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银监局对农村商业银行异地企业授信办理票据贴现有什么要求
贴现的银行承兑票据应符合《票据法》的规定。 银监会《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风险提示指出:“贴现票据是否符合票据法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是否对真实贸易背景及相关证明文件进行核实;是否对贴现票据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是否对客户有无背书及付款人的承兑予以查实。
贴现票据符合票据法规定的形式要件,即绝对记载事项齐备,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没有更改,票据在形式上没有涂改和伪造等痕迹,汇票没有超过付款提示期限,如票据已经背书转让,背书应当连续,当事人的签章符合票据法的要求等。贴现票据符合票据法规定的实质要件,是指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不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或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
《中国人民银行商业汇票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签发、承兑空白或内容不完整的商业汇票无效。收款人或被背书人不得收受和转让空白或内容不完整的商业汇票,银行也不得为其办理贴现和票款的结算,否则,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和经济纠纷,由责任人共同承担。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镇江分行<商业汇票审查内容须知>的通知》要求:
办理商业汇票转(再)贴现前的审查内容应包括:一、认真鉴别汇票纸的真假。二、商业汇票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要做到内容真实,数字正确,字迹清楚。基本要素包括收、付款单位的户名和帐号、开户行名称和行号、大小写金额、签发及支付日期、承兑申请人公章、企业预留银行印鉴、商品购销合同号、承兑协议号。
这个文件中明确规定:承兑协议编号等要素是要审查的。不填写怎么审查呢?就瑕疵票据样例一的特征来说,遵照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转(再)贴现是不能接受的,故专业人士中有公司业务专家也提到按照工银办发[2004]217号文是不能办理贴现的,并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办理贴现时一般都注意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时的要求。
❷ 如何对异地银行在当地的授信业务进行管理
表达有误?
❸ 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授信可以授信分行吗
这个是系统随机产生的代码。从金融机构查询的报告会有这个随机码,防止一个金融机构了解到另一个金融机构的具体客户情况。如果你个人从人民银行获得的征信报告,则会有明确的机构名称。
❹ 异地授信的风险防范
通过当地银行进行监控。如果是全球授信,则通过总行进行授信调控。
❺ 银行授信可以异地申请吗
不行。只能在开户银行办理
❻ 谁知道银行异地分享授信是什么意思
假设某企业要在银行办理贷款,那么全过程是这样的:
1、银行先对该企业的基本资料进行搜集,并通过调查对企业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该企业的控股方情况、管理状况、经营情况、银行信用状况、商业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进行评价,也叫客户评价。评出的结果通常是AAA、AA、A以及更低等等。
2、如果客户评价符合银行的准入要求,那么下一步就是对该企业实际有贷款需求的项目进行评价,看项目是否符合准入要求(如果是流动资金,则要考虑资金的合理需求量等),再根据实际的资金需求量和需求品种,并结合前面做出的客户评价情况对客户核定授信总量。注意这个授信总量是分品种的,即分固定资产贷款额度多少、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多少、银行承兑汇票额度多少等等。
3、授信总量只是在该银行借款企业的最大贷款余额,即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授信总额。并且授信总量不能代表可以使用贷款,如果要支用贷款还要在额度内办理贷款支用申请。
因此,可以知道,某企业要在银行申请贷款要经过三个流程,一是客户评价,即评出企业的信用等级;二是授信,即给予企业最大授信量;三是办理贷款支用。三个流程过后才能真正获得贷款资金。
一般企业在银行的授信是分品种的,有可能只有一种品种,有可能是多品种的授信。
一般在银行之间的授信,即题中提到的A银行在B银行有授信的说法,是指A银行在B银行的用于票据贴现的额度授信,即B银行受理办理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时,为A银行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的余额最高不得超过授信额度。
❼ 请问您是在哪个银行做到异地授信急求
你最好看看,那些跨区域的城商行,如浙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我了解过,他们能做。不过额度有一定限制。你去咨询一下就清楚了。
❽ 根据《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跨省票据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审慎开展跨省票据承兑业务
开展跨省票据业务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违规,但异地承兑、贴现业务应符合下列规定“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审慎开展跨省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业务开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应与其跨省授信管理能力相适应。拟开展或已开展相关业务的,应建立包括票据承兑、贴现等授信方式的异地授信内部管理制度;应实行严格的授权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人总部根据本机构相关业务管理规定、分支机构风险管控能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目标客户类别等实施差异化授权。”(21号文)。据此,您提问中描述的情形,应该要防范三个合规风险:1、贸易背景是否真实;2、异地授信管理制度是否建立;3、是否有差异化的授权。如果贸易背景真实性有把握,只需要落实异地授信制度和差异化授权是否具备即可。本身该笔业务没有风险敞口的话,信用风险到不是问题。另外,您可以关注“诚拙云学堂”我们再详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