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房地产金融服务报告

房地产金融服务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15 00:05:03

Ⅰ 央行发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8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此外,央行还在《报告》专栏中回应货币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央行指出:“总体而言,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没有变化,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8.6%,与疫情前基本相当,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宏观上稳住了物价。”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再提房地产调控问题。《报告》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当前通胀压力整体可控

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价格涨幅较高。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第一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季度扩大4个百分点。

有观点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经济体长期货币超发但并未出现通胀,这说明货币和通胀之间的关系失灵,因此把央行通过资产购买扩张货币,作为既可以刺激经济又不会带来通胀的“灵丹妙药”。

对此,央行指出,要合理看待2008年危机后和2020年疫情后两种量化宽松政策的区别,正确认识货币和通胀之间的关系:一种是以增加基础货币为主的量化宽松政策,真正的货币增长有限。央行称,在现代银行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创造的直接主体是银行而非央行,央行购买国债等量化宽松并不必然带动货币增长。

另一种是疫情后央行和财政配合大量增加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2021年全球通胀明显升温。疫情暴发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为支持经济恢复,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了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的政策组合,由政府主导推动货币增长。从背后的机理看,央行购买国债增加超额准备金,财政新增发债推动银行超额准备金转为财政存款,财政向家庭、企业支出使得财政存款转为经济主体存款,这些行为相互交织配套,货币因此增加。

央行表示,总体而言,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没有变化,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8.6%,与疫情前基本相当,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宏观上稳住了物价。

下一步,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从根本上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关于下阶段的货币政策趋势,央行表示,统筹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就具体措施而言: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是继续落实和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四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五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市场风险;六是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供给;七是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房地产调控问题再次被提及。《报告》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数据显示,2021年6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50.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3月末低1.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3月末低1.5个百分点;住房开发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3月末低2.4个百分点。

Ⅱ 谁有《美国房地产泡沫史》(1940-2007)、《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电子版

这几本书你可以去数据圈论坛查找一下,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去宏观经济区求助,回答很快的。

Ⅲ 论文<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怎么写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http://www.lw54.com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毕业论文网: http://www.wsdxs.cn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http://www.lw54.com
毕业设计: http://www.wsdxs.cn/html/sf/lw/2009/0928/146347.html
开题报告: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kaitibaogao
实习论文: http://www.wsdxs.cn/html/shixi
写作指导: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

Ⅳ 我刚到一个主要做房地产融资的投资公司4天,老总叫我写一份关于金融渠道的报告,求解求破求大神指教

金融渠道按照方式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包括银行、信托、上市和发债这几种;类别就是贷款、企业债、单一信托或集合信托、包括房地产基金等。主要考虑可获取性、成本和可行性。

Ⅳ 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2007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李战军

如何充分把握2006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背景下的市场特征和存在问题,正确判断2007年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上海房地产管理部门、业界机构和市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但是传统性的和技术性的分析方法,目前只能起到统一认识、把握方向的辅助性作用,难以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是因为中国今天的房地产市场起决定性影响的作用传导链已经是“政治—政策—市场—供求”,而不是相反。是政治因素和政治取向决定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取向和政策内容,是政策作用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规模、供应结构和供应价格,由此导致需求变化和需求规模。
从2003年国家开始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以来,每到年末年初各种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预测,与后来的实际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模糊性的结论大大多于精确性的结论。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多发性造成市场走向的不明朗,多种政策的交互作用造成了市场的波动性和复杂性。2006年下半年有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和上海市房地产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的一项课题研究中,所建立的多种数学模型对上海历史上的房地产平稳发展期的市场验证都是相对准确的,而对于政策多发期的市场验证都是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值。从技术层面反映力求接近房地产真实的数学模型,对政策多发期的市场预判难以准确描绘。
鉴于上述认识,对于如何认识2007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势,我们按照业已存在的房地产市场作用传导链从上游往下游逐层次展开分析。

一、政治宏观层面
从1978年改革开发起始,长期主导我国政治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级斗争理论”被丢弃,一大批充满阶级斗争理念和热衷内部斗争的“阶级斗争干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国家指导思想和干部队伍的大转换(第一次始自1957年,到1966年完成)。以改革开放为手段,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谱写了中国发展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信奉“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理念成就了现在的一大批“GDP干部”,中国的各级政府形成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的“建设型政府”。
进入本世纪以后,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作用逐渐被世界所承认,中国确实富强起来了,中国老百姓也确实富裕起来了。但中国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各种资源都难以承受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存在严重的不协调,各种利益主体出现并形成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党和政府中的腐败存在着体制性蔓延扩散的趋势,人们对改革和发展的认识甚至出现了尖锐的分歧和对立。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友好环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方针、新方向首先由党中央率先提出。政治层面的这种变化一定会导致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
上海的房地产理论界人士2006年提出,在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业必须积极推行产业转型。其实不仅仅是房地产业要转型,房地产业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商品价格上涨过猛、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紊乱的问题,在中国其他产业中都普遍存在。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非此不能改变产业的增长方式。说到底中国的各级政府更要转型,要由建设型政府转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干部也要由“GDP干部”转为“服务型干部”。
上海社会保障资金案件揭露,最终导致上海市市委主要领导人和一批涉案干部被立案审查,形成了三十年以来上海政治高层的最大震动。党中央对社保案的处置,对上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绝对是一件好事,对上海贯彻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政策也会更加有利。应该期待在2007年上海市在党中央领导下,各项工作会取得更多具有实效性的成果,上海房地产的调控也会出现更为积极的成果。

二、经济政策层面
任何经济政策都是针对现实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经济发展方向提出的。那么我国经济领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的经济政策又将发生一些什么变化呢?

1、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政府职能转型
在党的“十六大”要求全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背景下,东部要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西部要求进行大开发,东北要求振兴,中部要求崛起;在我国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以深圳特区为代表的珠三角、以浦东开发为代表的长三角的改革、开发和发展之后,又提出以天津滨海为代表的环渤海区域改革开发和发展的国家战略布局,提出建设北方经济中心。三个方面的发展战略要求,使得各地都认为自己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地区,都围绕着自己的发展要求进行大规划、大投资。而实际上全国性大发展的共同性同时性要求,再加上每五年一次的政府换届工作,都导致全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强烈冲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政府职能转变之所以迟缓,与此关系密切。
上海在城市功能定位之后,近些年来一直大力推进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推进工作。再加上有一个2010年世博会题材,实际上上海的基本建设规模是压不下来的,每年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超过了三千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每年都在一千亿元以上。上海的地方财力(含财政支出和政府筹资)投向主要是各个建设项目,短期内将支出重点转为城市社会服务型十分困难,这与发展包括住房保障在内的社保、教育、卫生、社区、治安的要求将形成阶段性的尖锐矛盾。但这种转型又是不能避免的。

2、国际收支平衡成为稳定宏观经济最主要任务
近三十年的由改革推动的中国经济发展,由最初的进口替代过渡到出口替代,标志着中国经济成熟度已上升到一个全新台阶。中国进入WTO以后,中国的商品出口呈现出世界超常规的发展,对生产能力增加、技术含量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城市劳动就业和国家总体经济实力起到了非常积极且有效的推动。但是也造成了贸易摩擦剧增、国际收支不平衡、过度投资、资产价格膨胀、价格波动、贸易和外汇政策压力倍增等一系列新问题。
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把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放在了突出位置,成为稳定宏观经济的最主要任务。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除了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外,最重要出路是解决国内需求不振的问题。要用扩大国内需求的办法解决投资和消费比例的失衡,解决内需和外需的失衡,解决对外贸易的巨额顺差,解决外汇储备的过猛增长。
由此判断,房地产调控问题并不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只不过是涉及到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分支性热点问题。不宜将房地产调控问题扩大化、严重化,甚至政治化。而保持房地产的健康稳定发展,却对扩大我国国内需求起着支撑性的作用。
当然我们不能由此而放松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特别是上海是外资进入中国的重要窗口,上海的房地产又是海外热钱炒作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平台,上海房地产业又拥有众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上海房地产调控工作具有一些和内地很不相同的领域和特点,一点不能够掉以轻心。

3、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和自主创新是发展新路径
我国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度依赖投资的拉动作用,各地发展的重点主要在制造业方面,忽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多个五年计划都没有完成环境指标),难以保持可持续性的发展。产业链上又过度依赖生产加工的环节,拿的是低附加值。而在研发设计、创意创新的环节和市场流通的环节本领不强,拿不到高附加值。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将是以资源节约、特别是能源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加快建设创新性城市和创新性国家。
结合房地产业的发展,节地节能、提高产业化、推广新技术新材料肯定应该是上海房地产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4、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调节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到收入流向和内需扩大,处理不好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央工作会议已决定从2007年起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上海作为一个流动人口比重特别大的城市,作为一个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而存在众多依赖低水平社会保障人群的城市,长期关注城市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者的住房问题,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体制、机制保障应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三、房地产政策层面

Ⅵ 我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想融资做一个数据分析报告,谁个推荐一家啊

我知道一家在北京大望路地铁B口,soho现代城4号楼,叫国泰汇通的一个公司还不错

Ⅶ 央行发布重磅报告: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 定调货币政策

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报告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中长期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

从外围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更加凸显,通胀明显走高,若其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加快可能引起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大、金融市场估值大幅调整等问题。

国内方面,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出口受高基数影响增速可能放缓,部分领域投资增长偏弱,餐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尚未完全修复,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此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抬升企业成本,一些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大。不良资产、影子银行反弹压力仍需关注,经济潜在增速下行、人口老龄化加快、绿色转型等中长期挑战也不容忽视。

二季度,CPI涨幅温和,PPI阶段性走高,对通胀的担忧始终存在。对此,报告指出,一方面,这是去年低基数上的高读数;另一方面,PPI本身波动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下探或冲高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总体看,我国PPI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

“中长期看,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会抑制通胀,碳排放成本显性化会一定程度推升物价,相互对冲,整体上有利于稳定物价。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去年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国内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有利于物价走势未来保持稳定,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报告指出,

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

报告阐释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健全中央银行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管好货币总闸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二是继续落实和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实施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它们在稳企业保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实现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信贷规模,推动“两高”项目绿色转型升级。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四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五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市场风险。

六是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供给。

七是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2020年末升值1.0%、升值4.4%、贬值0.6%和升值8.2%。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21年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8.1%,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30.3%,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25%。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直接交易成交较为活跃,流动性平稳,降低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汇兑成本,促进了双边贸易和投资。

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反映了国内外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5月份开始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常态,而当时国际上疫情加速蔓延,主要经济体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升值。

202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6.9%,升值幅度小于欧元,CFETS指数上涨3.8%。

2021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市场再通胀交易抬头。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关注美联储可能提前缩减量化宽松和加息。6月份美元对主要非美货币升值,而我国坚持实行正常货币政策,经济在潜在增速附近运行,当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1.4%,CFETS指数则保持平稳。

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及国内外外汇市场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反映了外汇市场供求变化,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作用,促进了内外部均衡,扩大了我国自主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空间。

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将是常态,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下一步,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合理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引导预期,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31.8万亿元,同比增长8.6%,对实体经济保持了较强的支持力度。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021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7.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3万亿元。

报告指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较多。二是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明显多减。三是企业债券同比少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高于上年同期。四是政府债券融资同比明显少增。五是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融资同比多增。

数据来看,上半年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但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了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的政策组合,由政府主导推动货币增长。2020年,美联储共购买了约52%的新增国债,由此支持财政支出形成的货币供应量占美国新增M2的61%。2020年末,美、欧、日等国货币增长大幅偏离了名义GDP增速。

从物价走势看,美国通胀形势最为严峻,其货币扩张相对名义GDP增速的偏离也最大。6月美国CPI达到了创13年新高的5.4%,较上年末上升4个百分点,当月欧、日CPI分别较上年末上升了2.2个和1.4个百分点。

对于货币和通胀的关系,报告专栏指出,要合理看待2008年危机后和2020年疫情后两种量化宽松政策的区别,正确认识货币和通胀之间的关系。疫情后央行和财政配合大量增加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2021年全球通胀明显升温。

报告指出,总体而言,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没有变化,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8.6%,与疫情前基本相当,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宏观上稳住了物价。

下一步,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从根本上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央行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一是推动金融机构健全运用LPR定价机制,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引导银行将LPR嵌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增强LPR在金融机构内外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

二是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保持银行负债成本基本稳定。2021年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存款基准利率加上一定基点确定。这既维护了银行存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也有利于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引导存款回归合理的期限结构,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目前各金融机构均已落实利率自律机制有关要求,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实施情况良好,落地平稳有序。从挂牌利率看,全国性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基本保持不变,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中长期限存款挂牌利率有所下调。

2021年前6个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7%,较上年同期下降0.07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下降0.08个百分点。

其中,企业贷款利率降幅更大,前6个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较上年同期下降0.16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下降0.09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报告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说明从宏观上看我国利率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为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利率环境。

Ⅷ 央行重磅!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涉及房地产等

5月11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中值得关注的有以下要点:

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1 年第一季度,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及时熨平春节前后现金投放、财政税收、季末等多种短期波动因素,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春节前不紧,春节后不松,维护市场预期稳定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公众沟通,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引导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围绕公开市场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在合理区间波动,政策利率的中枢作用进一步增强。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5%,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

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深入推进,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显著提升,信贷投放保持较快增长,有力支持了经济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86.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比年初增加8.0万亿元,同多增 6734 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80.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年初增加7.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节奏把握适度,保持了支持实体经济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增强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后劲。

推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序落地

2020 年末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出台后,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指导省级分支机构合理确定地方法人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督促集中度超出上限的商业银行制定过渡期调整方案。目前,信贷结构优化有序推进,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进入常态化政策执行和实施阶段。

房地产行业数据

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房价总体稳定。受上年低基数影响,商品房销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出现明显增长。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4%和3.3%,涨幅较上年末分别高0.7个和1.2个百分点。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3.8%,两年平均增长9.9%;销售额同比增长88.5%,两年平均增长19.1%。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7.6%;其中,住宅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8.8%,两年平均增长9.3%,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4.8%。

房地产贷款增速总体保持平稳。3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 50.0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末低 0.6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3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上年末低0.1个百分点;住房开发贷款余额 9.5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

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

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起草《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于4月2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附加监管规定》从附加监管指标体系、恢复与处置计划、审慎监管措施等方面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附加监管要求,是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的一般性框架。

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

2021 年以来,人民银行积极做好金融控股公司行政许可相关工作,于3月31日发布《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备案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21〕第2号),明确由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董监高实行备案管理,规定人员任职条件和备案程序,并加强任职管理,防控关键岗位人员风险,规范兼职、代为履职、公示人员信息等行为。

深入推进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

召开全国主要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座谈会,加强政策指导,推动银行持续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切实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发挥再贷款的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作用,降低“三农”融资成本。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继续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等政策。做好易地搬迁后续金融服务,研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倾斜。

着力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源投入

做好春耕备耕、粮食安全、种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开展农机具、大棚设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

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

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处置取得关键进展和重要阶段性成果。恒丰银行改革重组方案顺利实施,锦州银行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工作基本完成,确保了关键敏感时期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强外汇市场管理

加强非现场监督能力建设,继续严厉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等非法金融活动,重点查处虚假欺骗性交易,有力维护外汇市场良性秩序。第一季度,共查处外汇违规案件661起,罚没款2.16亿元。

主要经济体超宽松宏观政策的后续影响和货币政策转向的风险需密切关注

2021年一季度末,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分别较 2019年末扩张85%、60%、25%,主要是购买政府债券,2020年美国新增国债中超过一半由美联储购买。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密结合,规模巨大,推动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与实体经济相脱离,金融风险隐患不断增加,未来是否会通过主权债务风险、高通胀、汇率利率波动、股市债市估值调整等造成风险转移,需要密切关注。一季度美国长端利率上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一些基本面脆弱的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压力上升。加拿大央行已在4月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未来若主要发达经济体释放明确的货币政策转向信号,可能产生外溢效应,进一步放大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

全球通胀水平可能继续升温

全球经济回暖拉动大宗商品和原材料需求走高,加上流动性环境极度宽裕,国际大宗商品如铁矿石、铜、原油、大豆等产品价格上涨较快。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通胀指标的同比读数可能会普遍趋于抬升,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

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第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经济运行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增多。

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物价走势总体稳定,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二是落实和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

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四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五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市场风险。

六是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供给。

七是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Ⅸ 为什么说房地产行业本质上就是金融业

“利润率降低、土地成本翻倍、竞争惨烈……”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房地产“已进入下半场”。如何在此背景下保持速度,已成诸多房企面临的首要问题。“不到5%的资本投入,分享项目40%以上的收益”,美国铁狮门的地产运营+地产基金的发展模式,颇让国内房地产企业艳羡。

谋划“联姻”金融的房企不在小数,但是建立成功模式的案例却甚为少见,其难点何在?

地产基金的诱惑

“轻资产”成为今年房地产行业最流行的一个热门词语。最早叫出这一口号的,正是万科所谓的“小股操盘”。万科总裁郁亮表示:“这是学习铁狮门模式。”

但是按铁狮门总裁徐睿柏的说法,铁狮门通过不到5%的资本投入,提取地产开发链的各个环节的相关管理运营费和旗下地产基金超额收益的分配,“分享地产项目开发40%以上的收益”。可是万科的“小股操盘”模式往往只能获得股份比例以内的收益及部分营运费用,远达不到5%投入分享40%收益的红利。

“房地产到最后本质是金融问题,但是金融方面对房地产并没有开口。”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今年4月北京的一场论坛上表示。在他看来国外产融结合模式在国内很难复制。

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内房企很难获得金融牌照,这让王石不得不“曲线救国”,去年10月万科成为徽商银行的单一最大股东。而其他开发商如恒大、绿地也都纷纷抢滩金融牌照。但是什么时候可以反哺房地产,在业内人士看来“为时尚远”。

事实上,同一时间国内金融行业推动的房地产基金也在野蛮生长,2013年人民币房地产基金募集规模超1381亿元,同比增长了一倍。如果与2009年相比,募集规模更增长了16倍,当中大比例都是金融行业推行的地产基金或者资管产品,最近这类地产基金也屡屡曝出兑付困难的风险。与铁狮门相类似,由房企主导的基金却甚为少见。

2013年,越秀地产(0123.HK)与基金的合作,让人看到“类铁狮门”模式的出现。一年间,该公司撬动了200多亿的土地项目,其中有超过140亿资金源于地产基金。四个与基金合作的项目中,越秀地产占股都在20%以下,但是都有着绝对控制权,且有机会获得项目的大部分收益。

比如2013年9月,越秀地产子公司与广州越秀仁达四号基金斥资90亿元拍下武汉精武路项目,其中越秀地产出资7.2亿元,占该地块8%的股权,剩余的均由基金出资。按越秀地产的说法,所有与基金合作的项目,将于一至两年内回购股权,精武路项目给予基金的“回报不会超12%”。越秀地产财务总监欧俊明在中报业绩会上透露,去年与基金合作的其他三个项目,给予基金回报的上限在11%至12%之间。

地产基金与房企从来都是各有诉求。“房地产基金关注的是回报率、周转期,以及承受的风险。”亚银国际首席分析师李大伟表示,“房企关注的则是资金成本以及对项目的控制力。”

国内的基金管理者希望有一个明确的回报时间,用以说服投资者;而地产商则希望获得更多的收益。两种不同方向的妥协下,房企与国内基金的合作普遍带有额外条款,如,约定股权赎回的时间,回购的金额等等。

阅读全文

与房地产金融服务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资本金认定指引 浏览:480
厦门裕国融资租赁 浏览:127
何为佣金收入 浏览:661
理财公司账务 浏览:704
投资项目中部分融资租赁 浏览:321
省力杠杆一定费距离吗 浏览:439
最新阿里妈妈怎么申请高佣金 浏览:904
三亚国际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18
天鸽互动大股东 浏览:784
旭辉长租公寓融资 浏览:762
中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计算法 浏览:414
昆明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 浏览:813
贝塔资产不含财务杠杆 浏览:113
金融公司贷款常用合同 浏览:282
超人气投资理财教练张殚 浏览:772
农行本利丰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吗 浏览:458
日元汇率跌换还是涨换 浏览:832
投融资协议 浏览:435
银行理财项目收益 浏览:207
五一金融服务 浏览: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