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资管新规它对金融行业有哪些影响呢
资管新规全名《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于去年11月发布。简单来说,宏观层面关系到国家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中观层面关系到百亿元规模的资管行业;微观层面关系到万千家机构未来生存转型之道,以及数量更为庞大的金融民工的年终奖能拿多少。
有保险资管人士点评,这是第一次正式把保险资管列入资管行业,使保险资管机构可以在同一起点上与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公平竞争,改善了保险资管机构的市场地位。
保险行业可以跳过银行、直接赚取利差收益,促进商业保险的发展。
对信托行业,迎来刚性转型期主动管理成大方向
在降杠杆、去通道的大背景下,信托业难免经历转型的“阵痛”,但就长期来看,资管新规对行业发展是利好。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认为,资管新规对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监管环境下,信托转型不仅是生存的的需要,更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
他表示,2018年信托业实际已经全面进入刚性转型期,这意味着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已经势在必行,不可逆转。“今年注定会成为信托公司刚性转型元年,任何冲规模、做通道的动作都可能是踩红线的动作,靠通道业务为支撑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将成为过去。”
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26.25万亿,去通道、去杠杆背景下的信托业面临着行业收入增长放缓、信托报酬率下滑的挑战。
B. 资管新规的出台背景及影响
资产管理是金融领域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经济金融注入了新活力。随着资管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已经进入大资管时代。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将面临调整和洗牌,过去粗放、野蛮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中国资管行业将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建投研究院组织力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资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入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形成了十几篇的比较有深度的研究报告。本书即是这些报告的集成。
应答时间:2020-09-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C.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都有哪些影响
对于我国百万亿元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资管新规从酝酿到征求意见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特别是存量规模接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向标准化、净值化转型的进展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2017年底,除了招行、中信银行之外,多数股份行理财余额大幅减少。
资管新规落地后对银行理财冲击有多大?周之行分析称,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依然会持续发展新产品,即便是采用表外转表内的方法,也会试图将资管资金存留在银行体系内,但这部分一定会外溢,初步估算大概七成规模依然在银行体系之内。部分资金体量会慢慢往外部资管公司流转,包括公募基金,甚至包括私募基金都有可能吸收银行外溢的存量资金。
奥纬研究报告显示, 当前,银行客户行为正在加速市场化,其中个人金融资产投资配置中,银行理财、股票、公募基金、信托、私募、保险的占比显著增加。而居民储蓄却从2007年的69%下降至50%。
在资管新规的新导向下,将严格区分合格投资者和非合格投资者,这从本质上有利于银行。“未来非标投资者会部分回到银行存款体系,尤其是降低债权类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以后,他们可能进入债权的非标投资,成为合格投资者。”
此外,他认为,资管新规落地后,资管市场将出现底层资产替换。首先,债权资产从影子银行资产替换成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资产,资产特性变得更分散了;其次,资管新规后,底层资产将向二级市场转向,实际上变成二级市场公开的资产;最后,期限拉长后,底层资产将向PE类资产转变。银行做不了二级市场和PE市场,某种程度对银行是挑战。
D.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有何影响
4月底发布的资管新规改变了资管行业过去赖以生存的舒适土壤,最明显的冲击便是打破刚兑带来的市场环境剧变。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一旦刚兑产品大量退出市场,因青睐刚兑而选择银行理财的客户,很可能会转移至其他更具投研能力的资管机构,银行理财整体规模或将萎缩近两成,这也倒逼银行向精耕细作的“真资管”经营模式转型。
其中在风险偏好需求方面,报告指出,资管新规发布后,客户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市场份额占比近20%的一级风险产品(规模约为5.15万亿元)所对应的客户或将逐步退出理财市场。二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经过教育和引导,会继续留在理财市场,但未来将更偏好于类货币基金型或其他相对低风险的产品。三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风险偏好适中,可较快适应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四五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风险偏好相对较高,资管新规后,理财资金投向范围扩大,适时推出主要投向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可进一步匹配这一部分客户的需求。
E. 请问资管新规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方面,开启资产行业统一监管新篇章。中国当前实施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内”的金融体制,各资管容业务在不同监管体系开展,监管要求不一致,这也给了资管业务嵌套规避监管、扩大投资范围以可乘之机,导致通道业务盛行。而监管新规只允许理财非标业务通过自己管辖的信托公司进行。因此,这次央行牵头制定资管监管新规在推动我国资管行业统一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另一方面,求同存异,对现阶段资管行业重大问题进行了基本规范。
F. 资管新规对资管业务有什么影响,和合资管是怎么做的
资管新规对资管业务的影响比较长远,和合资管会重点从金融科技创新的角度,结合多个方面的情况,比如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相关政策的变化等,积极调整业务和管理结构。同时以资本市场为着力点,通过专业化、职能化的运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G. 资产新规正式发布,大家觉得会对市场有何影响
资管新规正式发布,这是未来至少三年金融市场的变革主线,尤其对银行理财和银行的经营包括经济的发展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个资管新规影响的是以下资金,目前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2.2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9万亿元、公募基金11.6万亿元、私募基金11.1万亿元、证券公司资管计划16.8万亿元、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13.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2.5万亿元,总共近百万亿元。
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刚刚出来的时候,一些银行联合起来曾经有一个反馈意见,正式的文件看来是吸收了一些意见,做了一些适度的调整,但是基本的框架和基本精神未有改变,说明监管层对这次金融去杠杆的决心。此次监管新规实施后,对于银行业影响最大,因为银行业目前管理有22万亿级别的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新规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必须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并且确定了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并要求其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跟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分开,这是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彻底变革。
银行理财之所以有以上的顽疾,主要是因为它的产生是利率市场化和经济放缓的结果。近几年经济放缓,内需不足,房地产信贷调控,银行创造的货币不能通过贷款释放出去,而作为存款收益率太低,于是银行把部分存款挪到表外作为理财产品,吸引存款,投资到房地产,基础设施,或者找个信托等通道高息放出去,由于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监管层也就允许这种做法了,没想到最近今年增加非常快。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尽管是表外产品但是都是刚性兑付,就是不管投资的资产赚了还是亏了,都必须保本保息,这对于银行存贷款业务造成威胁,风险积聚在银行业。也导致投资者冒险投资,包括信托、创业投资基金等都存在以上问题。净值化管理的主要指向就是解决刚性兑付问题,也就是你投资的底层资产净值多少,就按照净值兑付,亏了就亏了,赚了就赚了,不像以前机构要挪用其他产品的资金去兑付,或者发新的产品兑付旧的产品,这是一种旁氏融资,积累非常大的风险。这就会导致公私募的产品发生较难预期的风险,尤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考验最大,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都将经受市场的考验。
这个新规实施后,部分理财购买者由于害怕风险,可能会把银行理财资金转投存款或者投资其他产品,投资货币基金的资金可能会更多,如果资金大部分涌向货币基金,那么目前高企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也会降低,从而带动公开市场利率的下降。还有部分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强的资金可能去购买公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股市,这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此前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稳赚5%以上的收益,就没必要去投资股市购买基金,承担风险。此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扭曲了风险收益结构,也是资本市场落后的重要原因。
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去做存款,因为资管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净值化管理,凸显了风险,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就会去存款,比如近期大额存单的大量发行,并提高利率,事实上就会吸引部分理财资金。这可能是此次监管层出台资管新规最核心的初衷:从央行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看,2017年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9.0%,比年初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少增1.4万亿元。从人民币存款部门分布看,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同比少增5649亿元、3.2万亿元。
今年前两月居民存款有所回升,但是非金融企业的存款却大幅减少,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累计增加3.55万亿元,同比少增234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累计增加3.7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累计减少2.38万亿元。银行存款的减少应该是目前银行业的心腹大患,存款减少的话企业融资成本还会继续提高,贷款的就成了无源之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此次资管新规能够达到以上目的,理顺金融市场,最终真正达到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目的,那真的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之福。
H. 资管新规发布后对银行有何影响
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一方面将迎来资管新规出台所带来的业务发版展新机遇,另一权方面也面临业务转型升级的新挑战。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银行理财的发展应着重提升投研能力。
在提升投研能力方面,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提出,银行资管应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前瞻性预测,把握资产轮动机遇,结合经营实际提高大类资产的配置和组织能力。微观层面上,银行资管需进一步强化自身在固定收益和泛固定收益资产领域的优势,并在债券投资方面从目前持有到期为主的投资模式逐渐向交易型、策略型的投资模式转型。在此基础上,银行理财需要围绕固定收益市场未来增长的重点领域,包括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PPP等打造相应的投资能力。此外,银行理财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提升权益投资、委托投资和量化投资的投研能力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