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全面而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再次,指标设计要遵循可测性原则,即设计的指标具有可测性,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保证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另外,还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由于信息系统评价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单纯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都很难对系统作出客观的评价,因此最好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五、对评价的认识不够
不对系统评价的结果作进一步分析,认为只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了评价、写出了评价报告就算万事大吉、大功告成,这也是在评价中较容易犯的一类错误。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评价,其最终目的一方面是对系统作一个总结,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在实践中,还有一种错误的倾向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评价本身的价值,以及没有深入研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存在误差这类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与进一步做好评价工作有很大关系:研究评价工作本身的价值,可以让领导充分认识到评价的作用,引起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使以后的评价工作更容易开展;研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存在误差以及搞清产生误差的原因,便可以对误差作出修正,使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实际,也为我们以后进行类似的评价积累一些经验。
六、评价过程中对人的因素认识不够,导致评价不够客观
对人的因素认识不够也是在评价实践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评价是评价人员的事情,只有他们技术过硬、工作认真,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就是客观公正的。实际上,除了评价人员这个主体,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涉及到的人员还有很多,包括参与调查评定系统具体内容的专家、系统的负责人、研发人员、使用人员和参与系统评价的数据采集人员等,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例如,如果专家的选择面比较窄,就会导致评价的内容是一两个专家的意见,失去了集体评价的意义;系统使用人员应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但如果他们仅仅是走过场,或评价人员认为他们不是专家,说话没有分量,显然会影响评价的结果;数据采集人员工作不认真,采集的数据不尽全面甚至是靠主观臆断产生的,也会导致评价的结果失真;各单位信息系统负责人的评价显然很重要,但如果他们坚持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调查人员从他们那里得到的也许总是“系统很成功”之类的赞美之词。可见,在信息系统评价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七、没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在信息系统评价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评价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反复过程,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实证研究,不能通过实践进行反馈。其实,对信息系统的评价是根据评价理论进行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评价的结果与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或者说所用的理论适合不适合评价某个信息系统,也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必要时再去修正现有的评价理论,这又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几次反复之后才能形成一系列相对稳定而成熟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实践中,这一点似乎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评价的实践一般没有反复进行的可能性;但如果借鉴其它信息系统评价的实例,实际上还是同样可以做到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捌』 全国系统重要性机构 包含哪些银行

“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指一些巨大的金融机构,他们的问题对某一个国家、或者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影响。这个概念是在09年金融危机之后提出来的,进入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就意味着遭遇更严格的监管,所以标准的出台关系到所有大型银行的利益。

『玖』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四大行入选

2011年,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最早入选,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入选。
目前,金融稳定理事会对中行、工行、建行的附加资本要求均为1%。对汇丰(HSBC)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的附加资本要求最高,为2.5%;巴克莱银行(Barclays)、花旗集团(Citigroup )等为2.0%,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等为1.5%。

阅读全文

与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分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停的加杠杆叫什么 浏览:201
2020年9月28美金汇率 浏览:459
申银万国证券股东 浏览:982
建设银行贵金属K线图 浏览:697
台湾永丰银行汇率 浏览:925
捷成股份减持 浏览:205
1万澳门币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929
航天通信第七大股东 浏览:778
非法理财软件盗取银行卡 浏览:897
新乡纺织股东 浏览:331
电话期货对话 浏览:220
省级融资平台关闭 浏览:224
000882华联股份 浏览:769
美国富华证券投资集团 浏览:989
金融机构如何开放征信信息 浏览:254
杭州有数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97
收国外佣金费用可以吗 浏览:132
民间融资机构经营许可证 浏览:686
东海期货有限公司 浏览:179
2017年4月eth价格多少 浏览: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