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大湾区建设对金融机构机遇

大湾区建设对金融机构机遇

发布时间:2022-09-03 04:12:49

A. 四部委发布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26条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 《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
  《意见》要点
  关注
  研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
  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进一步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为已购买港澳地区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理赔、续保、退保等跨境资金汇兑服务。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港澳银行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
  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
  支持创投基金的跨境资本流动,便利科技创新行业收入的跨境汇兑。
  支持从事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指珠三角九市银行,不含上述银行在港澳开设的分支机构,下同)开立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并凭相关单证办理结购汇。
  贸易
  支持从事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指珠三角九市银行,不含上述银行在港澳开设的分支机构,下同)开立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并凭相关单证办理结购汇。
  研究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开展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立个人Ⅱ、Ⅲ类银行结算账户试点,优化银行账户开户服务。
  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
  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集团在境内外成员之间进行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在资金池内实现本外币按需兑换,对跨境资金池业务实行宏观审慎管理。
  支持港澳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逐步扩大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推动人民币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便利流通和兑换。
  金融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在宏观审慎框架下,向港澳地区的机构或项目发放跨境贷款。支持港澳银行在内地的分支机构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贷款服务。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按规定在开展跨境融资、跨境担保、跨境资产转让等业务时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证券经营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序开展结售汇业务,为客户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汇衍生品业务。
  鼓励外资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投资入股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进一步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为已购买港澳地区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理赔、续保、退保等跨境资金汇兑服务。鼓励港澳地区人民币保险资金回流。
  研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支持广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香港、澳门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及其他绿色金融产品。
  投资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企业办理直接投资、外债和境外上市等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资金境内支付使用时,凭企业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港澳银行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
  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纳入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统计。
  允许港澳机构投资者通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参与投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基金)。
  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共同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基金,支持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按规定参与相关基金。
  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在内地发行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
  允许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非投资性企业资本项目收入或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用于符合生产经营目标的境内股权投资。
  各方解读
  企业
  李楚源:这样的支持政策可谓是“及时雨”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等四部委提出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让我们感到十分振奋,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支持政策可谓是“及时雨”。
  李楚源表示,广药集团一直都在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去年经过大半年的调研筹备,广药集团国际总部已经于今年1月3日正式落户澳门,举行了广药集团(澳门)国际发展产业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接下来需要积极引进具体的合作项目,实现粤澳医药健康产业的深层次合作。
  李楚源还表示,广药集团(澳门)国际发展产业有限公司是广药集团与南粤集团、澳门当地企业合资成立的,这既是粤港澳的产业合作,也是资本合作,接下来将重点引进科研项目、医药物流项目、大健康产品销售等。现在央行等部委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特别提出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助于项目的加快落地。这一新政策红利也为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提振了信心。政策中还有不少旨在打破粤港澳不同金融体系,建立互认互通机制及绿色通道的措施,相信会帮助企业跨越一些合作的障碍,为企业减负增能。
  许晓东:金融支持是目前各行各业迫切需要的
  立白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许晓东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非常接地气!通过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金融政策和方案,能够有效地推动大湾区各行各业的发展,为发展注入活力。特别是在今年整个大环境发展比较紧张的情况,通过金融支持的方式助力,也是目前各行各业迫切需要的。
  “对于长期扎根实体经济领域的立白集团来说,《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的推出,提振了我们发展的信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总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金融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这可以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投融资困难等问题,极大地优化了粤港澳地区实体产业的金融资源,为实体产业发展助力。”许晓东进一步指出。
  许晓东还表示,《意见》对帮助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进行业务全球化拓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说,目前有些企业在扩展海外市场时,面临着跨境投资、融资、支付结算、风险保障等困难,而这些在《纲要》中都有相应的落地措施。这些措施同时整合了粤港澳三地的金融资源优势,让企业能放心地拓展跨境业务,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对企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专家学者
  申明浩:“互联互通”是核心关键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互通”是本次《意见》发布的核心关键词。这将是大湾区、中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互联互通又一大举措。事实上,对于大湾区建设本身而言,互联互通就是一大重要任务。在疫情的关口,《意见》发布将对提振经济、复苏市场有重大的刺激作用。尤其像跨境贷款、跨境理财投资等措施,港澳居民可以共享大湾区的产品,可以投资内地的金融产品、享受政策福利以及参与其他的一些项目;内地的居民也可以享受港澳地区繁荣的经济金融市场,这些实际上对于提振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未来大湾区将建设成统一市场、经济进一步一体化、综合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深圳的创新创业中心与广州作为湾区的枢纽中心,以及制造业城市作为制造的基础中心这样的一系列互补优势,对于发挥协同作用也是有重大的好处。
  韦立坚:大湾区发展和弯道超车的东风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大数据中心主任韦立坚向南都记者表示,《意见》的出台在当前全球疫情冲击的严峻经济金融形势下,给了粤港澳大湾区破局发展和弯道超车的东风。《意见》提出了大湾区金融发展的三个重要指向。一是重点推动互联互通,在金融方面率先破解大湾区一体化中的壁垒。二是重点发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发展特色金融,包括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都是目前大湾区在金融业方面有优势并能在国际竞争中弯道超车的重点方向。
  林江:让大湾区成为制度创新试验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向南都记者表示,政府非常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之中香港的作用。这个《意见》的推出说明了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对金融支持和金融基建领域所起到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当然,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这些产品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深化。最后,相关的建设意见非常具体,包括推动跨境征信合作,为湾区提供征信服务等。《意见》的出台,是希望湾区城市能够积极围绕这些对于国家新基建、新金融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的领域先行先试,从而让大湾区成为国家在现代服务业创新领域率先做出垂范的制度创新试验区。
  何飞:探索理财产品互联互通
  《意见》第9条提到,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港澳银行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理财通之前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提到过,本次《意见》做了进一步细化,明确提出要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其背后有探索理财产品互联互通的意图,即既允许内地居民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产品,也允许港澳居民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产品。当然,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出台操作细则,比如购买相关理财产品的前提有哪些,是否需要港澳银行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内地银行在港澳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是否要通过在线平台实现理财产品互联互通等。
  金融机构
  郁宝玉:我们感到十分振奋
  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郁宝玉对南都记者表示,“央行等部委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力度,我们感到十分振奋”。太保广东分公司一直致力于在保险领域深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未来,太保广东分公司将继续发挥优势核心能力,重点对接粤、港、澳三地财产保险业务,探索跨境财产保险业务先行先试的创新模式。
  宋跃升:为业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表示:“十分欢迎《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的出台,为业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我们期望有关措施可以尽快落实,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客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王冬胜:协助客户把握各项金融措施带来的机遇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先生表示:“汇丰欢迎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相信能够进一步促进内地金融市场开放、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国际化、跨境金融互联互通以及绿色金融的发展”。他还指出:“大湾区的总人口达到7000万、本地生产总值总计超过1.5万亿美元,规模可以媲美纽约、旧金山及东京等著名湾区。作为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在推动大湾区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担当重要角色。香港和珠三角地区是汇丰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我们期待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并协助客户把握各项金融措施带来的机遇。”

B. 官宣!粤港澳大湾区传来重磅消息:“跨境理财通”落地了

导读:理财通的设计是让投资者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去作出投资决定,而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这将是他们首次“跨境试水”,做好对投资者的保障就显得尤其重要。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记 者丨顾月、辛继召、朱丽娜

6月29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和澳门金管局公布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框架内容,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可个人跨境投资区内的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

声明指出,跨境资金流动将有总额度和单个投资者额度管理,总额度通过宏观审慎系数动态调节,但并未公布之前市场传言的南北各设1500亿元人民币额度。

此前,在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本次“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则是对26条中“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港澳银行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内容如下:

一、“跨境理财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在港澳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港澳地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区居民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以下简称内地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

二、“跨境理财通”是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金融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促进内地与港澳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三、“跨境理财通”遵循三地个人理财产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尊重国际惯例做法。“北向通”和“南向通”投资者资格条件、投资方式、投资产品范围、投资者权益保护和纠纷处理等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澳门金管局商议确定。“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资金通过账户一一绑定实现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使用范围仅限于购买合资格的投资产品。资金汇划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对“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资金流动实行总额度和单个投资者额度管理,总额度通过宏观审慎系数动态调节。

四、港澳与内地相关监管机构将各自采取所有必要措施,确保双方以保障投资者利益为目的,在“跨境理财通”下建立有效机制,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应对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港澳与内地相关监管机构将签订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监管合作安排和联络协商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建立公平交易秩序。

五、内地基础设施机构应当按照稳妥有序、风险可控的原则,积极推进“跨境理财通”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完成相关规则和系统建设后,正式启动“跨境理财通”试点业务。

“本次跨境理财通的推出,表明中国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上的开放更进一步。从具体操作方式来看,则特别提到实行额度管理、封闭管理,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并在投资产品方面进行了限制,也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防止跨境资金流出现大规模波动,防止汇率和外汇市场波动风险。从目前香港离岸市场的规模来看,预计前期理财通的总额度不会太大。”北京地区某券商外汇领域分析师表示。

“在此前公布的26条措施中,跨境理财通业务就尤其受到市场关注,是一项惠民措施,既有利于金融机构开拓理财产品市场,也给了市民更多的理财产品选择,优化资产配置。”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表示,“此外,包括跨境理财通在内的大湾区金融开放业务,在设计时都兼顾了市场开发和监管安全审慎,而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行业标准的对接,二是金融相关的监管法律协调解释,三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各自特点,地方政府协调发展。”

同日,香港金管局其官网刊发新闻稿。澳门金管局也刊发新闻稿称,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表示欢迎,相信将为澳门金融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为澳门居民理财投资服务需求提供更多的选择。理财通机制让居民可透过银行体系购买跨境理财产品,拓宽了包括澳门在内的湾区居民理财渠道,便利个人跨境投资活动,有助增加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和使用,并为银行带来新的商机。

澳门金管局将跟进后续各项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与内地监管机构协商“跨境理财通”的具体执行细节和安排,通过签订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有效防范风险的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并联同业界推动该项崭新业务的尽快落实。

图片来源 / 澳门金管局

据悉,“理财通”将以封闭渠道运作,资金原路往返, 在设置上可能并无每日汇款上限影响。在产品种类方面,初期以简单的理财产品为主。金管局早期的研究希望产品风险低及由当地银行发行,而非第三方理财产品。

初期产品“风险较低、相对简单”

6月29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说,三地探索研究的初步工作已经大致完成,理财通进入制订落实细节的阶段,朝着正式开通迈出一大步。

他说,理财通的突破性在于提供一条正式和便捷的渠道,首次允许零售投资者直接跨境开设和操作投资户口,有更大的自主度去选择理财产品。

沿用过去股票通和债券通的经验,在理财通的初阶段,三地监管机构会采取务实和审慎的态度去设计各个环节。这点体现在理财通的实施框架,包括产品范围主要涵盖风险较低、相对简单的投资产品;投资者在两地银行分别开设汇款和投资户口、实施一对一绑定;人民币跨境资金实施闭环汇划和额度管理。

“正如其他互联互通机制,我们争取理财通能尽快、稳妥迈出第一步,而不追求一步到位,毕竟,三地监管制度有所差异,而且对大部分参与的机构和投资者而言都是新的尝试。”余伟文说。

他表示,“未来数月,我们会和两地监管机构商讨执行细节,也会听取业界的意见,希望争取早日启动理财通。”

此外,理财通的设计是让投资者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去作出投资决定,而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这将是他们首次“跨境试水”,做好对投资者的保障就显得尤其重要。

理财通将为香港金融业界开拓巨大的客源和业务发展空间,推动本地财富管理业务市场有机成长,带动产品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整条金融产业链的发展,也会惠及相关的专业服务界别。进一步来说,理财通扩大了香港财富管理业的腹地,为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诱因在香港设点和投放更多资源,服务内地投资者,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香港各界积极回应

香港特区政府表示,欢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双向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让包括香港、澳门和广东省内九市居民可跨境投资区内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开展理财通充分展示中央对大湾区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突显国家作为香港的坚实后盾,香港继续在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中担当引领角色。

她指出,国家安全立法将让香港恢复稳定、法治和良好营商环境,确保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理财通为香港整个金融产业链、以及其他专业服务范畴带来庞大商机,为三地金融业界开拓更广阔市场,亦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多理财产品选择,促进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使用,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他表示,理财通为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更大诱因,为立足香港并投放更多资源,以服务大湾区城市的大量投资者,强化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以及资金进出内地重要桥梁角色。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双向跨境理财通是继两地股票通、债券通后,内地资本账户开放的另一重要里程碑,是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的亮点。大湾区居民对跨境理财投资的需求日趋殷切,两地金融业界对理财通有很大的期望。理财通的推出,证明香港金融机构在参与内地金融开放,服务两地居民资产管理需要的战略优势。我们会与香港证监会和内地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并与业界密切磋商,根据今天公布的框架尽快敲定落实细节,争取早日启动理财通。”

同时,香港银行业对理财通取得进展表示欢迎。中银香港风险总监卓成文6月29日向媒体表示,该行一直跟进理财通的事宜,认为会为两地银行业带来很大机遇,两地客户亦有更多投资理财机会。

他透露,中银集团亦为推动相关业务作出不少探讨,特别是业务模型、风险合规及投资者保护方面,亦向监管机构提出很多意见,期望能早日推出。

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地区行政总裁兼集团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行政总裁洪丕正表示︰

“跨境理财通是大湾区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一个重大里程,为中国内地及香港居民提供更多理财产品的选择。随着大湾区相关政策逐步出台,区内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将能有效吸引外资,提升区域竞争力,预期大湾区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汇丰亚太区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主管欣格雷(Greg Hingston) 表示:

“跨境理财通机制的落实对有意扩大投资范围、进一步分散投资的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大好消息。'跨境理财通'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亚洲最大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沪深港通'和'债券通'先后成功推出,证明互联互通机制均有助增加两地金融市场的整体流动性。汇丰一直积极参与各项推动市场开放的措施,我们有信心,'跨境理财通'将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里程碑,为金融服务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大湾区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群,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预计至2025年,银行业务的收益将达1,85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到10.3% 。作为大湾区领先的国际银行以及香港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汇丰凭藉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方案、领先的数码服务及卓越的服务团队,将积极协助大湾区客户充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我们正密锣紧鼓,准备以最强的服务能力迎接即将到来的机遇。”

C. 新世界中 国能为大湾区发展带来哪些贡献和机遇

据新世界中 国行政总裁黄少媚女士说,大湾区要深远地发展,还需要更加庞大的支持,尤其需要吸纳国际人才。大湾区的金融需要更加国际化地发展,同时,将配套设施、医疗及教育等周边产业进行导入,形成完整产业链,才会吸引国际化人才不断涌入。新世界希望为大湾区发展做进一步贡献,将集团旗下国际化金融、保险服务,按照大湾区人群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导入,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也可以改善和提高行业水平。这是一个很巨大的机会,也是一个新世界可以把大湾区服务得更好,提升的一个机会。2021年9月跨境理财的开通,是对香港及海外企业,更好地服务大湾区及整个内地的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也是新世界非常看重的契机。此外,通过新世界或是周大福珠宝,在线上平台及线下实体店推出创新及金融产品,助力城市消费升级,推动广州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

D. 26条重量级政策"落户"大湾区 带来哪些影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年多后,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5月15日,《意见》发布和工作部署会议在广州召开。

“《意见》的发布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并未因疫情的影响而放缓,彰显了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鲜明态度和决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指出,《意见》将有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入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1

纲领性文件带来哪些影响

总体来看,《意见》是在前期一系列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的创新与突破。兴业研究报告指出,《意见》中部分措施在此前《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19〕28号)、《关于外汇管理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发展的通知》(粤汇发〔2020〕15号) 等政策中已经落地,包括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简化外债注销登记、简化资本项下境内资金支付程序、扩大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支持非投资性企业开展股权投资试点(由上海自贸区推广到全国) 等。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也谈到,《意见》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相关金融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同时又在新的形势下增加了粤港澳建设进程中需要金融支持的新内容,是政策集成创新的典范,具有重要意义。

他续称,《意见》的出台有三方面重大意义:

一是表明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坚定不移支持重大区域发展的决心。

二是提升跨区域金融服务水平是当前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保障。

三是表明了国家坚定不移推动金融开放取得更大成效的信心。

《意见》立足于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持引领作用,特别是通过对港澳加大开放助力打造高质量开放新标杆和新样板。

另外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撰文指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为深圳更好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推进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开拓了空间。同时,也为深圳在更高的起点和层次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今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已落地。时隔三个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再次发布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至此,两大重点区域都有明晰且强大的政策框架与细则,为下一步区域发展指明方向。

2

重点:理财通、人民币跨境使用、

银证保对外开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支持纲领性文件,《意见》都有哪些亮点呢?

《意见》围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出多项举措,在传统贸易、贸易新业态和保险业务跨境收支等方面简化汇兑管理,大力提升本外币兑换和使用便利度。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推动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开展跨境贷款、跨境资产转让和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跨境投资试点。

其中,“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具体指的是“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港澳银行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兴业研究指出,关于理财通的讨论自2019年起就已经在香港金管局和内地相关部门之间发起,《意见》发布后,相关规则的制定有望加速,待管理细则出台后,关注额度管理、资金汇兑等方面的安排。

何飞表示,完善贸易新业态外汇管理、推进资本项目便利化改革、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等举措,具有很强的创新性。特别是建立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或将对现有银行账户格局形成深远影响。

值得关注的还有金融业开放方面。《意见》提出进一步扩大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在大湾区率先落地各项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重点支持港澳银行、证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拓展发展空间。

对此何飞谈到,支持境外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支持商业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发起设立不设外资持股比例上限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等政策,是协同推进扩大开放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资金融通方面,《意见》提出“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企业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赴港澳融资、上市”,以及“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兴业研究的报告指出,通过整合粤港澳地区金融优势力量,充分发挥金交会等金融交流平台优势,建立国际商业银行不仅能够支持大湾区内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建设,还能够对区外形成溢出,有望成为类亚投行的综合投融资机构。

管涛指出,《意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例如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其中包含了,推动人民币在大湾区跨境便利流通和兑换;支持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支持三地开展跨境融资、跨境担保、跨境资产转让、再保险业务等业务时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强化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

在上述内容中,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备受关注。对于此,香港监管局近期发布《发展人民币资产市场 提升香港人民币枢纽地位》,提出争取开通债券通南向通和ETF通,研究建立人民币巨型基金,推出以港交所RXY指数为基础的期货、期权和ETF产品,允许CMU以系统内的债券作为抵押品,在债券回购产品中设计包括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条款等。

3

多项创新已落地大湾区

事实上在《意见》制定过程中,部分开放创新工作已经稳步推进并落地。

潘功胜在上述会议上指出,在民生金融方面,人民银行根据各方意见,已经制定推出近期大湾区内社会诉求较为强烈的几项金融政策。包括,采用远程方式,为港澳居民代理见证远程开立内地银行结算账户试点,并逐步扩大机构使用范围和规模;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港澳版银联“云闪付”、微信和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等项目均已投产。在投融资便利化方面,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和贸易新业态外汇管理等举措已在广东进行初步尝试。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广东自贸区率先开展货物贸易收支便利化、资本项目本外币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同时,部分重大创新政策也在稳妥有序推进,包括探索建立与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跨境理财通”机制等重大措施,正在进一步完善,将在条件成熟时陆续推出。

更多先行先试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花结果”,如,对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保险支公司及以下机构的设立、迁址和撤销事项实现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管理;再如,港澳保险代理公司在内地设立独资保险代理公司所需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年限由10年降低至3年;又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保险服务中心等重点机构或平台筹设,国内首单在澳门本地登记发行、托管清算并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券(简称“莲花债”)开创内地企业赴澳门发债先河等等,大湾区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正有条不紊持续推进。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方面也有大幅度突破。2019年,大湾区内地9市与港澳地区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7.3%,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45.4%,比全国高出5.8个百分点,人民币已持续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二大结算货币,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澳门人民币清算行已初步建立起覆盖葡语国家的人民币清算网络。在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湾区内地9市企业通过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融入资金839.84亿元。在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湾区内地9市共设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580个,累计办理资金池收付1.42万亿元。在便利港澳股权投资基金在大湾区内地投资方面,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以QFLP方式引入的200亿元澳门财政储备资金已全部汇入,有力推动了广东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E.  玖富数科如何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进行自我布局

玖富数科发展14年来,凭借深厚的用户积累与科技实力沉淀,持续加强对金 融科技创新的投入与探索,现已形成场景、产品、技术、合作四大生态体系的全域赋能布局,并以玖富金 融云、玖富超级数字钱包、玖富超级大脑为核心

F. 粤港澳大湾区面临六大金融挑战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成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该大湾区的GDP生产总值超过1.64万亿,人均GDP2.3万美元。预计2025年经济总量将达到3万亿每美元,人均GDP达3.5万美元以上。世界有四个大湾区,分别是:东京、纽约、旧金山和粤港澳。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占地面积最大,约5.65万平方公里。

陆军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地方:与其他几个湾区比较,粤港澳大湾区除了有金融服务业,还有比较强大的制造业;常住人口2018年统计是7000万,超过英国的总人口,是加拿大人口的近2倍;这里实行“一国两制”、“三关税区”、“三文四语”(即英文、中文、葡萄牙文;四语中包括广东话),是非常复杂的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个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香港是高度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是国内的金融中心,广州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陆军表示,香港的金融品种非常丰富,香港没有外汇管制,资金进出自由。鉴于当下中美经贸关系紧张,更显现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粤港澳大湾区实行“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制度上有差异,有互补,未来成长非常可观,将给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PE、VC以及新兴金融 科技 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对财富管理也提出了很多挑战。陆军认为,一是大湾区税收制度复杂,如何为湾区的居民提供相应的金融品种,这是比较大的挑战。二是,大湾区将通过深港通、债券通、自贸区等渠道连接起来,大湾区建设会逐步缩小境内境外的金融市场差异,金融体系一体化进程将加深加快,内外部风险同步与风险交织的特征会逐渐显现。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三是,大湾区涉及到不同关税区的金融活动,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大大提升。四是,由于金融一体化会逐渐加快,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现有监管规范如产品设计、信息披露要求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五是,在跨区域的金融活动、财富管理活动中,如涉及到一些违法或侵犯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在纠纷处理方面会涉及到不同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规定,执法难度会加大。最后,在大湾区,熟悉法务、会计、税务、金融、资产管理的人才非常短缺。陆军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CFA(特许经营分析师)的人数,香港大概7000多人,广东省600多人,加起来约8000人,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非常低,金融人才储备及人才培养远远不够。“这对我们的大学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希望更多金融专业的人才能投身到激情燃烧的大湾区建设之中。”

G. 金融、地产、股市……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掘金机会

新京报讯(记者 顾志娟)2月18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成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珠三角九市)。《规划》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机构认为,随着大湾区规划正式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投资主题有望不断升温。

投资热点1 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东移的继承者

《规划》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中信建投研报提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或将是粤港澳大湾区蕴含的产业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泛的产业结构,除了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产业之外,还存在许多不同的传统制造业,这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新材料、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产业体系健全,这为研发、物流、金融、信息技术、商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优质生活圈的建立也意味着休闲旅游、养老、教育、文化娱乐生活性服务业也将迎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

中信证券研报提出,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将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珠江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东移的继承者,并迎来中国内地在该领域的第二轮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其中最受益的将是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显示面板等子领域。

投资热点2 交通业、基建领域——预计到2020年,大湾区实现“市市通高铁”

《规划》在交通运输体系方面提出了多条举措,包括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

中信证券指出,区域交通一体化蕴藏重要投资机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一项重点就是打通各类软硬件障碍,促进各地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各地优势的整体化。从目前已有的交通网络布局来看,预计大部分规划应该还是会落在珠三角内部区域互通方面,而且未来资金到位的方式应该还会是“政府投资为主导,民间资本部分参与”。预计到2020年,大湾区铁路运营总里程达5500公里,以高速铁路为骨干的铁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市市通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等投资也将提速,大湾区的主要城市都将新建/扩建一批机场,重点项目包括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新建工程,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等机场改扩建工程等。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基建、港口物流等相关公司受益逻辑较为明确。基建投资一方面来源于广东和香港与澳门的联通,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建设落地,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另一方面来源于广东省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港口物流方面,湾区的建设有望促进贸易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广东省全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82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比重为24.5%。如果再加上香港贸易中心每年8万亿左右的进出口(含转口)贸易额,大湾区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基地。

投资热点3 金融业——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支柱性”产业

发展金融服务业是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之一,《规划》提出,要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具体措施包括支持广州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支持深圳发展以深交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金融业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支柱性产业。粤港澳三地达成分工合作后,有助于激发深圳科技产业和新制造业的潜力。此外,深圳也有望与香港、澳门形成区域金融生态体系。

中信证券研报提出,金融行业是重要的投资机会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项目预计将强化金融服务业的多个领域(主要是在香港)。因此,银行、交易所和金融科技具备增长潜力。股票层面上,尽管随着时间推移,所有金融股都有望受益于该规划,但香港的本地银行如中银香港和汇丰银行可能会是最大受益者。另外,更重要的是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改革,大湾区将进一步支持区域内风投,及创新孵化。

华泰证券也将金融业列入关注主线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以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为依托,打造引领泛珠、辐射东南亚、服务“一带一路”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核心圈。

投资热点4 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将最先受益

申万宏源研报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房地产行业无疑将最先受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不断推进,将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市群迁移。这部分新增人口对房地产需求稳步增长。同时,土地估值也将迎来政策红利期。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内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房地产企业,完全有可能把握本轮机遇。在深圳和广州拥有大量存量土地储备的公司,可能具备资源重估的空间。地产公司也可以新增土地储备,追求规模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大湾区内的城市群产业园区也值得关注,传统产业升级创新园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调整。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编辑 陈莉 校对 何燕

H. 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

观点地产网讯: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
《意见》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持引领作用,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其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围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金融需求,全面推进跨境投融资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金融通效率,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能,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坚持合作互利共赢。创新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的路径和模式,在更高水平上推动金融服务业对港澳开放,支持港澳深度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格局,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发挥香港金融体系的独特优势,支持巩固和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补、互助和互动关系。
坚持市场化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资金融通便利度,让市场决定在多元化金融中介渠道中的资金流向和流量。
坚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健全区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与金融开放创新相适应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控体系,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各项金融开放创新,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并且,《意见》提出要探索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完善贸易新业态外汇管理、推进资本项目便利化改革、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支持银行开展跨境贷款业务、稳步扩大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支持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等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的措施。
也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意见》指出,将扩大银行业开放、扩大证券业开放以及扩大保险业开放。
此外,《意见》也在推进粤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具体举措。

I. 香港投资推广署大湾区的潜力在哪儿

众所周知大湾区的地理位置优越,广东九个市,再加上香港和澳门的参与,大湾区的未来以及发展着实不可估量,大湾区的建设涉及金融业、航运及物流、旅游业、建造,法律服务等各个领域,潜力巨大。中央的密切关注,特区政府的紧随跟进,大湾区的投资是个机遇,今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四个地方的科技联动,迸发的能量不可估量。中央对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的强烈支持,以及对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资本运作中心及企业财资中心,开展融资、财务管理等业务的支持,可想而知,大湾区今后的经济实力将持续增强。

J. 粤港澳大湾区再成两会焦点,持续利好预期下市场或将分化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加强内地与港澳文化融合以及人才流动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之一,内容包括放开港澳青年在大湾区置业条件,比如放宽共有房屋申请条件、优化跨境汇款及降低贷款门槛等等。

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在两会前粤港澳大湾区再迎利好,中国人民银行等4部门推出26条金融措施支持建设,同时,越来越多的房企布局重仓大湾区。不过,机构分析认为,4月区域房价已出现结构性上涨,未来在疫情、产业、资金综合影响下,市场仍将持续分化,竞争依然较为激烈。

大湾区发展持续迎来利好,多家房企加快布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纵向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已连续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随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到“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3次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支持港澳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深化与内地互利合作”。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意味着一个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大湾区并驾齐驱的世界级城市群呼之欲出。

事实上,为了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在今年两会前的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4部门推出26条金融措施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推动大湾区在金融领域实现进一步开放,虽然受疫情影响,但粤港澳经济发展再次迎来利好。

在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利好的预期下,近几年来,房企也积极布局大湾区,板块包括住宅、旧改、文旅小镇等等,其中不乏一些房企深耕重仓持有。

5月15日,龙光地产以总价115.97亿元竞得深圳前海一优质地块。为此,花旗银行发布报告评价称,龙光地产于深圳市场土储接近2000亿元,在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都市圈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奥园在大湾区也拥有丰富的城市更新资源,5月,兴业证券和建银国际予以中国奥园“买入”评级 ,同时认为,中短期内中国奥园可孵化项目超过20个,预计业绩将提速增长。

除了区域房企持续深耕外,更不断有新来房企加快布局粤港澳大湾区。4月30日,中南建设董事兼副总经理陈昱含在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1.8万亿规模的市场,作为新进入者,未来将采取长短线结合的策略。

代表委员建议进一步放宽港澳居民在大湾区置业条件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基础设施互融互通为突破口,推动人才、产业、资本等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2019年11月,香港、澳门几乎同时推出惠民政策,其中包括香港、澳门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购房享有当地居民的同等待遇,这也意味着 限购条件基本豁免。

而在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进一步就放宽港澳青年在内地置业的条件纷纷提出建议。

其中,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龙安建议,放宽港人于内地第二套物业按揭条件。林龙安认为,房子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港人在内地置业虽然有所放宽,但仅限首套,在按揭方面也未能全面放开,对于在工作地区置业的青年人仍有较大的阻碍。

同时,林龙安建议“针对港澳青年,共有房屋亦应放宽申请条件”,他表示,虽然部分地区已经推行共有产权房,将港澳青年纳入可申购范围,但也有年龄等不同类别的限制,而且推行的地方和数量不多。

另据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也建议,优化跨境汇款、按揭、港人开设银行账户方面,以进一步便利港人北上置业。

郭炳联表示,大湾区内地9市放开港澳居民购房限制,为港人置业提供更多的选择,但目前港人赴大湾区置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香港居民向内地汇款存在实际困难;二是内地按揭政策不一且门槛较高;三是香港居民只能在港开设级别较低的内地银行账户。

郭炳联建议,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成立由三地相关部门组成的“港澳居民赴大湾区内地置业统筹协调小组”,统筹大湾区内各市的购房政策,协调各市落实购房汇款、按揭、贷款等系列具体问题。

除了置业之外,文化融合也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内容。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表示,大湾区除了经济上对标世界三大湾区,更要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文湾区上有所作为,未来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交流将更加频密。在此基础上,以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以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文旅融合更加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也建议,助力大湾区在文化融合发展中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红利。同时,提到加快区域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以产业合作促进文化融合,繁荣文化市场。

房价曾现结构性上涨,未来区域市场将持续分化

从目前来看,“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中,无论是内地9城,还是香港澳门用户,普遍最看好的城市都是深圳。”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一季度市场报告显示,香港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置业的人群中,年龄段集中在20-30岁,青年人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置业的主力人群。

因为受疫情影响,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不过,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4月中国住房大数据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房价出现了结构性上涨,其中深圳和东莞近期出现房价显著上涨。而具体到深圳来看,虽然在宝安、福田、南山房价出现上涨,但罗湖反而微跌。

两会之后,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合富研究院分析认为,宏观环境显性收缩使得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与“人口吸纳”承压,然而“资金趋松”以及“政府维稳”预期也将使现阶段的市场行情更加分化。

合富研究院进一步分析称,未来5-12个月大湾区各城供货相对充足,但短期内市场仍然面临“供需匹配”问题。在疫情、产业、资金综合影响下,一级土地市场资金重回宽裕但整体回暖不易,二级商品住宅市场需求承压、市场动力分化,市场竞争仍然较为激烈。而从市场供应来看,新项目地价普遍不便宜,“高地价项目”的货量占比持续上升。

阅读全文

与大湾区建设对金融机构机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飞狐交易师接收驱动 浏览:153
上海证券交易所人员名单 浏览:728
天使轮是什么方式融资 浏览:172
银行收外汇所用雇佣合同模板英文版 浏览:217
珠江集团朱孟依 浏览:647
人民币60年代汇率 浏览:639
上海天凯金融集团 浏览:666
指数基金就是股票基金么 浏览:844
中国美臣金融服务集团招聘 浏览:343
大淘客联盟有佣金吗 浏览:959
黄金期货实时行情图 浏览:20
买理财产品还是基金划算 浏览:5
广永期货总经理 浏览:560
4月21日元汇率对人民币 浏览:567
招行定期理财属于基金吗 浏览:567
美卡币交易 浏览:591
商品期货保证金多少会强平 浏览:234
自动交易助手授权文件生成器 浏览:579
人民银行贷款计算方式 浏览:495
理财子公司如何筹建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