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家严打金融诈骗下还有哪些正规金融公司存
信用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规避信用卡诈骗,要牢记勿轻信手机信息、保护好刷卡密码、设置支付限额等防范要点。
常见的诈骗手段有短信通知"亲切"指导、电话联系索要密码、伪造网站诱人上当、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演双簧瞬间调包等。
② 金融诈骗公司通用的诈骗手段有哪些
打电话,说你的信用卡刷了多少钱,事实上你并没有办信用卡。还有就是P2P的那种,你存钱进某个机构,利息很高,但是很有可能会碰到公司卷款跑了
③ 金融诈骗公司员工全部被批捕吗
如果当事员工明知公司实施的是诈骗行为,已经帮助实施该行为,涉嫌诈骗罪,且属于诈骗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判多久需要结合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情节来加以考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度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犯此罪的刑事处罚规定如下: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知者单处罚金道;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④ 常见的金融诈骗有哪些
票据诈骗危害大
票据诈骗是金融诈骗的主要形式之一,而“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汇票?又是票据诈骗的重灾区。发生在湛江一家有限公司变造或伪造金融凭证案,金额达2亿多元。
原上海XX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某某与无业人员乔某某合谋,由乔某某从广州以2万元购得一张伪造的票面金额3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承兑汇票?,而后持票到无锡一家商业银行的分理处,进行了“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骗得人民币296.08万元。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十分高明的手段克隆“银行汇票?,往往超前一步赶到兑付银行,以假乱真,骗取现金或转帐结算,等到真正的兑付人持票存取款时,才发现票据被诈骗。
信用卡诈骗严重
近年来,随着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迅速发展,持卡人数的不断增加,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逐渐增多,其中以恶意透支的方式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尤其突出。据前不久一个省的工、农、中、建四家银行信用卡使用情况的调查,恶意透支者多达5000多人,金额高达500万元以上。
据一位恶意透支人被捕后的交待,他利用多张信用卡,采取逃避授权异地取现的手法,在多个自动柜员机上恶意透支98笔,取得现金6万余元。一些恶意透支者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有的甚至高达10万、20万元以上,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了信用卡业务的正常运作和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
小额开户需警惕
最近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电子汇款和通存通兑的有利条件进行诈骗,行骗前,先开一张5元或10元的存单,然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活动。
从以上可以看出,金融诈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只是当前金融诈骗的几种主要形式,金融诈骗的形式也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多端。不管金融诈骗的形式多么巧妙,但只要加强监管,坚守制度,提高警惕,慧眼识骗,就能防患于未然。
⑤ p2p金融诈骗公司有哪些
太多了,防不胜防,数不胜数。
要让骗子消失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自我保护,自我防范,不给骗子创造机会。
首先,我们不要贪小便宜了,更不要做一夜暴富的美梦。
⑥ 关于网络金融诈骗都有哪些
网络金融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四)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⑦ 有哪些金融史上的著名骗局
我的周围有一些朋友迷恋上一些叫维塔币的东西,这是我所见过金融史上比较重大的骗局,就光我这个朋友他们一家人就在这个骗局里投入了将近1000万的资金,他们坚信这个维他币能够上市,坚信他能在这一个维卡币里挣1亿或者是更多,我觉得这样效仿比特币的虚拟货币多半都是骗人的。
⑧ 有哪些著名的金融诈骗
近年来全球重大的金融腐败案首推2009年美国华尔街麦道夫案
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1938年4月29日——),美国著名金融界经纪人,前纳斯达克主席,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诈骗案——“庞氏骗局”的主犯,2009年6月29日被纽约联邦法院判处150年有期徒刑。
[编辑本段]曾经靠白手起家的华尔街传奇人物
伯纳德·麦道夫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1960年,从纽约赫福斯特拉私立大学法学院毕业后的他靠利用暑假打工当救生员和安装花园喷水装置赚来的5000美元,创立了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麦道夫凭借其聪明才智渐渐成为华尔街经纪业务的明星。上世纪80年代初,麦道夫在华尔街积极推动场外电子交易,将股票交易从电话转移到电脑上进行。当时,麦道夫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可独立从事证券交易的交易商。1983年,麦道夫公司在伦敦开设了办事处,并成为第一批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美国公司。1991年,伯纳德·麦道夫成为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在其带领下,纳斯达克成为足以和纽交所分庭抗礼的证券交易所,为苹果、思科、Google等公司日后到纳斯达克上市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2000年,伯纳德·麦道夫公司已拥有约3亿美元资产。
麦道夫家族基金会主要捐助犹太慈善组织,帮助建设剧院、大学以及艺术事业。
“庞氏骗局”专杀熟
2000年功成名就后,麦道夫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转变。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以稳固的高投资回报率使自己再次成为华尔街的传奇人物,直到2008年12月初露馅。
打入精英俱乐部拉客户
棕榈滩乡村俱乐部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这是一个高端犹太人俱乐部,只有300名会员。要申请加入其中,不仅要足够富有(会费30万美元),还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士,每年的慈善捐款记录不少于30万美元。
麦道夫很轻松地就打入了精英云集的乡村俱乐部,并吸引了众多富有的犹太会员。麦道夫很会揣摩投资者的心理,他刻意营造出一种排外气氛,并实行“非请莫入”的政策,只有经过邀请的投资者才能成为公司客户。这意味着,成为麦道夫的客户有点像加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俱乐部,光有钱没有人介绍是不能进的。
这一策略非常成功。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麦道夫从不解释投资策略,而且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拒绝接受你的投资。
在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和鸡尾酒会上,人们不时提到麦道夫的名字。一些犹太老人称麦道夫是“犹太债券”,能给出8%至12%的投资回报,而且每年如此,不管金融市场形势如何。麦道夫曾吹嘘:“我在上涨的市场中赚钱,下跌的市场中也赚钱,只有缺乏波动的市场才会让我无计可施。”
50年交情老友照样骗
95岁高龄的俱乐部成员、服装大亨卡尔·夏皮罗是此次骗局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认识麦道夫近50年了,曾邀麦道夫参加他的95岁生日宴会,和他一起旅行,甚至带他的曾孙玩。夏皮罗旗下的公益基金向麦道夫的基金投资了1.45亿美元。此外,夏皮罗及其家人还将另外4亿美元交给麦道夫管理。
随着客户的不断增多,麦道夫要求的最低投资额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100万美元升至500万美元,然后又到1000万美元。至少有1/3的俱乐部会员投资了麦道夫旗下的基金。
由于回报稳定,麦道夫的名声越来越大,会员都以拥有麦道夫投资账户为荣。
骗局被曝光
2008年12月初,麦道夫向儿子透露,客户要求赎回70亿美元投资,令他出现资金周转问题。12月9日,麦道夫突然表示提早发放红利。12月10日,麦道夫向儿子坦白称,其实自己“一无所有”,而是炮制了一个巨型金字塔层压式“庞氏骗局”,前后共诈骗客户500亿美元。10日当晚,麦道夫被儿子告发,引爆史上最大欺诈案。12月11日,麦道夫被捕。
在案发前,人们信任麦道夫,麦道夫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他们交给麦道夫的资金,都能取得每月1%的固定回报,这是非常令人难以置信的回报率。但事实上,麦道夫并没有创造财富,而是创造了别人对他拥有财富的印象。顾客们并不知道,他们可观的回报是来自自己和其他顾客的本金——只要没有人要求拿回本金,秘密就不会被拆穿。但当有客户提出要赎回70亿美元现金时,游戏结束了。
截至2008年11月30日,麦道夫的公司帐户内共有4800个投资者账户,这些受骗的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犹太人慈善组织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受到法律严惩
2009年3月,麦道夫表示对包括证券欺诈、洗钱等在内的11项刑事指控认罪,欺诈金额累加起来达到650亿美元。
2009年6月29日,纽约联邦法院判处麦道夫150年有期徒刑,这意味着麦道夫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法院同时判决没收麦道夫约1700亿美元财产,麦道夫的妻子也将上交名下8000多万美元资产,但获准保留250万美元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