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它怎么就会带的灾难,在发生金融危机是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公司倒闭
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出现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主要的起因是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的延续。
而直接导致这次金融危机开始的是在今年9月15日—20日间发生的一系列震撼性的事件:有着158年辉煌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美林集团易主美国银行,大摩也传寻求合并,华尔街五大投行只有高盛仍在正常营业;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终获政府援手;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也在为避免破产苦寻买主……
下面是详细的内容
1962年,弗里德曼出版了他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由他所建立起来的华尔街新的自由市场与自由主义经济哲学体系对于美国资本主义不只是经济学理论的支持,在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冷战语境之下,弗里德曼这本书几乎成了自由主义的经济哲学大纲,它在第一章中就把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之间划上了一种逻辑关系。
再加上金本位制的瓦解和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与货币匮乏相适应的低股价时代于是一去不复返了。从那以后,积极投资之风开始盛行,华尔街也进入了大踏步发展的时代。而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品,正是在这之后开始大量出现的,特别是80年代之后。金融界给这些金融衍生品起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名字——金融创新!从各种债券、股票、各种各样的指数期货,到类似于“美国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等等这样的看的人一头雾水的专用名词比比皆是。以至于到今天,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多到连华尔街投行里的顶尖分析师都不能完全掌握,更别说美联储里那些有些秃顶的经济学家了。
到底什么是金融衍生品呢?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A自然人想买一幢房子,于是向B公司贷款,B公司觉得A的信用等级并不保险,但又不想丧失这次交易的机会,于是B依然把贷款贷给了A,并把很多很多类似于A这样的情况的贷款债权,集中打包后,全部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C公司,C是一个上市公司,专门从各个类似于B这样的企业以低价收购债权的,等着A偿还了贷款后赚取其中的差价。D公司是一家投资银行,他对C公司的未来收益情况比较看好,但又不敢冒然投资,于是就以认购权证的方式,购买了C公司发行的权证,也就是说,D投行在今后的某一天,可以以某一个特定的价格,购买C公司的一定数量的股票。但D投行自己也需要流动资金,于是就把这些权证再质押给E银行,套取一定数量的中短期贷款。而E银行为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又发明了一种企业债券,并向全社会公开发行。。。
您看懂了吗?如果连这个都没看懂的话,那您就更难理解华尔街实际上在使用的各种“金融衍生品”了,这些“金融衍生品”比我上面讲的要复杂几十倍,并且需要非常复杂的计算公式来计算他们的风险程度、未来收益预期,等等。
很多有识之士学者都认为这种金融创新实际上就是在“击鼓传花”,所有的金融衍生品就像一根长长的链条,并且相互交叉,错综复杂。此外,根据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原则,越是风险系数大的金融产品,其未来的收益就越高(在不出现投资失败的情况下)。因而毫不客气地说,华尔街俨然成为了一个大赌场,大家都在赌某一家或一批高风险的企业是不是会最终不倒闭!这样所带来的结果是,金融市场总体的资金数量成十倍几十倍地放大,以雷曼兄弟为例,截至2008年5月31日,雷曼兄弟的总股东权益为263亿美元,其债务总额却竟然高达6130亿美元。
就这样,几乎所有金融类公司(银行、投行、基金、保险公司)都被栓在了一起,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大家都跟着受损失。我认为,这样的金融创新唯一的好处是有效地吸干了市场上的现金,降低了通货膨胀率,试想,如果人民把股市、基金、多如牛毛的各种公司债券都卖掉,这些钱再回到商品市场上来购买实际的产品的话,物价还不得涨到天上去?!但这样的金融创新,却并没有为市场创造出任何实际的价值,无非是A先生拥有了一套住房而已。
而这一轮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正是从“次级债”开始逐渐发酵的,也就是说,处于“生物链底层”的A先生的财务出现了问题,还不起贷款了!
除了金融衍生品这种游戏规则的风险之外,还有不太为大家所关注的“委托代理人”的风险。为什么这次高盛公司的损失远比其他投行损失小很多呢?我想事情要从22年前说起:1986年12月6日的早晨,高盛的合伙人们集合在百老汇大街85号二楼宽敞的会议室里正在讨论一件事情——将高盛改组成上市类型的公司。场面非常紧张,有的合伙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还有一些人在声泪俱下的发表动情的演讲,大部分合伙人并不愿意放弃高盛这种独有合伙人制度。这样的场面在高盛将近130年的历史中,已经重复上演了无数次。而这时的高盛也是华尔街唯一保留合伙人制度的投资银行,这让它看上去那么与众不同。
在长达百余年的历史中,高盛管理委员会不断的提议把高盛改组成上市公司类型,然后再不断地被合伙人们予以拒绝。但这种保守的制度,制约了高盛公司的融资能力,限制了高盛的发展。到了1998年的8月,188名高盛公司的合伙人终于通过投票决定将高盛改组成上市公司。然而,高盛的合伙人制度的文化却极大的保留了下来,高盛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续了紧密结合的合伙人制时代的特质。
虽然高盛已经结束了合伙制经营,但它却将合伙制对于风险的有效控制很好地继承了下来。问责制、风险评估管理等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决策流程确保了对于潜在风险全面客观的认识。正因为这样,我们看到了2006年年底所发生的那一幕,高盛的首席财务官召集各部门主管,商讨当时尚未浮现的次贷危机,在各位主管报告完毕后,高层当机立断必须第一时间撤离房贷市场。
而类似于刚刚倒闭的雷曼兄弟这样的大多数的公司,他们早就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募集到大量的资金。公司的资产都是投资人股东的,而操纵这些资金的人,却都是每年领取上百万美元甚至数百万年薪的专业投资分析师。这些人穿着最高档的阿玛尼西装,开着奔驰汽车去上班。而他们在公司里都是没有股份的,又都是年薪制,没有几个人会想着在这家公司里长期工作下去。他们年终的奖金几乎是以业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条件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以便年底能够拿到更丰厚的奖金,他们往往更加激进地参与各种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公司的长期利益关他们什么事?最多这家公司倒闭了,再重新换另一家!
这样的双重风险,最终造成了华尔街巨大的金融泡沫,再加上美国人无休止的贷款消费(在美国几乎没有人用现金购物,大家都是用信用卡消费,9月份的工资在8月份就花的差不多了),风险如同不断累加的“沙塔”,现在,这个沙塔出现了裂缝!
成因部分转自网络,来源于《经济观察》
2. 金融危机下,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倒闭
简单啦。
随便说说就是物质扁价,导致很多公司的运转不通。
消费者都抱着看而不买的态度(都穷了),公司和企业不就破产咯
3.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投资银行受了什么影响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独家之言,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按照规定,不允许银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其实,直接借贷给穷人买房只是次贷的一部分;失去工作与收入的人由优级贷款变为次级贷款是又一部分。笔者以为,次贷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贷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住房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4. 现在很多企业都倒闭了为什么
复制一次以前的回答给你,希望你能看懂
已解决
金融风暴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企业倒闭?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11-14 17:07
如题,金融风暴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企业倒闭?什么叫次贷危机?请说得易懂一点,谢谢!
提问者: 116170133 - 魔法师 四级
最佳答案
这次美国经济危机之前,美国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其实主要是由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带动的,美国的房地产交易投机过度.其现象可以用我们方便理解的一个比方来形容:
都说股票赚钱,我们全民去炒股票,钱都投进去了还不过瘾,还想借钱生钱,就把手上的股票抵押了融资继续买入股票,而有的银行连你的抵押都不要就给你融资.
如此一来,风险就大量的积累下来了.
一旦哪一天,疯狂的炒股热潮有了退烧的迹象,股票也跌了,很多人也因还不上借款而割肉离场,又有很多人因还不上钱,抵押的财产被银行收了去,还有很多银行因为没有留取足够的抵押品,在贷款人无力还债的时候只好认赔.连锁反应下来,个人破产,信贷机构破产,经济萧条,通货膨胀.
美国政府是想抑制一下过于旺盛的投资,压缩信贷规模,以及控制被拉高了的物价,所以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其中升息是一条,其他的还有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发行票据吸纳货币市场上的资金等等。
美国政治界经济界其实都是一帮政客,他们对管理国家经济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病患一点都不察觉,采取的快速连续升息政策其实正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此措施使得大量的贷款无法归还,引发连锁的坏帐反应,使美国不少金融公司以多米诺骨牌状的倒下。
中国本来就因为前段时间的人民币升值给外贸类的中小企业造成了破产危机,已经倒闭了10万家.现在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又会加重这个趋势,由于世界消费意愿下降,出口将继续下滑,加上银行业对贷款更加谨慎和苛刻,预计将有更多数以十万计的中小企业破产.随之而来的工人失业,人民收入下降,经济衰退.
次贷危机,首先说说什么是次贷,次贷怎么带来了危机。
次贷,次级抵押贷款。
就是不做足够的抵押就贷款给人,一旦那人还不上贷款,银行就要收不回贷款,就要赔钱。
次级抵押贷款演变出来的债券。
银行明知道没有足够抵押的贷款有一定风险,甚至是很大的风险,但是他们有一条好办法可以转嫁风险,那就是把一系列贷款捆绑起来当做商品,卖债券。
好像已经变得不好理解了,那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比如,你只有100块钱,你把这100块借给甲同学,利息是8%(没有要他抵押品所以利率高),你觉得有风险,想转嫁风险,另外想让手里多点儿钱花。于是,你就向乙同学发行100元的债券,给他5%的利息,你给他的抵押就是那前一笔甲同学的100元贷款。意思就是说,要是你还不上这100元债券的债,至少甲同学还那100元贷款的时候就可以用来帮你还乙同学这笔债的。似乎乙同学是有保障的。而你呢,手上又有了100元,你又可以往外贷款了。每一个回合你赚3%的利息差,你贷了再借,借了再贷,做几个回合,你就赚了若干个3%。那么,朋友,你就够格做一个狡诈的银行家了!
你借给甲的贷款就是“次贷”,你发行给乙同学的就是“次贷衍生债”。
危机就是这么积累起来了。
到某一天,甲同学告诉你:我买的东西不但没赚到钱,还跌了很多价,卖不出去了,还不上贷款了,就算割肉卖了,也不够还你的!
你傻眼了,乙同学也跟着傻眼了。
像你们三个这三种人多了,全世界都闹危机了!
本来世界好好的,突然这么多银行家要闹破产。这下子可就热闹了,因为世界上做什么生意也离不开钱啊,没钱怎么玩?钱在那里?钱在银行里啊,银行这么一闹,世界上的钱一下子紧张起来了。人们纷纷从银行里把钱取出来,人民不相信你了!
这下子你更傻眼了,本来就赔了这么多,人们又争着往外取钱,你手上已经没有钱可以贷款了,连自己都要穷的没钱给员工发工资了。
很多企业是要靠银行贷款来维持流动资金周转的,你没钱贷款给他,他就要停工关门。造成生产下降,工人失业....
美国闹的最凶,所以美国人都变穷了,不象原来消费的那么凶了,进口的商品变少,中国往美国卖东西就更难了。中国很多靠往美国卖商品赚钱的企业要停工关门,或者因为还不起贷款而破产,工人失业....
几百个贪得无厌的银行家就把全世界带入了寒冷的冬天......
5. 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导致银行倒闭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热了五年的房地产降温,股票大跌,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一系列参与其中的华尔街“玩家”纷纷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有些金融机构就此破产倒闭,以下是我查到的,数据是07年的,今年在摩根工作的亲戚说摩根又在裁人,也许次贷危机又上演新的一轮灾难。
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期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4.次贷危机的发展
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地产业低迷时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案。
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传出因涉足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出现亏损的消息。
7月,标普和穆迪两家信用评级机构分别下调了612种和399种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
8月,为了防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发严重的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等向市场注入资金。
9月,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诺森罗克银行,因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出现融资困难,该银行遭遇挤兑风潮。
10月,美林证券财报称,第三季度由于在次贷相关领域遭受约80亿美元损失。美林证券CEO斯坦·奥尼尔随后辞职。
11月,阿联酋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将投资75亿美元购入花旗集团4.9%的股份,花旗因次贷事件受到重创。
12月,美国财政部表示,美国政府已经与抵押贷款机构就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达成协议,超过200多万的借款人的“初始”利率有望被冻结5年。
12月,美、欧、英、加、瑞士央行宣布,将联手向短期拆借市场注资,以缓解全球性信贷紧缩问题。
6. 为什么金融危机会使许多企业倒闭,是什么意思
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倒闭吗?
先有金融危机,后有了大量企业的倒闭,似乎是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倒闭。
实际上并非如此。
只要明白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就知道了为什么会有企业倒闭。
银行本身是不进行生产的,也就是说银行的所有行为并不能直接产生物资财富。产生物资财富还是依靠企业的生产。企业主进行投资时,预期会有利润时就会到银行贷款,银行如果也认为企业到期能还贷就会借出资金。到了还贷期时,企业主的预期肯定会产生偏差,如果收益能保证还贷,那么企业仍然可以进行生产并且会从银行中继续贷款或维持生产或扩大生产;如果收益还不足保证还贷要动用本金,那么企业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此时企业主会考虑技改或者停止生产,停止生产实际上也意味着原有的企业消失了,甚至于本金都不足还贷时企业就会倒闭。
如果企业已经倒闭不用想,银行的坏账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会的产品价值会逐渐降低,如果没有新的技术的支持,如果没有新产品的出现,企业就只能GAME OVER。
金融危机的产生实际上就是银行存在大量的坏账,也就是说已经有了企业的大量破产倒闭。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信息是难以得到的。金融危机的产生则会成为明显的信号。
到了这时候,企业主会产生什么预期呢?市场危险~~~
企业主的行为是什么呢?
企业主的行为会导致什么呢?
因为企业的数量很多,所以所有的情形是难以形容描述的,但是结果已经出来了,许多企业倒闭。
总之,企业倒闭是投资失败引起的,不论是金融危机还是大量企业的倒闭都是投资失败以后的结果。
7. 金融危机为什么会让很多公司倒闭
金融危机通常伴随着本币大幅贬值,这样,那些外贸公司的合同如果规定是用本币结算的话,收回来的钱就是废纸了,进而严重亏损,甚至倒闭!
8. 网贷公司纷纷宣布倒闭,是不是金融危机就要来了
近年来,消费信贷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出生、上学、恋爱、结婚,现在的年轻人养着信用卡就是为了以贷养贷”说明白点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有一朋友,之前购买了奢侈品,因为无法一次性还清,所以就用信用卡透支购买了等到贷款到期了需要还款了,却发现依然没钱还因为信用卡本身有个最低还款金额,所以他就按最低还款金额来付款。
眼看网贷快要到期而自己又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就开始疯狂的寻找可以下款的口子,也不管这个口子利息有多高,是否上征信。之后因为资料填写不准确电话回访不专业,或者个人资质根本达不到贷款平台的要求,最终导致多个口子被拒各种逾期的压力让你不堪重负,这时候私人放贷似乎成了你的救命稻草。虽然私人借贷利息高达30%周息,但是高效快速让你忘记了这笔巨款只能贷一个星期。
9. 既然金融市场大多是零和市场,那么为什么金融危机的出现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亏损倒闭。
这里有几个原因我大致说一下吧
首先虽然是零和但是资产的价值是波动的假设你今天给了我100美元过段时间人民币升值了恐怕就换不回623块人民币了(2013.2.18的盘价)这算不算资产蒸发呢?
另外现在的金融体系十分发达大部分企业都是有杠杆的(手上的钱有一部分是借来的)整个体系从银行到保险公司到一般的生产类公司相互保障但又都存在一定的杠杆那么一旦中间的资金链条发生断裂就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结果银行收不回贷款保险公司赔了很多钱那么借钱给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金融机构是不是也要遭殃呢平常在均衡状态大部分金融企业都是基本流入多少钱就敢加个杠杠借入好几倍的钱这本身就是很脆弱的本来如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很少遇到流动性问题但是真到金融危机恐怕问题就大了
在这个时候比如说银行只能通过贱卖资产来抵消流动性问题这是为了应急可是那些资产恐怕远不止那点钱不就被人占便宜了么?
你看虽然是零和但是只要资产价格波动了一部分价值也就不在了
想一想你说你的房子值好几百万那是在卖的出去的前提下如果明天只值10万了你卖给别人还是零和可是这中间价值不就蒸发了?过段时间经济转好了买你房子的人又几百万卖掉同样是零和问题是钱都被他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