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研究老人金融服务的价值在

研究老人金融服务的价值在

发布时间:2022-02-28 04:07:37

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金融能够提高投融资水平和效率
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多两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是可以增加要素总量,起到要素的集聚效应;二是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比如资本的生产效率,投融资效率等来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具有资本积累效应与资本配置效率,后两者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资本的总量集聚上,金融发展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在以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等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而金融可以通过更好地动员储蓄,作用于资本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金融能够提高储蓄和资本积累水平,提高投融资水平能力,金融发展对投资的扩大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影响投资的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并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加速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起到资本的集聚效应。一种是直接融资形式;一种是间接融资形式。在直接融资方面,如通过证券市场可以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集聚水平。

在间接融资上,由于银行等信用中介的存在,可以通过更好地聚集现有的金融资源和更好地动员可用的储蓄,并通过贷款规模的扩大,促进资本积累水平的增加。

——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着投融资的效率。我们提出两个效率:一个是融资效率;第二,能够提高投资效率。

融资效率也就是资本集聚的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融资转换为投资的效率。比如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和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等等这意味着投资的效率提高。

储蓄并不是全部被转化为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在实现中往往有相当部分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被浪费掉了。

一个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的金融体系是造成这种浪费的主要原因。如果金融发展能够降低这种浪费,也就是储蓄能够转换为投资的比率,就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竞争机制的缺乏,某些制度限制等因素都是造成金融低效的原因,从而使得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被白白的浪费掉了。

另外,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达,可以提高直接融资的效率.

2、金融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吸引优秀人才

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金融的本质是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通过将资金配置到生产效率最高的项目中去,可以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同时提高技术进步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将可以更好地分配资金,提高进步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同金融推动知识和资本的结合一样,金融也推动和促进了技术和资本的结合进程。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而金融体系与工具的发展可以起到分散投风险的目的。金融的发展使得通过投资组合降低风险,从而对高风险的产业进行投资成为可能,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

此外,金融业不仅可以通过资金融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自身也可以吸纳就业,提供金融服务。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金融的发展,金融部门的从业人员比重在不断上升。

而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明显。一个例子是随着几十年证券市场的发展,培养和吸引了大批证券从业人员,为推动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随着经济不断金融化、金融活动的日益深化,不仅金融从业人员,而且对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而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金融直接推动了知识资本化的过程。知识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生产要素,正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知识有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其必须同资本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而金融的发展,实现和加速了知识同资本的结合过程。

3、金融可以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规模
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的成长和规模扩张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大型跨地区甚至跨国企业往往也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支柱。

企业的规模扩张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要素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种是通过收购兼并或资产重组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

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借助银行或资本市场来实现;而后一种情况大多是通过资本市场完成的——这种扩张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短,但要求企业更加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

4、金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金融的发展及深化对产业结构影响可从两方面解释:

首先,金融业的发展直接体现为金融业的产出较大,这在统计核算中不仅表现为GDP总量的扩大,同样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加快,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一方面,金融产业本身就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发展金融产业本身同发展经济是一个概念。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对金融发展的需求也就越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会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

因此,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金融产业的比例提高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

其次,金融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各产业不同程度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在不同产业的流动及通过一定宏观调控方式进行再配置。

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传递机制如下:金融——影响储蓄和投资——影响资金(资本)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

金融可以通过资本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失衡及调整的困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此相伴的是金融发展的滞后,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而金融业得以较快地发展则为产业的优化提供资金及资本支持,为产业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资本环境,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金融可以通过调整信贷方向和结构,集中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也可以通过引导优势企业上市融资,以上市公司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政府。

在过去的一、二年时间里,上海市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上海上市公司实行资产重组,使20多家非上市公司的高科技企业通过重组成为上市公司。

5、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模式
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如何发展金融产业,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上就存在两种具体模式。即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和政府主导型金融模式。

所谓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强调在银行和证券市场在融资上的主导作用。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而言,它是以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依托的。

所谓政府主导型金融模式是指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作用,利用政府信用实现对资金导向的倡导机制与矫正补充机制。

政府主导型金融模式又分为政策引导型和直接投资型。前者强调政策的引导体现在通过实施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实现投资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协调,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

而后者则强调发展中都有若干重点产业或新兴产业,它们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这些行业往往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高,私人金融机构难以承担其融资。

故在政策性金融方面政府也往往直接参与资金的配置,也称为直接投资型政策性金融。

为此,可由政府出面建立一些带有官方色彩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私人(民间)金融机构不愿提供资金、无力提供资金以及资金不足的重点、新兴部门进行投资和贷款。

但在此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这些金融机构必须按市场化规范而不是按行政方式进行管理而运作,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结果。

(1)研究老人金融服务的价值在扩展阅读:

金融服务业特征:

就金融服务业而言,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金融服务业同样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比如:

1、金融服务业的实物资本投入较少,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物理单位来度量金融服务的数量。

这也就无法准确定义其价格,从而也无法编制准确的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因此金融服务业的产出也就难以确定和计量。

2、传统金融服务业的功能是资金融通的中介,而现代金融服务业则具有越来越多的与信息生产、传递和使用相关的功能,特别是由于经济活动日益“金融化”。

所以,金融信息越来越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之一。

3、金融服务业传统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金融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信息化,金融服务业逐渐变成了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

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已经成为决定金融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4、在当今这样一个国内和国际竞争加剧的时代,金融服务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之中。

信息技术、放松管制和自由化的影响已经永远改变并在不断重新塑造着金融服务业领域,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金融服务业即从事金融服务业务的行业。我国金融服务业目前包括(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四个分支:

银行,证券,信托,保险。金融、保险业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业、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和保险业等。

金融服务业主要提供金融的存贷、社会资金收缩、扩放,金融领域消费的管理和设计,对金融产品设计,对消费支付方式提供和创新,金融服务业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融服务业



Ⅱ 人口老龄化对金融风险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经济和金融
人口老龄化,以及如何监管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应对由此引致的问题对于全球而言将越来越重要。确切而言,这些问题与金融服务(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所有金融部门)的根本属性深度关联。
事实上,我已数次警告过,在我们的经济决策中,忽视人口因素会造成不利甚至严重后果,尤其会涉及资产价格泡沫、货币需求与通货膨胀。我曾指出,资产价格泡沫最有可能发生在“人口红利”末期。在该阶段,一个国家受益于劳动人口的增长。与之相反,在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后,由“人口负担”所导致的增长潜力下降,很可能造成经济长期停滞。这一现象,在日本、美国和外围欧元区国家都曾出现。当前欧元区所遭受的不幸,根源其实在于人口变迁或老龄化所引致的结构变化。
人口老龄化可能对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新的政策予以应对。在这里,我想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跨业乃至跨境调整的必要性,另一个是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根本不确定性。
跨业和跨境协调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逐渐老年化,老年公民成为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人。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基于人之本能,很多人可能在管理金融资产时成为风险规避者。因此,在一个成熟经济体,老龄化致使其增长潜力较低,在如何向经济体系中的潜力部门提供风险资金以鼓励企业家稳健承担风险和提高价值生产方面,就面临着严峻问题。
更具体一点,金融产品和服务应使得老年公民能够维系生活品质,并推动形成“长寿是福不是祸”的社会环境。除了公民的“养老钱”,这些金融产品,也被期望发挥不同功用。考虑到在许多国家,老年人的平均健康程度在改善,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帮助老年人口保持活力并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作贡献,同时降低与年龄增长有关的风险(如疾病)方面,重要性与日俱增。为提供这些产品,金融机构必须与其他行业合作,充分利用其先进技术和经验。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作为一个联系富裕老年公民阶层与潜力企业家阶层之间的中介,也应利用自身经验去度量、分散和管理各种各样的风险。所有这些尝试,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跨业”元素。
进一步地,随着发展中经济体转变为成熟经济体,在一个老年化经济体中,人们会将其储蓄投资于海外的发展中经济体,以获取更高回报,这是人之本性。因此,对一个成熟经济体而言,充分利用跨境交易的好处并管理好伴生风险,也很重要。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跨业及跨境扩张趋势即将来临,它将对当前的金融监管架构带来严重挑战。毫无疑问,这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监管架构。只专注于一个特定部门的监管很可能会导致“水床效应”——问题只是被简单地转移到其他部门,而不是被有效地解决。
预期寿命和生育能力的根本不确定性
首先,我要点出与之相关的两类风险:一类涉及预期寿命或者长寿,另一类涉及出生率或者生育能力。接下来,我将阐述衡量整个经济体中这两类风险的根本不确定性,以及其对监管可能造成的后果。
现实世界中,我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风险,长寿风险便是其中最根本的一个。一个人会生存多久,除了神仙,没有人能够未卜先知,给出精确答案。虽然经济学教科书一般性地指出,如果没有不确定性,则资源的有效配置将更容易实现,然而,即便人们精确知道自己哪天出生,却鲜有人知道自己何时将驾鹤西去。我们是人类,不是神仙,我们需要接受这种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金融服务在帮助我们管理这种固有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进而确保我们能够喜乐融融地度完一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为应对长寿风险,社会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出现增长。
应对长寿风险需要有必要的工具,工具提供方必须能够管理整个经济体中的伴生风险。为此,诸如保险机构等金融服务提供方等传统上都会利用“大数定律”。该定律假设,随着样本数的增加,所有样本的平均值,比如平均预期寿命,将更具可预测性。就生育能力而言,也被认为是遵循“大数定律”。尽管一对特定夫妇生育孩子的确切数字我们无从知晓,但每对夫妇的平均生育率却很大程度上是能够预测的。主流观点认为,在大数定律基础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本上是可预见的。
不幸的是,这种观点却并非总能站得住脚,或者更直白一点,很多事例表明它是不正确的。以日本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对总生育率的预测出现错误已是家常便饭,由此使得生育率不断被向下修正。政府一再公开发表预测,宣称生育率的下降只是暂时的,人口出生率预计很快将再次上升。同样,预期寿命的预测结果也显示,实际寿命一直超过预测数值。
这些失误连连的预测揭示了老龄化进程的根本不确定性。如果实际结果偏离了对经济体中全部人口预期寿命的预测结果,则所有的金融服务提供方都将受到影响。例如,对长寿风险产品而言,即使是细微的偏差,也可能显著增加提供方的风险敞口。
避免“打补丁”和“一团糟”问题
一旦这种偏差导致意想不到的亏损积聚,就需要进行监管方面的改革。然而,这种借由损失引致和推动的监管改革,往往只会导致对监管架构“打补丁”,这反过来又将导致进一步的损失和更多的“补丁”,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对监管框架的临时性调整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可能会引起计算机编程人员称之为“意大利面条式代码”(也称“一团糟”)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监管框架变得过于复杂、彼此纠缠,就像意大利面条一样,而人们对此毫无头绪、束手无策。
因此,我们必须谨慎行事,预测不能过于乐观,尤其是当这些预测关乎总体监管架构时,任何预测错误都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当观察到预测出现错误时,尤其在处理诸如“一团糟”等风险时,对于如何做出恰当的政策反应,事先设定一个明确的战略,也是非常重要的。应持续地对监管架构的性能进行修订,且任何时候都要有俯拾即来、随时可用的必要手段。伴随着这些措施的施行和发挥功用,就有可能防止一个单纯的预测误差最终演变为整个体系“不可逆性”的紊乱。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将一个次优的“故障解决”机制纳入我们一贯沿用的整体架构,这比起自诩预测结果总是合理且客观的、进而去一味追求最优方法的做法,能更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结 语
对金融机构和监管主体而言,新近的金融危机已彻头彻尾地颠覆了金融服务的图景。在雷曼危机之前,人们往往只看到金融新产品(如证券化产品、衍生产品和跨境交易产品)“光明的一面”,坚信我们已“背靠大树”,得到了这些先进的、创新性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工具的有力支持。然而,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伴随它们的风险和相关问题,现在人们的眼中尽是这些金融服务“黑暗的一面”。
不管怎样,金融产品和服务仍具有必然需求,因为它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管理各自风险方面。只有私人实体实现了稳健的风险承担,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金融机构理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尤其是出于长寿风险管理和应对出生率下降问题的需要。由此一来,金融机构如何充分利用其技术和资源,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金融服务提供方应当为人们提供应对生命中的各类风险和严重不确定性的工具,确保人们能够享受生活、安度晚年,借此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
在这方面,我认为,监管机构应考虑以下两件事:其一,监管机构应具有跨业以及某些情形下跨境的视角,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阶段,为确保经济能够分散风险,进而实现持续发展,监管机构应该要有一个宏大的设计。其二,监管机构应该意识到,一个理想的监管架构需要不断演进,推动其演进的一个原因便是人口老龄化以及伴生的经济和金融服务方面的结构性变化。

Ⅲ 老年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存在哪些困难

老年人对金融产品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困难,更不愿意去了解,而且老年人怕损失钱,觉得只有放在银行才安全。

Ⅳ 央行将组织金融机构上门为老人服务,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这一举措让更多的老人得到了便利,同时也是对于老人的额外帮助。这个举措让人感觉非常的暖心,而且也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于众多老人的重视。

其实不光是金融机构,像是其他的部门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相信这样一定会给老人带来更多的便利,老人家出行的时候也会更加的方便。

Ⅳ 老年的价值是什么

西方社会学界关于老年人的价值有以下几种观点:功能学派认为,老年人对社会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对下一代的社会化上。老年人屡经沧桑,积累了丰富经验,是文化的传播者。尽管人的生理机能会随衰老而衰退,但仍可发挥自己的经验、知识为社会作贡献。这是一种“有价值论”的观点,以功能(作用、贡献)作为价值尺度。
冲突学派认为,社会中青年把持了有权势的团体,他们置老年人的利益于不顾,使老年人成为社会上受压抑的群体因此,老年人应组织起来进行斗争,抗议权力分配不均。冲突学派以权力作为价值尺度。
交换学派认为,社会互助是一种双方交换的行为,按照换得酬赏作为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老年人之所以被社会所遗弃,是因为老年人缺乏可以用来交换的价值。交换学派是以利润(利益)作为价值尺度。
社会生物学派认为,社会行为遵循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优胜劣汰原则。老年人不适合生存竞争要求,因此社会不应勉强扶助他们,应让老年人自然淘汰。这一学派以生物机能作为价值尺度。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看问题,正确的老年价值观应是这样;老年的价值应把老年人摆到整个社会结构中,看它是否协调,能否推动社会前进来加以考察。老年人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群体,今天的老年是昨天的青年,今天的青年又是明天的老年,对待老年这部分人口处理不当,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结构体系能否正常地运行和发展。
正确的老年价值观不仅可以使老年人更好地自觉地安排他们人生的最后阶段,使其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同时,对社会、对决策部门来说,正确估价老年人的价值,从而制定正确的政策,可以充分挖掘老年人的才智,增进社会各方的互助,减少社会的冲突和负担。
老年价值观是关于老年人社会价值的性质、标准和评价的基本观点,是对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具有社会功能的理论概括。对老年观研究的目的在于引导老年人正确对待自己、对待社会;是时也敦促社会关心、理解和正确对待老年人,从而协调代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不同的社会和不同发展的老年价值观,有各自衡量老年人价值的不同标准和尺度。西方的一些流派中,有的用“权力”作标准,有的用“利益”作尺度。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社会地位和作用,把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其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尊重和满足。我们按照这个基本观点来探讨人生价值中的老年价值观问题

Ⅵ 金融对现代经济社会的价值是如何体现的

我觉得,金融对现代经济社会的价值就体现在金融的本质服务实体经济。

Ⅶ 金融的价值是什么 金融的意义在哪

金融就好比是汽车用的油,人体里的血液,因为每个企业是盈利性为目的的 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而金融正可以满足企业的资本运作和需求。

Ⅷ 农村金融发展 的研究价值是什么

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是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农村要发展最重要的不是金融。而是好的政策。例如美国和日本。农民比城市的人都富裕。为什么?看到本质在来讨论!

Ⅸ 金融的价值和意义

金融这个词,指相对于实体经济的货币融通现象。金融起于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出现后,到了今天,又渐渐成为一种自身发展规律的相对独立的经济现象。

货币是一种经融索取权,本身不是财富,却代表财富。因此货币通过融通,可以成为经济的一种强大的甚至可怕的组织力量。货币当局,如果增发的货币,等量于存量货币,意味着存量货币贬值了一半,对实物的支配权减少了一半,另一半被增发的货币的拥有者获得。

最可能获得新增货币的是:政府当局、因各种原因的优势经济主体、各种可以空手套白狼、伙食善用四两拨千斤的金融工具使用者等。

当着普通民众手上的分散的缺乏集中支配力的货币实际上减少一半时,民众用购买行为对经济的表达权,也被缩减了一半,对命中而言,是恐怖的。当着增加的货币被政府、少数经济主体或者人员大量集中掌握时,就拥有了强大的支配权,弄得好,可能成为福祉,弄的不好,则会迅猛形成贫富差距,导致各种危机。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金融功不可没。但是,由于金融又可以自成货币本事又是一种可以获取财富的权利。当你获得了一笔资金,解决了创办实体的难题时当着早前的人们,为金融推进了经济发展而欣喜时,可能不会想到,金融正在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异己力量,正在成为逐利者售中的一头狼,搅得全球狼烟四起。

Ⅹ 智能时代,如何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金融鸿沟

开展拒收人民币专项整治,保障老年人现金使用便利性;优化网点服务,优先为老年客户办理业务;创新线上服务,便利老年人出行、就医、理财……
近日,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按照央行的统一部署,新推和强化一系列措施,从现金管理、支付服务和普惠金融等方面,切实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满意度。
《宁波市老年人数字化金融工具使用情况研究》显示,在宁波,老年人开通手机银行等数字化业务的占比达到了55%;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愿意使用数字化金融工具,其中表示学不会的34.9%,不了解的24.49%。
为了让老年人共享数字金融带来的生活便利,业内人士建议,应该将数字化金融服务作为老年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打造系统工程,保障老年人金融消费从阶段性措施转向常态化管理,从一事一策转向机制建设,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稳基”,帮助老年人顺利跨越数字鸿沟。
超半数开通手机银行
宁波老年人“爱上”线上金融业务
“闪付”乘车、刷卡购物、线上买理财产品……这些看似年轻人青睐的数字金融消费方式,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地走进宁波老人生活。
根据手机行业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将接近8亿人。在宁波,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也越来越普遍,从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和行政村,宁波老年人智能手机保有率已经超过80%。其中作为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手机办理金融业务的比重正越来越大。
据对工行宁波市分行、农行宁波市分行、建行宁波市分行、宁波银行、宁波市区农信联社等15家网点数量多、分布广、下沉深的金融机构的问卷调研数据显示,宁波老年人开通手机银行等数字化业务的占比达55%,其中使用过的达54.4%。18.34%的老年人使用手机银行购物及日常消费,21.13%用于生活缴费,23.6%用于投资理财,38.49%用于转账汇款,17.6%用于领取工资或退休金。
在宁波,老年人在购买保险、使用金融工具等方面正逐渐向年轻人靠拢,有的人甚至是股市散户中的高手。许多老年人的数字金融消费也逐渐从原有的单纯储蓄中“解放”出来,有的通过手机进行理财,有的操作电脑炒股。
此外,网点的缩减也在加速老年人金融业务办理线上化。近年来,大型银行缩减网点,分流柜面人员;部分城商行虽然在扩张网点,但对于银行网点覆盖不到的地方,一般非现金类业务基本开始通过数字化方式办理。根据宁波市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全市国有大行网点减少明显,城商行农村区域网点收缩,社区网点稍有增加。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这一趋势。我市绝大多数银行柜面业务下降明显,原来习惯通过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除了像现金存取等必须到网点办理的业务外,大多开始选择在线代办缴费、购买理财等金融服务。
34.9%的人表示“学不会”
老年人数字金融普及任重道远
在宁波,虽然老年人数字金融业务快速增长,但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比,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受自身思想观念影响,老年人在选择银行产品或服务渠道时相对保守,更愿意选择传统的柜面服务和定期储蓄、国债、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等收益稳定性产品。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宁波老年人不愿意使用数字化金融工具主要原因在于不了解(24.49%)、不安全(28.26%)、学不会(34.9%)和没人指导(12.36%)。其中,不少老年人担心“学不会掉面子,不愿意求助他人”。
从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开展的问卷调查与现场体验活动中发现,许多宁波老年人不愿意使用金融数字业务的原因有四大方面:使用功能过于复杂。66.7%的老年人反映,手机银行页面展示的功能过多,部分功能查找比较麻烦。功能显示不够醒目。93%的体验用户反馈,手机银行页面字体过小,老年人常用的功能没有清晰展示,相关提示文字不明显。表达说明不易理解。所有体验用户反映,部分提示性问题难以理解,整体表达不够通俗化,特别是关于免责方面的条款,意思表达过于法条化,晦涩难懂。求助无法及时回应。许多老年人反映,目前他们使用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转账、购买理财产品等简单业务方面,其他业务均需有人指导操作,而独立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联系后台客服及时进行解答,而机器人回答又满足不了需求。
此外,还有老年人反映,目前大多数银行的金融产品风险等级对老年人购买的指导性不强,金融教育方式“走过场”,线上宣传很难传达给他们。
线上线下齐推进
提升老年人金融消费获得感
根据今年开展的宁波市老年人数字化金融工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近日发出通知,引导和要求辖区银行金融机构严格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老年人金融消费柜面服务指导规范》,从耐心答疑解惑、告知收费标准、充分风险提示、不强行推荐自助渠道服务等八个方面规范金融机构柜面服务,并清单式提供25条老年人金融消费营业网点服务规范。
提升老年人金融消费获得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平时打好基础、线上线下同步,做好老年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及制度体系构建、老年人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创新、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金融机构老年人金融服务专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借助此次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我市老年人数字金融服务的水平。
加大拒收人民币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保障老年人现金使用便利性。安排大篷车硬币兑换和上门现金服务,组织商户签订不拒收人民币承诺书;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推进民生领域现金收付规范制定、落实工作。满足个性化需求,持续优化老年人金融服务供给。积极推进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为农村老年群体提供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水电气数字电视代理缴费等一站式金融服务,实现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优化网点金融和线上金融服务,积极推进银联标准公交乘车码在全市城乡公交领域应用,协调推进云闪付APP上就医预约挂号,推进金融线上应用适老化改造。优化金融产品供给,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增加销售额度、延长销售时间,以及在农村网点增开购买专窗等形式,充分满足老年群体购买国债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定制老年人专属金融产品。强化宣教和金融纠纷化解。持续推进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农村。针对老年居民开展手机支付培训和拒收现金举报辅导,缓解数字鸿沟问题对老年群体生活造成的障碍。

阅读全文

与研究老人金融服务的价值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永辉超市股份占比情况 浏览:494
金融服务图片 浏览:735
特斯拉股票超丰田 浏览:920
公司企业理财产品 浏览:446
牛可以用来融资租赁吗 浏览:949
如何加强对融资的监管 浏览:110
天地集团 浏览:504
中储股份监管事业部 浏览:216
锦江集团的控制 浏览:648
手机什么贷款好申请信用卡吗 浏览:979
福鞍股份有利好吗 浏览:732
基金管理公司属于金融企业 浏览:950
分期乐合作金融机构放款额度紧张 浏览:237
公司投资理财岗位 浏览:967
著名投资理财公司排名 浏览:20
期货市场吸引投机资本 浏览:885
问医生股票 浏览:320
茂源金融贷款公司简介 浏览:664
贵金属波动快的品种 浏览:24
各类金融机构的杠杆率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