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对国民经济统治的基本方式是()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参与制”主要是指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金融寡头先利用手中的资本控制一些大型的母公司,通过母公司控制子公司,子公司控制更多的孙公司。由此类推,金融寡头就可运用手中的巨额资本并通过层层控制进而在事实上掌握、操纵和控制更多的资本,从而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
B. 中央银行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指的是什么
一、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拓展资料:
中央银行产生背景: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3)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逐步兴盛起来。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在推动欧洲大陆的货币兑换商转变成商业银行的同时也加速了新银行的涌现。
(4)货币信用与经济关系普遍化。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
(5)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要求。
中央银行---网络
C.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统治地位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
参与制。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D.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什么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具体分析如下:
垄断资本集团首先掌握一些大银行或大企业作为“母公司”,通过该公司收买并掌握其他公司的股票控制许多“子公司”,再由“子公司”以同样方法控制更多的“孙公司”,如此逐级参与,层层控制,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的最上层就是为数极少的金融寡头。
通过参与制,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资本,从而扩张自己的经济实力,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他们还通过占有创业利润,发行有价证券和公债,贱价收买、“整理”或“改组”亏本企业以及进行土地投机等手段,来保证和扩大垄断利润。
政治上的垄断统治导致金融寡头政治统治的加强。他们通过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对政府决策施加压力和影响,并派遣人员或亲自担任政府要职,直接掌握国家机器。他们还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建立了许多企业和机构,掌握出版、通讯、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为金融资本的利益制造种种舆论。他们还插手到教育、科研、艺术、体育、卫生、宗教等部门,把他们的统治进一步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
(4)金融机构属于经济统治工具扩展阅读:
金融寡头的经济模式:
1、需求曲线:理解寡头的需求曲线突点的关键在于理解寡头价格变动的相互影响。因为寡头市场为若干寡头分割,一家寡头涨价,别的寡头价格不变,这家寡头的消费者都去购买别的寡头的商品,其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减少。
反过来,一家寡头降价,别的寡头则要跟着降价,然后部分抵消这个寡头降价的效应,使得这个寡头的需求量增加有限。需求曲线的突点折断了边际收益曲线,这是需求曲线作为平均收益线与边际收益线的关系决定的。边际成本线与此折断处相交,既不影响价格也不影响产出。
2、市场份额:理解市场份额的关键就是遵循MR=MC的规则,确定市场份额的分配。在成本不同,而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线相同的情况下,边际成本低的企业市场份额大,价格也低;而边际成本高的企业市场份额小,价格高。
3、价格领头:上述两种情况是寡头企业各自定自己的价格,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家寡头定价,其它寡头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4、博弈论:寡头垄断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种博弈,也就是竞争各方都充分考虑各方在现有条件下可能做出的选择,然后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决策。
E. 金融资本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四、金融资本在经济上的统治:
金融资本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参与制主要是指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五、金融资本在政治上的统治:
金融资本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金融寡头可以直接出马或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通过掌握政权,利用政治力量来为其垄断统治服务;或者是把政府的高官拉过来,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此外,金融寡头还可以通过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理论工具、新闻媒介来对社会生活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
用来支付商业店员工资的可变资本;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除其中一部分用来补偿工资以外的商业资本家的各种费用开支外,其余的部分则被商业资本家作为商业利润无偿占有。商业资本家就是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的。
F. 金融机构包括哪些行业
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所有的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等。
G. 金融机构有哪些
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等。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
中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3、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policy lender/non-commercial bank)是指由政府创立,以贯彻政府的经济政策为目标,在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业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组建政策性银行,承担严格界定的政策性业务,同时实现专业银行商业化,发展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商业金融服务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4、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英文名称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中文简称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5、信托投资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是一种以受托人的身份,代人理财的金融机构。它与银行信贷、保险并称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证券发行以及投资等。
H. 经济学中,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内容是什么并分别作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存款准备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1、存款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规定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央行对存款准备率的调控其实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上调存款准备率时,各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就会下降,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减少,这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2、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照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就是贴现率。一般情况是贴现率小于市场利率。
3、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来调节货币市场的一种货币政策。这种政策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但是要想完全发挥其有效性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8)金融机构属于经济统治工具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但要同时实现,则是非常困难的事。在具体实施中,以某项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某一货币政策目标,经常会干扰其他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除了研究货币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以外,还必须研究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及其缓解矛盾的措施。
随着经济的增长,价格应趋于下降,或趋于稳定。因为,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生产要素的投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生产的增长,一方面意味着产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所以,稳定物价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矛盾。
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利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到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来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I. 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哪些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改变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
◆调整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 货币供给总量;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但该工具的主动性差、调节作用有限。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一方面直接增减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 影响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告示效应好、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有条件的 。
(2) 选择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
◆消费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的投机。
◆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投机和泡沫。
◆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如出口工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性措施。
◆预缴进口保证金:是指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一类是属于直接信用控制,主要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额、规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一类属于间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