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灵宝市在河南省的地位怎么样
灵宝市属于河南省扩大经济管理权限的县级市之一,位于河南省的西部边陲,豫、秦、晋三省交界的三角区,是河南省的西大门。地理坐标处在北纬34°7′10〃-34°44′21〃,东经110°21′18〃-111°11′35〃之间。南依秦岭,北临黄河。西南、南、东南同陕西省洛南县、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接壤;北与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隔河相望;东与河南省陕县毗邻;西与陕西省潼关县为邻,距河南省省会郑州市300公里,距陕西省省会西安市210公里。自古以来,灵宝就是通秦连晋、承东启西、沟通我国中原、东南与西北的重要咽喉。
灵宝果树栽培面积60万亩。其中苹果50万亩,年产量5.5亿公斤。在全国性的鉴评中,红富士、新红星等10多个品种多次夺魁,是国家确定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外销基地,果品生产是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矿藏,现已探明的达38种之多,尤以金、银、铜、铅、硫铁、大理石、花岗岩、 石墨储量丰富。黄金年产20余万两,连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达4892.1万吨,硫含量在37%以上,灵宝被誉为“黄金之城”、“硫铁王国”。
灵宝地上地下众多的文物和流传万方的神化传说,异彩纷呈,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并且灵宝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加上别具特色的名胜古迹,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亚武山,自然景观雄、险、奇、秀、野;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圣地---荆山黄帝陵,鼎、冢、楼、阁,气势恢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千古沧桑,胜迹犹存。
灵宝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市政建设,通过实施硬化、绿化、美化工程,一座集金融、商贸、工业、通讯、服务、文化等为一体的新城区已建成运行。建筑规划齐,风格和谐统一,道路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新建了电台、电视台、报社、客车站、影剧院、金水湖公园和设施一流的综合体育馆。函谷大酒店、灵宝大酒店、花园酒店、金苑酒店等一批设施齐全、档次较高的星级宾馆分布市区繁华地段。灵宝市区水资源丰富、电力充足、金融机构完备,服务项目齐全,是一座现代文明卫生城市。
河南灵宝市荣膺“中国金城”称号
中国黄金协会通过组织专家认真考评、考察,授予河南省灵宝市“中国金城”荣誉称号,命名、授牌仪式1月18日在灵宝举行。
灵宝市位于河南西部,属小秦岭地区。境内黄金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金矿储藏量达448吨,有大中型金矿床17处之多,是我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
灵宝市黄金生产历史悠久。自1976年开始工业化生产到2003年,该市共为国家生产黄金115吨。2004年黄金产量达到17.6吨,黄金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
向黄金特色区域授名,培育和扶持特色区域成长壮大,是中国黄金协会为宣传推广黄金、扩大行业影响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灵宝市是首个获得“中国金城”称号的城市。
新华网 2005年01月19日
灵宝市荣膺“中国金城”称号
年产黄金53万两,连续20年稳居全国产金县第二位
『贰』 灵宝是什么地方
灵宝
面积3011平方千米 人口72.77万 邮编:472500 代码:411282 区号:0398 拼音:Lingbao Shi
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分别与陕西省洛南县、潼关县,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河南省陕县、洛宁县、卢氏县接壤。东经110°21′-111°11′、北纬34°44′-34°71′。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69千米。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辖10镇7乡,440个村委会,35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22万人(2008年)。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灵宝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资源丰富,境内有老子著《道德经》的函谷关、华夏子孙寻根祭祖圣地——荆山黄帝铸鼎原,西坡国家史前遗址公园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亚武山、黄河奇观鼎湖湾。灵宝市物产丰饶,资源雄厚,黄金产量连续16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灵宝的苹果和大枣闻名中外。
灵宝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陇海铁路、310国道、209国道、郑西客运专线及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先进齐全,水、电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
灵宝有三大宝,苹果、黄金、大枣,在全国性的鉴评中,灵宝市的红富士、新红星等10多个品种多次夺魁,果品生产是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它物产有贵妃杏,大枣,草莓, 厥山葱,灵宝线椒,阌莲等。
灵宝矿藏资源现已探明的达38种之多,尤以金、银、铜、铅、硫铁、大理石、花岗岩、石墨储量丰富。黄金年产20余万两,连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达4892.1万吨,硫含量在37%以上,灵宝被誉为“黄金之城”、“硫铁王国”、“中国金城”。
在文化风貌上,继承了豫陕晋的传统文化的优点,有豫剧,蒲剧(乱弹),秦腔,眉户,道情皮影戏,扬高戏、锣鼓书,木偶戏、快板书等,以及特色工艺:剪纸、编织,刺绣、纸扎,花馍、香袋、印花布,窗花、花灯等。
[编辑本段]名字的由来
传远古时代,这里曾被唤作“桃林”。那时候有个巨人名叫夸父,平时他双耳总是挂着两条长蛇,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桃木拐杖。一天,他忽然异想天开,要与太阳赛跑。从日出开始,他翻山越岭,跨河涉泽,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夸父一见太阳落山,便奋力猛追,但还没到太阳身边,就被炽热的火光烤得口干舌燥,痛苦难忍。只好回转身跑到黄河、渭河去喝水,虽然河水都被喝干了,但还是不能解渴,最后渴死在秦岭脚下,他的桃木拐杖也变成了蜿蜒几十公里的大桃林。
每当春天桃花盛开,这里蝶飞蜂舞,景色宜人,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桃林”。
相传开元末年(公元741年),一日早朝时,唐玄宗刚刚坐定,陈王府的参军田同秀上前启奏:“启禀陛下,微臣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桃林县(今灵宝市)函谷关丹凤门上紫气萦绕,玄元皇帝(老子)飘然其中,臣正要上前叩拜,只听他老人家说:‘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说完就不见了,臣不解其意,奏请陛下圣裁。”玄宗听后大喜,立即派人到函谷关寻找灵符。果然不错,在函谷关原关令尹喜故宅西边挖出了一道“灵符”——一个桃木制成的木片,上面用朱砂写着“十十十木”四个字,众人皆不解其意,只好将“灵符”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呈送玄宗御览。玄宗拿着“灵符”,左看右看,怎么都看不明白,众臣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后来还是擅长趋炎附势的田同秀试探着说:“微臣的看法不知对否,不敢妄言。”“爱卿发现‘灵符’有功,但讲无妨。”“臣看这几个字合起来好象是古书中的‘桑’字。三个十字,外加一个木字,将木拆开则为一个十字,一个八字,合起来是四十八。”这样一说,群臣都有所悟。“四十八,四十八,玄元皇帝保佑吾皇四十八年盛世。”一位大臣竟然高兴的大叫起来。大家也都随声附和,说这是玄元皇帝显灵,送来“灵符”,可喜可贺。唐玄宗自然也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老子对他的恩赐,于是就把年号由“开元”改为“天宝”。并将发现“灵符”的桃林县改为灵宝县。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灵宝市辖10个镇、5个乡:城关镇、尹庄镇、朱阳镇、阳平镇、故县镇、豫灵镇、大王镇、阳店镇、函谷关镇、焦村镇、川口乡、寺河乡、苏村乡、五亩乡、西阎乡。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叁』 三门峡灵宝市资料
面积3011平方千米 人口72.77万 邮编:472500 代码:411282 区号:0398 拼音:Lingbao Shi
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分别与陕西省洛南县、潼关县,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河南省陕县、洛宁县、卢氏县接壤。东经110°21′-111°11′、北纬34°44′-34°71′。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69千米。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辖10镇7乡,440个村委会,35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22万人(2008年)。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灵宝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资源丰富,境内有老子著《道德经》的函谷关、华夏子孙寻根祭祖圣地——荆山黄帝铸鼎原,西坡国家史前遗址公园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亚武山、黄河奇观鼎湖湾。灵宝市物产丰饶,资源雄厚,黄金产量连续16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灵宝的苹果和大枣闻名中外。
灵宝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陇海铁路、310国道、209国道、郑西客运专线及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先进齐全,水、电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
灵宝有三大宝,苹果、黄金、大枣,在全国性的鉴评中,灵宝市的红富士、新红星等10多个品种多次夺魁,果品生产是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它物产有贵妃杏,大枣,草莓, 厥山葱,灵宝线椒,阌莲等。
灵宝矿藏资源现已探明的达38种之多,尤以金、银、铜、铅、硫铁、大理石、花岗岩、石墨储量丰富。黄金年产20余万两,连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达4892.1万吨,硫含量在37%以上,灵宝被誉为“黄金之城”、“硫铁王国”、“中国金城”。
在文化风貌上,继承了豫陕晋的传统文化的优点,有豫剧,蒲剧(乱弹),秦腔,眉户,道情皮影戏,扬高戏、锣鼓书,木偶戏、快板书等,以及特色工艺:剪纸、编织,刺绣、纸扎,花馍、香袋、印花布,窗花、花灯等。
『肆』 整合开发资源 科学循环利用 推进灵宝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根据大会安排,现在我将灵宝市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以汇报,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灵宝是矿业大市,矿产资源丰富。发现和探明的有金、银、铜、锌、钼、硫铁等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7种,尤以黄金为最,是全国两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灵宝矿业生产起步较早。从1976年就拉开了地方黄金工业序幕,经过30年的滚动发展、整合壮大,形成了集地探、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网上交易于一体的黄金产业链,构筑了大黄金、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市年矿产采选业和相关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41.5亿元,矿业经济成为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效益最大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资源整合开发,不断拉长、壮大产业链,大力培育循环型企业、产业,着力建设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基地,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推进矿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型向高效节约型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实现了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表现在:
——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黄金股份等骨干矿业企业控制了小秦岭金矿权的71%,矿产资源集中度大大提高;全市黄金矿山企业平均开采回采率达到92.5%,采矿贫化率控制在12.6%以下,全面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
——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地方黄金企业黄金产量由整合前的29.1万两上升到65.6万两(其中区内40.6万两),增长125%;产值由67.9亿元上升到269.9亿元,增长297%;利税由10.6亿元上升到42.4亿元,增长300%。2006年,黄金股份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实现利税3.8亿元,跻身全国黄金企业前三强;金源矿业公司,实现利税2.1亿元,跨入河南省重点企业50强,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已被批准为首批省定上市后备企业。
——和谐矿业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全市金矿矿业权人已由36家减少到21家,实现了由乱采滥挖到依法有序开采,从根本上抑制了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矿区生产秩序实现了根本性好转,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我们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中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夯实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基础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有效保护、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资源。针对矿业生产中存在的浅表层资源日渐枯竭、矿业开发集中度低、矿山企业数量多、布局散、规模小等问题,我们强力实施了“区内整合、区外开发”战略,科学利用资源。一是着力推进区内整合。科学编制《灵宝市黄金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意见》,提出了“优化布局、整合资源、集约高效,减少重复投资,促进资源向优势骨干企业聚集,做大做强黄金企业,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将全市13家地方国有黄金企业整合重组,组建了黄金股份、金源矿业、黄金投资三大区域性黄金集团公司,改变了布局分散、规模弱小、消耗严重、采富弃贫的现状。对三大公司周边的非国有黄金企业的探矿权、采矿权,运用经济手段依法收购、兼并,使资源、资产、技术向优势骨干企业聚集,着力打造灵宝小秦岭黄金矿业“航母”。经过整合,黄金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二是积极实施区外开发。充分发挥多年来在黄金生产中形成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大力开展对外合作,进行区外资源开发。目前,我市已在新疆、青海、江西等地及印度尼西亚建立探采基地,建设开发项目60余个,年产黄金25万两,基本实现了再造一个“灵宝黄金”的目标。三是深入挖掘矿山潜力。通过引导骨干矿业企业强力实施深部探矿,先后提交储量报告20个,增加金储量93吨,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四是全面开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调查。在全市范围积极开展了白云岩、磷矿、钼矿、重晶石、硅石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申报国家资源接替调查项目9个,形成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接续基地,提高了资源保障和利用水平。
二、建设新型冶炼加工基地,构筑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载体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载体是产业。近年来,我们结合灵宝实际,根据新型工业化及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循环发展、做大做强”的指导原则,着力建设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基地,大力培育矿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是着力打造“采选——冶炼——多金属回收——废物利用——精深加工”黄金产业链。在扩大采选规模的同时,不断扩大冶炼规模,强力开展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先后新建、扩建了黄金股份公司冶炼厂、开源公司冶炼厂、金源矿业公司千吨选厂和百万吨低品位金矿石堆浸场,使全市金精矿冶炼能力达到1000吨/日,不但使金回收率由98%提高到99.5%,银回收率由35%提高到75%,低品位矿石得到回收利用,而且使铜、银、硫等元素实现了综合回收。金源矿业公司低品位矿石堆浸场年可回收黄金612.7千克,黄金股份公司冶炼厂年可副产国标1号电解铜1万吨、白银30吨、硫酸16万吨。同时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建成了金中皇珠宝、桐辉精冶等深加工企业,主要进行金银饰品开发和金银精炼加工。目前,全市加工金银饰品能力达11吨,冶炼黄金能力达50吨,精炼白银能力达100吨。全市拥有黄金矿业企业15家、黄金冶炼企业4家,日选矿能力达到1万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金精粉冶炼基地。
二是着力打造“铅冶炼——烟气制酸——烟化提锌——湿法炼铅——废渣提金银——硫酸渣添加制水泥”铅业产业链。按照“关小扶大,环保达标,规范发展”的要求,2004年,我们将全市23家炼铅企业整合重组,成立了新凌、志成、鑫华、智慎四家规模较大的铅业公司,并实施了氧气底吹炼铅工艺改造。目前,新凌、志成两家10万吨改扩建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他两家的10万吨改造及志成铅业、豫西矿业两个6万吨铅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到2010年,全市将形成年产50万吨铅锌、60万吨硫酸的生产规模,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铅锌冶炼基地。
三是着力打造“采矿——选矿——制酸——化肥生产——废渣综合利用——余热发电——多金属回收”硫铁化工产业链。我市硫铁矿资源储量多、品位高,并伴生有铜、银、金、铅、铁等矿产。我们以金源矿业公司为主体,实施了硫铁化工综合利用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年处理硫铁矿20万吨,年产硫酸12万吨、磷复肥15万吨、铁精粉7万吨、余热发电2040万度;以多金属回收为主的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使硫铁矿中伴生的金、银、铜等金属得到充分回收利用,实现硫铁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链式开发。
四是着力打造“采矿——冶炼——铜箔——铜材深加工”铜产业链。我市矿产资源中共伴生有大量的铜,我们在加大铜冶炼,提高铜材产量的同时,着力开展铜材深加工。建成了高档铜箔生产线,年可产各种不同型号的铜箔3000吨。目前,正在实施8000吨高档铜箔、10万吨电缆及100吨/日铜金精矿综合回收等项目。
三、建立技术政策保障体系,强固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支撑
一是技术支持。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过程中,我市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不断研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走科学发展循环经济之路。2006年,成立了黄金股份矿业技术开发中心和金源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开展成矿规律、采选工艺、低品位矿冶炼、多金属综合回收等方面的研究,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在采矿生产中,相继探索、采用了岩爆防治技术、旋臂梁和前探梁相结合支护技术、缓倾斜薄矿脉开采等先进实用技术,实现了科学、安全采矿;在黄金企业大力推广“重选法”提金技术,取缔了传统的混汞提金工艺,使汞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在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中,大力推广采用酸化焙烧、酸浸、萃取、电积、氰化转换等工艺,使金、银、铜、锌等金属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在低品位矿开发利用中,兴建大型低品位矿石堆浸场,利用成熟的堆浸技术,实施规模开发利用,提高了资源节约利用率。在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技术研究,建设黄金尾矿资源开发项目,做到“吃干榨净”,尾渣采取浓密压滤干式堆放,废水达到循环利用,尾渣作为水泥添加原料,有效解决了黄金尾矿渣影响环境问题。在铅业生产中,引进运用了氧气底吹、熔池熔炼炼铅新技术,使二氧化硫回收率达到了98%以上,基本消除了铅冶炼过程中的污染现象。二是政策保障。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配套激励政策,对矿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优先保证土地供应;并按有关财税政策规定落实优惠措施,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搭建发展平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按照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的要求,积极建设了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城南、豫灵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目前,入园企业达10余家,构筑了矿业循环经济发展高地。
四、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现矿业循环经济和谐发展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是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矿业经济发展中,我们把资源大市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快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一是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小秦岭地区生态环境及重建规划》,筹资上千万元,采取筑坝填石、覆土造田、植树种草、建设重点工程等措施,初步恢复了矿区生态环境。二是针对小秦岭金矿区属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特点,坚持把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防治地质灾害始终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实施办法》;组织矿业权人与地勘单位、科研机构合作,编制完成了18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采取国家、地方、企业共同筹资的办法,积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截至2006年底,累计筹资4000余万元,实施了40项工程,对重点区段进行了恢复治理。三是发展矿业资源文化。我们深入挖掘小秦岭矿区蕴涵的资源文化,通过对娘娘山景区规划和建设,成功申报了小秦岭省级地质公园,有效带动地质旅游事业的发展,催生开发了以矿山地质旅游、黄金生产旅游等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构建地质大旅游框架,为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的思路。
回顾我市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有:
首先,转变观念是前提。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有本质的区别。近年来,我市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实践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战略上,率先实施了资源整合;在资源利用上,形成了“浅部资源危机,深部外围资源接替;主矿产资源危机,共(伴)生矿接替;主要矿产资源危机,其他矿产资源接替”的开发思路。在产业发展上,改变了“采富弃贫”、“单金利用”现象,实施了多金属综合回收,全面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
其次,项目带动是根本。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是载体,项目是支撑。链条短、产品少的产业不可能实现集约化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无从谈起。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中,我们紧紧抓住拉长产业链条这一关键,上项目,搞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我市有色金属冶炼、硫铁化工产业链的形成,不仅使矿产资源得到了合理有效利用,而且节约了能源,消耗了废物,保护了环境。
其三,支持引导是关键。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要发展、要壮大,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的倡导、推动,强力的支持、促进。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矿业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产业政策和典型企业,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共识;对循环经济型矿业企业和项目在土地、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同时鼓励组织矿业企业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引进循环经济技术,对外开展循环经济交流合作,有力地推进了矿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
虽然我市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只是刚刚起步,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要以这次河南省矿业循环经济高层论坛为契机,按照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建设全国最大的黄金冶炼基地、中西部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为目标,着力构建循环矿业、绿色矿业、和谐矿业,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伍』 河南省的灵宝市产黄金吗
灵宝位于河南省西部,豫秦晋三省交界,分别与陕西省的洛南、潼关,山西省的芮城、平陆,河南省的陕县、洛宁、卢氏等7个县接壤。果树栽培面积60万亩。其中苹果50万亩,年产量5.5亿公斤。在全国性的鉴评中,红富士、新红星等10多个品种多次夺魁,是国家确定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外销基地,果品生产是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矿藏,现已探明的达38种之多,尤以金、银、铜、铅、硫铁、大理石、花岗岩、 石墨储量丰富。黄金年产20余万两,连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达4892.1万吨,硫含量在37%以上,灵宝被誉为“黄金之城”、“硫铁王国”。
『陆』 河南的灵宝怎么样
您好:楼主我是正宗的河南人,对灵宝的了解如下: 如觉得好的话请加好评。 灵宝位于河南省西部,豫秦晋三省交界,分别与陕西省的洛南、潼关,山西省的芮城、平陆,河南省的陕县、洛宁、卢氏等7个县接壤。果树栽培面积60万亩。其中苹果50万亩,年产量5.5亿公斤。在全国性的鉴评中,红富士、新红星等10多个品种多次夺魁,是国家确定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外销基地,果品生产是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矿藏,现已探明的达38种之多,尤以金、银、铜、铅、硫铁、大理石、花岗岩、 石墨储量丰富。黄金年产20余万两,连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达4892.1万吨,硫含量在37%以上,灵宝被誉为“黄金之城”、“硫铁王国”。 灵宝地上地下众多的文物和流传万方的神化传说,异彩纷呈,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并且灵宝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加上别具特色的名胜古迹,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亚武山,自然景观雄、险、奇、秀、野;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圣地---荆山黄帝陵,鼎、冢、楼、阁,气势恢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千古沧桑,胜迹犹存。 灵宝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市政建设,通过实施硬化、绿化、美化工程,一座集金融、商贸、工业、通讯、服务、文化等为一体的新城区已建成运行。建筑规划齐,风格和谐统一,道路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新建了电台、电视台、报社、客车站、影剧院、金水湖公园和设施一流的综合体育馆。函谷大酒店、灵宝大酒店、花园酒店、金苑酒店等一批设施齐全、档次较高的星级宾馆分布市区繁华地段。灵宝市区水资源丰富、电力充足、金融机构完备,服务项目齐全,是一座现代文明卫生城市。
『柒』 河南的黄金之城是哪里啊
灵宝市灵宝市由单一的黄金(1067.30,1.10,0.10%)生产向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转变,初步建成了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企业40家,形成了黄金、铅、铜、硫铁化工四大产业链条。冬日,豫西灵宝刚刚送走一场大雪。树枝上托着厚厚的白雪,如洁白的棉朵装点着大街小巷。走上街头,这座北方山水城市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穿城而过的弘农涧河清流荡漾,绿树花草拥盖着两岸宽阔的开放式公园,依河而建的居民小区设计新颖、环境优雅。灵宝市委书记吕均平告诉记者,环境的改善,得益于灵宝市坚持不懈地推进资源城市转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几年来灵宝市人民不懈努力,让"金城"披上崭新的"绿装"。"几年前这里还是布满乱石杂草的荒坡,根本没人愿意来,现在已经是市民居住和休闲首选的地方了。"灵宝市常务副市长高永瑞谙熟城市的每一处变化。"流金"的灵宝市灵宝境内蕴藏着金、银、铅、铜、钼等31种矿产资源,其中黄金储量最为丰富,黄金开采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1991年,灵宝市黄金年产量跨上15万两的台阶,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城"。据统计,近40年来,灵宝累计向国家交售黄金740多万两,实现利税超过140亿元,财政收入以每年平均 35%的速度递增,城市建设和群众生活都得到了巨大改善。"流金"的灵宝曾经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也导致黄金开采一度陷入无序状态。大量采掘黄金不可避免地给灵宝的自然环境带来了破坏,各个矿区浅表层资源逐步枯竭。1吨矿石含金量由二三十克降到两三克。2007年底,灵宝全市金矿的平均可开采年限仅为4.6年,已属严重危机矿区。2009年3月,灵宝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工业率先突围少了黄金资源,"金城"靠什么续写辉煌?灵宝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地谋划了新的发展思路:依托现有资源优势,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基地、新型果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工业的率先转型带动农业、城市和第三产业的转型。灵宝市由单一的黄金生产向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转变,初步建成了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企业40家,形成了黄金、铅、铜、硫铁化工四大产业链条。记者在灵宝黄金股份公司看到,刚刚生产出来的电解铜板堆满了库房。工作人员罗晓璐介绍说,这些铜板是在生产黄金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以前生产黄金的矿石在提炼黄金之后都被扔掉了。现在,他们不但将从矿石中生产出黄金、白银和铜,加工成金锭、铜箔等产品,还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生成硫酸,将矿石废渣生产成水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他们总投资7.08亿元的高档铜箔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年可产高档铜箔1.3万吨,实现利税2.3亿元。灵宝金源晨光化工公司以前主要靠开采销售原矿维持生产,随着资源瓶颈的出现,企业生存逐渐陷入困境。公司董事长杨青时说,近年来他们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初步形成了采矿、选矿、制酸、化肥生产、废渣利用、余热发电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他们采用自主研发的铜硫分离技术,把原来无法利用的金、银、铜、锌等金属富集成铜锌精粉,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现在公司已经成为一个集采矿、选矿、制酸、化肥生产、废渣加工、余热发电、多金属综合回收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型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为破解资源日益枯竭的难题,灵宝市将13家地方国有金矿按所在区域整合重组为黄金股份、金源矿业和黄金投资三大黄金集团公司,并兼并重组其周边的民营黄金企业,使资源、资产、技术向骨干企业聚集。彻底改变过去布局分散、规模弱小、内耗严重、采富弃贫的状况。黄金股份公司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黄金冶炼厂。灵宝市还加快建立区外资源基地。目前,灵宝市已在新疆、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建立资源基地,建设开发项目达60余个。灵宝市副市长李赞鹏说,灵宝市2009年年产60万两黄金、40万吨铅锌、30万吨铁精粉、90万吨硫酸,精冶金、银能力分别达到45吨和50吨,加工金银饰品能力达11吨。
『捌』 灵宝到底要怎么撤市改区到底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啊
三门峡目前已发现的矿藏达66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60%。已探明储量的有50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省前3位的有31种,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潜在经济价值达2700亿元。黄(金)、白(铝)、黑(煤)是该市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均为全国第二,在确切点呢?其实是灵宝已探明的有金、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和石墨、硫铁、大理石、花岗岩、水晶石等非金属矿藏38种,尤以金、银、铜、铅、硫铁、大理石、花岗岩、石墨等为最。黄金年产20余万两,居全国县(市)级采金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4892.1万吨,硫含量37%以上。 请问:没有我们灵宝这上面会出现三门峡几个字吗?我们出东西你们出名?
灵宝是我国六大苹果出口基地之一,苹果年产量已达到6亿公斤,灵宝是河南省最大的苹果基地,产量已达一亿数千万斤。灵宝苹果的栽培历史,清代县志有记载。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阌乡县志》载:'苹果,有亦不多'。1923年,灵宝实业家李工生从烟台、青岛等地购回西洋新品种苹果树苗,倾其家产,惨淡经宫营,几经周折,终获成功。三十年代,全县苹果园近3000亩,年产20余万斤。品种有倭巾、不国光、伏花皮等。 请问:你们把灵宝划掉,请问全国人民听过你们三门峡苹果吗?
灵宝大枣为灵宝著名的三大宝(大枣、苹果、黄金)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集中产于灵宝市境内沿黄河沙壤地带。品种以圆枣为主,又称疙瘩枣。果实大,多为短圆筒形,单果重25克左右,最大的达33克。果皮深红,肉厚核小,质韧汁少,味甘甜,肉质松软,风味佳,带有清香,含糖量高,适宜制干枣和酸枣。制作成的干枣富有弹性,压扁可还原,适于长途运输,因而驰名全国。鲁迅先生曾称赞说:“红枣极佳,为南中所元法购得。”著名翻译家曹靖华亦写诗赞道:“顽猴探头树枝间,蟠桃哪有灵枣鲜。你们有吗?
旅游方面:灵宝四季景色分明,自然风光迷人,是全国旅游热线黄河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景区(点)有西坡国家史前遗址公园、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荆山黄帝铸鼎塬旅游区、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窄口水库(龙湖)风景区、鼎湖湾旅游区、燕子山森林公园和女郎山风景区等。区内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健全,全年接待游客102万余人次。2007年,灵宝阳平西坡遗址被确定为2006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难道以后要改写历史?老子出身三门峡?三门峡1957年大坝建成后才成立,你们有什么资格将老子的故乡划掉? 三门峡有什么?三门峡大坝?被污水填满了的依稀几只天鹅的天鹅湖?
灵宝风味小吃 :1.烧饼夹肉 2.羊肉汤 3. 烙凉粉 4. 甑糕 5.脂油烧饼 6.石子馍 7.大刀面 8.孜然炒 9.胡卜10酸菜豆面11.羊肉糊卜 。中央台美食天下来三门峡,上电视的是什么?还不是我们灵宝的石子馍,脂油饼。
你们要将灵宝从地图上抹去?别说我不愿意,广大灵宝人愿意不?我想老子也不愿看到自己的故乡被我们篡改掉吧。
人常说,事不可做的太绝。
看到网名为金城美景写的一篇《灵宝!让我怎么承受这切肤的痛》的帖子,我流泪了。灵宝两千年的历史,从此真的会被改写吗?!
我也是生在灵宝,长在灵宝,我早已习惯了对朋友、对同学说:“我是灵宝人”。因为我的家乡有产量排名全国第二的黄金,有享有盛誉的灵宝大枣,还有每次同学见面都百听不厌的“你们灵宝的苹果真好吃”。正如楼主所说,灵宝的名字,也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里,融进了我的骨血。
作为灵宝人,我希望看到我的家乡发展的更快,希望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富裕。如果这次市改区能出于这样的目的,即使要承受现在的“切肤之痛”,我认为也是值得的。可是,这次市改区真的是这样的出发点吗?
公所周知,三门峡管辖着灵宝市、陕县、渑池县、义马市、卢氏县和湖滨区。2011年底,将实行县市归省政府直管,届时,灵宝、陕县、渑池、义马、卢氏都将直管,三门峡的管束权只有湖滨区,这是现任三门峡领导不愿看到的。于是,一系列的行政区划动作开始了。
最早是将灵宝市的大王镇的9个村划归三门峡西工业园区,那时,通过逐级做工作,领导和同志都默认了,因为大家相信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会更快些;后来,要将断密涧河(川口科里桥)以东划归三门峡。经不起高压政策,时任领导也保持沉默,因为有前车之鉴,灵宝曾经为此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老县长曹洪波因为不愿意将灵宝的金渠金矿拱手划归三门峡,被调离县长之位)。灵宝的半壁江山已经割让,从此应该平安无事了吧?
前几日听说,灵宝将撤市改区,成区了,自然就还归三门峡管辖。从那种惊愕中还没有反应过来,近日又有消息传来,灵宝的名号也没了,改名为虢州区!
我悲哀,为生我养我的家乡,为脚下这片厚重的土地。
我愤怒,为一些当权者为了私利,将国家的行政区划玩弄于掌股之间!
灵宝市1985年划归三门峡管辖,90年代初综合经济实力曾排名全省第5,现在排在20名以后。这些年,三门峡能看上的都拿走了。桐沟金矿品位最高的核心矿区“小桐沟”1987年被迫改嫁,成了三门峡市营金渠金矿;河西林场因为发现了金矿,1992年被收归三门峡市;三门峡火电厂大量抽取珍贵的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大王、函谷关等周边地区大批机井报废,而水资源费却全部装进了三门峡的腰包......
作为一个普通灵宝市民,我更关心如何能使生活过的更好一些。可是我知道,少一层管理,就少一层盘剥。如果金渠金矿、河西林场还在灵宝,我的亲戚朋友或者子侄就有可能在哪里打工,就可能有一份不错的收益;灵宝本来就是市,名正言顺归省直管,为何要多此一举,归省直管岂不是更好?!
三门峡行政区划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岂会是为了灵宝更好的发展?!
我突然想起了清政府,割地赔款,最后只换来八国联军的铁骑和“老佛爷”难回故里的灵柩。
听说对省政府上报时,说是灵宝四大班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都同意的,才骗取了逐级上报的资格。现在来补办手续,征求意见,听说昨天来的有组织部长、纪检书记,吓那些当官的来着吧?!
谁会将灵宝的前程葬送?!谁会将灵宝两千年的历史改写?!那将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在灵宝人民心里留下印痕,并且会遗臭万年!
灵宝富裕不是罪过。我希望我的家乡富强,美丽,而不要成为权力争食的“腐肉”。
作为灵宝人,我的心在泣血。、“市管县”使灵宝背负沉重、举步维艰。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普遍认为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导致农村资源大量向城市集中,形成了严重的“市刮县”现象。就灵宝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桐沟金矿是效益最好、对地方财政贡献最大的骨干企业,1987年,三门峡市硬是把桐沟金矿品位最高的核心矿区“小桐沟”划出,成立了三门峡市营金渠金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将灵宝境内的河西林场下放给灵宝,仅仅因为林区发现了金矿,1992年也被三门峡市收走;1995年,三门峡火电厂不顾群众的强烈反对,大量抽取灵宝函谷关镇、大王镇的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大批机井报废,而水资源费却全部由三门峡收取;近年来又大量调用灵宝沟水坡水库、窄口水库的水资源,使一些水田又成了旱田……还有随意追加的财政上缴任务、三门峡各部门的滥摊派以及严重的“吃、拿、卡、要”,使灵宝背负沉重,举步维艰。上世纪九十年代综合经济实力一度位居河南省第五的灵宝,到2009年排名已下降到第20位以后!黄金资源枯竭,财政吃紧,甚至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来维持行政运转。从1985年划归三门峡管辖以来,灵宝除了经济包袱越背越重外,从未得到“上级”什何利惠,灵宝历任领导和人民群众对三门峡的盘剥无不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因此,尽快摆脱三门峡地级市的束缚,是灵宝人民的一致呼声不要总觉得领导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去跑。
试问一群退休老干部为了不让灵宝划成三门峡的一个开发区 他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利益。
灵宝两千多年历史 三门峡呢?
灵宝苹果品牌价值过百亿 划成区就没有了!
灵宝两千年的历史 以后只能在历史书里找到灵宝这两个字。
灵宝大王的地下水还会继续被抽 继续下陷 三门峡继续从灵宝抽淡水 还要收灵宝人民的水费。
划成区以后 三门峡可以让金渠金矿继续吞并灵宝的企业。
划成区以后 三门峡人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也许有的人认为这和老百姓没有一点关系。
觉得灵宝都在为自己的乌纱帽跑。
细细数数 灵宝现在的领导班子有几个是我们灵宝人。
灵宝划区和人家的官位没有关系。
划了区 人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利益只会对老百姓有所影响。
现在的形式灵宝只有两条路
要么省管 要么归三门峡。
再怎么无知的人也知道省管比划成区要好的多。
为什么三门峡不划卢氏。
因为卢氏是军事要地 制约发展。
为什么非要划灵宝 因为灵宝经济 人口占了他们三分之一。
因为每年他们能从灵宝拿到很多。
济源和灵宝当时都是县级市 灵宝被三门峡代管了。
济源变成省管了。
三年时间 济源所有财政收入按照规定不上交国库 全部用于城市建设。
同样三年时间 三门峡拿走了大部分的灵宝财政。
看看现在的济源 再看看现在的灵宝。
就算是老百姓 也心知肚明。
我就是个小老百姓。
但是我就是不愿意。
两个城区相隔五十公里 划成一个市区 真是个笑话。
个人言论 允许抨击。
让灵宝从版图上消失 我不敢苟同。
我不想让灵宝市变成历史。
我相信 老子也不愿意!
灵宝撤市改区的会议持续到中午十二点多.
参加会议的大部分灵宝干部都比较上火.
这件事三门峡从六月份开始密谋行动.
事先压根没有通知灵宝ZF.
今天的会议.
三门峡来的人不多.
但是很明显的两个人.
纪检书记和组织部长.
这两个人的作用很明了.
威胁灵宝的干部.
要么改区.
要么收拾你.
据说过后国家民政部要来人做群众意见调查.
但是具体会不会真正的问我们灵宝的老百姓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关于灵宝命运的时刻.
真希望能号召灵宝百姓一起反对.
谁说P民的意见没用?
一个两个没用.
如果几十万人一起.
你说有用没用.
三门峡本身就是抢劫犯.
灵宝已经为三门峡牺牲多少年了.
现在想直接接管.
以后对灵宝的抢劫就成了合法化.
群里有某些人总是攻击热爱灵宝的吧友.
说这些吧友代表不了灵宝人民.
说这些吧友搞地域化.
这些吧友发表的是吧友的个人看法.
这些吧友不是不想让灵宝变区.
只是不想灵宝变成三门峡的区.
难道你被人抢劫了.
你还要回家把房产证再送给人家嘛?
我不屑于和某些人理论.
因为你也许不是灵宝人.
也许你是个想出风头的小孩.
我们也不会过激的面对这件事.
灵宝人民要求的很简单.
希望党和国家领导人真真正正的来听听老百姓自己的意见.
让灵宝人民自己做主.
一个因为水坝兴起的三流城市.
抢劫了陕县.
又开始窥视灵宝.
三门峡ZF麻烦擦干你獠牙上山县人民的血.
青天白日 你不怕遭天谴.
我不代笔任何人.
不代表任何组织.
我只是个灵宝人.
一个热爱灵宝的人.
不知道能唤醒多少灵宝的热血青年.
我不要大家去闹.
那样是给我们脸上抹黑.
我只希望大家联合起来.
把三门峡的丑恶嘴脸不断发布到各大网站.
让舆论的压力传到中央.
让温总理看看.
在他任内有人冒着天大的胆子和他作对.
对温总理不搞扯县划区的讲话置若罔闻.
让他老人家亲自来管管这七十余万老百姓的事情.
让他老人家做一次灵宝人民的父母官.
三门峡七宗罪:
1。依坝建市.无资源.疯狂掠夺各县市.
2。无耻圈地.为防省管县扩大地盘.
3。自私自利.为火电厂不顾老百姓疯狂抽取大王镇地下水资源.导致机井干枯.
4。疯狂调用灵宝水库水资源.导致民田干旱无水可用。
5。随意追加财政上缴任务.让各县市雪上加霜。
6。霸占资源。划取灵宝品味最好的“小桐沟”成立三门峡市金渠集团。
7。无耻索要。国家下放灵宝的河西林场。因金矿发现被无耻索要。
『玖』 灵宝在什么地方
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分别与陕西省洛南县、潼关县,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河南省陕县、洛宁县、卢氏县接壤。东经110°21′-111°11′、北纬34°44′-34°71′。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69千米。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辖10镇7乡,440个村委会,35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22万人(2008年)。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拾』 灵宝市经济怎么样我看全国368个县级市GDP排名第90,房价物价怎么样啊
灵宝市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南依秦岭,北濒黄河。辖10镇5乡,440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其中:耕地面积84.7万亩,非农业人口11万。被誉为“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旅游观光胜地”。
经济综述
2006年,灵宝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7.3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1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6元。在全国第六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灵宝位居全国2008个县市第138位,名列全国中部百强县市第16位。
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9.9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9亿元,增长5.2%;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7.2亿元,增长11.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20.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5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7.7亿元,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42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9152元,增长13.5%。
第一产业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54702公顷,比上年增加1500公顷;烟叶
种植面积3717公顷,增加27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777公顷,增加634公顷;2012年年末果园面积44790公顷,比上年增加741公顷,其中:苹果园面积36819公顷,增加819公顷。
2012年粮食总产量219438吨,增长3.0%;烤烟总产量9708吨,增长6.2%;蔬菜总产量524029
吨,增长9.0%;肉类总产量24106吨,增长15.3%;食用菌总产量9877吨,增长17.6%;水果总产量1208544吨,增长11.5%,其
中:苹果总产量1048273吨,增长13.1%。
当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公顷,2012年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016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30公
顷,2012年年末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7349公顷;
2012年年末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22593公顷。2012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9.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4%;2012年年末拥有各种农业机械
10.1万台(件),其中:农用拖拉机13582台,增长22.0%,大中型拖拉机1116台;农村用电量14761万千瓦小时,增长5.5%。
第二产业
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227632万元,比上年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77093万元,增长16.3%;工业销售产值13686118万元,增长15.6%;产品销售率96.9%。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127828万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民间投资1116339万元,下降6.3%。农户固定资产投资62701万元,增长14.7%。
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3066万元,其中:住宅投资52229万元。房屋施工面积1574083平方米,其中:房屋竣工面积19001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350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