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科技未来五大发展趋势有哪些
2019年1月9日,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8-2019中国金融科技专题研究报告》。2018年金融科技成为全球资本青睐的热点产业,发展进入3.0时代。数据显示,截至2018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额达580亿元。金融科技在细分领域的应用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金融科技-定义、分类与优势
金融科技的定义: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可以理解为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改善客户体验、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方面都有所突破。近几年,金融科技成为全球投资人和创业者聚焦的热点产业。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加强,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业务发展势头将继续保持迅猛状态,未来更多金融科技细分领域发展会走向成熟。但金融科技的发展讲究效率与安全的平衡,二者具有同等重要性却又存在矛盾,因此企业需要增强复合型人才以及技术储备,实现技术突破以推动金融科技业务进一步发展。
Ⅱ 金融行业的前景怎么样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金融专业,确实是当今的热门专业,高考生报考金融的很多,以至于很多学校的金融专业的高考录取线大大高于其他专业;考研金融也很热,跨考金融专业研究生的很多,各种本科专业背景的人都有,特别是工科的人很多。
金融专业通常就业于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等分支行业。由于金融业属于服务业,轻资产行业,而服务业是后工业时代经济的主体和重心,因此,金融业也会大有发展。
可就业产业:投资银行、咨询、消费产品、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商业银行、娱乐传媒、房地产和技术产业
适合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公司:例如著名国际投行 Goldman Sachs、Citi、Morgan Stanley、JP Morgan 等、国内投行中金、兴业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等; 四大会计事务所 PwC、Deloitte、KPMG、EY 和战略咨询公司 McKinsey、BCG、Bain、罗兰贝格等主要从事公司发展战略顾问;500强大型集团公司,主要负责集团企业财务部分的会计核算、资本管理、成本控制、内部控制等工作。
Ⅲ 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有哪些
取决于你想从事什么方面的,一般来说,金融包括三大市场:银行、证券、保险。
银行的话有很多部门,比如风控、业务、会计等等,要求的专业也不同,一般招聘集中在计算机、管理、经济、金融等专业背景。相对而言,银行在中国比证券和保险要稳定一些。如果是对理财有兴趣的话可以考虑理财规划,但是这个职位一般要有较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当然也有管理岗位,都是需要已经有工作经验的。
证券的常见的有股票和期货等等,还包括其他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证券市场相对银行来说,人员流动较大,但是长期在证券工作的话,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发展的话,一般在工作几个月至几年有了工作经验和客户资源后都可以转岗,也可以做分析。可以做独立的经纪人,经纪人和证券员工的不同可以网络下。
保险的话,因为这个我没做过,所以不太好说。技术的职位最著名的要数精算师了,主要是负责险种的开发。当然保险公司也有行政之类的,但是很多也是做保险业务出身的,不少是这样的。
从事什么职业,个人认为取决于自身性格和当时的环境,但是金融行业无论哪个行业,既然选择了就坚持下去,都会有不错的发展。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些。
Ⅳ 什么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
金融科技就是以线上形式来进行各种金融交易的行为,他的趋势包含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通过数据来分析金融问题。
Ⅳ 金融行业主要发展前景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不断深化,银行业积极布局落地区块链项目
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领域,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均有具体落地。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国内已备案的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公司约420家左右,共计506项服务。其中提供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的企业有72家,占比17%,共备案120项金融服务。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Ⅵ 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有几个方向
在市场经济中,赊销是企业间的贸易往来中一种重要的信用销售方式,不但加快了商业流通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商品的加大丰富和市场繁荣。同时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也扩大了产品销路,加快了企业发展。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融资难”问题,代销的扩大及买方的拖欠,使得企业又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
在此背景下,我国保理业务应运而生,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保理行业发展趋势与细分市场开拓策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9-2013年,国内保理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特别是2012年以后,保理市场地位大幅提升。根据中国保理企业营收情况数据统计,2013年保理市场营收规模达到3781.35亿欧元;同时,保理市场规模对GDP的渗透率2012年以来大幅提升,到2013年达到5.73%,中国保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Ⅶ 金融专业的发展方向
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以下: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微博]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Ⅷ 金融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金融学专业的学复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以制下: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微博]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Ⅸ 当前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如何应对金融服务的同质化
发展方向:
引导信贷资金有重点地向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倾斜,向经济社会薄弱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倾斜,向扩内需、保民生领域倾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提高调控水平。加快推进再贷款、再贴现业务,进一步解决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问题。有效发挥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引导作用,扩大“三农”信贷投放。
应对金融服务的同质化:
可通过品牌建设应对服务同质化
一、商业银行同质化竞争严重
目前,境内银行同业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主要源于其在客户、产品、区域等方面定位异常雷同,而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不仅侵蚀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也恶化了银行业的竞争环境。
首先,各商业银行均高度重视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服务对象细分不够,竞争策略大同小异,导致零售业务领域同质化竞争加剧。
其次,各商业银行推出的产品功能、服务内容相差并不明显,创新产品、服务趋同化严重,既形不成特色,更形不成竞争优势。
第三,大多数商业银行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实施跨区域经营,而且各商业银行都将经营精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尤其是中心城市。
二、提升品牌价值是应对同质化竞争的必由之路
虽然竞争对手可以复制产品、服务、技术以及流程,但是它们无法复制一个卓越品牌。对于一家商业银行来说,一个卓越品牌就意味着长期的成功营销和利润。
从微观层面上来说,银行业战略可以分为产品战略、市场战略、人才战略、并购战略等,商业银行依靠某一项职能战略最多只能获得短暂的优势,唯有确立品牌发展战略,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品牌竞争力是商业银行最持久和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银行业要有质的飞跃,提升市场地位,必然需要新的品牌发展战略,以使品牌重新定位,赋予中国银行业品牌新的内涵,早日把握市场机遇,实现高层次的跨越。
三、中国银行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差距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在理念、文化、定位、管理以及品牌维护上离真正的品牌战略标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品牌战略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任重道远。
(一)品牌理念尚在发育
一些商业银行还没有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或是虽然从形式上接受了品牌理念,但却错误地理解了其内容和实质,往往觉得品牌就是做广告、招牌、标志和图案设计,却忽视了品牌战略中最本质的部分,即营造品牌资产、确立提升品牌价值行为方式的内容并付之实践。这也是客户整日穿梭在各种银行卡、理财宝、外汇宝等银行产品的宣传和派送中,却丝毫感受不到品牌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二)品牌文化含量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品牌意识有所增强,但文化含量不足,很难通过建筑物、装修、员工的服饰服务等感受到不同商业银行的个性和沉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本身企业文化积淀单薄,另一方面缺少对客户真情的关怀。事实上所有的品牌文化都是建立在永远把客户摆在第一位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始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让客户满意作为发自内心的要求才能孕育服务的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有生命力的银行品牌。
(三)品牌定位缺乏个性
细分的市场是品牌战略的逻辑内涵,也是品牌战略最基本的特征。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品牌定位时最欠缺的就是个性。重“品”不重“牌”,品牌定位基本上缺乏自身独特的附加值。银行重视的是提供产品,而不是孕育一个特色的品牌。无论从命名上还是产品内容上,雷同痕迹比较严重,品牌作用并不明显。
(四)品牌管理各自为政
突出表现在品牌战略在上下级行之间、部门之间的执行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了品牌战略的效果。品牌产品基本上由各业务部门分散营销,缺乏整合;宣传、广告、推广活动往往被认为是行政管理部门的附属职能,与业务运作隔离使得品牌营销难以与社会需求形成良性对接。
(五)品牌维护有待加强
品牌建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历史的沉淀。从品牌的创立到品牌的成熟和成功,需要精心细致的维护。而我国商业银行大都还停留在推出品牌产品的阶段,缺乏对产品的维护和更新,难以形成强势品牌。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服务规范比较刚性,缺乏情感渗透。商业银行作为服务行业,服务更体现差别,也是增强其品牌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各银行虽然都有很严格的服务规章制度,但实际效果却体现不出对客户的尊重和珍惜。员工虽然微笑着面对客户,但是缺乏情感渗透。所以,客户在接受银行服务时,仍然没有“上帝”的感觉。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市场上金融产品还是“理财宝”、“外汇宝”、“银证通”等基础产品系列,具有冲击力的新产品较少。根基不稳的品牌战略缺乏创新产品的支持,显得更加脆弱。
四、商业银行品牌建设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品牌战略是银行业发展到高端竞争后的逻辑结果。在将品牌理念渗入到自身的每一个细胞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应该认真分析市场环境,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以实施品牌战略为核心,打造一流品牌银行,促使我国银行实现从品牌向名牌的跨越。
(一)依托文化“外化”鲜明的品牌形象
创立著名的品牌离不开文化的沃土,文化是创造强势银行品牌的基础。如果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必然会“外化”为更鲜明的文化品牌形象,并对社会公众产生更大的品牌魅力。具体到操作层面,首先,要树立文化的观念。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具有文化底蕴的品牌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文化。最后,从小处做起,从平时做起。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和历史的积累。一件更有吸引力的产品、一个更加真诚的微笑、一次更快捷的服务,都可能在客户心中沉淀下来,成为银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差异化品牌定位创造品牌核心价值
差异化的定位能够增加竞争者模仿的成本和难度,吸引特殊的客户群体形成品牌忠诚,创造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战略的精髓。我国商业银行根据当今市场环境的差异性和竞争阶段的特殊性,可以选择以下定位策略:
1、创新型定位策略。我国银行供给市场上产品的单一性既对创新提出了要求,也隐含着创新的巨大空间。将创新作为品牌定位的重要策略,是因为创新能给品牌带来在同类产品中领导者地位的机会,而市场的规律是几乎一切的优势都归之于领导者,客户将更倾向于购买领导品牌。
2、求异型定位策略。亦即产品差异策略。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实力和客户资源的弱势,可以通过银行形象、产品特性、优质服务等形式,努力创造产品特色,以便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使客户建立起品牌偏好与忠诚。
3、演进型定位策略。在我国银行产品市场发育尚不够成熟导致产品数量较少的现实条件下,对现有产品的微小变革都会使其向前演进一步,吸引客户的眼球,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完善组织结构,形成整合的战略性管理
建立专门的品牌管理部门,对于商业银行推行品牌战略至关重要,因此,银行应该加快完善自己的组织结构,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专门的品牌管理应该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建立战略性的品牌管理机构,专业负责整个银行的品牌运营,这是提高品牌管理水平的制度保证;二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品牌经理,负责银行的品牌战略决策,这是提高品牌管理水平的人才保证。
(四)服务与创新维护品牌生命
品牌产品的推出只是品牌战略的开始,而对品牌的维护才是品牌战略的关键,是品牌生命力能够持久的基础。对于商业银行品牌的确立,这种维护就是提供情感渗透的服务和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去诠释品牌的灵魂。
高水平的服务是维护银行品牌的必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服务业中服务不仅指态度,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做服务,而且是需要情感渗透的服务,所以,银行服务应该有更高的标准。从内心出发,透过各个环节,向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展现银行的形象,维护银行的品牌。具体来说,不仅仅指前台的服务效率、热情、规范,还要包括服务网点的便捷性,营业厅的档次感、空间大小、服务信息,前台监控设施的完备性,咨询问题时得到答案的及时性和确定性,辅助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银行管理者在公共场合的形象,等等。
银行创新产品的推出有利于对品牌的反复强调,保证品牌的生命力。首先,银行在创新产品的时候要注意产品对品牌风格的继承性和延续性,这样才能使新产品达到继续诠释品牌理念的目的。其次,要建立健全创新产品开发和推广的运作机制,实行品牌项目责任制。第三,产品创新要始终面向市场和客户。建立品牌和产品创新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大市场,吸引客户,所以,产品创新必须围绕市场、围绕客户进行。
此外,商业银行在品牌建设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注重品牌整体打造,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包装、广告投放、新闻发布、户外营销、宣传推广等环节整体规划,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注重品牌产权保护,从品牌经营、法律和社会保护等多方面维护银行的品牌权益,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制止对品牌形象的侵权行为。
注重品牌营销危机管理。针对可能会影响品牌的突发事件,制订周密的应对方案,最大限度维护品牌形象。
Ⅹ 未来金融科技有哪些发展路径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保持领先地位
在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国培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峰会上,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100强榜单》。
课题组认为,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正以其独有的渗透性、冲击性、倍增性和创新性推动金融行业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保持领先地位,金融科技市场表现活跃,行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优秀金融科技公司数量、金融科技融资额位于世界前列;技术创新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地区发展态势方面,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领先城市。
我国金融科技进入第四阶段 开启“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
目前,我国金融科技进入第四阶段,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业务进行革新和分解,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形成融合生态,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发展。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依靠新技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不再局限于渠道等浅层次方面,而是开启了“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
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
金融科技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特性,目标市场不仅包括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也涉及到实体产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行业创新趋势与企业发展战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测算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超过115万亿元,其中:智能投顾、在线交易平台市场规模超过51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智能风控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元;互联网证券/保险、量化交易工具等市场规模超过60万亿元;金融云服务、大数据征信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
到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超过157万亿元,其中:智能投顾、在线交易平台市场规模超过65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智能风控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互联网证券/保险、量化交易工具等市场规模超过80万亿元;金融云服务、大数据征信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
2018-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细分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课题组认为,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国金融竞争和金融资源布局的新兴领域。展望未来,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将呈现6大发展趋势:
1、5G将为金融科技产业带来新冲击和新机遇;
2、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焦点将在金融科技;
3、组织架构调整成为新趋势,金融科技子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高校将加速金融科技学科建设和课程重构,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5、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企业技术赋能属性增强;
6、金融安全逐步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焦点,“监管沙盒”将加速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