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史丹利是不是外资企业
史丹利 是外资企业
美国史丹利公司(The Stanley Works)成立于1843 年。自成立以来,史丹利不断推出一流的五金和工具产品,其中许多产品都是五金的第一代产品。史丹利于1869年开始生产五金配件,1899年生产出全球第一片滚珠合页,获得第一个滚珠合页专利。经过16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业务覆盖全球的主营五金、工具、安防和门类产品的跨国集团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有一百多个分支机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自196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美国史丹利公司一直是美国标准普尔500强企业之一。历经百年积淀,史丹利品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值得信任、拥有卓越品质和极具价值的代名词。在全球,一些标志性工程建筑都指定使用了史丹利五金产品,如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纽约世贸大厦、马来西亚双子塔等。
2010年3月15日,史丹利公司宣布与百得公司合并组建“史丹利百得公司”。
史丹利在中国
史丹利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市场,1993年,史丹利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工厂。1997年将壁柜门概念引入中国。2007年,史丹利又投资兴建占地2000平方米以上的自动门生产线及培训中心。如今,史丹利在中国拥有5个制造厂和3个分支机构。
史丹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史丹利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之一,成立于2004年初,负责开发、加工、生产和经营家居产品、门类五金产品、自动门产品、内门整体解决方案、安防系统解决方案等。
史丹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Stanley Access)秉承史丹利160多年来追求品质、勇于创新的经营理念,在建立公司的初期,斥巨资建立质检试验室,对所有产品均按史丹利的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测试,确保其达到并超过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标准。至今,该实验室已获得4个产品专利,并有不少专利正在申请,成为确保史丹利产品卓越品质的可靠后盾。滑动门的底轮和顶轮均为专利设计,连续性运行10万次测试后性能不变,2005年史丹利开创滑动门滑轮终生保用的先河,2007年在行业内首家推行“以旧换新”服务体系;2008年2月,史丹利在自动门行业又首创承重轮终身保用,同年8月在中国推出国内第一款全玻璃紧急疏散自动门, 打破业界全玻璃自动门缺乏紧急推开功能的局限。
荣誉
作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的分支机构,史丹利科技一直重视和持续改进内部流程和管理,公司除符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的各种规定外,在2006年初成功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0的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 称号。史丹利在中国市场上已拥有极高的知名度。2004年被《精品购物指南》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家居品牌”,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壁柜门品牌。同年,被行业内最有影响的杂志《中国公共安全》评为中国百家最具成长性的安防企业。2005年,和其他众多国际品牌一起被中国品牌国际论坛组委会评为“2005年年度中国生活方式最佳品牌”。 2006年被评为“中国家居市场用户满意十大品牌”。 2007年被评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最具创新力品牌”。
史丹利在中国的经销商遍布全国,同时拥有近500多家专卖店。专卖店不仅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强大的零售销售网络,也成为史丹利产品在中国永不落幕的展示舞台。环球著名的百年品牌来到中国,加上当地经销商的合作,强强联手,成就史丹利中国运作模式。
在中国,史丹利产品也成为中国商务部办公大楼、上海金贸大厦、深圳市民中心、深圳红树西岸高级住宅、中国银行总行、天津火车站等一流建筑物和知名客户的首选。
史丹利人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使史丹利品牌一直保有其160余年为世人所信赖的美誉。现在及将来,史丹利科技人更肩负着史丹利在中国进行品牌建设和推广的重任。
美国史丹利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的优质产品:
史丹利工具(Stanley Tools)
工具产品—手工具、机工具、液压工具、紧固工具、风动装配工具、气动工具 、电动工具
五金产品 — 商用建筑五金、门控五金、卫浴五金、家居五金
门类产品 — 家居滑动门系列、金属搁架系统、智能家居
自动出入技术 — 门禁安防系统、门锁、自动门
㈡ 为什么建设银行选中摩根斯坦利合资组建中金公司而不是其他外资投行
一家全球金融服务公司
受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压力,70年前的1935年春天,在缅因州岸边的小岛农场里,摩根财团做出了不可变更的决定:将摩根银行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JP摩根,继续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另一部分被分离出成立一家完全独立的投资银行,名叫摩根士丹利。
当时有20人走出摩根银行组建了摩根士丹利,高级职员几乎完全掌握了50万美元的普通股,真正的启动股本金是700万美元没有投票权的优先股。在公司开业的头天晚上,一个看门人准备了一张桌子来接受客人的鲜花。第二天他来上班时发现,摩根士丹利公司门前的街道已经摆满了200多个花篮。摩根士丹利的竞争者和华尔街的同僚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敬意。
第一个星期内来谈业务的公司太多了,以致于当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来谈融资一事的时候,哈罗德·斯坦利说:“让他下星期再来吧”。在开业的第一年里,摩根士丹利令人咋舌地接手了10亿美元的发行业务,席卷了1/4的市场份额。当时公司只有20名员工。
从1935年到1970年,大摩一统天下的威力令人侧目。今后再也不会有哪个投资银行能与之相提并论。它的客户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头中的6个,美国十大公司的7个。当时惟一的广告词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资,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因此,有人说“摩根士丹利继承了美国历史上最强大的金融集团——摩根财团的大部分贵族血统,代表了美国金融巨头主导现代全球金融市场的光荣历史。”因此,《摩根财团》一书认为“摩根的战略就是使得客户感觉到自己获准加入了一家私人俱乐部,而其账户就相当于贵族社会的成员卡一样。”
1974年,摩根士丹利进行了第一次敌意大兼并,就由此主宰了敌意收购这个蛮横的世界。其后的20多年里,大摩一直是美国头号兼并顾问。在2000年之前,它的股本收益率超过30%,一直被列为上市证券公司中效益最好的。
“华尔街最受人敬重的顶尖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要与零售经纪商添惠公司合并!”1997年,这件事情本身就震惊了国际金融界。然而,摩根士丹利银行家们的清醒让大多数人收起了他们的怀疑。毕竟,摩根士丹利的银行家也是这个行业的权威级专家。今天看来,大多数人的这种怀疑似乎是正确的。从此以后,大摩的业绩一直在下滑。
㈢ 中投摩根和摩根史丹利有啥关系吗
然而并没有,
中投摩根全名:中投摩根信息技术(北京)责任公司,是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摩根史丹利是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
㈣ 摩根斯坦利 这些证券公司都是靠什么赢利的
首先纠正你一个错误,摩根斯坦利 之类称为证券公司是不合适的,正确的应该说"投资银行"
他们主要业务如下:
风险投资:创业方案设计,风险资本管理,财务顾问,管理顾问
证券发行:包括公募和私募发行(主要业务)
基金管理"证券投资资金设立和证券组合管理
企业并购:(核心业务)
理财顾问"财务顾问,投资顾问
项目融资:BOT融资,产品支付
金融工程:各种复杂交易结构设计
㈤ 史丹利百得怎么样
1楼的回答实在是太夸张了 我本人在苏州百得上班 感觉还可 厂车不会说没有座位让你站着的 都会有座位做的 要是没有的话 会另外调车过来的 还有食堂说的也太那个了 食堂饭菜还可啊 有几种套餐可以选择 A类 B类 C类 盖浇饭 米饭 米线之类的 都有一个水果 一般是苹果 橘子 或者是香蕉,如果你要是平时大鱼大肉习惯了,吃不了一点苦,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你把公司说成这样,即使在埋怨 也不能昧着良心这样妄加评论公司,误导游客,我不是公司的托,也没有必要把公司说的怎么怎么样好,我才来不久 工资也不是理想,我只是实事求是 不想游客被你误导了 失去了一个好的工作机会,我相信在百得工作的人 应该感觉公司还是不错的 我来的这段时间 感觉还可以 挺好的
㈥ 摩根史丹利是什么机构,主要干什么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NYSE:MS),财经界俗称「大摩」,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 摩根士丹利总公司下设9个部门,包括:股票研究部、投资银行部、私人财富管理部、外汇/债券部、商品交易部、固定收益研究部、投资管理部、直接投资部和机构股票部。涉足的金融领域包括股票、债券、外汇、基金、期货、投资银行、证券包销、企业金融咨询、机构性企业营销、房地产、私人财富管理、直接投资、机构投资管理等。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2008年9月,更改公司注册地位为“银行控股公司”。 摩根士丹利原是 JP摩根 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 ,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摩根士丹利于是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于1935年9月5日在纽约成立,而JP摩根则转为一家纯商业银行。1941年摩根士丹利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成为该证交所的合作伙伴。公司在1970年代迅速扩张,雇员从250多人迅速增长到超过1,700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进入1990年代,摩根士丹利进一步扩张,于1995年收购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1997年则又兼并了西尔斯公司下设的投资银行迪安·威特公司(Dean Witter),并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迪安·威特公司。2001年公司改回原先的名字摩根士丹利。 1997年的合并使得美国金融界两位最具个性的银行家带到了一起:摩根士丹利的约翰·麦克(John Mack)与迪安·威特的裴熙亮(Philip Purcell),两人的冲突最终以2001年7月约翰·麦克的离职结束,从此之后裴熙亮就一直担任着摩根士丹利主席兼全球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在他的带领下摩根士丹利逐渐发展成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一站式的多种金融产品。 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摩根士丹利丧失了在世界贸易中心中12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公司已经在曼哈顿附近新购置了75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大楼,目前是摩根士丹利的全球总部。 摩根士丹利在亚太区有雇员2,000余人,其中有约1,500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工作,在香港、北京、上海和台北设办事处。1995年8月摩根士丹利与中国建设银行合资组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控股34.3%。摩根士丹利也因此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建立合资投资银行的国际金融公司。通过在中国的合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得以为许多中国公司提供在海外上市的服务,包括中国联通、中石化和中国电信等,筹得的总资金超过100亿美元。 1995年,摩根士丹利成为首家入股中国国内合资投资银行的跨国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为摩根士丹利与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几家国内外实体联合组成的合资公司,摩根士丹利是第二大股东,持有公司34.3%的权益。 中金公司具有丰富的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经验、全面的行业知识、对中国国情的深入理解以及全球支持网络。中金公司重视发展长期客户关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国际水准、高质量的、有独创精神的金融服务,协助客户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总部设于北京并以1.25亿美元作为资本金的中金公司,将于2005年9月庆祝其成立10周年纪念。 十年来,中金公司发展迅速,期间曾参与不少重大发行和赢得无数的国际奖项,协助客户取得成功。中金公司先后于1997年和2000年在香港和上海设立办事处。中金公司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的会员。 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曾共同参与多个大型国企民营化的上市项目,其中包括: 2005年6月,在中国建设银行计划首次公开招股(IPO)之前,引入美国银行作为策略性投资股东 2004年5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后续H股/美国预托证发行,筹得资金17.25亿美元 2003年10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IPO并在香港挂牌上市,筹得资金8亿美元 2002年11月,中国电信全球IPO并同步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筹得资金15.2亿美元 2001年12月,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全球IPO并同步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筹得资金4.86亿美元 2000年10月,中石化全球IPO并分别在纽约、伦敦和香港三地挂牌上市,筹得资金34.6亿美元 2000年6月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全球 IPO并同步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筹得资金56.5亿美元 身为中金公司的合作伙伴,摩根士丹利深感荣幸,并将继续致力于建立长期和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服务我们的国内外客户,共同繁荣,共享成功。 其实摩根士丹利公司就是一公司而已,当然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六十一。 摩根士丹利与大中华地区的多家客户建立起合作关系,协助他们实现其财务目标。而在众多客户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投资银行部的客户,我们为这类客户提供重组、并购和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方面的咨询。 近几年来,一些中国国有企业成功实行民营化,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崛起,多家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公司到国际市场上市,还有活跃的跨国并购活动。
㈦ 摩根盛通这家公司和摩根史丹利和摩根大通有关系吗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Morgan称号的金融机构以前都是约翰摩根控制的摩根集团下属的,后来由于美国大萧条后出的反垄断法被分割,现在比较出名的是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和J.P.Morgan,摩根大通是J.P.摩根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的产物,摩根大通是个全能金融集团,而摩根斯坦利是专业的投资银行。从规模上来比,摩根大通和摩根斯坦利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摩根大通也就是JP MORGAN CHASE,是由原JP摩根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而成。摩根大通银行是其在中国的注册名称。而且去年年底已经与美国排名第四的美一银行合并(bank one)合并了。不过即使在没合并的时候,以商业银行业务论其也是美国第一的商业银行。
摩根斯坦利是一家大型的资本投资公司。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Co)为全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由大通银行、J.P.摩根及富林明集团在2000年完成合并。J.P.摩根早先作为一家英国的商人银行由JohnPierpontMorgan的父亲在伦敦建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公司对包括美国钢材、通用电器以及美国电话电报等一些知名企业最初的建立构造及融资起了重大作用。
㈧ JP摩根、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三者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三家公司分别是做什么的
摩根大通和J.P.摩根公司其实是一家公司,由大通银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团在2000年完成合并成立;而摩根士丹利是从J.P.摩根公司中分离出去的公司,现在是两家独立的公司。
原是JP摩根公司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JP摩根于 1935年决定维持原有的商业银行业务, 而部分高级合伙人和职员退出公司,成立摩根士丹利证券公司。
1、J.P.摩根
J.P.摩根公司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一家综合性金融公司,主要提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其他各种金融服务。
(8)史丹利金融公司扩展阅读
JP摩根最早创立了著名的投资银行JP摩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在大萧条期间,由于当时没有中央银行(即美联储),美国的金融市场一篇混乱,摩根财团在当时扮演了中央银行的角色,以至于后来的很多人认为当时的摩根用一人之力拯救了危机中的美国。
1929年-1933年间大萧条导致了分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出台,奠定了分业经营的基本格局。由于美国监管条款的变化,在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要求下,摩根集团把其投资银行业务分离出JP摩根,分离出去的投资银行业务成立的公司就是摩根斯坦利,从而JP摩根只从事商业银行业务。
80年代以来随着分业经营的结束,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的混业经营的兴起,JP摩根重新继续参与投行业务等非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摩根斯坦利也在次贷危机后转型成银行控股公司,也就是说,现在两个公司是源于同一祖宗的两个大的金融集团。
㈨ 上投摩根和美国摩根斯坦利投资公司有什么关联么还是只是名字相似
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China International Fund Management Co., Ltd.)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 Ltd.)和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J.P.Morgan Fleming Asset Management (UK) Limited )共同组建,注册资本高达1.5亿元人民币,为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其中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7%,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持股33%。
公司现阶段主要致力于设立和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今后将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提供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服务,包括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傲视本土的中方股东
成立于1981年7月,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凭借其雄厚的融资能力和本地化经营的专属优势蜚声海内外。2001年根据国务院和人民银行的要求,上海国际信托申请重新登记,成为全国首批获得《信托机构法人许可证》的信托公司之一。注册资本为25亿元人民币,截止2003年12月总资产达105.87亿元人民币,居全国地方性信托投资机构之首。
迄今,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得到了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的广泛认可:
* 1995年被专业评级机构穆迪公司评为Baa2信用级别,为我国地方金融机构获得的最高级别
* 1995年被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评为BBB-信用级别
* 1994年被JBR(日本债券研究所)评为A+信用级别
同时,上海国际信托投资也是国内基金行业的先行者:
* 1998年6月,发起成立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1993年11月,发起并管理上海第一个在境外注册和上市的共同基金"沪光基金"
* 1993年9月,发行 "上投金龙基金",为央行首批批准的人民币基金(后合并为"安瑞基金")
中方股东的雄厚背景
上海国际信托投资的控股方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20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现为63亿元人民币,集团以金融产业为主体,具有投资控股、资本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三大功能,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进行投资、资本运作、资产管理和咨询、招标服务。
所属控股企业:
* 资产管理类: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 证券业务类: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投资银行类: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经营公司/上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市政基础设施类: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实业投资类:上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华东实业有限公司
* 房地产投资类 :上投房地产有限公司/通达房地产有限公司
* 进出口及国际招投标类:申信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市上投招标公司
其他重要投资: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中日合资上海海际大和投资咨询公司
* 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昆仑饭店、上海东郊宾馆、海仑宾馆、东锦江大酒店
* 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国际汽车城新安亭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等
极富传奇的外方股东
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隶属于摩根大通集团,摩根大通集团是全球最大金融服务集团之一,旗下包括五大主营业务:投资银行 、投资管理及私人银行、财资及证券服务、私人股本服务、商业银行,是目前综合实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全球性金融集团之一。
2000年原大通银行、JP摩根和富林明集团的强强合并,合并后的摩根大通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2004年1月,摩根大通集团与美国第六大银行BANK ONE达成合并协议,合并后集团总资产将接近1.1万亿美元,管理资产总规模高达1.15万亿美元。
回望过去的150年,背负着全球投资者的信任,摩根富林明始终如一的为客户悉心理财,这一传奇传承至今。
JP摩根的悠久历史和成功经验可以追溯至19世纪,当时的JP摩根作为政府和美国知名企业的财务顾问而声名鹊起。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中介,JP摩根将发行人和投资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为机构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除此之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JP摩根还为许多显赫的个人和家族打理过资产。
JP摩根的传统与价值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赖于数代的金融巨子的不懈努力。1890年J.Pierpont Morgan继承了他父亲的产业,奠定了日后这享誉全球的品牌。在他的带领下,JP摩根为美国在20世纪的现代工业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富林明集团于1873年成立于英国。创始人Robert Fleming在当时集资成立投资于美国新兴股票和铁路的债券"Scottish American Investment Trust",成为世界基金业的鼻祖之一。 1970年,富林明集团与香港怡和集团创建了亚洲最早的合资金融服务集团--怡富集团(现称"JF"),今天的JF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资产管理公司。
是这样的,在今年5月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之后,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我国证券业的开放被定义为“只开放投行业务,三年后才发给全牌照”。而在此前,获得全牌照进行证券行业的合资券商只有两家---高盛高华和瑞银。随着券商综合治理的结束,花钱买牌照的大门彻底关闭,唯一能走的就是正常合资,这也是上投摩根等名字的由来。
㈩ 做摩根史丹利的金融高管是什么体验
我是老广,在佛山南海长大,从小就有一颗创业的心。在英国留学期间,我会有意识地接触不同的行业,积累经验。我曾经当过清洁工、服务生、税务局文书,旅游销售,电台DJ,播音员,还有各种兼职等等。不要以为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再去做;先去做,做着做着,你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这些经历教会了我很多待人接物的道理,同时也了解了不同的行业是怎么去运营的。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大量的青年社团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人脉。
告诉你们一个真相:其实2000年以前在英国人心目中,中国是非常落后的,他们觉得香港是中国唯一有电有轿车的地方,甚至认为中国文化就只有功夫。所以当时我非常想向英国的朋友推广中国的文化,于是我们就做图片展,配上声音和影像,让更多的英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倾听中国留学生的心声,关注留学生的权利。现在年少成名不再稀奇,成名的路径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只要你在某一方面足够厉害,就很容易被全世界看到。
英女王去我们学校访问,接见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而我作为中国留学生的代表,这是我第一次被英女王接见。第二次是在BBC电台周年庆上,我作为华人管理层再次被英女王接见。后来获评曼城的最佳学生,英女王又一次接见了我,这是我第三次被英女王接见。这段经历是我们华人留学生基本不可能拥有的待遇,但是我做到了,所以我真的感到非常自豪。
我用抽签决定了第一份工作
08年大学毕业时,我申请了30份工作、拿到了11份面试机会、获得了3份offer——高盛(做合规的工作)、雷曼兄弟(做风险管理)、摩根士丹利(做中前台的交易员)。而我在英国的一个好朋友拿到了两份:雷曼和大摩。我们晚上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商量该怎么选择?最后我们决定抽签。干了一杯酒后,把两个公司写在纸上抽签。结果我抽到了大摩,他抽到了雷曼。其实那时我是有点小失望的,因为当时我已经在雷曼培训一个月了,如果去雷曼的话,可以多拿一个月工资,这对一个留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不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个月后这个朋友打电话问我晚上要不要一起去吃饭,我说晚上要加班,明天你不要上班吗?他告诉我说他不用上班了,因为雷曼公司倒闭了。雷曼当时就在我们公司对面,说倒闭就倒闭不禁让人心慌。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持续发酵,其实大摩也遥遥欲坠,它的股价从28元跌到4元。我一回到岗位,电话就响个不停。客户说:“我什么东西都不要了。我折价,你有多少股就还给我多少吧!赶紧的!”
我们公司也有股票借贷,客户说:“不要钱了,我把我押的东西还你,你把股票全还我!”这些股票有德国的债券也有大摩自己的股票。种种迹象告诉我,我们的公司也快倒闭了。这是我刚毕业第一份工作啊,而且必须是非常顶尖的人才才可以进入投行,偏偏我才做了一个月就快失业了。但我知道原地不动的焦虑是无效的,唯有行动才能解决你的焦虑。
当时我过着有一天没一天的日子,在英国还要交40%的税,高得离谱,而且发工资当天就要扣。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我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回家创业。但我知道,金融行业其实是外表镀金实际枯燥的行业,每天做着类似的事情:看指数、听卖打买;手上有批货,想办法打电话给买家,卖出去。如果卖不了就转给同事,说:“这张单我接不了,你帮我接吧”,同事就会打给不一样的行家,就有卖家会接,还会讨价还价。所以我知道金融市场是不会死,现在只是危机。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读书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成为金融行业的佼佼者。于是我就想了解:摩根公司这么大,到底是如何运营的呢?因此我积极地和同事搞好关系:“Hello我是Chris,我请你喝杯咖啡吧?”“今天中午一起吃个Lunch吧,我请。”“我今天做了中国的点心请你偿下。”……
当我们成为好朋友后我就会问:“哎,你是做什么的?”然后对方就会告诉我说:“我今天很辛苦,我老板怎样怎样?”除了八卦,在那个金融危机的年代我也慢慢学到了很多东西。其实金融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放弃了。
你要明白自己要什么 然后义无反顾去执行
成功的专业人士,没有时间去迷茫。因为他们很早就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义无反顾去执行了。奥林匹克经济效应是每一个经济体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以后的四年会突飞猛进。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我看准中国经济会腾飞,所以就趁着香港公司负责人来英国,用一杯咖啡的时间来争取到回香港工作的机会,负责人也非常看好我,就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一年以后我如愿回到了香港。
心系祖国,不忘乡情
爱国不是打嘴炮,也不是上网去喷别人
更不是道德绑架,而是真真正正做实事
自2009年回香港以来,这里给予了我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这几年我一直热心于公益及社会各界交流和统一战线工作。期间我还带领香港工商以及专业精英成立隽士会并担任常务副主席一职,已经带领超过五百人的三地青年到北京国家行政学院,井冈山,延安及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四地学习交流。我一直以来心系祖国,不忘乡情,联合全球南海留学生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外事侨务办成立了南海海外留学生联盟,并担任香港总干事一职。通过成功举办四届「海英滙」品牌旗舰活动,深入联系世界各地来自南海的留学生或者祖籍南海的乡亲后代。
到了2010年,我任职特许金融策略师协会副主席,致力于联合金融专业人士增加与内地交流。现在,我除了担任港澳南海青年联谊会理事、外联部部长,还是香港佛山社团总会青年部副主任,国际青年商会香港腾龙分会及香江聚贤会董。此外,还身兼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青委执委,香港红十字会执委,香港促进现代化协会会员和青年联会会员。
你羡慕成功人士的万丈光芒,却不知道他们成功背后的辛酸。
我回到祖国后做了很多成功且很有意义的事,但我也曾遭遇了合伙人的背叛:他卷款潜逃了。在那个最困难的时候,我连朋友叫我出去吃饭都不敢去,因为身上没钱了。最糟糕的是连供应商也纷纷上门追债了……
正当我焦头烂额时,想不到我的老板居然跟我说:“今年的经济真的非常差,我知道你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希望你不要失望。”我正预备着他要和我说年底没有分红的时候,他却说:“我只能给你这么多的分红了,真的尽力了,你的工资我稍微涨一点,希望你明年可以继续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我心里高喊:“感谢上帝!感谢公司!感谢老板!”因为这份分红刚好够我清了供应商的债。后来命运女神还是眷顾了我,前期的炒楼居然还赚了不少钱,最后还完了所有债务之后还有剩余,就又去美国买了一块地。当上帝把所有门都关上的时候,一定会为你开上一扇窗,所以坚持就是胜利。
新人如何快速融入金融业:1.有一个较明晰的职业规划;2.没有对错,只有做与不做;3.高效的执行力。
"投行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行业,我们投行的很多高级经理就是军队退伍的。"
如何融入香港社会
你觉得自己融入不了新环境,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歧视……其实这些都是自身的问题,融入关键点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曾经在留学期间,年度晚会的时候,日本人解决不了晚会经费的问题,我就去找中国餐馆赞助,寿司没有钱买就找中国餐馆来做。从此以后日本人都非常佩服我,我虽然是中国留学生,也很自然地融入到学校的同学们当中。
香港金融业不会排斥招内地生,这里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除了内地的,还有韩国、日本的等等;因此你不要觉得香港会歧视你,首先你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
毕业季寄语
无论是否成功,都要回馈社会;
每个人都要去找到自己的价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