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金融机构事件

金融机构事件

发布时间:2022-01-29 04:15:52

金融机构挤兑风波舆情处置方案

当前,金融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金融机构社会声誉、公众评价上却时常陷入负面境地。这一方面是由于金融机构直接面向民众,其经营水平与金融消费者期待之间存在落差;另一方面与媒体在市场压力之下的倾向性监督有关。市场化经营压力促使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为百姓代言,但舆论监督时常面临的种种风险(行政干预、法律诉讼、暴力阻挠等)也使媒体倾向选择"安全"的监督对象。金融机构社会关注度高,又普遍重视声誉成本,于是新闻媒体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批评和监督就愈发密集。
金融舆情的扩大——网民的情绪倾向。《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60%人为30岁以下,他们表达意见往往带有情绪性和随意性。金融舆情多涉及公众利益,容易引发贫富差距等联想,造成话题被不断炒热,如不久前因银行年报披露而引发的银行"暴利"问题。
金融舆情的传播规律——快速出现,迅速消退,常有反复。网络舆情来得快,可能因为一个帖子、一篇报道而突然形成焦点,但也退得快,网络热点层出不穷。不过有的金融舆情在平息后,会在某一时刻再次因为新的由头而爆发,如近年来银行收费问题,就几度出现、几度平息而又几度风波再起。
面对这样的舆情现状和特点,金融机构如何及时回应,成为关键。

解决方案

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之金融舆情综合解决方案通过融合最新的海量网络信息搜集、处理、存贮、全文检索、中文处理和文本挖掘技术,可以7×24小时实时监控成千上万的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的最新舆情信息,帮助用户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动态,了解自身的网络形象、提高自身的公关应变能力和重大事件处置能力。主要功能包括:
及时全面:高并发、分布式的爬虫技术,确保金融行业信息采集全面与及时。
专业服务:专业的数据分析与技术支持团队,适应金融行业事件信息的随机性、突发性、高并发的特点,随时解决用户所需。
省时省力:内置数万个较高影响力的重点网站,提供优先采集机制。
更加精准:独有的关键词与去重技术,使采集到的数据更为精准。
超强分析能力:强大图表分析,动态提供各种业务数据,使金融行业用户使用更直观、更便捷。
应用领域:金融行业。

② 金融突发事件有哪些种类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其中,自然灾难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的演练,假想事件的设计较为容易,而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引发原因较多,开展演练时的假想事件在性质和内容方面就会多种多样,处置方式相应地也会大有不同。当前人民银行及其各部门组织的各种应急演练经过几年的积累,可以假想到的自然灾难和事故灾难大多已经演练过,之后的演练仅是不断的重复,缺少对小概率突发事件的假想设计,导致演练组织者对演练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演练的效果也在减弱。

处置过程对宣传和舆论引导的研究少,金融几乎涉及每个成年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金融突发事件发生后,受到城乡居民的关注度非常高,突发事件的传播面和速度非常大。近年来,随着信息业和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等新型媒介对突发事件传播和处置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目前的金融突发事件处置中,由于相关人员对运用网络新型媒介宣传和舆论的应用、掌控能力信心不足,担心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在应对过程中容易出现封锁消息、一味辟谣和否认、鸵鸟政策、敷衍塞责和忽视网络民意等错误做法,造成欲盖弥彰的不良后果,不利于突发事件的顺利应对。而人民银行在进行此类金融突发事件的演练中,很少对应对措施中的舆论引导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化演练,导致演练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③ 以下哪些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原则

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第九条 突发事件依照其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分级。当突发事件同时满足多个级别的定级条件时,按最高级别确定突发事件等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事件(l 级)
1 .银行业金融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中断或重要数据损毁、丢失、泄露,造成经济秩序混乱或重大经济损失、影响金融稳定的,或对公众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
2 ,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银行业金融两个(含)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
3 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6 个小时(含)以上的突发事件;
3 .业务服务时段以外,重要信息系统出现的故障或事件救治未果,可能产生上述1 至2 类的突发事件。
(二)重大突发事件(n 级)
1 .银行业金融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中断或重要数据损毁、丢失、泄露,对银行或客户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2 .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银行业金融两个(含)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半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 个小时(含)以上的突发事件;
3 .业务服务时段以外,出现的重要信息系统故障或事件救治未果,可能产生上
述1 至2 类的突发事件。
(三)较大突发事件(flI 级)
1 .银行业金融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中断或重要数据损毁、丢失、泄露,对银行或客户利益造成较大损害的突发事件;2 .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半个小时(含)以上的突发事件;
3 .业务服务时段以外,出现的重要信息系统故障或事件救治未果,可能产生上述1 至2 类的突发事件。

④ 银行业的行业事件

产生于1995年、已风靡全球的网络银行(中国称“网上银行”),正伴随着中国网络业的迅速崛起而发展。1998年,招商银行开中国银行之先河,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之后中行、建行、工行出先后推出该项业务。这些不同于以往计算机应用的网上银行,使客户不必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享受每周7 天、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的银行服务。由于其间广泛运用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银行传统的和创新的业务深入交融,不可避免地深刻影响着中国银行业的微观经营和宏观监管。
一、网上银行对商业银行将产生本质的影响
中国网上银行虽然是商业银行在自身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延伸和创新。但从现实和长远的发展态势看,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观念、业务类型、经营方式、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员工队伍等都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1、对商业银行有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
网上银行的技术基础,使其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延伸、改良传统的业务,还出现了诸如银证合一、存折炒股、在线支付等新业务。并且其创新的空间还很巨大。同时,网上银行的出现,以其灵活、便捷的优势,正被人们迅速接受,弥补了传统银行业无法或不便涉及的领域,信息容量惊人。可以预料,传统银行业支撑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成长,网上银行也将拉动传统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及时、有效地在网上银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关系到能否保持商业银行现有的市场份额,也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结构。
从现实看,中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有目共睹,并且成为加入WTO后开放银行市场的一块心病。但在新兴的网上银行技术方面,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不大,并且中国银行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国外银行进来后,也不可能一下于把网络建起来。因此,加快网上银行的发展步伐,也是迎接WTO的挑战、缩小与国际银行业发展差距的捷径和机会。
2、迫切要求商业银行更新经营、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
网上银行具有覆盖面广、客户操作灵活、依靠网络技术、操作的无纸化、虚拟化等特征,使银行原有的管理观念和业务运转方式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对此、显然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有银行的业务和管理体系。比如,应由网点的扩张转向网络的扩展;需要更新银行的服务理念,深化服务标准,调整机构建设、成本控制、管理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等思路,主动扬弃、升华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对待这一新生事物。
3、安全与风险防范更为复杂
安全与风险防范是传统银行业经营“三性”之首位要素,在网上银行时代这一要素并没有淡化。这是因为它面对着开放、虚拟、管理松散和不设防的互联网,时刻经受着黑客、网络技术的挑战与考验,具有风险传输快、影响面广等特点,还有来自银行内部人员的操作性风险。与传统银行安全问题集中、具体、风险防范环节多等相比,显得更为复杂。1998年,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就将对电子银行与电子货币活动的风险划分为操作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跨境风险,以及与传统银行相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这些问题,是发展网上银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对中国银行业的宏观监管和调控方式提出的新问题和要求
监管和调控的目的是理顺社会行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监管和调控也要自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工作方式。1998年3月,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就针对全球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变化,及时把它纳入银行监管的范畴,推出了《电子银行与电子货币活动风险管理》的报告。很显然,面对网上银行的出现和电子货币时代到来,中国对银行业的现有监管和调控方式亦要及时适当调整,发挥其规范和保障作用。否则,只会束缚这一新事物的发展。网上银行正在并将要对监管和调控银行业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并呼唤着这些监管规则的转变。
1、急需一套权威的网上银行风险与安全标准
由于网上银行缩小了银行市场的地理距离,打破了地域界限,使银行市场,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潜在着新的风险。防止银行业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提上议事日程。就目前而言,中国已有的四家网上银行所采用的安全认证方式各不相同,国家对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界定。对网上银行的运转行为,也没有相配套的法律做约束和保障,对其中的许多行为和权益将难以公正裁定。网上银行的一系列业务品种也需要确认。面对网上银行的发展,谁是裁判?如何裁判?怎样确保网上银行技术安全的权威性?确定什么样的网上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和机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对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困扰着网上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货币流通速度将逐渐发生变化
在网络银行时代,由于企业和个人资金划转的效率提高,大大缩短了社会资金的在途时间。毫无疑问,在同样的货币总量条件下,货币的乘数作用被放大,其直接结果是扩大了一定时期的社会货币流量。对此,应引起央行的足够重视,加强监测,增强制定货币政策的准确度。
3、呼唤调整对银行业的监管方式和内容
央行对商业银行现有的监管,主要是针对传统银行,重点是通过对银行机构网点指标增减,业务凭证、报表的检查稽核等方式实施。而在网上银行时代,即使是传统的业务也日益建立在电子化、网络化基础上。机构网点的增加已不十分重要;账务支付的无纸化、处理过程的抽象化,业务量的大幅度增加,均使现有的监管方式在效率、质量、辐射面等方面大打折扣。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权威性面临考验挑战。
由于网络银行是电子化、信息化的产物,使银行业务创新加快。而新的业务品种多突破了现有银行监管的政策法规,比如银证合一的银行卡、存折炒股、网上支付结算等。这些业务又深受社会的喜爱。对此,就不能要求网上银行新业务削足适履;套用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标准。中央银行必须主动研究新情况,调整现有的规则,防止”以不变应万变”。否则只会束缚和妨碍网上银行的发展。 2007年11月12日,美联储批准了招商银行在纽约设立分行的申请。这是15年来首家获准在美设立分行的中资银行。预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开设纽约分行的申请也会很快获准。2007年10月份以来,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发布了在海外市场的并购消息,交通银行法兰克福、澳门分行、工商银行莫斯科分行也相继开业。
2006年,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8亿美元,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一笔交易金额就达54.6亿美元。
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大潮已经来临。但是,快速的发展步伐并不意味着高风险。
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动因
从内部环境来说,迅速改善的经营状况为当前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提供了资金保证。经过1998年以来的改革,中国银行业的主要指标已经有了较大改善。截至2007年6月末,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3.3%,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8%。在资本充足率方面,达到8%银行的数目已从2003年的8家增长到135家。200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2544.3 亿元,已经达到2006年全年利润的84%。
通过中国政府的注资和上市融资,中国商业银行募集了大量资金。2003年以来,中央汇金公司代表中国政府分别向中行、建行、工行注资225亿美元、225亿美元和150亿美元。
2006年11月,工行在上海和香港证券市场同时上市,募集220亿美元,为其海外扩张提供了资本。此前,建行、中行、交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均已上市。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大举海外扩张。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大量外资银行造成冲击,贝尔斯登(Bear Stears)、北岩(North Rock)等纷纷开始与中信证券、工行、中行接触,寻求对方收购。美元对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也使中国银行业收购外国银行较为有利。美国存款量最大的25家银行中,8家已经被外资收购,是5年前的2倍。
中国政府也在大力促进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监会对于中资商业银行海外扩张设立了很低的门槛: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净资产的50%;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申请前一年末资产余额达到人民币1000亿元以上;有合法足额的外汇资金来源;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中国的金融环境也使海外扩张成为中资银行的战略重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经由2005年初的25.8万亿元增加至2007年9月的 39.3万亿元,流动性过剩使中国金融系统迫切需要寻找投资渠道。中国政府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造成中国经济过热,多次采取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紧缩政策,这促使中国金融部门把视野转向国外市场。
中国商业银行的外国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高盛作为工行的战略投资者,担任工行入股非洲标准银行的财务顾问,在并购对象选择及具体交易安排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美银)作为建行的战略投资者,为了整合双方的亚洲业务,促成了建行成功收购美银亚洲。正是在战略投资方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建议下,中行才会考虑进入飞机租赁行业。
低风险扩张策略
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基础是高涨的海外需求。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融资需求,使中资银行有了海外发展的客户基础,不会与外资银行发生正面竞争。2005年,据国际金融公司(IFC)调查,中国对外投资企业中58%的企业表示他们在获得融资方面存在困难,77%的企业希望获得长期和中期融资。据统计,过去4年,中国离岸银行和国际融资业务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详见前瞻《中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在地域选择上也体现了其在配合中国客户海外业务需求。商务部《2006年度中

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对外投资中90%的非金融类投资分布在拉丁美洲和亚洲,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占了81.5%。
由于香港在中国对外投资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中行、工行、建行等都把香港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始发地,工行、建行、交行在其海外战略规划中都把亚洲作为了其扩张的战略重点。
中国企业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巨大需求推动了其对非洲等资源富裕地区的投资,中国银行的进入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支持。
针对于此,工行与南非标准银行将成立价值10亿美元的全球资源基金,把握南非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低成本的融资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争夺自然资源过程中取得成功。
中国银行业极为注重自身能力与海外扩张方式相适应,在扩张上根据不同市场环境,采取并购和新设相结合的方式。

⑤ 中国银行业的历史事件(重大事件,最好全一些)

四大国有专业银行:1979年3月13日,中国农业银行重新得以恢复成立,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业务,领导农村信用社。紧接着,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也分别从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分离出来。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承担了中国人民银行原来办理的金融经营业务。至此,4大专业银行业务严格划分,分别在工商企业流动资金、农村、外汇和基本建设四大领域占据垄断地位。
股份制商业银行:从1987年起,一批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出现了,今天一些具有很强竞争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1987年至1988年的两年间,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一批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创立。
政策性银行:1994年,国家出台政策,把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正式剥离出来,同时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3大政策性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自1995年起,在撤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在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之后,组建范围又扩大到35个大中城市以外的地级城市。
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1979年,我国一些地区和部门开始设立和筹建信托投资机构。我国邮政储蓄作为邮政企业办理金融业务,最早开办于1919年,之后几经停办,其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各项业务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7年末,邮政储蓄银行资产总额17687.5亿元,税后利润6.5亿元。
银监会成立:2003年4月28日,北京复兴门央行大楼后,成方街33号的三座白色建筑的门口正式挂上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牌子。同年,云南银监局成立。
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与上市:2003年开始,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等银行全面启动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在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绩效等方面不断与国际先进银行缩小差距,国有商业银行从5年前技术上濒临破产蜕变为具有一定国际认知度的大型商业银行。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在香港公开发行股票,之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也相继实现公开上市,中国农业银行目前也在为公开上市做积极准备。至此,4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原载于东方财富网 )

⑥ 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依据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自责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应当遵循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杈责对等、责任明确、逐级追究的原则。
案件责任人员范围应当根据相关岗位和业务条线的职责内容、管理权限、履职情况等因素予以认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工作应当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一)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二)经济处理:包括扣减绩效工资、降低薪酬级次、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等。
(三)其他问责方式:包括通报批评、责令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⑦ 金融机构案件责任人包括哪些

每一个员工只要是相关的都是。

⑧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金融事件

16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是历史上记录最早的一次经济泡沫,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春也上演过君子兰的疯狂。郁金香泡沫之后的英国南海股票事件,让当过皇家铸币厂厂长的大科学家牛顿也血本无归。华尔街上的金融泡沫更是多不胜数,20世纪初最有名的操盘手利文莫尔三起三落的经历就是见证。本质上泡沫都是资本的炒作。当社会上的流动资金超过实体经济的需要,利率又不足以让资金留在金融机构时,资金就会流入到某一领域寻找获利机会,并且推高该领域中商品的价格,并形成极具诱惑力的获利效应。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进来,形成“滚雪球”的效应,当这个商品的价格高到后续资金无法支撑,或者社会对这个商品的价格预期发生逆转的时候,泡沫就破灭了。就好比击鼓传花,没有人接下最后一棒,这个游戏就结束了。泡沫破灭的时候资金不断撤出,加快了价格的下跌,本身又加速了泡沫的瓦解。泡沫实际上是资本自发的传销,都要靠发展下线生存,一旦没有新鲜资金的注入,没有更多的人参与,泡沫就维持不下去了。

⑨ 金融机构发生金融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风险。近几年来,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前几年的农村基金会,一是由于内控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以及严重的违规经营,加上管理人员素质低下,违法犯罪活动经常发生,导致经营陷入困境,出现支付危机;二是由于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社会信用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干预,造成中小金融机构经营举步艰难,而出现支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支付风险,一般表现为:备付率低,到期存款支付困难,资金回笼慢,缺口大;经营收入少,往往收不抵支,财务状况恶化,亏损严重;不良资产居高不下,难以盘活;丧失社会信誉,出现存少取多的恶性循环,往往难以吸收新的存款。金融支付风险暴发力强,社会影响极坏,容易导致金融机构倒闭,引发金融风险,危急社会稳定,导致社会动荡。 (二)金融机构潜在的经营风险 1、贷款垒大户,潜伏巨大的资产风险。市场经济发展到新阶段,许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银行都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主要信贷服务对象,贷款投向过于集中,单户贷款比例、最大十户贷款比例都严重超过规定的标准。由于违背了信贷风险分散原则,企业经营风险的产生直接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企业破产,金融机构就会损失惨重。 2、内控机制缺乏约束力,潜伏着案件风险。一是监督机构不健全,特别是对高管人员权力缺乏有效监督,金融机构稽核审计人员都是在领导班子成员、甚至一把手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未能很好地行使监督权,使行、社领导的管理行为难以得到约束和规范。城乡农村信用社虽然都设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但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再加上裙带关系的原因,对一些违纪违章行为往往查而不处,甚至视而不见,长此下去,留下严重的案件隐患;二是目标任务分配考核不合理。有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存款任务都是作为硬指标分配,而且在考核中占有很大的分值,部分金融机构为了完成任务指标,默许辖内机构进行违规经营,留下后遗症;三是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对重要工作环节,重要工作岗位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监控,如信息备份,电脑操作人员的密码更换,临柜人员的交接,以及出入库、查库等经常出现漏洞,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员工内部作案也轻而易举,潜伏着随时发案的危险。 3、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潜藏着道德风险。当前,金融系统中个别干部职工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责任心,全局观念,法律纪律观念淡薄,有的以权谋私甚至贪污挪用,受贿行贿,走上犯罪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素质问题,金融业是一个政策性、廉洁性、信用性、纪律性很强的行业,员工没有职业道德,缺乏自律或法制纪律观念,没有高度的责任心,道德风险因而产生。 4、违规经营,潜藏着法律风险。少部分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不是在如何强化经营管理上做文章,而是在经营决策时,过多考虑眼前利益,为完成各项经营指标,不惜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为代价,进行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了金融程序的稳定,其中尤以高息揽存和违规放贷最为突出,它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引起经营成本增高和不正当竞争,还会因为经营行为得不到法律保障而引起法律风险。 5、经营环境不佳,引起信用风险。金融业经营环境不佳,有信用保障机构不健全的原因,有行政干预或行政不作为的原因,有社会个体素质及观念的原因,社会信用的严重缺乏,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难以收回,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也难有回报,因而出现“惧”贷现象,个体或企业将出现“贷款难”,这是信用风险的具体表现。 (三)金融“三乱”风险。 金融业乱设机构,乱放贷,企业乱集资的“三乱”现象涉及面广,艰根除,易复发,前几年非法经营网点及农村基金会乱放贷,个别企业乱集资,曾引起社会经济程序混乱和影响政局稳定,目前经治理整顿虽有好转,但由于投资渠道不畅通、居民金融风险意识不强、国家宏观控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而使资金供应偏紧等原因,“三乱”风险将长期存在并有随时复发的可能。

⑩ 银监局文件中提到的一、二、三类案件具体指什么

在上述案件定义的基础上,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是否涉嫌犯罪,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因素将案件分为三类:
1.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案件中涉嫌触犯刑法的,为第一类案件。
2.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案件中不涉嫌触犯刑法,但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且该违法违规行为与案件发生存在联系的,为第二类案件。
3.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案件中不涉嫌触犯刑法,且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也无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为第三类案件。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股票 浏览:108
000937增发价格 浏览:963
建行杠杆保证金炒外汇 浏览:454
金融机构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浏览:164
境外汇款可以 浏览:242
房地产融资特点有哪些内容 浏览:422
中信证券的基本面分析 浏览:84
雁盛实业股票 浏览:239
外汇期货交易商 浏览:57
上海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76
金融理财顾问公司 浏览:635
做深做优金融服务 浏览:653
境外股东质押股票 浏览:82
2016商品期货分析报告 浏览:566
哪家证劵公司理财短期好 浏览:827
从金融公司套取首付贷 浏览:839
国检集团涨停 浏览:213
金融服务费用的进项税是否可抵扣 浏览:148
投融资规划报告 浏览:934
基金高端理财优势 浏览: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