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知识分析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知识分析
供应链金融主要涉及三个运作主体,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其中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是融资服务的需求者,金融机构为融资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企业仅作为金融机构的代理人或服务提供商为贷款企业提供仓储、配送、监管等业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知识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在国外,众多的银行及大型物流公司(如UPS)对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了实践,获得了良好收益。在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融资的迫切需求为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国外相比,它们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这是因为:
一是银行迫于竞争压力,需要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例如深圳发展银行及交通银行提出的供应链金融,招商银行提出的物流金融等服务,均表明企业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
二是物流企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创新以及第三方、第四方甚至第五方物流的服务方式相继出现,为物流金融及供应链金融提供了物流保障;目前,国内大型的物流公司,如中国外运、中国远洋、中国储运等均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了商品融资及物流监管业务。
实践证明,这两种融资方式既能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缓解融资难问题,又为金融机构及物流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开拓广阔的市场。
二、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及区别
两种融资方式的相关概念
(一)物流金融
1、定义。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2、运作主体。从定义可以看出,物流金融主要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贷款企业(客户)。贷款企业是融资服务的需求者;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为贷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者在物流管理活动中相互合作、互利互惠。
3、运作模式。根据金融机构参与程度的不同,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可分为资本流通模式、资产流通模式及综合模式。其中资本流通模式是金融机构直接参与物流活动的流通模式,包含四种典型模式:仓单质押模式、授信融资模式、买方信贷模式和垫付贷款模式;资产流通模式是金融机构间接参与物流活动的流通模式,其流通模式有两种:替代采购模式和信用证担保模式;综合模式是资本和资产流通模式的结合。
(二)供应链金融
1、定义。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企业侧面)。指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活融资服务。(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为某供应链中一个或多个企业的融资请求提供服务,它的出现避免了供应链因资金短缺造成的断裂。在具体融资过程中,物流企业辅助金融机构完成整条供应链的融资,供应链金融模式不同其参与程度也不同。由于面对整条供应链的企业,金融机构易于掌握资金的流向及使用情况。
2、运作主体。供应链金融主要涉及三个运作主体: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其中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是融资服务的需求者,金融机构为融资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企业仅作为金融机构的代理人或服务提供商为贷款企业提供仓储、配送、监管等业务。
3、运作模式。从风险控制体系的差别以及解决方案的问题导向维度,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分为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采取的标准范式为“1+N”,即以核心企业“1”带动上、下游的中小企业“N”进行融资活动,“+”则代表两者之间的利益、风险进行的连接。
三、问题及对策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能有效盘活中小企业的动产资源,两者具有独特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将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存在问题
(1)在融资业务之初,由于存在对两种融资方式的认识偏差,运作主体选择融资方式时易产生混淆。
(2)中小商业银行因存在规模小、资金少等先天问题,在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时,其未能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融资产品,无法充分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3)贷款企业的融资方案均由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为其量身定做,由于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融资流程设计往往不完善;如金融机构在设计存货融资流程时,货物出、入库的物权控制在物流企业与贷款企业之间易出现混乱。
(4)目前,供应链金融只面向国内企业进行服务,对于上、下游企业是国外公司的跨国供应链还未提出合适的融资方案;同时,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的种类及核心企业的要求较高,其业务大多只集中在钢铁、汽车、能源和电子等稳定的大型供应链中,对于临时组建或中小型供应链的融资涉足较少,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5)实际操作中,不同的融资对象产生不同的风险,运作主体对于各类风险的分析、规避和及时处置等工作并未到位;加上信息不对称、运作主体各方沟通不及时,易造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仓单流阻塞;同时,两种融资方式的外部环境发展滞后,造成融资生态系统不稳定。
2、解决方法
上述问题既影响了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又阻碍了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此,为两种融资方式的各运作主体提出如下对策:
(1)在运作过程中若发现融资方式混淆,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于误纳入供应链金融的贷款企业,金融机构应适当提高企业的风险敞口,增加抵押品或仓单数量,同时加强物流企业对贷款企业及其抵押物的监管;对于误纳入物流金融的贷款企业,若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可及时引人核心企业对贷款企业进行信用担保,并相应增加融资金额;若为核心企业,可增加放贷金额,同时,引入上、下游企业,扩大客户群。
(2)中小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开发与大型金融机构差异化的融资产品,以此适应中小企业融资多样性的需求,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
(3)设计融资流程和方案时,金融机构可将管理方法如六西格玛方法应用到物流金融及供应链金融的流程优化设计中,并建立顾客市场细分模型,以期提高运作主体的综合竞争能力及盈利水平。
(4)金融机构应提高核心企业的准入条件,加强与物流企业合作,在与大型供应链合作的同时重点扶持中小型供应链,关注其经营状态和发展趋势,并开发相应的融资产品;同时,针对跨国供应链的特点,与大型物流企业及境外金融机构合作,提出相应的融资和质押品监管方案。
(5)为扩大信息的采集半径,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运作主体应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市场的前馈、反馈体系;对于可能产生的风险,设立风险等级,加强风险预警工作,如物流企业在质押品监管和交接过程中的风险,各运作主体应提出防范和规避策略;同时,运作主体应加强与保险公司、担保机构、法律机构、统计部门等相关机构的合作,保障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形成符合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稳定生态系统。
;⑵ 商业银行发展物流金融的基本思路
具体如下。
1,竖蚂物流金融可为郑高银行带来丰厚喊纤尺的中间业务收入。
2、物流金融有利于培育金融业的潜在客户。
3、物流金融为金融业带来新的信贷投向。
4、物流金融可以使银行向物流企业提供理财服务。
⑶ 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怎么创新
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怎么创新
近年来,凭借着电子商务、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一些大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电商平台,积极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延展业务,试图分享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加速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阶段的全面到来。那么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应该如何创新呢?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是在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产生的,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只关注信息流和物流,忽视了对资金流的管理,使得信用高、易获得银行贷款的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中资信较差、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形成流动资金不平衡问题,并且由于核心企业通常会利用其强势地位占用一定的流动资金,使得中小企业资金的收支不能在同一时刻发生,从而产生资金缺口。供应链金融就是通过商业银行的介入,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保障,将低成本的资金流引入到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中,解决其资金缺口问题,从而维持整个供应链资金的高效运转。
(一)供应链金融1.0模式
供应链金融1.0模式即传统供应链金融线下模式,1.0阶段的“1+N”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围绕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作为支持,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中,“1”代表核心企业,“N”代表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中小企业群体。这一概念最早由原深圳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在2003年提出。
鉴于长期的业务往来与合作,核心企业普遍对于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及资信等情况相对了解。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核心企业的风险把控,批量拓展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依托核心企业对这些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此模式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以核心企业为信用载体,主要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预付账款融资等形式实现,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挖掘在传统信用体系下无法拓展的中小型企业客户。
但由于整个流程是基于线下的传统模式,效率较低,且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规模的扩张受到限制,另外该模式也没有实现供应链金融所要求的信息流共享,以及物流、资金流、商流的对接。
(二)供应链金融2.0模式
供应链金融2.0模式进入了供应链金融线上化的阶段。通过技术手段对接供应链的上下游及各参与方,其中包括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银行、小贷公司等资金提供方、物流公司等,将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线化,实时掌握供应链中企业经营情况,从而控制贷款的风险。2010年供应链金融2.0率先由原深圳发展银行推出,该行与国内几家大型物流公司合作,构建了线上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将传统供应链金融线上化。
供应链2.0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线下传统业务的网络平台的迁移,更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了授权信息共享与在线协同,供应链各方的效率得到迅速提高,同时为进一步提供适应于供应链的征信、融资、结算、理财等风险管理手段与融资金融服务打下基础。
然而这一阶段的本质与1.0时代并没有区别,在此阶段供应链上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等信息数据只是初步实现了归集和整合,核心贸易数据各自掌握在核心企业、物流企业或电商交易平台等各方手中,很难形成综合的大数据风险评估体系,对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等难以做到精准的评估。
(三)供应链金融3.0模式
供应链金融3.0模式也可称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深度介入,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大服务平台,代替核心企业“1”来给平台上的中小企业“N”提供信用支撑,其中“1”代表服务于供应链的综合服务平台,两端“N”分别代表上下游中小企业,以企业的自身交易为核心,不再需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来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支持。
目前部分银行已经进入了供应链金融3.0 时代,如2014 年7月,平安银行在自身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上推出“橙 e 网”,通过自建的电子商务云服务平台,与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定位为最适合产业链“熟客交易”的协作生态圈,集成平安集团优势金融资源,为客户提供供应链在线融资、在线支付、在线理财、在线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
该模式不再是传统线下业务的简单转移,而是银行将供应链企业采购、生产、交易、运输仓储等环节的行为信息和相关数据在平台上高度融合,拓展为围绕中小企业自身交易的“N+N”模式,同时整合供应链各主体方,共同打造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
二、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存在问题
整体来看,由于技术手段、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阶段性问题。
(一)产品结构趋同缺乏创新
自原深圳发展银行在银行业率先提出“供应链金融”品牌后,国内各家银行也相继进行了实践不断演绎发展,并积极向线上化推进,但整体来看,各家银行产品范围、服务内容等方面已趋同,在产品设计理念上并没有绝对的领先优势,缺乏创新和特点,区别仅在于是否能满足供应链金融“短频快”的业务要求,实现全流程风险实施控制。同时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结构单一,产品系统不够成熟,尚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灵活多样的需求,从而造成了客户和利润的流失。
(二)风险管理水平需不断提高
供应链金融业务参与企业多、业务流程复杂,而且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相互依存,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比如供应链中的共享信息都是由各节点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提取或集成的,出于利益方面原因,各节点企业可能会隐藏一些风险性信息和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或是伪造数据等方式骗取银行融资,产生道德风险。随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不断演进,越来越多新的风险点将暴露出来,这都是对银行全流程风险控制手段的挑战。
(三)信息化管理程度偏低
国际上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先进银行已经实现信用证贸易下的银行及买方单证统一处理、企业之间通过电子信息化平台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共享、信息查询、报告定制等服务,最大程度满足了银企双方合作的自动化和便捷化,为银行创新更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提供了机会。反观国内,大部分银行金融信息技术与国外存在不小差距,还不能真正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以及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对接,在单证、文件传输、交易环节确认等环节的大量手工操作,这不仅增加了融资成本,大大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效率,也增加了银行操作风险隐患。
三、银行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建议
(一)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产品创新
供应链金融进入3.0模式后,不仅实现了业务的电子化运作,银行和企业的有序性以及彼此间的协调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因此,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应以产品创新为主,深度挖掘“互联网+”时代客户需求的变化,通过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为客户创造新的金融供给。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流程的优化、信息传递渠道的创新,从而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增强客户粘性。
(二)搭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有着较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可与大型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强强联合,打造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使银行可以更加便捷地介入供应链的运营管理,多角度、多方面地观测客户资金动向并针对性地挖掘其金融需求。一方面,电商平台对于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信息的整理研究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商业银行与电商平台合作设定对于企业的资信评判标准等其他数据基本要求,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能够对交易流程进行追踪,实现资金流、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四流合一,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成本。
(三)构建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圈
传统供应链金融1.0和2.0模式,均以核心企业为重心,以融资服务为主的单一模式,在当前金融脱媒的情况下,核心企业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中小企业仍处于被动地位,由此,商业银行应在升级为线上化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对产品的创新。构建以中小企业自身交易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平台,银行利用平台,整合真实交易的数据,开展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而逐渐实现去中心化,中小企业能够直接享受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四)实施差异化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市场上,不仅仅有各大商业银行,还有大型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的角逐。面对同业及异业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色,发展差异化战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设计个性化专业化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并根据自身所长,在适合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行业中的某几个领域精耕细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才能提升客户的忠实度,提高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出自身供应链金融服务品牌。
(五)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手段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新模式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不可知的风险,所以在创新产品同时要注重风险的防控。一方面,在企业准入方面,要对行业、市场动态、核心企业经营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防范系统性行业风险。另一方面,在操作流程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对交易数据、行为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供应链管理的各环节实时监控,充分利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我国供应链金融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产业之间的跨界与融合,搭建跨产业、跨区域、跨部门,与政府、行业协会、产业资本等各方广结联盟、物联网和互联网相融合的金融生态平台。通过平台链接的商业生态、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创建金融生态系,使得金融能真正服务于整个供应链的各类主体并推动商业生态的发展。未来,供应链金融领域将成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商业银行需紧抓机遇,积极融入,开拓创新,促进自身“互联网+”时代经营发展的转型升级。
⑷ 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方式有哪些
1,企业资金流量少,由于贯彻金融适度从紧政策,企业经营不景气,资本原始积累慢,数量少,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存款的增长。
2,企业活期存款户减少。一些金融部门为了拉客户,采取不正的竞争手段,农发行分设和信用社脱钩,多头开户也随之发生,使农行企业存款户数不断减少。
3,农行信贷企业贷款增量少,很难形成派生存款。由于国家加强观调控,银根从紧,农行资金紧缺。加上企业效益不好,贷款使用效益较差,不少企业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因此很难再得到贷款支持,派生存款也就相对减少。
4,企业经营效益差,经营亏损面大。有的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差,积压严重,资金回流慢,使企业存款受影响。
一、融资所需成本不同
在各类债权中。政府债权的资信度通常最高,大企业、大金融机构也具有较高的资信度,而中小企业的资信度一般较差,因而,政府债券的利率在各类债券中往往最低,筹资成本最小,大企业和大金融机构次之,中小企业的债券利率最高,筹资成本最大。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相比,债券发行者为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其债券利率通常要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相比,资信度较高的政府债券和大企业、大金融机构债券的利率一般要低于同期贷款利率,而资信度较低的中小企业债券的利率则可能要高于同期贷款利率。此外.有些企闹搏业还发行可转换债券,该种债券可根据一定的条件转换成公司股票,灵活性较大,所以公司能以较低的利率售出,而且,可转换债券一旦转换成股票后,即变成企业的资本金,企业无需偿还。
二、物流公司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什么?
1、银行贷款
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银行对一些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伍弯携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
2、发行债券
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有权按期收回约定的本息。
3、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通过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融资腔伏租赁有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以及杠杆租赁。
4、金融租赁
金融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设备使用厂家看中某种设备后,即可委托金融租赁公司出资购得,然后再以租赁的形式将设备交付企业使用。当企业在合同期内把租金还清后,最终还将拥有该设备的所有权。对于资金缺乏的企业来说,金融租赁不失为加速投资、扩大生产的好办法;就某些产品积压的企业来说,金融租赁不失为促进销售、拓展市场的好手段。通过金融租赁,企业可用少量资金取得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可以边生产、边还租金。
⑸ 人民银行对小企业有什么服务
●各商业银行要健全和强化小企业信贷部
●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及时足额解决小企业的合理贷款需求
●支持科技型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支持建立小企业贷款评估、担保等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
为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小企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共十项内容。
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各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健全和强化小企业信贷部,充实信贷管理队伍;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大银行在网点、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要按照市场定位要求,切实办成为小企业服务的主体;城乡信用社要真正办成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小型企业入股,由入股人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股东服务的合作组织,对股东贷款可不实行抵押和担保。人民银行将在再贷款、再贴现和发行金融债券等方面积极扶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二、改进小企业信贷工作方法。各金融机构要与小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制度,设置专职信贷员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当地小企业生产、销售和资信情况,设置小企业档案和项目储备,并依据企业用款总量、进度和发展需求,合理制定和下达资金营运计划,及时足额解决小企业的合理贷款需求;要逐步探索建立小企业信贷评估、审批和贷款制度,借鉴国外信用评分办法,将小企业资信与小企业经营者个人信用相结合发放贷款。
三、完善信贷管理体制。要根据小企业经营的特点,及时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合理确定县级行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对有市场发展前景、信誉良好、有还本付息能力的小企业,要适当扩大授信额度,并可试办非全额担保贷款;对信用等级连续三年在2A级以上的小企业的小额贷款,经严格的审批程序,可适当发放信用贷款;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办法,健全基层信贷员贷款管理责任制,在强调防范风险、明确责任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贷款激励机制。
四、积极支持科技型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产业发展政策,对科技型小企业推广技术成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专利产品的项目,对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技术改造的小企业,只要还款有保障,要积极发放贷款支持;改变现行对科技开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分别评审、发放的方式,在审定贷款项目时,可将上述各类贷款通盘考虑,统筹安排;适当扩大出口信贷业务范围,对国家鼓励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可以采用卖方信贷,也可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办理买方信贷业务。
五、支持再就业安置工作。对有能力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小型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放小额贷款,小额贷款的评估、审批、担保方式可适当简化、灵活;对下岗职工自办或联合创办的小型经济实体,只要企业属合法经营、有发展前景、自筹资金比例不低于项目投资额的30%,可适当降低贷款担保比例,贷款期限可根据企业的生产周期和还贷能力由银企双方协商议定。
六、支持小企业为大中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及参与政府采购合同生产。对为大中型企业生产配件或提供加工、营销等配套服务的小企业,只要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订单、合作协议或有效委托合同,大中型企业有担保或还款承诺,金融机构贷款条件可适当放宽,对其合法的商业票据和有效付款凭证,金融机构要积极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支持有条件的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合同的投标,对中标的小企业,根据中标合同和企业生产进度,金融机构可通过账户托管方式酌情发放信用贷款。
七、支持商业、外贸及新兴领域企业的发展,适当扩大贷款的范围。对以仓储、配送、分销等为主要内容的物流服务型小企业,对为小企业销售和进出口服务的商业、外贸企业,只要有经银行认可的信用证、承兑汇票或以库存货物作抵押的,都可以给予贷款支持;对符合贷款条件,具有还本付息能力的旅游、城镇社区服务及音像、出版、新闻、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小企业,各金融机构也要及时发放贷款支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支持建立小企业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各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特别是小企业贷款评估、担保体系;条件成熟的地方,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设立小企业辅导中心,为小企业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提供必要帮助;要配合担保机构合理确定担保基金的担保倍数;对经社会担保机构承诺担保的小企业发放贷款,可适当简化审贷手续,贷款利率不得上浮。
九、密切关注贷款投向,加强贷款管理。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对新增贷款的管理,保证贷款质量;要配合落实贷款责任制,建立有效的贷后跟踪检查制度;对于利用淘汰设备、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浪费资源、没有发展前途、国家明令关停的小企业不得发放贷款;对利用改制或优化投资组合之名逃废银行债务或不守信用、长期恶意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小企业,可予以同业制裁;要把积极增加贷款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基层金融机构和基层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小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十、加强对金融机构改进小企业服务的引导和督促。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要及时调查研究辖区内的小企业发展状况,认真分析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状况,按照总行的信贷政策要求,提出辖区内的小企业信贷规划和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目标,对辖区内金融机构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小企业之间的联系沟通,改善银企关系,加强银企合作。
⑹ 物流金融包括哪些方面
问题一:物流包括哪些内容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不仅可以减少客户交易成本,对金融机构而言则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成为客户与金融机构的“粘结剂”,而且成为物流企业的重要的业务模式。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已经广泛的开展了这项业务。在国外市场,中小企业正是UPS金融服务模式最大的受益者。物流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决定了其将是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
物流金融运作模式主要有质押、担保、垫资等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是多种模式的混合。例如:在取货时,物流企业先将一部分钱付给供应商,一部分仓单质押,货到收款后再一并结清。既可消除厂商资金积压的困扰,又可让买家卖家两头放心。资金可由银行提供,如果物流企业自有资金充足的话也可由物流企业全部垫资。
2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现实需求
2.1供应链上的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商品从原材料制造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库存,虽然合理的库存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应付供货周期与制造周期的不匹配,但是库存就意味着存在相应的资金成本。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流动资金不足,而存货占用的大量资金使得企业可能处于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这种资金不足的风险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更加明显,往往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信贷资金的缺乏和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能力的缺乏使得许多企业产生了利用存货融资的需求。
2.2降低资金需求方的融资成本
资金流运作过程非常繁琐,供应商和消费者为了避免风险,多是通过银行,借助信用状况进行交易。这种方式不仅手续繁琐,而且还会产生不必要的成本--资金积压产生的利息成本,设立收款中心产生的运营成本,加重中小企业资金周转负担。
2.3 降低金融机构风险的需要
在实际融资活动中对金融机构而言,如何降低风险最重要,而掌控着企业物流活动的机构应当成为最直接、最有效力的发言者。企业存在着分立、合并、兼并、重组、托管、联营等方式进行产权、经营权的交易,但是作为实际商品的流通渠道是不变的。
作为金融机构的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抵押物、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区域、承销商等,要察看权力凭证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超出了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范畴。
2.4 物流企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需要
物流金融业务使得物流企业得以控制全程供应链,保证特殊产品的运输质量与长期稳住客户。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企业逐渐转而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附加值方案管理,可以为客户提供金融融资的物流供应商在客户心中的地位会大幅度提高,物流金融将有助于形成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3 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的问题和对策
3.1 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注意的问题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无论是对客户、金融机构、客户的客户,还是物流企业本身来说,都是一个多赢的选择。但是,作为物流金融服务的主体来说,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1 物流金融服务风险问题。物流金融服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例如仓单质押业务有五种潜在风险:一是客户资信风险。选择客户要谨慎,要考察其业务能力、业务量及货物来源的合法性(走私货物有罚没风险);在滚动提取时提好补坏,有坏货风险;还有以次充好的质量风险。二是仓单风险。现在系统多以入库单作质押,和仓单的性质相同,但仓单是有价证券,也是物权凭证,因此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程序,保证仓单的唯一性与物权凭证......>>
问题二:物流金融服务包括哪些类型 1. 揣收代付
这是物流中最常见的,服务费一般在0.3%-0.5%之间.
主要是赚的集中划款,分公司直接现金支付之间的手续费之差.
2. 物流金融
并非仅仅承运客户货品,而是作为类似的中间商,与生产厂家签约,预先支付货款,然后经销商或代理商在物流公司仓库提货,支付货款,其赚取的除了代收代付的利润之外,还有部分产品的利润.
3. 其他,
例如物流地产等
问题三:物流仓储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
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1)合理规划仓储设施网络。(2)合理选择仓储设施设备。(3)严格控制商品进出质量。(4)认真保管在库商品。(5)保证仓库高效运作。(6)降低仓储运营成本。(7)确保仓库运行安全。
在进行仓库总平面布置时应该满足哪些要求?
在进行仓库总平面布置时应满足如下要求:(1)遵守各种建筑及设施规划的法律法规;(2)满足仓库作业流畅性要求,避免重复搬运的迂回运输;(3)保障商品的储存安全;(4)保障作业安全;(5)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面积;(6)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设施和机械设备;(7)符合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要求;(8)考虑仓库扩建的要求。
什么是保税仓库?保税仓库可以存放哪些商品?
保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在海关监管下,专供存放进口货物的场所。保税仓库存放的商品范围:(1)缓办纳税手续的进口商品它包括寄售方式进口的维修零配件、免税外汇商品、保税生产资料市场所需的待销商品等。(2)需要做进口技术处理的商品
有些商品由于不适合在进口国销售,需要进行包装装潢、加工处理等,则可在保税仓库内进行技术处理,待符合进口国要求后,再内销完税,不符合的则免税退回或转运其他国家。(3)加工贸易(加工装配、进料加工)所需的备用料件加工贸易(加工装配、进料加工)所需的备用料件可以存放在保税仓库中。(4)过境转口的商品它包括外商集存、暂存的货物,转口贸易货物,国际航行船舶使用的燃料和零配件,免税店待销的免税商品等。
企业内部物流中心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企业内部物流中心的主要职责有如下几条:(1)制定和完善物流业务管理规程;(2)根据企业总目标的要求,制定本部门的经营目标和物流计划;(3)监督和协调本部门各业务环节按计划进行日常业务活动;(4)为实现经营目标和计划任务,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5)规划和改进企业物流系统;(6)进行职工培训;(7)发展和巩固与供应商、用户之间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8)评价计划执行情况。
仓库盘点作业的目的是什么?盘点作业的程序有哪些?
(1)仓库盘点的目的:①确认实际的库存数量。②查清库房账面损益。③发现库房管理存在问题。(2)盘点作业的内容:①确定盘点的程序和具体方法。②配合财务会计做好准备。③设计、印制盘点用的各种表格④准备盘点使用的基本器具。
什么是物流条码?物流条码具有哪些特点?(P223)物流条码是供应链中用以标识物流领域中具体实物的一种特殊代码,是整个供应链过程,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用户和第三方物流等环节的共享数据。
物流条形码有如下特点:(1)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物流条码是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通常标识多个或多种类商品的 *** ,用于物流的现代化管理。(2)服务于供应链全过程。物流条码服务于供应链全过程:生产厂家生产出产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分拣、配送,直到零售商店,中间经过若干环节,物流条码是这些环节中的唯一标识,因此,它涉及更广,是多种行业共享的通用数据。(3)信息多。(4)可变性。(5)维护性。
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1)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2)物流标准化是产品质量的组成部分。(3)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4)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常情况下商品发生退货或换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协议退货。(2)有质量问题的退货。(3)搬运途中损坏退货。(4)商品过期退回。(5)商品送错退回。
在......>>
问题四:1.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它与物流金融有何区别?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变把握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开展对这三方都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促使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物流金融正成为国内银行一项重要的金融业务,并逐步显现其作用。
两者最大的区别:
供应链金融是针对供应链上某个核心企业给予的金融支持,偏向于产品的制造、流通和过程中所涉及的企业。
物流金融是针对物流企业甚至物流产业中的某个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
问题五:物流质量包含哪些内容 物流质量的概念既包含物流对象质量,又包含物流手段、物流方法的质量,还包含作质量,因而是一种全面的质量观。
问题六:物流都有那些工作?主要做什么? 物流公司求职岗位有很多种,但是行政,人事,客服,会计,出纳这个是办公室一定有的,不一定常招:
行政人事:一般要求有同岗位工作经验1-2年以上,熟悉各类行政人事工作,还要熟悉车辆证件办理;
客服:要求同岗位工作经验1年以上,熟悉车辆保险理赔;
会计出纳:要求持有会计证件,并工作经验1年以上;
常招的是司机,发运员,这个就有不同的要求了:
司机:一般他有要求是否B牌及以上,对地方路线是否熟悉,有些还要求有司机从业资格证2年以上,这个是看公司不同而定的;
发运员:一般熟悉发运工作就可以了
如果这个物流公司还有仓库的话,那就还有叉车司机和仓管,若这个公司还有承包包装,那就还常招包装员。
问题七:物流法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一.物流服务合同的特点
(1)物流合同是双务合同 (2)物流合同是有偿合同 (3) 物流合同是非要试合同 (4) 物流合同是诺成合同 (5) 物流服务合同是提供劳务的合同 (6)
物流服务合同有约束第三者的性质 二,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1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3)物流企业是具备为物质资料提供流通服务能力的企业法人
六 合同订立的概念
合同的订立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依法就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一致,达成协议的法律行为,订立合同的形势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方式,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达一致的外在表现。
(2)有书面合伙协议(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三,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1)买卖合同是有偿合同(2)买卖合同是双务合同 (3)买卖合同是诺成合同(4)买卖合同是不要式合同 四承诺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生效时和他成立
承诺具备的条件;第一,必须有受要约人作出。 第二,必须向要约人作出。 第三,承诺的内容应当和要约的内容一致。 第四,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
五,提单
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作用 (1)是合同证明 (2)是货物收据
(3)是物权凭证
六,保管合同的法律特征 1.保管合同一般为实践合同
2.保管合同可以是无偿合同也可以是有偿合同其有偿与否有双方当事人约定
3.保管合同为不要式合同4.保管合同以物品的保管为目的 5.保管合同中的保管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 七,仓储合同的法律特征
1.仓储合同的保管方必须是仓储经营人2.仓储合同是双方有偿合同3.仓储合同是诺成合同
4.仓储合同中的货物交付于归还以仓单为凭证
5.仓储合同所保管的物品是特定物或特定化的种类物 6.仓储合同一般是格式合同 八,仓单的效力;(1)提取仓储物的效力 (2)转移仓储物所有权的效力
(3)出质的效 力 一 物流法的概念
物流法是指调整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 物流服务合同的含义
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约定,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后者进行物流系统的设计,或负责后者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和运营,承担系统运营责任。而由后者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支付物流服务费的合同。
三 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
是指由符合法定要求的股东出资组成,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四
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
指由法定人数的股东组成,全部资本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拥有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财务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五 物流企业的含义
物流企业是指专门与商品有关的各种经营活动,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经营单位。 法律特征;
(1)物流企业是专门从事与物质资料流通有关的各种经营活动的组织单位
(2)物流企业是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以获得利润和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性 组织 七 仓单的概念
是指仓储保管人在收到仓储物时,向存货人签发的表示已经收到一定数量的仓储物,并以此来代表相应的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文书。
八 加工承揽合同的概念
是指当事人一方按他方的特别要求完成一定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交付他方,他方按照约定接受工作成果并付酬金的合同。*
九 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
是指承运人按照约定期限将货物......>>
问题八:企业物流运作物流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企业物流运作物流的基本职能包括五个方面:
分别为网络设计、信息、运输、存货以及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企业物流的综合能力就通过这五大功能的协调来实现。
1、网络设计功能。
网络设计是物流管理的一项基本功能。典型的物流设施包括制造工厂、仓库、转运设施及渠道商。网络设计要确定完成物流工作所需的各类设施的数量和地点,同时还要确定每一设施内应储备存货的种类、数量以及安排应在何处交付客户订货等。物流设施的网络形成了物流作业据以进行的框架结构,因此,该网络也融合了信息和运输功能,还包括了与订货处理、存货管理以及物料搬运等有关的具体工作。
在当前动态的市场竞争性环境中,产品分类、客户供应量以及制造需求等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修正设施网络以适应供求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还应该对所有的设施重新进行评估以确定它们的定位是否仍然能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从本质上说,企业选择了具有优势的网络,就具备了竞争优势,而物流的效率直接取决于物流的网络结构并受其制约。
2、信息功能。
物流运作中的信息质量非常关键。信息质量上的问题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趋势预测信息的不准确性。由于大量的物流活动是根据未来需求发生的,不准确的判断或预测就会引起存货短缺或过剩;而过分乐观的预测则会导致不恰当的存货。
二是有关订单处理的信息不准确。处理不准确的订单时,会引发所有的物流成本,但最终销售却没有完成。因此,信息中的每一个错误都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隐患。
物流中依赖于信息的工作主要是物流预测与订单管理。物流预测要估计未来的需求,以指导存货定位,满足预期的顾客需求。订单管理部门的工作是处理具体客户的需求。客户下订单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主要交易活动。物流既为外部客户服务,也为内部客户服务。外部客户就是那些消费品或服务的顾客以及先购买产品或服务,然后再行出售的贸易伙伴或称渠道商。内部客户是指企业内部需要物流支持以便承担其指定工作的组织单位。订单管理的过程涉及从最初的接受订单到交付、开票以及通常的托收等有关管理顾客需要的方方面面。企业的物流能力实际上同它的订单管理功能密切相关。企业的物流系统设计越有效,它对信息的准确性就越敏感。信息流反映了一个物流系统的动态形态,订单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的信息和信息延误等都会削弱物流效率。
因此,物流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是物流运作的关键因素。
3、运输功能。
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影响运输的三大因素是成本、速度和一致性。运输成本是指为两个地理方位间的运输所支付的款项,以及与在途存货有关的行政管理费和维持费。物流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能把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的运输。不过,成本最低的运输,不一定会将总成本降至最低。运输速度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
运输速度与成本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运输速度越快,收取的运费也会越高;
二是运输速度越快,在途存货就越少,货物完成消费准备的时间就越短。选择最理想的运输方式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权衡运输服务的速度与成本。运输一致性是指在完成某一具体订货时,若干次装运所需时间的变化性,它反映了运输的可靠性。如果运输缺乏一致性,就需要储备安全存货,以防不测。
4、存货功能。
企业的存货需求取决于网络结构和期望的客户服务水平。良好的存货管理政策基于五方面内容,即客户细分、产品需求、运输一体化、时间上的要求以及竞争性作业表现。
高收益率的客户构成企业的核心市场,有效进行物流细分的关键就在于为这些核心客户优先安排存货权,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在选择存货政策时,必须考虑不同产品的赢利性......>>
问题九:运金所是不是做物流金融和物流贷款的?和陆金所有什么区别? 运金所是搞这个的,和陆金所的区别应该的业务不一样吧,它是完全针对物流行业的
问题十:有哪些物流金融的模式可以让物流企业扮演重要的角色? 其实既然叫物流融,那么物流企业的角色就肯定是主角了,所以,只要是涉及到这个词的,物流企业就不可或缺。
⑺ 物流企业做供应链金融有何优势如何控制风险
物流企业做供应链金融主要就有以下几种优势,第一种优势就可以有助于业务范围的拓展,物流企业跟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在某些方面达成一种合作,然后再为自己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提升了综合价值,还有就是稳定和吸引了众多的客户。
第二个就是可以形成竞争的优势,物流企业作为银行和客户都互相互信任的第三方,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客户的供应链当中,还有就是可以加强跟银行的同盟关系。控制风险的时候就需要按照形式去进行判定,然后就是去控制风险,控制风险的时候可以按照当时的形势去进行控制。
物流企业做供应链金融就有以上这几种优势,控制风险的话是需要去根据形式进行变化。
⑻ 物流与银行共同打造供应链金融平台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于核心企业的资信分析,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涉及到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三流合一,在开展该项业务的时候,银行往往会借助物流和保险公司,共同搭建质押监管平台和信用保险平台,帮助扩大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金融是通过物流公司和银行的结合,来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综合的金融服闷迟务。在供应链金融的合作中,银行和物流公司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据悉当前国内许多银行正纷纷和国内外大型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物流公司可以充分的发挥在货物运输、仓储、货物监管等方面的长处。银行基于物流企业控制货权、物流与资金流封闭运作,而给予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授旦弯信的支持。物流公司作为第三方监管人对于质押的货物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可能遇到的风险。大型的物流公司具备了良好规避风险的优势,通过规范的仓储管理和监管可以有效地控制监管风险。而且在企业贷款未能如期返还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可以协助银行将质押物变现还贷,最小程度地降低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可能产生的损失。由于物流企业涉及到了多行业、多企业,因此对于市场上的价格定位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这就能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提供更为安全的融资服务。
通过与银行的合作,物流企业也获益颇多。物流企业参与到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中去,使自己的客户不仅得到了物流上支持,更赢得了银行授信的支持。这为物流企业业务的规范与扩大带来更多的机遇。
同时,对于银行来说,物流企业的上、下客户也是他们的潜在目标客户群体。通过与物流公司开展业务,银行可以很好把握住这部分的客户,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通过应用各种金融产品的整合,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这些产品包蚂迟李括信托、租赁、抵押、保兑仓、保理等。当前国内的银行还是基于存贷差来获得主要的营业收益,供应链金融无疑帮助银行摆脱了这方面的局限,拓展了中间业务,增加了中间业务的收入。
⑼ 物流企业如何打造供应链金融模式
物流企业如何打造供应链金融模式
引导语: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拓展了物流发展的想象空间,为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创收渠道,如国际著名物流巨头马士基和UPS的主要收益来源都是物流金融服务。
以UPS为例,其物流金融服务集中于仓储质押、代付款、代收款三个环节;同时,由于成立了自己的金融机构,UPS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专业、便捷的金融与物流服务,并以此为基础研发拓展更多高附加值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就国内来看,由于非金融类机构没有经营融资类业务的资质,因此供应链金融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导、物流企业处于从属地位的运作模式。具体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不动产质押融资、代收货款、保兑仓、融通仓、海陆仓、垫付货款、仓单提单质押、池融资、保理等。
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以较受欢迎的保兑仓业务为例,银行一般青睐自己指定物流企业进行货物的质押监管;物流企业则可以通过这一服务获得物流运营和货物评估与质押监管两方面的收益。同时,作为银行的合作伙伴,物流企业也能够借此构筑竞争壁垒,打造核心竞争力。
不过,能够像中储运、中外运、中远那样与银行达成合作关系从而有机会承接质押监管业务的物流企业显然并不多。特别是对众多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在规模、资质、网络、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很难符合银行对物流合作伙伴的要求。
深层来看,中小物流企业要想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分一杯羹,关键还是要解决资信问题,借助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资信水平。比如,当前很多物流地产企业除了布局保税物流中心,还积极在各个城市建立物流园区,而这些物流园区常常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定位和综合服务能力,如区域配送中心(RDC)、快运转运中心、运输揽货站、配载服务部、售后配件中心、VMI中心、城市共同配送中心、期货物流、展销展示中心、信息服务和附属服务等。
如果中小物流企业能够与物流园区合作承接银行的质押监管业务,那么便可以借助物流园区的参与或担保,大大提升申请成功的概率;对银行来说,由于有着物流园区的参与或担保,因此可以更好的规避金融风险,实现业务拓展;而运营物流园区的物流地产商也能够借此获得新的.创收渠道。
对中小物流企业来说,虽然很多时候都无法获得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产品,但这一创新性的金融服务形态仍然有很多产品和服务让众多企业从中获益。比如,国内很多商业银行都上线了保理服务,即企业通过把国内贸易中形成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的方式,获得银行提供的应收账款融资、财务管理、账款催收、承担坏账风险等综合金融服务。对物流企业来说,如果应收账款的债务方满足了银行的信誉评定标准,那么物流企业便可获得此项服务。
整体上看,物流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参与者与获益者仍是实力雄厚的大型物流公司;但不可否认的是,供应链金融为各个物流企业带来了供应链管理思维,从“单打独斗”转向更加注重供应链整体建构的“团队合作”,从而极大推动了我国物流产业的优化整合与进步。
对众多中小企业而言,应该顺应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趋势,努力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信用评级,积极参与到以优秀企业为核心的强势供应链中,从而获取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突破融资瓶颈,实现更好更快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