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4年3月课程考核《金融服务营销》案例答案
时下最流行的来营销方式是混搭、跨界,源基金本与快消品属于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会,已经很难对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清楚地界定它的“属性”,跨界(Crossover)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最潮流的字眼,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跨界的风潮愈演愈烈,已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
⑵ 金融营销学试题:论述金融服务营销和实物营销的区别和联系
一般认为,服务营销与实物营销(GoodsMarketing)之间的主要区别为:营销的产 品不同、用户购买和消费行为不同、营销组合的要素不同、评价产品的质量的难度不同。
区别:
1.无形与有形的区别。服务的产品形态是无形的,摸不着,看不见,服务价值难以衡量;实物产品是有形的,很容易就让人感受到产品的货真价值或名不副实。
2.产品的可拓展性存在着区别。服务产品的可拓展、可提升空间较大,服务时间,服务形式随时随地都可以变化出新;而实物产品一旦投产,想要寻求改进很麻烦,成本也很高,而且对于广大经销商来说,也没有权利和能力对产品进行改进。
3.在营销的难点上也有不同。服务产品的营销难点在于服务的价值难以衡量,常让人感觉虚无缥缈;实物产品的营销难点在于用户眼见为实,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很难再行改变用户的认知。
下面是金融服务与产品相同的一些方面:
1. 可分离性。与许多种类的服务不同,许多金融产品的生产能够与其消费分离。消费者不必非要出现在银行才能够使用活期存款账户。就像运动鞋一样,活期存款账户也是在其销售和随后使用之前被“生产”出来的。
2. 缺少易灭失性。与预订一顿晚餐不同,信用卡在客户需要时就会存在。它不是易灭失的。这就使得金融供应商能够比较容易地管理服务的供给与需求。
3. 批量生产。典型的,各类服务是在一定时间内一次创造并递送的,产品通常则是批量生产的。许多金融服务比如财务建议是个性化的,反之,其他的金融服务是能够批量生产和批量营销的,比如保险单、学校储蓄账户,或是债券交易商使用的数据分析系统。批量生产使得批量促销和降低成本成为可能。
⑶ 金融营销有哪些特点
1.金融营销的专业性:顾客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且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技能,既能解答和处理顾客的各种问题,让客户满意,又能充当顾客的投资顾问或参谋,帮助顾客做好投资分析、投资判断和投资预测,同时还要协助处理和解决顾客关注的问题。金融机构不仅要求金融从业人员遵守本职业道德规范和具备专业资格,还要求金融从业人员有很强的与客户面对面交际的能力,保证服务达到顾客满意的水平。
2.金融营销更注重关系营销:顾客是金融企业最大的资产。金融产品的同质性,决定了必须从顾客服务多样化来建立差异竞争顾客服务及管理的核心就是关系营销。以往传统银行以卖出金融产品为目的,而现代银行不仅限于达成交易,还要致力于通过质量、服务和创新来维护顾客,通过使顾客满意来提升顾客忠诚度。在这种以关系为中心的营销战略中,需要对顾客区别管理,将老顾客由简单的买卖关系变成经营伙伴关系。
3.金融营销强调全员营销和整体营销:金融企业的大部分员工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时,直接面对顾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意愿,因此金融服务营销要求金融企业员工在与客户接触、交流、服务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采用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和技巧把金融产品和服务介绍给顾客。同时,还要不断发现和挖掘顾客潜在的需求和意愿,创造顾客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
同时,顾客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识是从对金融企业的认识开始的,顾客认同和信任金融企业,才有可能接受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金融企业比一般企业更注重自身的整体营销。
4.金融营销更注重打造品牌形象: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非差异化,客户在接受金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时往往不是被产品功能本身所吸引,而是被金融企业的现场形象和金融企业品牌所吸引,包括金融企业经营场所的硬件条件、地理位置、服务水平和信息展示,以及金融企业在业界形成的有影响力的自身品牌。
⑷ 团队建设的内在因素有
团队建设的内在因素在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的引导力决定的
⑸ 跪求:证券公司营销团队建设有关内容!!
1、纪小带比自己岁数大的人,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他们,首先你要表现出比他们优秀的地方,树立自己的威信;
2、如果他们做的事确实让你很生气,你当然可以批评他们,只有表现你的不满他们才能知道自己错了,你只要注意在批评的时候体现出你对他们的尊重即可;
3、培养几个骨干,让骨干再带队伍,也就是说要分层级管理,你管理几个骨干,骨干管理基层经纪人,但你要注意增强对骨干的控制力度;
4、渠道的话你要掌握核心资源,其他的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⑹ 金融服务营销中存在哪些冲突
学习营销,重视营销。至于如何搞营销,大家一方面边做边探索,摸着石子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营销的经验;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同业情况,及时吸收、借鉴同业的成功做法,为我所用。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通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更趋多元化,营销信息几乎没有保密性可言,金融业营销手段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更加迅速和频繁。因此,在金融市场营销中出现“同质化”现象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成因之二,金融市场营销“同质化”现象是金融产品“同质化”的异化,是金融产品面临市场激烈竞争的无奈选择。由于各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同,产品的设计和构成极易趋向大同小异;在产品内在品质上,你优,我也优,没有太多的可比空间。加上绝大多数产品科技含量不是特别高,操作流程相近,非常容易模仿。而一些产品在推广应用的初期可能是各具特色,每当市场领跑者做得成功,立即被别的银行仿效,把人家产品好的特质嫁接到自己的产品中来。这样做,既省时省力省心,投入少,风险低,又容易产生效果,这就使得产品“同质化”现象成了无法回避的事实。而产品的“同质化”就必然会滋生营销“同质化”现象。
成因之三,严格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市场营销“同质化”现象的又一成因。金融业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殊性,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是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能。这就使得金融业的业务界定明确,产品的收费、定价较为严格,行业标准维持较高的一致性,而且在非常严格的监管下运营。通常情况下,一个银行产品的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在监管层面不触红线。同时,在严格的监管下,对客户的营销更多是从服务上寻找突破口,通过培养客户忠诚度,打造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以良好品牌形象吸引客户,营销手段只能中规中矩,不能越雷池一步。因而,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形成类似套路的营销模式,而且充满着浓厚的行业特殊性,“同质化”现象就自然不可避免。
二、金融业市场营销 “同质化”的几种表象
尽管,近年来在金融市场营销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新的做法,影响并推动着金融业的营销活动。各金融机构也都结合自己的经营实际,不断创新营销模式。但稍加留意国内金融市场营销,大致还可看出其中趋于相似的营销共性,这就是金融市场营销的“同质化”现象。具体表现为:
1、营销宣传“同质化”。首先在营销宣传的内容上都突出产品的买点,主要体现诚信、优质、方便、
⑺ 如何做好营销团队建设
常言道: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企业要成长和发展,团队的建设和打造是首要因素,无论您的产品再好、服务再好、市场再大,没有一支核心高效的营销团队,作为管理者,您也只能仰天长叹!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支高效和核心的团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正确认识和分析现有团队情况。
很多营销团队的管理者,在构建自己的营销团队时,脑海里并没有清晰的目标设定。应该招聘多少人员?应该招聘什么样的人员?只是凭借主管臆想去搭建营销团队。结果员工招聘进来以后,发现现实状况并不如自己所想,于是更多的营销管理者,把问题归根于营销人员的素质等等。结果大多是团队散了又建,建了又散,几年下来,团队一直都没有得到稳定,更不必谈如何高效和核心了,诚然,团队业绩自然就不可能有多么的辉煌。
因此。在构建团队之初,有几件事情我们不得不做。
1、了解现有营销团队人员情况:在现有营销团队的了解中,主要明白现在的营销团队缺乏什么样的人,是缺乏孙悟空,还是猪八戒,还是沙僧?一般来说营销团队的合理构建,不能全是孙悟空,也不能全是沙和尚,需要做到合理搭配,方能取得真经;我遇见过很多团队,基本上都是沙和尚,于是团队士气不高,竞争意识不足,斗志缺失。这样的营销团队大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战斗力。
2、细分团队目标:每个营销管理者,对于公司下达的目标,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比如现在全年目标1000万,那么现有团队人员能够完成目标任务的多少?还需要补充什么样的人员来完成业绩指标?在这个人员搭配和目标细分里,要做到一般1.5-2倍以上的设定。如果团队任务是1000万,那么我们的人员配置至少要在1500万-2000万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千万不要把目标定的太死,很多人容易把目标订成刚好达标,这样的结果通常都是结果离目标相差甚远。
3、行业细分性:如果我们的团队是按行业分配客户的,那么如何准确做好每个营销人员的行业划分非常重要。哪个同事适合做地产、哪个同事适合做车行、哪个同事又适合做商超?在这里,我们千万不要生拉硬拽,不了解每个行业的情况、不了解每个营销人员的情况、生拉硬套给营销人员,结果一般适得其反,不适合做房地产的同事你非要他做地产,一来会引起抵触情绪,二来实际效果不会理想。在了解团队人员情况后,现在我们还差做哪个行业的同事,我们需要寻找适合做这个行业的同事应该具备什么特征?这点非常重要。
二、如何制订招聘策略和选择招聘渠道
通过第一条,我们几乎可以制订好基本的招聘策略了,也就是我现在要招孙悟空几名?要招聘活跃团队气氛的猪八戒几名?勤奋踏实肯干的沙和尚几名?如何建立起一个阶梯状的营销团队?
策略制订后,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人从哪里来?怎么来?现在大家做营销团队的招聘几乎千篇一律来自于招聘,其实我认为招聘一般只能解决基础型人才建设,也就是猪八戒或者沙和尚之类人才;而孙悟空,通过人才招聘渠道,大多无法招聘到,这也就是很多营销管理者,都觉得招聘比较难的主要原因。我一直有一个特有的观点就是:“人才绝对不会沦落到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地步,如果今天你都沦落到去人才市场找工作了,那说明基本上你就不是人才了。”孙悟空这样的人才,一般都是被别人拿着锄头四处挖掘的对象。
那么我们又如何去挖到“悟空”呢?其实很简单,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但是他却比较单纯、是正义、勇敢无畏、敢于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大闹天宫里的天宫代表了封建的迂腐思想)、忠心耿耿、机智敏捷的代名词,所以,我们吸纳孙悟空最主要的法宝就是从道义、义气、正直去入手,要从心地里去和他交心,对他们绝对不能小气,要有大格局,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那么孙悟空在哪里呢?孙悟空一般存在于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同样也存在于我们同行业的企业里,也存在于我们的圈子中?因此我们要找到孙悟空,就必须找到如来、观音,同样必须走进悟空经常生活和出没的“五指山下”。我们大多经营管理者,不熟悉圈子、不熟悉行业,每天闭门造车,大门不出,埋头苦干,试问又如何能寻觅到“悟空”呢?
三、如何创建良好的团队氛围?留住人才。
营销管理者还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留不住人才。好不容易千辛万苦招聘到了一个人,今天来了,明天就走了,明天来了,三个月后又走了。其实,要留住人才也并不难:
首先:构建好良好的营销培训体系。
我接触过很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完善的营销培训体系。新员工入职后,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看看公司资料,看看PPT,看看公司制度,接下来就让你找资料,打电话,拜访客户。试问,营销人员能在短短几天内完整的对公司的产品认识清楚吗?能够对公司的客户方向明确吗?又能确保知道如何开发客户和电话营销吗?在这里,我们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大多管理者认为招聘进来的营销人员都是精英,什么都懂了。试想想,如果他什么都懂了,还会来您的企业做个基本的sails吗?因此,我们必须在新员工入职的一周内完成基本的营销培训和管理培训,包括公司制度、企业文化、团队文化、产品知识、客户开发、电话营销。这几堂课必不可少。
员工过完第一个阶段后,我们还应该陆续提供第二阶段,第三、第四阶段的培训体系,确保他们在不同阶段能学到不同的东西,能提升不同阶段的知识和能力。一般来说,我们的营销人员最希望得到的就2个东西,一是学到知识,二是赚到银子。因此,营销体系建设灰常重要。
其次:构建良好的团队氛围。
新员工入职的第一个阶段,尤其是前几天,一般对新的环境都比较陌生,容易造成孤独感。这个时候营销管理者必须让他尽快融入到团队里面来,让他和老员工一起,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通常我们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户外活动、羽毛球、摘草莓等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千万不要让营销人员脱离了团队。
沙场点兵,做好营销团队的初期建设,做到有兵可点,是摆在我们每个营销管理者面前的首要目标。如何打好这支营销团队的建设,做到步兵、炮兵、骑兵的合理配置,也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