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很多亏损很严重的公司还进了世界500强很多有名的大公司都亏损
世界五百强是以企业的营业收入作为排名的依据而不是利润,所以就会有很多营业收入很高但利润为负数的企业进入五百强。在日本、欧美这些发达国家,经过金融危机,购买力都下降了,现在除了中国这样的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外,汽车业还是家电业竞争都很激烈,处于困境,欧美的汽车公司很多都卖不出去汽车,电器销量也下降,东芝、索尼这样的巨头也要亏损。默克和施贵宝公司是医药企业,医药业的利润向来很高,就算是金融危机人也是要看病吃药的,这些大的医药公司都有很多专利药品,利润高的惊人。
就算是垄断的公司,行业不同,利润也会不同。再说,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的利润总额不低,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如果要算利润率,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确实比不上默克、施贵宝公司这样的公司,但世界上有几家默克、施贵宝公司这样的公司呢,默克、施贵宝公司这些优秀的公司很极少数的。
2. 请问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么多人亏了那到底谁赚了呢能详细说明吗
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没人赚的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在对待这次震撼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的问题上,朱镕基在很多重要场合都态度坚定地表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不增加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危机和困难。”,“我们是亚洲的一分子,同舟共济,决不乘人之危。”朱镕基所代表的中国政府的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许。海内外媒体都普遍认为朱镕基是带领中国人民在经济改革大潮中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最佳人选。(以上内容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1998年第10期《谈朱镕基讲话的语言特色》)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极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
如何解决金融危机
中国如果光是从石油进口来搞人民币升值,不如直接动用外币储蓄补贴石油。
中国要进行结构治理,首先要先清理信贷系统,特别是对已经贷出的巨量资金进行跟踪处理。如果这方面有缺口,必须多印票子,通过物价上涨(人民币对内贬值)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这是中国人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这部分没有问题,立即停止人民币升值,将储备的美元尽快花出去,或者投资到美国去,卖地产,而不是去救美国的金融机构。这样美国就不会给人民币施压了,也拯救了美国的经济。将来中国人无论是赚是赔,对现在都有好处。
要刻意保护好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这是中国改革成果的体现,特别是房地产,世界各国都把房地产作为本国经济的大堤(最后防线),一旦危及房地产,都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挽救。中国的房地产偏热是正常的,政府打压只会给外资热钱制造介入机会,让中国人今后付出更大的代价。 要特别保护好房地产商,不要猪肉涨了,就把母猪也杀掉卖肉。房价涨了,不是地产商的错。
股市不能靠外资来救,外资不会无缘无故地来中国,中国也没有能力进行强权博弈,将外资强留在中国,这样在流动过剩的情况下,不能再让人民币升值,任凭外资继续大量流入。
中国也不能用贬值驱赶外资,因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和外资密不可分,驱赶了就会使经济崩溃。
中国不必实行紧缩政策,如果这样的话,是等于让中国自己的钱退出经济主战场,让外资和游资主宰中国经济,到头来使中国自己的资金无用武之地。
中国要好好管管金融机构圈钱的行为,中国不应该吹金融泡沫,资金不能在金融机构流来流去,要指导民众,向产业方向投资,美国人很高明,人家搞高科技泡沫,互联网泡沫,没听说搞金融泡沫,中国高金融泡沫,物价能不上涨吗?钱都在高端转来转去,没有更多在流转在产业之中,经济还能不出问题。
国家要把股权分置改革放缓,股权分置主要是国有股分置,通过解禁来和市场争利(资金)不是好作法,国家可以将分置期由3年改为30年。大大减缓解禁速度,对股市可以起到拯救作用。
国家要对再融资进行严格控管,对上市企业,要实行效益监管,股价监管,如果由于再融资造成股价下滑,必须由再融资的钱向股东赔付,这样就不会产生恶意圈钱的行为。
至于印花税真不是个问题,降和不降不是问题的关键。国家去年收了2000多亿印花税,就算不降今年也收不上2000亿了,降了也没多少,与解禁比,与再融资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政府应有的放矢治理结构问题,不好给中国经济乱念紧箍咒。
未来两年将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资金流动逆转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
为什么未来世界将出现新型的金融危机呢?这要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过去近十年来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格局谈起。
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过去近十年 ,受益于全球化的大趋势,经济不断繁荣,但这种繁荣的基础其实比较脆弱。这些经济体自身的储蓄相对不足,消费不断增长,经济的金融化趋势不断加强,其集中的表现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支持其日益高涨的消费。这一格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消费信贷链的破裂,集中的表现就是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次级房贷危机导致美国的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金融风险的成本,也使这些金融机构必须重新分配自己的资产,以降低风险。
反过来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发达国家的资金,以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为例,其证券市场上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国内。日益高涨的海外资金不仅推动了本地资产价格的高涨,也推动了本地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本地货币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这一系列过程为这些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地区:一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不仅经常账户出现了占GDP 10%以上的赤字,同时财政赤字也日益加剧,国内价格上涨的趋势愈演愈烈,而且,这些国家还实行了与欧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这无疑是写下了导致金融危机最佳的化学反应公式。
另一个非常脆弱的经济体,就是印度。虽然印度经济在过去3年内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率,但是其宏观经济的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印度的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证券市场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海外,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综合考虑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一些经济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未来两年之内,世界经济很可能发生资金流动逆转的情形,那就是几年前从发达经济体争先恐后涌入新兴市场国家、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金,在发达国家重估风险的情况下,纷纷逆转涌回发达国家,加强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稳定度。这种趋势的形成无疑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直接的影响,并最终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形成。
新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
这种金融危机同十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形式不同。十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形式是国际收支的危机,那时亚洲出现了大量到期的外债需要偿还,同时国际金融炒家纷纷挤兑,造成了这些国家外汇储备不足,以至于不得不让本币大幅度贬值。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形式不见得以国际收支的短缺为标志,因为今天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量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这些国家并没有大规模举债,只是通过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新兴市场国家不面临着金融危机,这种金融危机的形式是以大量的资金倒流从而导致本国证券市场价格大幅度缩水、本币贬值,从而导致本地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于衰退为表象的,这和几年前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涨、资产价格泡沫化恰好形成了一个逆反的镜面图像。这一新型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很可能是波罗的楚游,从波罗的海三国可能传导至东欧各国,再传到南亚包括印度,之后再进一步传到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
资金流动不能盲目放开,财政政策须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一旦这样的金融危机发生,中国经济面临着怎么的挑战呢?可能的情况是,一部分外资的表现也会如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纷纷出逃,对于中国的国际收支会产生一定的冲击,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通货紧缩的压力,但对于目前高速运转(事实上是过快运转)的中国经济并不是坏事。而且,这一资金倒流的情况也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不容否认,这种资金倒流会对国内的投资规模产生一定的冲击,会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另外,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也会间接通过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下降,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些都是这一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新兴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中国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将大幅度缩水,这将是中国资金出国投向这些国家的绝好时机,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最好时机。为此,中国经济界需要做好资金上和项目研究方面的准备。从宏观层面上讲,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这一轮新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资金流动问题上必须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放开,要考虑到大量资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带来的压力。当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楚游的经济增长率必然会出现下滑,我们的财政政策必须保留一定的灵活度,在继续实行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前提下,必须做好项目上和资金上的准备,一旦新一轮金融危机在周边国家发生,中国就可以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找到一些有资金保障和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
总之,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风险已经来临,全速前进的中国巨轮必须考虑到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冲击,把握机遇,化解风险,我们的经济发展航程将会前途光明。
·原因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那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观看了关于亚洲金融风暴的一系列报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后,我找到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3.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一: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是卑劣的。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者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
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新马太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启示
(1)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权基础上的,只有经济实力雄厚,政权稳固才能谈及真正的发展经济。
(2)一个经济学家,只有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否则,他将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3)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使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泰国的金融危机事发于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动乱。首先是外汇市场的美元收缩冲击,使得泰铢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幅度贬值,进一步影响了泰国的股票市场和金融体系,东南亚的金融市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经济,而且各国的货币不统一,在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上美元最终成为交易单位。间接的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创造了助动力。
所以,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来自于外汇市场的冲击,货币危机又成了金融危机的附属。
3. 在“金融危机”里,去年有哪些汽车企业是盈利的像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企业都是呈亏损状态的。
丰田实体没有亏损,但是他们年初制定的目标是按当时汇率的美金来算的,所以年末日币转换美金才会亏损百分之十多
呵呵,像保时捷、法拉利这些的基数本来就低,也不是走量的,所以不能说是亏损
4. 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影响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呢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1.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据统计,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2008年3月达到5.1%,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
金融危机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由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目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据统计,2008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我国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了12.7%;对欧盟出口1月~7月累计增速27.1%,8月份增长22%,9月份增长20.8%。
2.金融危机严重地冲击了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出口商品结构中,由于受到经营成本上升和外部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鞋类出口增长15.1%,玩具出口增长3.7%,服装出口增长1.8%,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3.1%、16.3%。和21.2%。例如在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纺织品、鞋袜、低端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大大削弱了购买力,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对美出口。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在,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金融危机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下滑,无疑给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企业带来了“重创”。
3.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多数中小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生存状况变得更加恶化。今年上半年,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中小企业倒闭,主要集中在玩具和纺织服装行业,且多数是私营企业。究其原因,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经营成本较高,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放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提高了部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中国的出口商仍将迎接来自海外的新一轮打击。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贸易风险
1.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的贸易摩擦
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失业率上升,必将会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国家和地区会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将进一步增大,形成新的贸易壁垒。例如美国政府的强势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有望使美国经济免于衰退,但很可能引发经济停滞,当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就会抬头。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我国,占83.3%。目前,美主要纺织团体已经提出了包括反补贴调查、反倾销调查、针对具体产品的保障措施等多种方案,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的特保措施将于2009年1月1日取消。
2.金融危机加大了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
近年来,迫于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我国出口企业从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改为赊销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使企业直接面对海外买家的商业风险,收汇风险较大。特别是金融危机时期,信贷紧缩,导致了部分高度依赖银行资金运转的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增加,而且融资的额度也难以满足正常经营的需要,同时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整体销售趋势下降的情况下,企业难以维持销售量和盈利水平,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他们把债务负担转嫁给我国企业。造成企业无法收回货款,坏账数量急剧增加。外贸信用风险增大。
据国际信用保险机构科法斯的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美国企业欠款指数上升了3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数据表明,2008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到来自企业出口美国的报损案件及报损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几倍,全国范围内已有5200多户海外买家因拖欠我国出口企业货款或因破产而丧失偿付能力。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的数据也显示,进入10月份以来,外贸风险呈“爆发”趋势,10月10日至11月18日,该公司共接到报损案19起,平均每2天一起,同比激增375%;案值1091万美元,同比激增1898%。
3.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订单的转移
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料涨价、工人工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例如纺织行业的利润在2%~5%, 如果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产品质量问题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就面临着亏损。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已经逐渐消退。但是国外采购商却不会因此停止追求更低价格的产品。他们开始培养商品价格更加低廉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的供应商, 将大批订单开始从中国转移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目前, 玩具、服装的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越来越多。
三、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
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改善对外贸易环境,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我国出口企业应借政策之“利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危为机,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1.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有效地规避风险
我国出口高度依赖美国和欧洲的风险已经变为了现实,从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显示,我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增幅都有所下降。但是我国外贸出口的基本面向好,1月~10月份全国进出口总额2188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4%。其中出口12023.3亿美元,增长21.9%。这种在逆势中保持良好的势头,主要归功于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美欧等市场少增的部分。例如前三季度我国对巴西出口增长90.2%,对印度出口增长43.1%,对韩国出口增长41.8%,对东盟出口增长28.4%。这是我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拉美、非洲和大洋洲是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我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比例较低。因此出口企业应在尽量维持传统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将中东、非洲、拉美地区,以及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作为新的出口目标市场。目前,我国正在同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这些自由贸易区涵盖了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逐步形成,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增加贸易渠道,分散出口过度集中少数发达国家的风险。
2.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收账款制度,有效地防范风险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国外的进口商和银行的信用普遍下降,这意味着在我们出口贸易中将会产生更多的信用风险。出口企业作为风险的主体,应主动防范风险。
(1)企业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加强对国外客户资信的了解,对老客户要及时掌握其商业信用、债务偿还能力等动态信息,对新客户可借助信用管理公司对客户信用度进行调查,做好事前风险防范准备。
(2)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应尽可能选择信用证、银行保函等依托银行信用的贸易结算方式,努力减少商业赊账的额度。
(3)企业还应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等信用工具,大力推广国际保理等风险防范工具,减少企业收汇风险。
(4)企业应加强出口合同管理,完善合同责权条款,严格履行合同,避免对方以不符合同为由拒付货款。
(5)企业应建立一套健全的应收账款制度,以保证降低风险。美国商业法律联盟对应收账款的统计表明,过去12个月其成功率只有26.6%,也就是说应收账款拖延的时间越长,追回的可能性就越小。一旦发生了坏账就要抓紧追收。
3.企业苦练内功,不断地自主创新,有效地抵御风险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中小企业受到严重的冲击,究其原因,有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更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不强,所以遇到环境变化,就会出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练好内功,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1)企业应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
(2)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建立中国的自主品牌,实施名牌战略,使自己的品牌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提高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行内部挖潜,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抵消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利润的负面影响。
(4)企业还可以在行业内进行并购和整合,适度提高行业集中度,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总之,从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开始向经济实体蔓延,将对我国的出口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应该提高市场的风险敏锐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将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企业前进的动力,为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作好一切准备。
5. 既然金融市场大多是零和市场,那么为什么金融危机的出现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亏损倒闭。
这里有几个原因我大致说一下吧
首先虽然是零和但是资产的价值是波动的假设你今天给了我100美元过段时间人民币升值了恐怕就换不回623块人民币了(2013.2.18的盘价)这算不算资产蒸发呢?
另外现在的金融体系十分发达大部分企业都是有杠杆的(手上的钱有一部分是借来的)整个体系从银行到保险公司到一般的生产类公司相互保障但又都存在一定的杠杆那么一旦中间的资金链条发生断裂就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结果银行收不回贷款保险公司赔了很多钱那么借钱给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金融机构是不是也要遭殃呢平常在均衡状态大部分金融企业都是基本流入多少钱就敢加个杠杠借入好几倍的钱这本身就是很脆弱的本来如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很少遇到流动性问题但是真到金融危机恐怕问题就大了
在这个时候比如说银行只能通过贱卖资产来抵消流动性问题这是为了应急可是那些资产恐怕远不止那点钱不就被人占便宜了么?
你看虽然是零和但是只要资产价格波动了一部分价值也就不在了
想一想你说你的房子值好几百万那是在卖的出去的前提下如果明天只值10万了你卖给别人还是零和可是这中间价值不就蒸发了?过段时间经济转好了买你房子的人又几百万卖掉同样是零和问题是钱都被他赚走了
6. 金融危机,股价跌了,银行企业都亏损了,但是钱都哪去了谁能解释一下,对金融危机不明白!!!
钱被高位出手的美国炒房人赚走了 (个人理解)
7. 金融风暴中富豪亏的钱去哪了
有一家小企业,投资100万元,和其他所有企业一样,每年的利润率都是10%。
现在,有一家牛烘烘的大公司,想把这家小企业买下来,出多少价钱合适呢?
答案是:100万元。
这不是逗你玩吗?不是!
因为接下来,情况便发生了变化:
(1)这家小企业的年利润率上升到了20%,出多少价钱合适呢?
答案是:276.57万元!
(2)这家小企业的年利润率上升到了30%,出多少价钱合适呢?
答案是:574.00万元!
(3)这家小企业的年利润率上升到了40%,出多少价钱合适呢?
答案是:1055.37万元!
理解起来也很容易,每年都是按幂指数增长的。
现在,如果整个过程倒过来,即这家小企业的利润率下降,投资价值也就下降,例如从1055.37万元下降到100万元,那么,在高位买了这家企业的大公司会怎么样?亏损955.37万元!
这家专门倒买倒卖企业的公司,就叫投资银行!这种亏损所带来的,就是资本危机、金融危机!
我们讨论的,仅限于价值层面,还未涉及:(1)资本市场狂热时,价格高于价值;(2)资本市场低迷时,价格低于价值。显然,这两种情况都会进一步加剧泡沫的产生与破灭。
价值规律,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在背后起着作用。价格回归价值,如果在向下回归过程中,价值本身也在下降,这种回归就是可怕的自由落体式,眨眼间千万亿无影无踪。而资本(包括企业、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商业土地等等)价值,是一种倒易价值,恰恰具有这种属性。
倒易价值:当商品作为资本使用时,对于资本所有者而言,他所关心的并非商品自身价值,而是资本增殖,即利润。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带来利润,就有价值,利润率越高,价值就越高。因而,反过来,从这种颠倒的、倒立的视角出发,从未来预期利润倒推出来的所谓价值,即为倒易价值(Reciprocity Value),其数值为N年预期利润之和(N为按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回本年数)。关于倒易价值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见《经济学:范式革命》,清华大学出版社。
金融危机,是资本本性的曝光,是资本社会(资本意志主导的社会,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只要是资本,它的存在根据,就是利润;它的价值根据,就是从利润倒推出来的倒易价值,因而这种螺旋式上升或下降的价值波动乃至价格跌宕,无可避免。
把金融危机归咎为次贷,是肤浅,一个被大火团团围住的火药库,无所谓哪个炸弹先响。
而归咎为华尔街的人心,是愚蠢,一个人的行为,由心理支配,一群人的行为,由规律支配
参考资料:经济学:范式革命
8.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主要从进出口 劳动力市场 产业链 国内外市场分析
比如造成失业 经济下滑 企业生产停滞 裁剪员工 市场萎缩 原料不足
股票下跌等等
9. 为什么金融危机会使许多企业倒闭,是什么意思
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倒闭吗?
先有金融危机,后有了大量企业的倒闭,似乎是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倒闭。
实际上并非如此。
只要明白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就知道了为什么会有企业倒闭。
银行本身是不进行生产的,也就是说银行的所有行为并不能直接产生物资财富。产生物资财富还是依靠企业的生产。企业主进行投资时,预期会有利润时就会到银行贷款,银行如果也认为企业到期能还贷就会借出资金。到了还贷期时,企业主的预期肯定会产生偏差,如果收益能保证还贷,那么企业仍然可以进行生产并且会从银行中继续贷款或维持生产或扩大生产;如果收益还不足保证还贷要动用本金,那么企业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此时企业主会考虑技改或者停止生产,停止生产实际上也意味着原有的企业消失了,甚至于本金都不足还贷时企业就会倒闭。
如果企业已经倒闭不用想,银行的坏账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会的产品价值会逐渐降低,如果没有新的技术的支持,如果没有新产品的出现,企业就只能GAME OVER。
金融危机的产生实际上就是银行存在大量的坏账,也就是说已经有了企业的大量破产倒闭。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信息是难以得到的。金融危机的产生则会成为明显的信号。
到了这时候,企业主会产生什么预期呢?市场危险~~~
企业主的行为是什么呢?
企业主的行为会导致什么呢?
因为企业的数量很多,所以所有的情形是难以形容描述的,但是结果已经出来了,许多企业倒闭。
总之,企业倒闭是投资失败引起的,不论是金融危机还是大量企业的倒闭都是投资失败以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