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好的营销服务对农信社发展的作用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既迎来了国家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各类产业逐步向二级城市、县级城市转移,县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又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远未消除、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农信社盈利能力弱化的客观挑战。实施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既是农信社立足当下,谋求规模效益的现实选择;也是着眼未来,实现战略转型的长远之策。
一、市场营销概述
市场营销,就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产品促销、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现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思想发端于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步进入我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成熟,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得到了不同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
二、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的重要意义
(一)市场营销是农信社服务三农的客观要求。农信社承担着助推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历史使命。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居民家庭财富的积累和金融消费需求迅速攀升,一批有文化、有理想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正悄然成为农村金融消费市场的主体。他们对现代金融服务产品需求更丰富,服务水平要求更高,农村信用社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型的管理方式,“坐商”、“官商”的营销理念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市场营销是农信社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金融市场的日新月异和同业竞争的白热化,好酒也怕巷子深的观念在银行业竞争中深入人心。以达州市为例,除农村信用社外还同时存在工、农、中、建、邮储等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共18家金融机构。今年6月成都农商行首家异地分行更是成功落户达州,部分商业银行的触角已经在向农村信用社的主阵地——乡镇延伸。各家商业银行通过大量引入市场营销,从经营种类多样化、方法科学化、手段现代化等方面积极参与竞争,县域金融市场有限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基层社必须走出金融业传统的“卖方市场”经营模式,开发引入市场营销机制,适应和创新客户市场需求,开展存款营销、贷款营销、中间业务营销,营造“买方市场”的形成,从而促成自身的发展。
(三)市场营销是农信社战略转型的强大助力。随着近年来规模的快速增长,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吹响了从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型的号角。传统的经营阵地和客户群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信用社经营的需要。农村信用社要想保证已有阵地,拓展新天地,则需要增大市场占有份额,争取更多的优良客户群体,在竞争中求发展。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市场营销活动,把农村信用社的产品和服务营销给现有客户、现有市场,发现新的市场,开发新的客户,拓展新的业务,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将战略转型向更高层次推进。
三、当前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市场定位不明。目标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有片面重视市场竞争而忽视目标市场定位的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信社规模效益的提升,在市场定位上,农信社要从以服务“三农”为主,转向农村和县域并重;在客户对象上,要从以农户为主转向农户、中小企业并重。明确的市场定位,一是可以让农信社结合内外部条件,根据目标市场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利用自身优势展开错位经营,集中有限的资金为重点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县域中小企业客户,他们贷款额度小、频率高、时间短、需求急,与讲究规模效益且决策链长的大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在这部分客户群体的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
(二)专业人才匮乏。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人。由于历史原因,在当前农村信用社伍中,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思维方式等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未能根本转变,普遍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多数人不了解营销, 也未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
针对这样的情况,一是应盘活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择优选拔人才。如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近年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生,坚持“逢进必考”,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全面优化,一大批有知识有闯劲的年轻人为农信系统带来了新的活力。二是要创新全员培训思路方法,加强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如渠县联社在全县信用社范围内展开提高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和基本操作流程水平的“三基”工作活动,仅2011年全年就举办10余期培训班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金融法规、营销知识培训,受训员工达500余人次,达到了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培训效果。
(三)营销意识淡薄。前几年,一些金融机构从农村和县域大踏步撤退,农村信用社在一些区域取得了优势甚至是垄断地位,竞争的缺乏使部分农信社养成了等客上门的懒散作风。一些基层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习惯于按上级下达的任务、计划办事, 缺乏开拓创新经营的意识。部分员工对市场营销存在片面认识, 重存款营销轻贷款营销、将营销仅仅视为是“拉关系”、“做广告”。营销意识的淡薄、营销观念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信社营销工作开展、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对此,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以“为客户增加价值”作为服务的最终标准。一是转变营销观念。由坐等客户上门变为主动上客户门,变产品管理为客户管理,完善大客户维护机制,进行“一对一”关系维护,发展一大批核心优质客户、黄金客户。二是推行全员营销。紧紧围绕提高市场营销能力,构建市场营销体系、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建立“后台”为“前台”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全员为客户服务的营销机制。三是要求全面营销。农信员工不仅仅要吸收存款,营销贷款,同时还要营销农村信用社的理财服务、企业品牌、企业文化,满足客户需求,并以此谋求与客户建立全面、稳定和长期的合作关系。
四、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策略浅析
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可以用被营销理论界广为接受的4Ps理论进行分析。4Ps理论是美国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提出,包含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大营销策略,下面笔者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对农信社营销策略作简要分析。
(一)产品营销策略: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产品是货币资金和金融服务。农信社应在满足消费者最基本利益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尽可能多的附加利益和服务;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推出有针对性的新产品,使自身的金融产品实现最优组合,形成提供全面服务的金融超市。以渠县联社为例,针对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和中小微企业客户融资特点,接连推出“抵(质)押加保证担保贷款”、“互助式会员制担保贷款”、“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贷款”、“商城商户信用共同体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切实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为县域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价格营销策略:在金融产品创造出来后,定价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银行营销的成败。作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小银行,提供质次价高的金融服务将会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信誉,也会严重削弱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在服从利率政策、经济金融法规和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农村市场特点和县域经济环境,为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制定出合理的利率和收费价格。必须强调的是,作为普惠制金融机构,农信社在满足自身业务发展、效益提升的同时,还肩负着较多的社会责任,履行了政策性银行的部分职能。因此,在金融产品定价机制上农村信用社应遵循金融让利经济、银行让利于民的原则。在渠江流域“9.18”洪灾后,渠县联社已累计发放执行当期人行基准利率的灾后重建贷款4200余万元,以自身盈利损失的代价全力支持了灾后新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渠道营销策略:营销理论当中有“渠道为王”的著名论断,即抢占最多的与消费者接触的机会,则更可能占有最大市场份额。对银行而言,网点是为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的首要渠道。因商业银行曾纷纷淡出农村金融市场领域,农村信用社在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其他银行无法比拟的网点渠道优势。农信社一是要发挥既有优势,对现有网点进行改造和转型,强化网点布局建设,在城区打造一批现代化的精品网点,以适应县域激烈的金融竞争需要。二是要将电子技术全面应用于各项业务,通过ATM机、自助取款电话、网上银行等完善电子银行营销体系,改变过去通过增加机构、网点、人员等要素来扩大业务的高成本、低质量的竞争模式。如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开展的旨在乡乡都有自动取款机、村村有自助取款电话的“惠农兴村”工程,既是一项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便民惠民工程,更对农信社抢占市场、完善营销渠道起到了助推作用。
(四)促销营销策略:促销是指以各种手段向客户传递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农信社的金融产品能否被客户认可和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产品的促销。农村信用社一是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加大宣传投入、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网点形象,提高在客户群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二是要实现金融产品由销售观念向推销观念的转变,主动向客户推荐、出售自己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帮助客户了解和认识金融商品,激发其需求欲望,影响和促进客户的购买行为,将客户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并不断扩展客户群。以渠县联社为例,通过加大对县域交通干道、公交站牌、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广告投放造势营销,利用渠县房交会等契机对金融产品借势宣传,有效提升了县域客户对农村信用社品牌和金融产品的认同感。
www.nenghuibuxiu.com
Ⅱ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1)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机构网点少。农村金融机内构网点分布不均匀。容在东部地区,网点过于集中,但是在中西部有些乡镇都没有设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2)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2003年以来,作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3)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比如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数达到13.4%,而这个比例高于全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
(4)产品和服务单一,支农功能不强,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5)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没有形成合力,在农村地区进行信贷资金投放缺乏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信用基础。
Ⅲ 如何提高银行营销人员营销意识和服务水平
一、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满足客户需求,树立服务理念
作为企业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工商银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的价值观涵盖了“诚信、人本、稳健、创新、卓越”五方面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对工商银行多年来企业精神、文化理念、经营方式和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述。
企业服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银行企业来讲,它应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创建银行服务文化,就是把银行企业文化中的这一核心内容给予特殊的关注,通过有意识地投入、培育、提炼、积累、引发和塑造体现企业自身优质服务特点的文化和精神,以有效地激励、规范、约束、协调每个员工的服务思想和行为,在银行服务领域里造就一种追求卓越,创造辉煌的精神优势。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挑战,工商银行的每一位员工应深知形势的紧迫性和工作的重要性。以真诚的服务留住客户,以细心的服务感动客户,以耐心的服务吸引客户,作为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深化服务内涵,从小事上下大功夫,以小事带动大事,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吸引客户。
二、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
必须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为客户排忧解难,不断赢得客户的好评,全面提升客户满意率,有效地激励、规范、约束、协调每个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行为,造就一种追求卓越,创造辉煌的精神优势,将尽一切可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每一个职工的工作宗旨。
首先要统一思想积极引导,让员工从思想上进一步加深对“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再认识,提高员工现场处理能力和技巧,热心为客户排忧解难,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引导员工以阳光的心态,热情接待好每一位客户。
其次要加强现场管理提高质量,督促和提醒员工自觉使用好营业网点服务质量监测系统,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主动请客户评价。同时加强与客户的现场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以情动人,赢得客户的好评,提升网点整体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第三要梳理分析加强整改,各网点要按时汇总客户诉求情况,结合员工的客户满意度评价排名、现场诉求处理记录等进行定期综合分析点评,查找服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针对客户提出的合理建议进行优化,对员工服务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立即整改,促进员工真诚服务,用心服务、规范服务,提升工商银行的品牌形象。
三、加强精品服务,改进服务方式
客户从银行服务中得到结果只是一种满足感,一种方便感,一种被尊重感,一种精神愉悦感。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服务者是否具有丰富的金融商品知识,娴熟的服务技能,更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而独特的服务理念,这是形成“精品服务”的关键所在。银行要充分运用营销文化,促进业务经营,就要十分注意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现代金融企业营销意识,自觉掌握金融商品有关知识和接待技巧,从而最大限度地取得营销交易成功。
首先细化服务对象,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服务手段和服务组合,配合不同的服务战略,有目标客户的开发和培育,有当前核心客户的发展和增长,有对过去客户的扬弃,从而使客户服务细化和专业化。
其次培养服务文化,由被动的管理事、物、向客户提供产品转为管理人、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服务;从管理人的行为向管理人的思想转变并逐步形成一种服务观念、理念转变,从外部实施控制转为自主性控制。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文化力,营造良好的营销文化氛围会带来全员特别是营销人员服务效率的提高,从而大幅提高整体竞争优势和能力,这也是培养全员价值认同、归属感的基础。
再次优化服务流程,细微服务和服务创新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另一重要内容。细微服务是要求服务人员准确地捕捉和满足客户需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加强服务;创新服务主要是有特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四、强化服务监督考核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检查监督、强化考核。通过每月的服务工作会议、季度的服务工作分析会议,将各网点服务投诉、客户满意度、现场、非现场检查情况进行点评,分析服务工作现状,梳理服务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明确责任措施,提出目标要求。
加强营业网点的服务检查监督,增加服务监控手段。通过远程监控系统,随时、重点的对服务情况实施监控,切实加强对服务过程的细节管理。对各级各类服务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服务投诉按月进行通报,季末纳入网点绩效考核。同时继续推进客户满意度评价的每日点名通报,月度、季度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后的网点、员工进行重点督导并与目标绩效挂钩,进一步规范员工服务行为,推动网点客户满意度的不断提升。对排名靠后的网点,对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将提升服务质量的主要压力由员工转向各级管理者。
作为服务行业,优质的服务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间的竞争取胜最终要靠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来保证。二十一世纪是强调服务、关注客户的时代,因为服务是营销的基础,是连接产品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一家银行的口碑正是植根于它所提供的服务品质。卓越的服务品质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正逐渐成为一家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Ⅳ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是怎么样的
随着中国加入,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组织,将受到外资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夹击,原有的一批优良客户群将有流失的危机,自身盈利能力将变得弱化。要在这个强大的挑战面前立足自身建设,促进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份额,争取在多变的形势下获取发展,稳定并巩固客户
,提高自身盈利水平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实施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特殊企业,其经营的目标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获得自身经济效益.而为了获得这种自身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市场营销来使客户了解它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实施市场营销是农村信用社的明智之举。金融环境市场化使金融业面临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态势,各家商业银行通过大量引入市场营销,从经营种类多样化、方法科学化、手段现代化等方面积极参与竞争,对金融市场有限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金融环境促使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基层社必须走出金融业的传统卖方市场经营模式,开发引入市场营销机制,适应和创新客户市场需求,开展储蓄营销、贷款营销、中间业务营销,营造和促进买方市场的形成,进而获得经营过程的丰厚回报。
实施市场营销有利于提高综合竞争能力。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信用社传统的经营阵地和客户群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信用社经营的需要。农村信用社要想保证已有阵地,拓展新天地,则需要增大市场占有份额,争取更多的优良客户群体,在竞争中求发展。推行行之有效的营销管理是农村信用社提高竞争力的出路所在。通过卓有成效的市场营销活动,在把农村信用社的产品和服务营销给现有客户、现有市场的同时,发现新的市场,开发新的客户,拓展新的业务,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能力。
实施市场营销是凸现信用社竞争优势的途径。竞争优势应是一个企业自身独有的,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复制的特殊优势。农村信用社实施市场营销,可以通过有形、独特产品介绍、服务过程等,展示农村信用社的新风貌、新形象、新实力,充分凸现农村信用社竞争优势。
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中的问题
目前,市场营销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信社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主要是以下三个问题:
营销意识淡薄,营销观念无法适应市场化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先天不足,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习惯于按上级下达的任务、计划办事,缺乏开拓经营的意识,导致其市场营销意识淡薄,市场营销工作未能真正得以有效开展。等客上门、有求才应的作风在很多农信社业务经营中依旧存在。有的农信社虽然开始重视营销工作,但由于对市场营销缺乏深入认识,一些陈旧的甚至错误的观念依然存在,营销工作停留在表面和初级层次上。营销意识的淡薄,营销观念的落后,使农信社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已经成为制约农信社营销工作开展、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市场定位不准,贷款对象选择不当。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调研与细分工作不够深入,市场定位比较盲目。一些农信社重视工商业轻视种养业,重视企业轻视农户,重视公有经济组织轻视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片面追求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搞贷款垒大户;在贷款领域的拓展上,重视生产经营性贷款发放,而农村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等新兴信贷领域则少有涉足。更有一些农信社盲目效仿商业银行,服务对象非农化、经营管理商业化,与商业银行争资金、争市场,脱离了自己原先的主要服务对象,使得支农作用发挥不够,支农服务功能有所弱化。
经营品种单一,营销手段落后。在经营品种上,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品种仍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服务功能局限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营销手段上,则往往局限于广告宣传、微笑服务等肤浅表层的服务,没有深入的调研和周密的营销策划,没有有针对性的措施,流于形式,其结果必然是既浪费了资源,也无法最终实现营销的目的。
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工作的对策
加入WTO以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同业竞争日益加剧,先天不足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服务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其服务范围和对象有了较大变化。面对巨变的经营环境,农信社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要改变过去坐等上门的观念和作风,要认识到资金也是商品,认识到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开展市场营销工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生机与活力。在观念转变了,营销意识增强了以后可以按照经典的市场营销策略来进行营销,主要有以下几点:
产品策略。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产品是货币信用资金和服务,在制定产品策略时,必须以新颖独特来吸引客户,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就目前来说,农村信用社要在巩固老阵地,办好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同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开办多种金融服务项目
,以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信用社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把信用社办成金融超市,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制定产品策略时,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又要分析同业竞争的情况,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塑造出自己独特的市场形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吸引更多的顾客,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价格策略。金融产品的价格集中反映在利率和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上,由于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项目少,所谓价格策略,主要是在不违背利率政策的前提下,运用好浮动利率政策,开办不同利率档次的各种业务。信用社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也应多样化,可按成本、市场利率、期限、种类、信用等级、盈利能力、对信用社贡献等作为制定价格的依据,信用社的产品订价,既要考虑成本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市场变化、法规限制、风险程度、资金流向等问题。
分销策略。农村信用社分销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加快网点布局与结构的调整,扩大和完善网点功能,着手进行特色化经营网点的建设工作,积极发展有营销功能的综合性网点,集中专业化营销人员,提高服务功能与效益,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合理流动。其次,在服务差异选择上,要在支农的基础上,有重点地选择服务对象。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是必然的选择,要选择支持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生产、加工、服务等行业,在此基础上重点选择,如在资金运用上,把重点放在扶优壮强上;在目标追求上,把重点放在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经营上,让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效益。
促销策略。创新后的产品能否被客户认识、接受和喜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产品的促销,即对客户消费的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促销策略是实现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的有效保证。农村信用社可利用有效的宣传、人员推销以及服务促进等方式,利用宣传增加农村信用社知名度;设立营销员岗位,并逐步向客户经理方向发展;利用专人向外推销金融产品及服务,做好产品销售的事前、事后宣传和服务工作,取得客户的信任。
服务策略。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要在服务上下功夫,量化服务并加以考核
。可通过挂牌服务、限时服务等手段来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要求职工实行文明用语,讲究职业道德,快速高效地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使顾客在信用社办理业务时有安全、方便、舒适之感。
人才策略。农村信用社要以人力资源为导向,提高员工素质和竞争意识。
Ⅳ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①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②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内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③探容索发展基于订单与保单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④在银行间市场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拓宽涉农小企业的融资渠道。⑤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涉农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对符合条件的县级分支机构合理扩大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农贷信贷员包村服务。
Ⅵ 什么是农村金融服务站
现阶段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是提高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从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上来看,我国应主要
Ⅶ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指导思想是全来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源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着力点,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可持续的有效资金投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努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推动城乡金融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Ⅷ 如何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升农村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就是金融的“平民化”;农村普惠金融,就是要将金融普及到农村所有群体,特别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以及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普惠金融”前面加上“农村”二字,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普惠金融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普惠金融。
一、如何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覆盖全部县域支行,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和资源配置力度。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定位,明确政策性业务范围,加大对农业开发和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审慎发展自营性业务。
国家开发银行要创新服务“三农”融资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投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高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牢牢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更好发挥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
强化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服务功能,推动省联社加快职能转换,优化协调指导,整合放大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服务“三农”的能力。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稳步发展小额涉农贷款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持续拓展农村金融业务,促进农村资金回流。支持其他商业银行下沉机构网点,优化农村地区网点布局,适度扩大农村地区网点覆盖面。
二、如何提升农村金融服务
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鼓励按照规模化组建、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原则集中连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超过一定数量的发起行,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管理服务子公司。允许评级良好、管控能力强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到西部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重点布局老少边穷地区、农业主产区和小微企业聚集地区,不断提升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
加强融资担保公司管理,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鼓励其开展涉农融资担保业务,完善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协调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完善管理政策,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自律管理,引导发挥支农服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