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金融机构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主要来包括以下三个问题自: (1)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性比例失衡,抑制了金融机构机构之间的平等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制约了金融机构间的平等竞争,新型商业银行难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平等竞争。 (2)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仍比较突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差距过大,证券业保险业整体规模偏小。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导致证券也发展规模明显偏小。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相比,初总股本外总资产及管理总规模仍然过小。 (3)证券业的市场集中度不足,市场份额过于分散。这种小型化分散化的格局,很难与国际化全能化投行相竞争。
⑵ 农村金融制度不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于农信社来说,虽然目前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其支农作用,但改革的目标则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方向,一方面由于对省级联社的功能定位仍然不清,省级联社很大程度上可以主导下级机构的经营活动,从而使农信社的资金更多流向了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项目,造成农信社“离农、脱农”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农信社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各种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建设滞后,在发展中求大、求快,因此,业务上就倾向于追求大项目,从农村吸收了大量资金却不能有效地对满足农村小微金融需求。
对于农业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来讲,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其性质,利润最大化是其目标,虽然在政府强制性支农要求下国有银行将服务三农作为其重要的业务之一,但由于农业投资收益率偏低,农民抵质押担保单一,农村配套的金融环境落后等各种原因,国有银行众多县域金融机构只存不贷,在农村的资金必然会流向“非农化”,据统计,1997年中央金融会议以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收缩县级(及以下)金融机构,从1998年至2007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3. 1万个县(及以下)机构,以农业银行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该行98%的贷款是投向农村,90年代中期以后,其贷款投放逐步从农村转向城市,农业贷款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左右。
农业发展银行没有真正承担起政策性银行的重任,政策性金融基本集中在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农村和农户更广泛的金融服务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矛盾,政策性金融功能十分有限;邮政储蓄大规模抽走农村资金,成为分流农村资金的主要渠道;农村保险、担保等机构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农民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松散,运行也不规范,一些农村地区新设的金融机构种类依旧较少,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⑶ 农村金融机构劣在哪里
1.多家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挤占农信社市场份额。一是现有竞争的不断加剧,如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分支机构业务量明显多于其他金融机构,而邮政储蓄则是目前农信社客户流失的重点;二是新型金融和非金融机构不断涌现,近年来,股份制银行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并迅速进入农村市场的竞争中,外资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
2.金融替代品的发展挤压农信社传统业务,农村市场金融脱媒不断深化。通过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成为农村龙头企业的首选,民间借贷融资日趋活跃。对于优质客户群体,直接融资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直接融资不仅成本大大低于银行,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而在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农村,民间借贷成为农民的主要融资来源。
⑷ 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意义
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意义在于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问题。
“三农”问题是关乎中国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三农”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工作。全面促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是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关键。
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贷款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度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成为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
⑸ 中国的农村金融为什么不发达
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不能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需要。在农村金融市场,“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长期存在。这个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林权、宅基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等农村主要生产资料要素没有实现市场化,对农村实体经济而言是不公正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健全,缺少解决不公正问题的市场体系,包括主要生产资料要素评估机构、交易平台、担保退出机制等。
二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强大,不能承受“主力军”的重担。在众多农村金融机构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三农”结缘最早,已确立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但是,部分农合机构历史包袱仍然较重、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不够完善、经营管理仍然比较粗放,“小法人、大系统”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联动发展的动力不足、后台服务能力不强,农合机构整体实力不够强大。
三是定价机制不健全,不能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首先,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议价能力较弱,定价机制不健全,尚未能准确运用各种精细化模型和定价系统对本机构存款成本水平进行科学核算;尚无法根据客户群进行有效的分层管理和细化管理;尚未能分别制定有吸引力的贷款利率,优化客户结构;尚未能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来实现精细化管理,引领机构朝精细化管理转型。其次,民间金融定价大起大落的影响,造成一定的冲击。最后,监管层同样严格的资本约束和业务管理,对农村金融机构议价定价形成了一定的时空限制。
四是风险管理不严密,难以始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国内经济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去杠杆、降产能、挤泡沫的过程,个别企业停产歇业、大股东和大客户失联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当前风险跨市场、跨机构传导特征越来越明显,单家农合机构的风险容易传染到多家农合机构;单个风险可能演变为多种风险,导致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彼此交织,相互叠加,共振放大。各农村金融机构多为法人层级低、资产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机构。整体来看,这些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面临严峻的考验。
五是农村信用不透明,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和提高服务质量。在农村地区,农民、小微企业对内信息真实与对外信息不真实的现象比较普遍,陌生人之间信用信息“刚化”程度不高,农村信用评级与征信工作普遍不到位。因此,在农村信用水平较低,透明度较低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放款意愿大大降低,各农村金融机构规模扩张动力减弱,服务质量难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