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金融机构创新理论

金融机构创新理论

发布时间:2022-01-31 03:16:44

Ⅰ 中西方金融机构体系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

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造成了两者后来在行政管理诸多领域的不同。中国中央集权体制形成得早,在秦完成统一后即宣告成型。

而西方一直到中世纪都没有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权。所以在东方的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央号令和约束地方,中央和地方之间一直呈现的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微妙矛盾关系。

不管是古时候的盐铁专卖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分税制改革,都清晰地体现出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这种矛盾。

对应过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是按照严格的自上而下的逻辑构建的,“一行三会”从几个方面对金融系统的各个领域进行监管。

一句话,中国的金融监管是出于中央稳定金融领域全局安全,进而保证全国基本面稳定的一种需要。

区别:

中西方不同的金融体制是由中西方不同的国家社会政治体制决定的,西方是个体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参与者主体是民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或者说是国家资本主义体制领导下的混合特色经济制度。

西方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现代金融监管制度也发展了几百年的历史,最开始是由世界金融中心荷兰---英国----美国 。

其实现在全世界国家的金融机构设置及业务监管模式,还有金融业态大体都差不多,都是由 保险 证券 银行业 三大板块组成的,剩下的就是金融创新程度不一样导致的金融衍生品发展程度也不一样。西方的法治环境,监管环境更好更完善,他们的金融产品比较多,业态也比较丰富

(1)金融机构创新理论扩展阅读:

反观西方,其文化传统上的地区自由主义导致了中央集权迟迟不能产生,所以西方人很长时间里一直都是各自为政的。

后来随着民族国家的崛起,西方不少国家相继建立了集权体制,但是从总体上说,西方人的地方自主观念依然很强烈。

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后,西方的很多金融监管机构,不是因为中央要对其加以监管才成立的,反而是在市场化竞争中出现了混乱和恶性竞争,使得这些金融机构聚集在一起公议,讨论建立一个能够维持市场秩序,平衡各方利益的监管主体,这样,才有了美联储等机构的诞生。

虽然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理论盛行不衰,但是西方传统的地方和个体自治主义倾向一直是存在的。

Ⅱ 金融创新指的是什么

创新金融指的是,在业务经营管理领域的创新,是金融机构利用新思维、新理念里打造金融,就像88财富网帮我们从另一种方式赚钱

Ⅲ 比较我国银行与国际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的差距以及所带来的启示

一、西方金融创新回顾
熊彼德是西方第一位系统研究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很遗憾
的是他未研究金融创新,结合他对创新的定义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历史,我们可以对金融创新做出如下定义: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
利用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或组织形式,来改变金融
体系中基本要素的搭配和组合,推出新的工具、新的机构、新的市
场,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效率,使规避风险和追逐盈利达到高度
的统一。
从这层意思上来看,金融创新的发展史亦即整个金融业的发
展史,从货币的出现到商业银行的产生、从第一只股票的上市到
目前人人熟知的证券市场,每一次金融业的重大革命,无一不含
有创新的观念,都应纳入该范畴。但是为了对现实更有借鉴意
义$ 我们还是从大家公认的%& 世纪’& 年代末作为研究时间跨度
的起点,依其发生的突发性和密集性,将其分为这样几段:第一阶
段:%& 世纪’& 年代末至%& 世纪(& 年代末$ 创新金融工具主要
有:外币掉期、欧洲债券市场、欧洲美元市场、银团贷款、平行贷
款、可转换债券、自动转账、可赎回债券、可转让存款单、负债管
理、混合账户、出售应收账款、第二阶段:%& 世纪)& 年代,这时期
的金融创新有:浮动利率票据、特别提款权(*+,)、联邦住宅抵押
贷款、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外汇期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远期外汇交易、浮动利率债
券、保值贴补公债、利率期货、智能卡、国债期货、货币市场存款账
户,自动转账服务,欧洲货币体系。这时期,布雷顿
森林体系的瓦解、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纷争、世界经济的一
体化趋势使国际金融形势变得极为复杂和多变:汇率失去控制、
利率扶摇直上、极不稳定的通胀率,这一切都使国内外金融机构
的经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而与此同时,各国金融管制的程度依然非常高。如何在现有金融管制下,更好地规避利率、汇率、通账
率的风险,就是这个时期金融创新的主题。第三阶段:%& 世纪1&
年代至2& 年代末,这一阶段的金融创新有:债务保证债券、货币
互换、零息债券、利率互换、票据发行便利、国债期货期权、股指期
货、货币期权、可调整的优先股、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
抵押债务、标准普尔指数期货、远期利率协议、欧洲货币期货期
权、自动取款凭证、免损债券、免损权证、桥贷票据、指数定期存
单、股票弹性期权、恒生指数期权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金融
创新是创新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如:表外业务的四大发明、金融衍
生工具的涌现等等,虽然金融创新仍是处于转嫁利率、汇率及信
用风险,但较前一阶段而言,这些工具更为灵活便捷,同时创新的
类型更为多样化,除转嫁风险的创新外,还有创造信用和产生股
权的创新,并且创新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这种繁荣的局面得益
于这一阶段的金融自由化,各国竞相放松金融管制,金融工具的
创新更多地集中在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传统金融中介体的对接
上。
二、生成创新的经济机理
以上对金融创新的历史做了极为详细的介绍,并介绍了每种
金融创新的产生的动机,可以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金融创新
中,有些共同因素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作用,为了更好地把握
金融创新的生成机理,我们拟从主体的角度分析分析金融创新产
生的宏微观因素,把握在不同历史阶段更多共性的东西。!宏观
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催生“新物种”的最适宜的土壤。首先,规避金
融管制是金融创新的起因。我们都知道金融中介体内生于经济
发展,从新经济学的观点看来,它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它能降低交
易成本,当金融管制给金融机构的经营地位和目标带来极为不利
的影响时,金融机构就会想方设法的通过合理合法的创新活动绕
开管制,当该种创新活动的收益大于其机会成本时,一项金融创
新就应运而生了;其次,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给传统的金
融机构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到
一定程度以后,整个社会潜在的储蓄资源被挖掘殆尽,此时,储蓄
资源就在传统的金融中介体、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之间移动,中介体和金融市场之间是一种替代效应而非互补效应,
从而形成了金融“脱媒”现象,也就是资金大量从受管制的金融中
介体流向直接融资市场,迫使金融体系产生了这样两类创新以适
应金融自由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新形势:一类是新的金融工具
的创新;另一类就是新的金融机构的诞生,如风险投资机构、投资
银行机构等等。最后,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推广
和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条件。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
尤其是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金融信息处理速度加
快,交易成本降低,进一步加快了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速度。!金
融创新的微观动因。从金融创新的历史看来,微观的金融机构始
终是金融创新的主体,作为一种经营性的机构,任何的经营活动
的目的皆是为了追逐利润,金融创新活动也不例外,规避风险、占
领市场、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占领先
机等等多种说法归根结底逃不开“盈利”二字,只不过竞争的激
烈、市场需求的刺激能够最大程度的诱发金融机构创新的内在动
力,从而影响某一段时期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我们可以看到上
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金融创新的辉煌季节,涌现出了很多新的金融
工具、业务和金融机构。因此,西方的金融创新主要来源于其微观
金融机构的内在动力,其创新的特点是“由下至上”,而且多以工
具创新和机构创新为主。通过上述对金融创新形成的经济机理的
分析,有助于我们掌握对金融创新的研究方法。在这个问题上,理
论界普遍认为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需求追随型”! 它强调的
金融服务的需求方,随着经济的增长或发展,经济主体会产生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应,金融体系会不断地
创新。也就是说,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
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创新的产生;另一种是“供给领先”!
它强调的是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创新的供给方! 在创新的供给上可
以能动地先于需求。但是后一种方法被极大地忽视,实际上这两
种方法应该结合起来,同时也应该看到在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
型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优顺序问题。纵观金融发展史,思考在金融
创新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
给领先型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要素的逐步活
跃,需求追随型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这个思路的确定对于我国的
金融创新是极有启发意义的。
三、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启示
金融机构逐步恢复其金融职能也是近二十几年的事情,由于
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我国近几年来的金融创新多呈
现出这样的特点:"金融创新以制度创新为主,如金融机构信贷
管理制度的变迁———四个阶段,最终落实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上”;为数不多的工具创新也是以存款工具创新为主,资产工具创
新较少,造成这种现象有其深层的体制因素。!原创型的创新较
少,吸纳性的较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的金融工具有"#$
的是属于“拿来”的,同时创新更多的是“由上至下”———从人行以
下行文的方式到各商业银行再到各支行或从总行到下级行,很少由下至上的,这一特征与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落后、金融机
构独立性较小及相对严格的金融管制是相吻合的。#在金融创新
的生成机理上,与西方有很大的区别,金融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
于体制改革的外部力量的推动,金融机构的内在创新冲动不够。
应该说在初期阶段,这种由外部发起的金融创新效果非常明显,
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方面的创新使金融体系在最短
的时间里完善起来,有利地配合和支持了经济体制改革。但随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作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将进一
步提高,对金融服务的范围、质量都会有新的要求,金融创新的需
求就会增加,原有的金融创新效率不高、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的
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以至于金融体系发展的滞后成为了制约经济
发展的瓶颈了。
我国金融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到底该如何走?应该遵循一个
什么样的思路,既能够适应国情又能应对加入%&’ 后的新形
势?通过对西方金融创新的分析,在这里可以确定一个这样的基
本思路:"我们国家现在还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微观经济
个体的职能还尚未健全,需求亦不旺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应
遵循“供给领先型”,而不应该被动地“需求追随”,这个最优顺序
的选择决定我国金融创新过程的逻辑思路。!随着竞争的有序化
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要激活微观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恢复
金融机构为创新的主体,放弃使金融机构陷入僵化的严格管制,
待银行的经营水平提高到真正能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时,逐步打
破分业经营,实现混业经营,这个过程最好能在五年内实现,以增
强加入世贸后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提高金融创新的技术含
量,在管制逐步放松和监管日趋完善的前提下,金融创新最好能
“由下至上”,面向市场需求,有利于提高金融创新的效率;$由于
直接融资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金融中介体也即将面临着金融
脱媒现象,因此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创新都要注重与资本市场
的对接,开拓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 世纪初,展望未来,可以预见我国的金融创新是有极大
的发展空间的,即将出现的金融创新有:一是推出各种形式的债
券,如浮动利率债券、保底利率债券、可赎回债券、可转换债券等;
二是成立各种形式的基金。如开放式基金、各类投资基金等等;三
是开展各类期货、期权、掉期业务,如股票期权、利率掉期、股票指
数期货、外汇期货等等;四是银行要推出新的服务形式,如设计与
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对接的金融工具(贷款的证券化),并要着手
参与投资银行业务,这是大势所趋;五是类似风险投资机构这样
的新型金融机构将会层出不穷。相信我们在充分吸收发达国家金
融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谨慎监管,我国的金融创新将会
得到迅速的发展。

Ⅳ 机构创新的原理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机构创新的原理通过人与技术相结合的产品配送机制加强了客户对产品进行组合能力,机构创新但是客户仍将自作决策并承担风险。金融创新不会停留在现有产品配送系统的创新上,机构创新现有的和新兴的金融机构将通过创造新产品,来实现金融功能的重新整合.

资产管理账户将在个人和家庭中流行起来。美国银行家信托公司的前总裁提出了“财富账户”设想,它将一个家庭包括房产价值、退休金账户、住宅抵押贷款等全部资产与负俊都合并在一个账户中。

机构创新这对个人或家庭在整个生命期间实现最大经济福利有极大的帮助。如果税法允许,一个家庭可以从他们的退休金帐户借款来购买住宅等不动产。如果住宅的价值相对抵押贷款价值增加,这个家庭可用住宅权益(房产的市值超过借款的部分)作抵押,以更低成本借款支付教育和家庭的其他开支。

另一种方式是将产品裁剪或个性化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要。考虑年轻夫妇需要储钱作为子女未来的教育费用。他们将求得财务顾问或财务软件的帮助,选择一组包括共同基金或人寿保险的金融产品。

他们根据历史数据将算出每月需要投资的数额,机构创新并在计划年度内利率或证券价格发生变化时,对每月的投资额作出调整。金融中介机构也可提供一个投资和保险的组合产品,并根据子女年龄和通货膨胀状况作出调整。

(4)金融机构创新理论扩展阅读

金融机构创新主要集中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跨国银行的发展两方面。因为各国金融制度不尽相同,对金融机构的设置分工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各有所侧重,金融机构的形式也就不一致。但是,综合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创新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自由化的进展使金融机构从“专业化”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为各种新的金融机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二是西方各国在二战后初期,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对金融体制进行了改组和整编,使得金融机构由“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化。其实质是战后经济活动的实际内容发生变化,使得金融机构突破原来的业务分工,在较大范围内开始综合经营。

而且实行多种金融业务的交叉,出现了大批新的金融机构。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各国加强了金融管制,防止经济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专业化程度得到了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法规也更加严密。

80年代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和资本国际化的形成等因素,促成金融交易的自由化发展,这些都导致了金融法规相应变革,朝着放松管制和促进金融自由化的方向发展,这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创新。

Ⅳ 什么是金融机构观和功能观的理论

同一经济功能在不同的市场中可以由不同的机构或组织来行使。” 基于金融的功能的观点是相对于传统的机构的观点而言的,并提供一整套金融体系长期发展的特征、金融制度及结构的演化。传统的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的观点将现有的金融机构或组织看成是既定的,这成为分析和讨论所有金融问题的前提,所有对金融体系的挑战与改革只能够在这既定的前提下进行,无论是现有的金融机构还是监管部门都力图维持原有的组织的稳定性,如商业银行的坏账问题、商业银行贷款的系统风险问题,都在这种既定的组织框架下解决。这正是中国的金融业改革在过去10年没有'根本性突破的原因。政府部门对金融的理解过多地局限于金融机构的运作上,而不是去深入认识金融市场的功能;政府部门过多地干涉金融机构的行政、人事和业务、资产,而没有去分析金融市场的各种功能实现的条件和制度。 Merton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区域的变化,金融功能的变化要小于金融机构的变化;二是金融功能优于金融组织,即金融机构的功能比金融机构的组织方式更重要,只有机构不断创新和竞争才能最终导致金融体系具有更强的功能和吏高的效率。从金融的功能观点来看,首先要确定金融体系应该具各哪些功能,然后才可以设置和建立能最好行使这些功能的机构与组织。

Ⅵ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国外金融产品创新的趋势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波动。金融机构的旧有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市场,同时又给金融机构创造了新的潜在业务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及金融理论的突破促使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而创新成本却日益降低。 全球金融领域在强大的外部需求召唤下,在美好的盈利前景吸引下,通过大量的创新活动,冲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制约,发生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业务、新市场、新机构风起云涌,不仅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而且还对金融体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际金融新秩序有待形成。对于金融领域内为了应对这种动荡不安的现状而发生的这些变革,我们将其统称为“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以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金融业务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是一个金融体系不断成长、创新的过程。总而言之金融创新就是指是指金融机构内部要素的变革。自现代银行出现以来,无论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制度,还是银行的传统业务、银行的支付和清算系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创新。本文所涉及的金融创新是指广义的金融创新,其主要包括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以及金融机构职能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发展,以60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流动的加快为背景,以七、八十年代的放松管制为契机,一直保持常盛不变的势头。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创新围绕着表外业务、筹资证券化以及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三个方向迅速发展,目前,国际金融创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趋势:1.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多样化。2.表外的重要性日趋增强。3.融资方式证券化。4.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

Ⅶ 金融创新有哪些

广义来看,发生在金融领域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金融创新,有金融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狭义上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指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创新。
一、金融制度创新
一国的金融制度总是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如政治、经济、信用制度、金融政策等的变化而逐渐演变的,这种演变不仅是结构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本质上的变化。金融制度创新包括金融组织体系、调控体系、市场体系的变革及发展。影响和决定着金融产权、信用制度、各金融主体的行为及金融市场机制等方面的状况和运作质量。
二、金融市场创新
金融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银行经营者根据一定时期的经营环境所造成的机会开发出新的市场。
三、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的核心是满足需求的功能,包括金融工具和银行服务。金融产品的形式是客户所要求的产品种类、特色、方式、质量和信誉,使客户方便、安全、盈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的大部分属于金融产品的创新。
四、金融机构创新
金融机构创新,是从金融创新经营的内容和特征出发,以创造出新型的经营机构为目的,建立完整的机构体系。
【拓展资料】
金融创新是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金融发展将主要依靠社会经济机体的内部力量--金融创新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各种新型理财品种的推出,深圳中小企业板块的建立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
但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工具品种单一,金融产品的发展不规范,无法律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推动力效应发挥到最大,如何消除制约金融创新的因素,中国未来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什么等问题将是重点需要研究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业的发展也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国情,照搬西方的金融创新理论显然是不可取的。

Ⅷ 现代市场营销有哪些常见的创新理论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新领域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认为市场需求引起供给,每个企业必须依照消费者的需要与愿望组织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几十年来,这种观念已被公认,在实际的营销活动中也倍受企业家的青睐。然而,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性、多变性和求异性特征的出现,需求表现出了模糊不定的“无主流化”趋势,许多企业对市场需求及走向常感捉捕不准,适应需求难度加大。另外,完全强调按消费者购买欲望与需要组织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会压抑产品创新,而创新正是经营成功的关键所在。为此,在当代激烈的商战中,一些企业总结现代市场营销实践经验,提出了创造需求的新观念,其核心是指市场营销活动不仅仅限于适应、刺激需求,还在于能否生产出对产品的需要。 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对此进行了表述:“我们的目标是以新产品领导消费大众,而不是问他们需要什么,要创造需要。”索尼公司的认识起码有三方面是新颖的: 其一,生产需要比生产产品更重要,创造需求比创造产品更重要; 其二,创造需要比适应需要更重要,现代企业不能只满足于适应需要,更应注重“以新产品领导消费大众”; 其三,“创造需求”是营销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它是对近几十年来一直强调“适应需求”的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
关系市场营销观念
关系市场营销观念是较之交易市场营销观念而形成的,是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传统的交易市场营销观念的实质是卖方提供一种商品或服务以向买方换取货币,实现商品价值,是买卖双方价值的交换,双方是一种纯粹的交易关系,交易结束后不再保持其它关系和往来。在这种交易关系中,企业认为卖出商品赚到钱就是胜利,顾客是否满意并不重要。而事实上,顾客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重复购买率,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利益。由此,从八十年代起美国理论界开始重视关系市场营销,即为了建立、发展、保持长期的、成功的交易关系进行的所有市场营销活动。它的着眼点是与和企业发生关系的供货方、购买方、侧面组织等建立良好稳定的伙伴关系,最终建立起一个由这些牢固、可靠的业务关系所组成的“市场营销网”,以追求各方面关系利益最大化。这种从追求每笔交易利润最大化转化为追求同各方面关系利益最大化是关系市场营销的特征,也是当今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关系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和关键是“承诺”与“信任”。承诺是指交易一方认为与对方的相处关系非常重要而保证全力以赴去保持这种关系,它是保持某种有价值关系的一种愿望和保证。信任是当一方对其交易伙伴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有信心时产生的,它是一种依靠其交易伙伴的愿望。承诺和信任的存在可以鼓励营销企业与伙伴致力于关系投资,抵制一些短期利益的诱惑,而选择保持发展与伙伴的关系去获得预期的长远利益。因此,达成“承诺———信任”,然后着手发展双方关系是关系市场营销的核心。
绿色营销观念
绿色营销观念是在当今社会环境破坏、污染加剧、生态失衡、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新观念。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各国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绿色浪潮,绿色工程、绿色工厂、绿色商店、绿色商品、绿色消费等新概念应运而生,不少专家认为,我们正走向绿色时代,下个世纪将是绿色世纪。在这股浪潮冲击下,绿色营销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相应产生。 绿色营销观念主要强调把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利益和环保利益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顾及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要求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整个营销过程都要考虑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保利益,做到安全、卫生、无公害等,其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共同愿望和需要——资源的永续利用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此,开发绿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发展绿色产业是绿色营销的基础,也是企业在绿色营销观念下从事营销活动成功的关键。
文化营销观念
文化营销观念是指企业成员共同默认并在行动上付诸实施,从而使企业营销活动形成文化氛围的一种营销观念,它反映的是现代企业营销活动中,经济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企业的营销活动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文化因素,企业应善于运用文化因素来实现市场制胜。

Ⅸ 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怎样理解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在现有的制度下,对金融业务的一种组合.现在实际上的金融创新有混业旧机经营的意思

Ⅹ 持约束诱导论的观点的人认为什么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

(1)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上研究金融创新原因的理论之一,是由西尔柏主要从供给角度提出的理论。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积极创新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抑而采取的“自卫”行为。
(2)西尔柏认为,金融压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强加的压制。金融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保障资产具有流动性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偿还率,以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产的安全。但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虽然确保了金融企业的经营稳定,但另一方面却形成了内部的金融压抑。二是政府的控制管理。这种因外部条件变化而导致的金融创新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外部条件变化而产生金融压制,使金融机构的效率降低。金融机构必须努力通过创新提高效率来弥补这部分损失;另一种情况是金融压制使得金融组织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创新是对金融压制的反应,其代价与压制所造成的机会成本增长是一致的。因此,金融机构通过逃避压制来尽量降低其机会成本增加所带来的损失。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创新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证券之星中国重工 浏览:902
股东告知函可以以什么方式 浏览:460
手机能安装股票指标 浏览:441
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 浏览:175
花都最大的金融诈骗公司 浏览:39
基金为什么十大持仓 浏览:627
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图 浏览:328
招商银行公户可以买理财吗 浏览:323
港币30是人民币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178
4月8日卢布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405
中国银行理财骗客户 浏览:612
美金汇率兑换印尼 浏览:733
体彩怎么算佣金 浏览:504
外汇占款货币投放 浏览:744
红塔银行理财产品不保本 浏览:358
高杆低杆中杠杆杆落袋 浏览:139
我国外汇储备总体 浏览:796
股票咋开户 浏览:474
微贷杭州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251
武汉哪家证券公司最好 浏览: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