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 强调普惠金融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它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负着三大使命:
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B. 如何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升农村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就是金融的“平民化”;农村普惠金融,就是要将金融普及到农村所有群体,特别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以及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普惠金融”前面加上“农村”二字,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普惠金融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普惠金融。
一、如何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覆盖全部县域支行,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和资源配置力度。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定位,明确政策性业务范围,加大对农业开发和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审慎发展自营性业务。
国家开发银行要创新服务“三农”融资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投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高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牢牢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更好发挥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
强化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服务功能,推动省联社加快职能转换,优化协调指导,整合放大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服务“三农”的能力。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稳步发展小额涉农贷款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持续拓展农村金融业务,促进农村资金回流。支持其他商业银行下沉机构网点,优化农村地区网点布局,适度扩大农村地区网点覆盖面。
二、如何提升农村金融服务
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鼓励按照规模化组建、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原则集中连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超过一定数量的发起行,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管理服务子公司。允许评级良好、管控能力强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到西部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重点布局老少边穷地区、农业主产区和小微企业聚集地区,不断提升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
加强融资担保公司管理,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鼓励其开展涉农融资担保业务,完善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协调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完善管理政策,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自律管理,引导发挥支农服务作用。
C. 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
国内最早引进这个概念的是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原名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络)。为了开展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推广活动,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概念进行宣传。白澄宇提出用“普惠金融体系”作为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的中文翻译。也有人提出用“包容”等名词,但经过考虑,觉得其他词汇不能表达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最后还是用“普惠”这个概念,就是要让所有人平等享受金融服务。
2004年11月,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的主页开通,首页的标题就醒目地写下了网络的宗旨:“促进普惠金融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11月9日召开的网络成立大会上,我们再次提出这个概念,并写进了网络的倡议书。
人民银行研究局焦瑾璞副局长于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正式使用了这个概念。
从2005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人民银行、国家开发行、哈尔滨银行、包商银行合作,开展了“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项目。人民银行项目内容为普惠金融政策研究。焦瑾璞先生为项目主任。与焦瑾璞先生合作,翻译出版了联合国《普惠金融体系蓝皮书》,吴晓灵女士为该书的中译本作序。
2012年6月19日,原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墨西哥举办的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指出:“普惠金融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希望各国加强沟通和合作,提高各国消费者保护水平,共同建立一个惠及所有国家和民众的金融体系,确保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民众享有现代、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正式使用普惠金融概念。
在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第三部分第12条)。
D. 为什么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强调普惠金融
原因:
普惠金融和“一带一路”建设之间存在着丰富的联系。
首先,两者都具备广泛的包容性,均涵盖了政府、企业、家庭三个部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其次,两者都坚持市场化的运作,都不是简单的“输血”,也不是“一锤子买卖”的短期行为,而是通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途径提升地区、企业、家庭的竞争力,使之具备长期“造血”的能力。最后是两者都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都不以牺牲一些群体的代价来换取另一部分群体的利益,而是通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可持续的共享式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和“一带一路”建设一定程度上也是互相补位、互相推动的。一方面,发展普惠金融健全了金融服务网络、填补了“一带一路”金融需求的部分缺口,使那些中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尽可能地走出金融服务的“盲区”;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作为开发性金融的一种,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在市场中得以实践。“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普惠金融发展提供这样一个舞台。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普惠金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要呼应“一带一路”建设的特点和需求,把普惠金融传统意义上的优势和潜在的创造力真正挖掘和发挥出来。
第一,发展普惠金融要在助力中小微企业的成长上发力。仅就我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了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甚至扮演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探路者”的角色,其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发展普惠金融,就要为那些具备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解决金融服务上的后顾之忧,促使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根据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普惠金融项目,即“对症下药”。
第二,发展普惠金融要在健全针对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上发力。“一带一路”的沿线包含了大量了低收入群体,他们原本得不到健全的金融服务,生产、生活上有所突破的几率非常低,实质上是“一带一路”建设“门槛”外的对象。而让这些群体平等、广泛、有效地享受金融服务不仅是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表现,更能帮助他们逐步提高金融素养,积累“自我造血”的能力。通过金融的支持,助力低收入群体降低生产生活成本、保护和增加收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越过“门槛”的可能性。一旦越过了这个所谓的“门槛”,低收入群体将有更多的能力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这个群体之大、力量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发展普惠金融要在创新驱动、提高贸易效率的环节上发力。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的兴起,普惠金融在传统金融业态的基础上,在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也有新的创新和发展。“一带一路”要建成创新之路,就离不开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普惠金融本身就具备广泛性和便捷性的特点,这些正和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等创新领域的需求不谋而合。此外,“一带一路”的贸易交流增长迅猛,而发展普惠金融又可以带动支付、结算、征信等多个领域及时跟进,切实提高贸易效率。因此,展望“一带一路”建设中普惠金融的发展,笔者完全相信普惠金融不仅会越来越“接地气”,还会在更高层次、更先进的领域有所作为。
E. 什么叫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来立足机会平等要自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2018年8月5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微众银行合作编写的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在北京公开发布。10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摘编版。
F. 普惠金融是什么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以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五大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7年5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大型商业银行2017年内要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
“金融机构不能光看重大企业、忽视小企业,更不能‘晴天送伞、下雨撤伞’!”李克强在2017年5月3日的常务会上指出,“要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总理说:“大型商业银行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成为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你们责无旁贷!”
(6)普惠金融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扩展阅读: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于2018年1月25日全面实施
2018年1月17日12时30分,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在其官方微博“央行微播”发布消息称,2017年9月30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银发[2017]222号)。目前,有关金融统计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预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于2018年1月25日全面实施。
2017年9月30日,央行宣布从2018年起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
统一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
定向降准考核机制,2014年由央行引入,目前已经实施超过三年。通过对满足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标准的商业银行实施优惠准备金率,并按年根据商业银行“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动态调整其准备金率的方式,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商业银行改善优化信贷结构,增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
与原来的定向降准政策相比,即将在1月25日落地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是根据国务院部署对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拓展和优化,以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7年9月30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后,市场曾预测此次定向降准或将释放8000亿流动性,但后来市场又普遍认为,实际规模可能在3000-3800亿,远低于此前的预测。而3000亿的资金规模,甚至低于近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规模。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影响,一些市场研究者在政策出台时认为“接近全面降准”“相当于普降0.5个百分点”,随后央行直管的《金融时报》撰文称,此次定向降准只是政策微调,不是变相全面降准。
央行有关负责人早前亦表示,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并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同时,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的流动性也是符合总量调控要求的,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基本稳定。
根据央行规定,此番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保留了原有的两档考核标准: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 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档考核标准基本适应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的实际投放情况,有助于鼓励其将信贷资源持续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
对于第二档考核标准,央行直言,“这一档标准相对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较为突出的商业银行才能达到,但这有利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也属定向降准政策题中应有之义。”
按照央行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都有资格参与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实施定向降准政策的考核。同时,想要享受定向降准,银行还要符合宏观审慎经营标准:上年三个季度(含)以上宏观审慎评估(MPA)评级均在B级(含)以上。
G. 什么是普惠金融三部曲谁提出来的
1,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
2,普惠金融的三部曲是:信用建立、筹措资金和能力建设。
3,普惠金融三部曲是由宜信CEO唐宁在《清华金融评论》的文章中提出来的。
4,相关链接:http://iof.hexun.com/2014-07-17/166724412.html
H. 如何构建长效机制打造普惠金融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应着力满足农民消费类信贷需求。重点满足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入区、消费类等新型信贷需求以及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最后,要强化网点渠道建设,打造立体化服务网络。
要推进网点标准化建设。通过物理网点现金区、非现金区、自助服务区“三区分设”改造,强化网点服务的有形展示。按照城区、镇区、非镇区、二级等四类网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硬件改造。
要推进离行式自助银行、社区银行建设。根据农村空心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有选择地在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建立离行式自助银行、社区银行,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金融服务网络。
要完善电子银行产品功能。加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最佳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