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做好金融工作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做好当前金融工作,必须着眼国家安全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准确研判形势,全面综合施策,确保我国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坚定必胜信心。我国有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丰富经验,经过多年发展,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金融法治和金融调控体系也日趋完善,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高,财政赤字和负债率低,可动用的工具手段多,我们有足够的智慧、能力和底气筑牢风险防线。要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经济基本面好的有利条件,坚持预防为先、标本兼治、稳妥有序、守住底线。我们要直面挑战,主动作为,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防控格局,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让金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严加监管,严格执行,守住底线,让金融市场正常运行。
❷ 如何有效防控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以人为本,有备无患
❸ 如何加强防控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今日推出关于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的《专题论坛》,意在引起社会各方面读者对这个
问题的关注,交流建立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的经验、方法,探讨进一步做好这方面工作的
思路、途径。
防范金融风险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实践证明,哪个国家金融风险控制得好,
该国的经济就能稳定发展,哪个国家金融风险控制不到位,就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
发展,形成金融危机,甚至导致一个国家政治动荡。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了该
地区各国和地区经济的大幅振荡和较长时间的衰退,至今有些国家还没有走出金融危
机的阴影。
前些年发生在墨西哥、俄罗斯、阿根廷等国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经济
的正常发展。
前几年发生在阿尔巴尼亚的金融危机,不但造成了剧烈的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
而且直接导致了该国政府的倒台。
从以上实例来看,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是全社会都应当
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切实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除了思想上高度重视以外,还应当建立起完善、高效
的防范金融风险体系。要认真研究金融风险发生的特点、渠道、机理、原因,并且进行
有针对性的工作,把防患于未然作为最高目标。
❹ 如何防控金融风险
风险与金融如影相随,既有来自资产信用和市场波动的风险,更有来自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房地产高库存、债务违约等带来的风险隐患。
“首当其冲的是金融体系面临的信用风险。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已连续46个月同比负增长。伴随许多企业利润率下滑,银行的不良贷款呈现持续上扬的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判断,2016年实体经济整体仍将处于调整之中,特别是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推进,意味着相关产能过剩企业会加速退出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不良贷款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而产能过剩行业本身具备的结构性、区域性和周期性特征,也势必会一定程度上蔓延扩散到金融行业。
数据显示,自2011年9月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5个季度呈现“双升”局面。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达到1.59%,创近四年来新高,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1863亿元,比年初增加2038亿元。
处置不良资产专业机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臧景范告诉记者,当前不良资产风险呈现一系列新特点,而且化解难度加大。一是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持续攀升,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从行业看,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产能过剩行业。二是实体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的高位运行使得风险在行业间、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间蔓延,隐含风险传染性强。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末,工业企业的负债率达到56.8%,负债多以银行贷款、债券等形式出现。三是金融风险成因复杂,化解难度加大。
业务交叉增大风控难度
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推进,金融业务交叉经营更加普遍,也为实现综合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同机构间的交叉、融合不断加深,业务、产品创新不断涌现。这种融合趋势在提高金融效率、创造新盈利空间的同时,金融风险的交叉和传递也变得日益复杂。”在曾刚看来,2013年发生的“钱荒”和2015年的“股灾”都与跨市场金融活动的过度发展有关。
我国监管结构目前仍是分业监管,即银行、保险、证劵分别有各自的监管部门和监管方式。监管是分开的,但资金流动却在不同的市场间游走逐利,从而形成了一些监管的灰白地带,也留下了风险的隐患。
“不同于单纯的呆账坏账和信用风险,贯通于不同市场间的金融产品带来了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看似一笔不起眼的坏账,由于风险的层层嵌叠,会带有极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曾刚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105年6月末,我国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已达到71.13万亿元,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金融产品。
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来自民间金融的风险同样不可小觑。网贷平台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跑路,打着互联网理财的旗子进行非法集资……近年来类似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让金融风险更趋多元化。
臧景范也表示,不良资产往往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债权债务关系多重交织,甚至牵扯到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非正规金融运作,导致资产处置难度增大。
做好应对 防患于未然
面对多重金融风险,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无疑要提高警惕,做好相应的准备,应对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❺ 企业面对金融风险该怎么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3年,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指的是要求金融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则应是要求重塑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金融不但要配合房地产调控,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同时也要服务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以资金和服务创新支持廉租房建设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则是要继续减少资金空转,禁止过度期限错配、严禁监管套利等,继续深入整治市场乱象,减少由此产生的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风险,促进脱实向虚的资金进一步回归本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降低宏观杠杆率,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12月13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建行、中国人寿签署《中船集团降杠杆暨市场化债转股投资协议》,合力推进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中船集团与建行签订240亿元意向性投资额的债转股框架协议,再由三方共同出资设立中船降本增效私募投资基金,首期规模75亿元,由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负责管理运作。三方运营所获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降低企业杠杆率。
高杠杆是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曾刚分析说,宏观杠杆率高会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一是货币信贷增长超过实体经济需要,容易导致金融脱实向虚和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泡沫;二是部分经济主体的债务负担过高,如地方政府过度负债,不仅存在潜在的偿付危机,还扭曲了金融资源的配置。
2017年,通过强监管治理金融脱实向虚,同时积极推动企业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降杠杆,我国宏观杠杆率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债务风险趋于下降。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我国总体杠杆率为239%,较一季度累计微升1.5个百分点,总体态势趋稳。而企业杠杆率则开始下降,2017年三季度末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54.8%,连续3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较一季度末累计下降2.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下降趋势进一步确立,宏观高杠杆的风险正在有序消解过程中。
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董希淼分析:“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强监管’将持续推进,比如,银行体系的同业业务和资管业务,而非持牌金融机构从事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将会被清理,现在风险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领域。下一步,应继续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活动不放松,进一步弥补在监管协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监管短板,从源头把控、过程严管、事后追责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构建针对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的监管闭环,切实防范和化解突出风险,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好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建立强监管长效机制
未来金融监管将怎么走?曾刚说,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基本延续了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几个方向。2017年,金融监管部门专项整治市场乱象,弥补制度短板,下一步则是要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建立防控风险的长效机制,把短期治理乱象的成效通过更完善的制度建设巩固起来。防风险、强监管并不是短期内抑制资产泡沫,而是会延续之前的政策,在长期内“将防风险进行到底”。
“一直以来,政策就是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之间寻求平衡点。前几年,更多强调稳增长。现在把防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意味着明年的货币政策、监管政策会保持定力,不会因为经济增速放缓而放松金融强监管的趋势。”曾刚说。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充分体现了中央高层为经济稳增长、配合去杠杆营造合适货币金融环境的初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这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仍是主要目标,强调“中性”意味着不会进一步收紧,特别是考虑到强监管、严规范下金融部门会有收紧的实际效果,“中性”政策要求更加灵活地运用多重工具平抑市场波动,化解金融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流动性风险,以保持宏观流动性总体适度和利率水平相对稳定。
连平说,预计未来一个时期金融去杠杆进一步深化推进,金融强监管力度不减,一系列类似资管新规的监管新政还将陆续出台。从主要领域来看,预计银行表外业务、互联网金融、“僵尸企业”处置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将被重点监管。
做好每一步,决策就是正确。
❻ 如何防范企业投融资风险
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在明确企业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之后,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保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提升企业信用等级,提高融资水平
企业提高融资水平,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的信用等级,企业的信用等级上升,才可以在融资方面获取到更多的资源。那么,如何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呢?首先,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与经营管理制度,高层管理者要重视企业的管理,从员工的发展出发,制定合理化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员工有效完成工作,保证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有效运转,同时在财务上要建立透明机制,账务公开化,发挥群众的力量来监督,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其次,企业在对外经营方面,要秉持诚信经营理念,增强重合同、守信用的自我约束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诚信与信誉,对外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
(二)建立科学融资结构,有效规避融资风险
控制好企业的融资风险,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予以规范:第一,尽管融资的渠道和方式是有多种选择的,但是无论企业选择哪一种方式都是有代价的,在加上在其中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因素干扰,更加需要做到对各种渠道得到的资金予以权衡,从企业自身发展出发,考虑到经营成本、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将资金的投放和收益结合起来,在融资之前做好决策,以免出现失误。第二,企业需要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建立科学的融资结构体系,使得各种融资方式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优化融资结构,从而有效规避融资带来的风险。
(三)提高管理力度,做好企业融资风险防范工作
做好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认识到在企业的发展中风险是在所难免的,要端正态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还要做好各项财务预测计划,合理安排筹集资金的数量和时间,从而提高资金效率。其次,如果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是受到利率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就需要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研究利率的实际走势,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做出合理的安排。
❼ 金融投资要怎么把控风险啊,求教
风控在金融投资里可算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或学问,并不是一两句简单说清的,各大金融机构尤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也都是把风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甚至不差于投研的地位,原因是做投资,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能计算出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是很重要的。具体到个人投资来说,技术上无非就是一个投资盈亏比的问题,风险与收益永远对等,(当然我指的这里只是传统投资工具,不涉及如期权,互换等一些衍生品投资,那个风险与收益可能在某一单一投资者那里是不对等的,但对整个衍生品全市场,其实只是将风险进行不对等转移,并没有真的消失,这里不过多展开)。你想把控风险,首先要想清楚你自己能担负的起多大的风险,说通俗了,就是你一单交易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亏损?这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一般都是一个百分比,比如,你建仓了一支股票,对于它的波动性,盈利能力,行业等等做完研究后,你自己应该知道对于它在多大的波动下,是你自己可承受的,比如10%,在这个范围内,即使出现亏损,也应当做是风控之内的,而一旦接近甚至突破10%这一临界点时,应该特别关注是否应该按照之前既定的投资策略进行控制了。
❽ 如何防范企业金融风险
金融风复险防范包括四层含义:
第一,制金融风险防范是针对一定主体而言的。不同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目的是不同的,其面临的风险态势和风险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防范的风险以及防范风险的措施也是不同的。
第二,防范风险的前提,是对风险有充分的分析和认识,即防范风险是一种自觉性的行为。
第三,防范风险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选择不合规的措施和行为。
第四,防范风险的目的在于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金融风险防范的程度可用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