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2015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2015

发布时间:2022-02-01 07:34:36

Ⅰ 消费金融是哪个平台

这个不是平台名字,只不过是第三方催债公司不敢用真名追债才这么写的.。
消费金融有很多平台,比如京东白条、淘宝的花呗还,美团也推出了自己的消费金融,这样的平台还有很多。消费金融的最大特点就是先购买,后到期再还款。
以京东白条为例,在京东上它会给你一定的额度,然后在京东上购物,就用白条支付。一般来说京东白条的这个结算时间是每个月的29号,你在29号之前,把白条还清。你可以看到自己当月在京东上所消费的额度,有利于自己调整下一个月的消费行为。在消费金融平台上购物要理性消费,不要超前消费。
【拓展资料】一、消费金融,即以消费为目的的信用贷款。一般指机构或企业为个人提供的、以日常消费(不包括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为主要需求的小额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一般在1-12个月)等特点,流程简便、申请材料要求简单、到款迅速。消费金融的参与机构形成了以银行系、产业系、互联网电商系、P2P系为主体的市场格局。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37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消费金融
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效应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势头,我国政府于2009年正式宣布启动消费金融试点。2010年,我国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成立。2013年9月,银监会宣布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试点城市已达16个,新增的城市主要兼顾东中西部地区,包括武汉、广州等。2013年11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民间资本介入、放开营业地域限制、增加吸收股东存款业务,推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进一步扩容。2014年,修订后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鼓励更多具有消费金融优势资源和分销渠道的出资人参与试点。
三、2015年,监管部门将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行业公司。2016年,行业开放力度持续加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网络零售平台在小额消费领域开展合作。
四、2017年底,针对“现金贷”等行业乱象,强监管时代来临。《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对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由点到面逐步从严,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潜在风险被不断肃清,平台的“戾气”逐渐被驱逐。

Ⅱ 马上消费金融欠几千会起诉吗

是可能会起诉的,在用户逾期超过90天且还款态度差的情况下,马上消费金融平台可能会考虑起诉处理。而一旦被起诉到了法院,欠款人很大几率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平台对于欠款人起诉与否是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的,和逾期金额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逾期金额高被起诉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不代表逾期几千块钱就不会起诉。因此建议用户还是赶紧进行处理,拖欠的时间越长负面影响越大.
拓展资料:
1.如今消费金融行业已经从快速增长时期,逐步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信贷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消费场景更加丰富、触达更多长尾人群、推动消费升,这十年里,消费金融行业乃至社会的消费结构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过往也该被历史铭记。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征程上,党中央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消费金融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要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必须要深挖国内巨大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潜力,以国内大循环引领国际循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力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助推。 2009年7月,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2010年,银监会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设点批准设立消费金融公司。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放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至全国,消费金融行业迎来重大利好。此后,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Ⅲ 消费金融公司是哪个网贷

消费金融公司并不是哪个网贷。消费金融公司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的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网贷产品。借款人可以思考自己是否在其自营平台或者是合作平台申请过贷款,详情可以致电客服热线咨询。无论是从金融产品创新还是扩大内需角度看,消费金融试点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适时地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是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趋势和需要的。从金融产品的创新看,个人信贷业务是传统银行难以全面惠及的领域,建立专业化的个人消费的金融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居民个体。

网贷

网贷是网络贷款的简称,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和商业网络借贷。P2P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它是互联网金融(ITFIN)行业中的子类。网贷平台数量在2012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2019年9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各业态的业务边界及准入条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

Ⅳ 消费金融公司有前景吗

随着网络购物场景的发展,消费金融开始涉足电商领域,针对消费者最关注的价格因素,推出分期付款、30天无责免息等产品,分散消费者的购物压力,刺激消费增长,尤其是中高端消费的增长。消费金融除降低消费者购物压力刺激消费以外,还可以帮助电商企业及商家进行商品营销。通过优惠的支付条件吸引用户,实现用户引流和商品导购。例如根据电商平台的行业及人群特征,推出特定的营销活动,用户通过参与活动或者获得价格优惠,或者获得电商平台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消费积分。这种营销活动在引流、导购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电商领域的应用,目前处于信用累积的过程,未来实现数据沉淀之后,基于个人账户的信用数据提供更多产品以外的增值服务,将成为其发展的一大趋势。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
前瞻产业研究院显示,2015年中国人民币信贷余额达到93.6万亿,同比增长14.9%;同期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9.0万亿,同比增长23.3%。近年消费信贷余额增速显著高于人民币信贷余额增速。预计2019年消费信贷余额将占人民币信贷余额总额的四分之一,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在消费信贷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增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陆续有电子商务企业、在线支付企业以及P2P信贷企业加入,同时,传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抓紧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指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0亿元;伴随着京东与天猫等进入市场,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整体市场则突破了千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9年达到3.398万亿元的水平。
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原因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参与主体从原有的P2P为主导的消费金融市场,拓展到目前以电商生态为基础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的数量和类型较2013年有明显突破;
其次,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用户消费需求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消费渠道进一步拓宽;最后,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开始进入真正的爆发期,2014年则延续了2013年的强势表现,在理财、投资以及信贷领域均有突破。
实际上,自2014年开始,电商生态的消费贷款在互联网整体消费贷款的比例开始迅速攀升,艾瑞咨询预计,在2016年该项业务将成为互联网消费金融中最主要的商业模式。
技术创新,互联网释放消费金融需求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对用户行为习惯造成了颠覆性的变革,大数据技术解决了消费金融领域风控的效率瓶颈。同时,随着
2015年央行向8家私营机构发放个人征信业务试点许可,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分析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浏览、购物、社交等多维度数据,可以更好地覆盖以往央行征信体系覆盖不到的长尾人群。近年来,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0%以上,在个人征信业务许可的当年更实现了546%的增长。
另外,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也使得消费金融摆脱了固定场所的限制,移动端成为消费金融的重要阵地,2017年移动消费金融用户渗透率达到了15.9%
消费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对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从对金融机构的定向业务支持转而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全面支持。银监会放开了消费金融公司审批的地域限制和数量限制,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积极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常态化。
消费场景日益丰富,互联网渠道直接触达客户
首先,电商改变了大众的购物习惯,消费渠道的便利性激发了小额高频的购物需求。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互联网的流量竞争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线下的消费场景包括3C产品、电动车、医美、租房、培训教育、旅游等。
随着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监管政策将逐步出台,行业将迎来整改。监管政策的不断深化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将会两级分化,不合规的平台将会逐步的退出市场,合法合规的平台将会以金融科技促进机构自身的发展,加强风控和定价能力为核心竞争力。未来,在场景、数据和风控基础上持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会促进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增长,给用户带来美好的消费体验,给社会创造无限的价值。

Ⅳ 消费金融和信用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简单作答:
一、什么是消费金融?
广义上讲:
一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
严格意义上来说,信用卡也属于消费金融的一部分,授信主体为各个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服务提供方为:银行金融机构
狭义上讲:
由银监会审批设立的,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面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供的金融服务;
试点阶段:服务范围包括个人耐用品消费贷款和一般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不涉及房地产和汽车贷款;
目前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
第一批: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北京)、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捷信(天津)、锦程消费金融(四川)
第二批:招联消费金融(广东)、兴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总部位于青岛的海尔消费金融公司、位于武汉的湖北消费金融公司、位于南京的苏宁消费金融公司、位于重庆的马上消费金融公司也已相继开业。
广州的中邮消费金融公司、杭州的杭银消费金融公司、合肥的徽银消费金融公司筹建中;
2.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
参与主体更为丰富:包括银行(工行逸贷)、电商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JD白条、花呗之类)、分期购物平台(人人分期类)、消费金融公司(招联、北银类),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易观智库
  
互联网消费金融图谱V1.0,如图所示,图片来源:小饭桌(他还出了V3.0的,我找不到了)
建议下载: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严格来说,买车是《办法》中规定所不允许的行为
本质上两者都是信贷产品,一般来说,信用卡指定人的消费行为(专人专用),消费信贷指定具体的消费行为(定向消费),前者一般最长50-56天免息期,后者一般没有免息期……等等区别吧
但是,无论从申请、使用、还款、成本,目前都出现了很多类信用卡的互联网消费信贷服务,比如JD白条、花呗、零零花,同样也拥有比信用卡更方便的分期服务,而且特定场景下12期免息服务,申请上也逐步由线下到线上,招联30分钟就可以实现对你万元级别的授信,这类服务大有“虚拟信用卡”的态势,而且表现出比信用卡更好的服务,授信速度快,额度高,消费场景多……等优势。(517期间我们还尝试过实时授信)
但是,线上风险应该是直线(指数)上升的,各个平台的逾期率应该很高,具体这是商业机密,至于他们风控体系的建设,那是另外需要探讨的话题了……

Ⅵ 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在全国有几家分公司

5家分公司。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由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回设立,是全国第8家、华中地答区首家开业的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公司总部设于武汉,业务半径辐射全国,并在武汉、深圳、北京、成都、上海、西安设有区域中心,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快捷、灵活、安全的高品质消费金融服务。

Ⅶ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优势有哪些

答:
1、政策方面
众所周知,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中正式提出发展消费金融,中国人民银行在1998年和1999年相继放开了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的政策,以促进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这也是发展消费金融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结构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消费金融成为热点词汇。据了解,2016年3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 《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政策利好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技术优势
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的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打造“线上互联网+线下实体”的运行模式。从事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机构在资金来源上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探索信用消费+场景布局,进而打造成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的样本,通过场景的建立,增强客户粘性,不断扩张消费金融市场,实现盈利。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大数据挖掘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精确的进行市场细分、选定目标客户、评估客户信用等级,从而降低资金配置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3、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需求也更加旺盛,8090后超前消费意识逐渐增强,接受新型金融产品的能力较强,因此使用消费信贷手段来缓解预算不足的观念逐渐深入,因此,在居民消费观念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发展消费金融已经具备相应的社会基础。而作为解决资金问题之一的消费金融系统必将迎来发展商机,像迪蒙自主研发的消费金融系统是一款集消费贷款、消费分期为一体的业务管理系统,有效帮助企业迅速开拓消费市场,推动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实现业务模式的“互联网+”转型。系统通过规则引擎、工作流引擎、自动征信、商家加盟的方式,实现借款业务的快速审批、智能风控、借款流程自定义等功能,满足消费金融公司快速、高效、便捷的借款业务需求。

Ⅷ 资客通消费金融合法吗

这是合法的。

即时消费金融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金融机构,公司以“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和“科技让生活更轻松”的理念,致力于成为最值得信赖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消费金融首席执行官赵国庆博士,原京东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他拥有中欧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EMBA学位。

(8)消费金融公司试点2015扩展阅读:

马上消费金融于2015年6月正式开业,引入了重庆百货、重庆银行等国有股东,以及物美集团、阳光保险、浙江小商品城等社会化股东,形成极具活力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股东结构。公司于2016、2017、2018年分别完成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达40亿元。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010年启动试点,采取了先试点、后逐步放开的方式,最初试点城市为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 2013年11月,银监会修订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参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

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副主任陈琼表示,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这样一类新型金融机构,是促进我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需要。

消费金融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Ⅸ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是什么公司

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部设于上海,是一家由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附属机构,致力成为中国领先的消费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持续推动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建设和发展。
经过2015年增资扩股,公司充分发挥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中银卡司、博德创新、红杉资本六家知名股东的丰富经验和优质资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专业、便捷、灵活的消费金融产品及服务。
经过近八年的稳健发展,秉承“担当、诚信、专业、创新、稳健、绩效”的经营理念,中银消费金融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在战略管理、风险控制、产品研发、业务发展、渠道建设、内部管理、公司治理、文化建设、社会责任方面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凭借优异市场表现、杰出专业化运作、卓越品牌形象,享誉中国消费金融市场。截至目前,公司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含直辖市)设有一级区域中心,普惠金融覆盖全国三百多个城市,合作商户及网点超千家,已为数百万客户提供的消费融资服务。
未来,站在新时代的浪潮,面对新机遇的挑战,中银消费金融将开启新征程,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指导思想,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数据化、智能化、场景化”为主线,以转型创新发展为路径,为客户、股东、员工、行业、社会等持续创造共享价值,建设成为新时代一流消费金融公司。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Ⅹ 捷信金融合法吗

摘要 捷信公司未被认定为非法。

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2015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境外股东质押股票 浏览:82
2016商品期货分析报告 浏览:566
哪家证劵公司理财短期好 浏览:827
从金融公司套取首付贷 浏览:839
国检集团涨停 浏览:213
金融服务费用的进项税是否可抵扣 浏览:148
投融资规划报告 浏览:934
基金高端理财优势 浏览:405
国际注册外汇交易师ipa 浏览:562
小额贷款公司是金融机构吗 浏览:740
收佣金经营范围 浏览:667
甘肃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908
全国有几家综合金融公司 浏览:524
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所市场 浏览:277
家庭杠杆率排名 浏览:626
哪家银行理财收益比较高 浏览:127
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浏览:371
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下载 浏览:667
空港股份股票价格 浏览:154
光大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 浏览:68
© Arrange www.beichengdai.net 2017-2021
京ICP备15053920号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