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个国家的磷矿最多
摩洛哥
磷酸盐为摩洛哥的主要资源,储量110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75%,位居世界首位。其它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钴、锰、钡、铜、盐、磁铁矿、无烟煤、油页岩等。其中油页岩储量1000亿吨以上,含原油60亿吨。
2004年能源产量为1050万吨石油当量,炼油产量为620万吨。电需求量157亿度,供电量180亿度,国内电力生产总量165度,进口15亿度,其中147亿度为热电,16亿度为水力发电,2亿度为风力发电。
(1)美国磷矿进口价格扩展阅读
农牧渔业
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0%,可耕地925.6万公顷。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0%,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收入30%。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水果、蔬菜等。农业靠天吃饭,起伏较大。2004年粮食产量855万吨。畜牧业较发达,以饲养牛、羊、鸡、骆驼等为主。
旅游业
旅游业发达。2007年,由于政府推行2010年旅游业远景目标以及与欧盟签署的“天空开放”协议正式生效,摩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共接待境外旅游者770万人次,当年旅游收入约73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主要旅游城市有:拉巴特、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非斯、阿加迪尔、丹吉尔等。
⑵ 世界上磷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有那几个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世界磷矿石基础储量500 亿吨,经济储量为180 亿吨,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中东、北美、南美等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包括西撒哈拉)、因该国磷矿储量达500多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4,出口量占世界的总输出量的40%,都居世界第一位,称为“磷矿王国”。
中国、美国,磷矿石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⑶ 地理69世界磷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从全球范围看,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南美、亚洲及中东,其中80%以上的磷矿资源集中分布在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南非、美国、中国、约旦和俄罗斯。目前我国每年的磷矿石产量在6000万吨以上,远高于美国、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等国家或地区的产量。
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丰富,但高品位磷矿储量低。我国磷矿储量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摩洛哥和西撒哈拉。我国磷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176亿吨,折算成标矿105亿吨;P2O5含量大于等于30%的富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16.6亿吨(标矿17.6亿吨)如果仍按照目前“采富弃贫”的开采模式进行下降,20年后我国磷矿石开采殆尽。
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是我国磷矿最为丰富的四个省份。其中湖北省磷矿年产量突破2000万吨,是磷矿产量最大的省份。但湖北省单厂磷矿产量只有21.4万吨,不仅低于云贵63.67万吨和54.43万吨的单厂水平,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31.86万吨的水平。未来湖北省以及全国的磷矿资源整合将是必然趋势。
由于磷矿石资源已经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同时国内存在较为严重的乱采现象,小磷矿资源利用率仅有15%-30%,而大矿的利用率可以达到60%-80%左右。因此我国主要磷资源储量大省都采取了措施以控制小磷矿开采,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湖北地区磷矿山数量由整治前284家减少到了145家。《化工矿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磷矿资源的地位提高到空前水平,要求未来五年建立磷矿产地资源储备机制,提高磷矿开采准入门槛。与此同时,各磷矿大省开始积极出台整合计划,磷矿价格也将一路上涨
⑷ 年磷供需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磷资源状况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矿产品统计概况(2010),世界磷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09年底,世界磷酸盐岩总储量为156.27亿吨,储量基础约为467.5亿吨(为2008年数据)(表1)。具有工业开采和商业开发价值、经济意义较高的优质磷矿床主要集中在摩洛哥、西撒哈拉、中国、美国、南非和约旦等国家,这五国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5%以上。按2009年开采水平衡量,世界现有磷酸盐岩资源储量静态保证年限可达100年。
表1 2009年世界磷酸盐岩资源储量和储量基础单位:亿吨
图5 2007~2009年我国磷矿石出口月度价格
六、结论
(一)国际市场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农产品价格和磷产品价格下滑,导致全球磷矿石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及化肥需求都有所下滑。2008年和2009年磷肥消费下降幅度都超过10%,过剩500~700吨。随着全球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人口增长、粮食库存降低和农产品价格逐渐恢复,据国际肥料协会(IFA)预计,接下来几年里,全球化肥市场将全面回暖。磷矿石、磷酸和磷肥产能也将快速增加:全球磷矿石产能预计从2009年的1.9亿吨增加20%直至2014年的2.28亿吨(实物量);全球磷酸产能将从2009年的4650万吨增加至2014年的5550万吨(P2O5);全球磷肥产能将从2009年的3400万吨增加至2014年的4230万吨。磷肥的供应和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总体来看,磷肥供需是相对平稳的。
(二)国内市场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按截至2009年底的磷矿石储采比达52来看,磷资源可以保证国内农业、工业等产业的中长期发展。20多年来,我国磷肥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磷肥产业结构和供应体系都得到大幅优化。通过磷资源整合、磷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的调控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磷产业集中度,有效指导了磷产业结构优化。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市场需求低迷,在产品价格下滑的同时,我国磷矿石和磷肥产量仍在大幅增加,导致磷矿石和磷肥产能和产量过剩加剧,并且部分地区磷肥产能仍在继续增加。为保障磷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国内磷资源,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磷肥行业准入门槛,延伸磷肥产业链,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根据农业和工业需求,合理指导磷资源开发和使用。
(王世虎)
⑸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磷矿生产国 磷矿耗竭会有危机吗
开采磷矿来制造肥料,等于以地质循环补充速度的三倍来消耗这种矿物。在数十年内,美国会消耗掉所有本土可开采的磷矿资源,而其它磷矿丰富的国家并不多,这些矿藏也可能在一世纪内开采完毕。 水里的磷含量太高会造成藻华,消耗鱼类所需要的氧气,形成“死区”。 降低土壤侵蚀,并回收农地废弃物、人类排泄物里的磷,才可使粮食生产永续发展,并防止藻华。 生命的化学也许很复杂,但是让植物生长茂盛的条件却可以精简成三个数字:19-12-5,这是氮、磷、钾的比例,清楚印在每包肥料的包装袋上。这三种养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20世纪的世界人口因此成长了六倍以上,但它们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可从空气中得到氮,却必须从土地开采磷和钾。全世界的钾存量足以再使用几个世纪,但磷就完全不同了,全球易于开采的磷矿,在本世纪结束前会慢慢枯竭,届时人口数量可能也将达到高峰,有些人甚至认为,地球根本无法永续负担这么多的人口。 况且,问题发生的速度可能更快。正如2008年的油价波动一样,市场在资源尚未耗尽前就会吃紧,更令人担忧的是,磷矿资源的分布比原油还不平均。美国是全世界第二大磷矿生产国(仅次于中国),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9%,其中有65%全采自弗罗里达州坦帕市附近的矿坑,这里的矿藏只够再开采数十年。目前,全球的磷矿有将近40%蕴藏在摩洛哥,它的地位就像产原油的沙特阿拉伯一样重要。虽然摩洛哥的政治稳定,跟美国的关系也很好,但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矿藏分布不均仍是颗定时炸弹。 此外,肥料也给环境带来负担。现代的农业耕作方式让土壤里的磷元素消耗速度增为自然速率的三倍,过量的径流排入水道以后,滋养水中的藻类而造成难以控制的藻华(algae bloom),水中生态系因此恶化。磷向来不像碳、氮等其它元素一样受到注意,但它确实是当代重要的永续议题之一。 像一艘宇宙飞船 我们的星球也像一艘宇宙飞船,地球上的每一种元素都有固定的含量。在自然循环中,风化作用将岩石里的磷释放出来,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后,再进入食物链,并在万物之间循环。这些磷的化学型态通常是磷酸根离子(PO43-),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成份。磷是构成DNA和细胞膜的骨干,更是三磷酸腺(ATP)分子的重要组成,ATP是细胞储存能量的主要方式。人体平均含有650克以上的磷,大部份都存在骨骼里。 磷在陆地生态的自然循环中会不断重复使用,平均可达46次,之后经过风化、径流作用进入海洋,在海洋生物体内循环约800次,再进入沉积物,数千万年之后,地壳抬升,磷又回到陆地上。 我们在收成农作物时,就是移除了陆地上的磷,打断磷的自然循环。农业革命之前,我们使用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来当作肥料,因此养份回到土壤里的速度,大约等于被移除的速度;然而,现代社会的粮食生产和消耗是分开的,养份回到土地里的比率减少了,我们只用它一次就冲入下水道。 农业活动也加速土壤侵蚀,因为犁田和整地时会翻动土壤,让深层土壤暴露在空气里,使更多的磷被径流带走。防洪措施也会打断磷的自然循环,河川通常会把富含磷的冲积物带到下游,让生态系能够取用,但防洪措施干扰了这个过程,水坝拦住沉积物、堤防把泥沙留在河里,最后磷只能以冲刷的方式直接进入海洋。 来自土壤侵蚀的磷、人类和动物排泄物里的磷,流入湖泊和海水之后,会造成藻类和蓝绿菌(就是俗称的蓝绿藻)大量繁殖,它们死后沉到水底,分解并消耗氧气,其它生物能用的氧气就不够了,因此形成“死区”,并让渔业耗竭。 目前磷在全球的流通量每年大概有3700万吨,其中2200万吨是从采矿而来。地球有不少富含磷(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物,可是大部份不容易取得。1987年,国际地质校正计划(IGCP)估算,全球大概有1630亿吨的磷矿石,相当于可萃取出130亿吨的磷,看起来够我们用上1000年了。不过IGCP把碳酸盐含量很高的矿物也计算进去了,目前并没有便宜的技术可从这种矿物萃取出磷,所以我们没办法利用它。而有些磷矿沉积物是无法取得的,它们不是位置太深,就是距离陆地太远,而且可能位在未开发地区、开采时会破坏环境,或是里面有镉、铬、砷、铅、铀等污染物,不是有毒就是有放射性。 成本合理、能够开采的磷矿,根据估计大概有150亿吨的储藏量,以目前的使用速度来看,还能用上90年。不过,各种因素都会增加磷的消耗量,包括世界人口增加、开发中国家的人民想过更好的生活等,特别是肉品消耗,动物吃的食物比它们能生产的食物还多,会带给土地更大的压力。 磷矿的地理分布很集中,美国、中国、南非、摩洛哥这四个国家,以及西撒哈拉地区,磷矿总储藏量占世界的83%,年产量则占2/3。美国大部份的矿藏都在弗罗里达州的波恩谷,来自大西洋1200万年前的化石沉积。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的报告,全美国的磷矿储藏量大约有12亿吨,每年的开采量约为3000万吨,假设开采速度不变的话,大约可以维持40年。 不过,美国本土目前开采的磷矿量,已经不够供应肥料制造业的需求了,导致必须进口磷矿石,而制成的肥料大部份又输出到其它国家。中国的磷矿质量很好,但并不输出,美国进口的磷矿大部份出产自摩洛哥。就像原油市场一样,美国跟全球大部份国家需要的重要资源,都依赖某一个国家的出口。 有些地质学家怀疑磷的危机究竟存不存在,他们认为储藏量跟开采年限都会变动,因为当磷的价格增加,本来开采成本太高的沉积物,会重新被当作可开采的矿藏。资源短缺或价格上涨不只能促进资源保护,也可能改进开采技术。 当资源只够使用数十年时,采矿公司才有进行探勘的诱因,而旧磷矿的耗竭也会促使更多的探勘行动,并拓展已知的储藏量。例如,地质学家谢尔登(R. P. Sheldon)在20年前说,20世纪发现新矿藏的速度十分稳定,他也指出,我们对含有深层土壤的热带地区探勘还不够多,毕竟这些地方占了地球表面积的22%,而已知的磷矿只占2%。 到目前为止,大部份的新磷矿都在摩洛哥(西撒哈拉地区)与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这两个地方发现,但开发北卡州的矿藏会破坏环境,大部份都不能开采。总而言之,目前已知的磷矿分布实在太不平均了,无法消除我们对未来资源供给的疑虑,社会应该面对即将到来的磷矿耗竭危机,并积极采取行动来节省资源。
⑹ 无情的对磷矿的开采导致环境污染给我们的警示
国家决定至2008年9月30日对二铵加征135%的暂定性出口关税,这使近阶段二铵出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无论是对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在国内,将导致二铵企业产能过剩,经营困难。
目前,国内二铵产能已达1000万吨,已经建成的约900万吨,而国内二铵总需求只有600-650万吨。近几年,因复合肥的替代作用加强,二铵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价格大幅上涨也使农民减少使用量,2007年二铵的用量大约只有560万吨,下降10%以上。这样,国内二铵产能将多出350-400万吨。
作为影响二铵成本最大的硫磺,港口价格已达6000元/吨,国际市场价格已达700-750美元/吨,这将使二铵企业的生产经营步履维艰,按当前硫磺价格,生产一吨二铵成本在4600-4800元/吨,而目前二铵最高出厂限价只有4100元/吨,生产一吨就得亏本六、七百。而且,即使政府不限价了,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产量供大于求,必然导致企业之间竞相降价,恶性竞争,价格上涨困难。
2、在国外,将促使国际二铵价格进一步攀升。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5月16日已达127美元/桶),导致替代能源的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以美国、巴西等国以玉米、甘蔗为原料制造乙醇,导致玉米和甘蔗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其它粮食的种植面积相应减少,促使世界粮食库存下降,价格上涨,粮价的上涨又反过来提高各国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世界最大的二铵生产和出口国--美国因磷矿资源接近枯竭和考虑到保护自己有限的磷矿资源,关闭大量二铵产能,大幅度减产二铵,导致国际市场二铵的供应更加紧张。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国际市场二铵FOB价格由去年初的256美元/吨,快速飚升至现在的1200美元/吨。
近两年,国内新增二铵产能400多万吨,成为国际磷肥生产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大大缓解了国际市场二铵的供求矛盾,中国也由5年前每年需进口二铵三、四百万吨,一下转变为二铵的净出口国。产能的及时释放,大大缓解了国际二铵的紧张局面,一旦中国二铵出口受阻,国际二铵价格将进一步攀升。
3、抑制国际硫磺价格的持续上涨,争取国际话语权。
中国对二铵及各种含磷化肥的出口征收135%的高关税后,实际上是变相禁止了这些产品的出口,以目前二铵4600-4800元/吨的成本,再加上135%的关税及相关费用后,二铵出口FOB价必须达到1600美元/吨,企业才能盈利。而在短期内,国际二铵价格再涨400美元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使将来二铵FOB价涨到1600美元了,国内二铵又开始出口了,国家肯定还要管,而且一定有办法管。同时,国家通过限制化肥出口,压减磷复肥的产量,还能减少对国际硫磺的采购量,减少对国外硫磺的过度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持续飚升的国际硫磺价格,这也是我们合理利用WTO规则,争取国际话语权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由此看来,中国的磷复肥企业不得不面对减产的现实,这必然会减少对硫磺的需求量。以2007年二铵197万吨、一铵193万吨、磷肥134万吨(重钙110.55万吨、普钙23.7万吨)、复合肥60万吨的出口规模计算,二铵减产200万吨、一铵减产200万吨、磷肥减产134万吨、复合肥减产60万吨,共将减少硫磺用量300多万吨,这相当于中国硫磺进口总量的30%,这对国际硫磺市场将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因此,我们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中国硫磺需求量的下降,一路飚升的国际硫磺价格将趋于稳定,不排除有适当回落的可能。
三、关于促进国内磷复肥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议对二铵企业内销的二铵进行补贴。
由于二铵生产成本已经达到4600-4800元/吨左右,而目前国家对二铵的限价为4100元/吨,生产一吨就要亏损500-700元。为此,建议国家在制定限价的同时,对销往国内市场的二铵给予补贴,补贴标准可参考国际市场硫磺价格,每季度或半年一定。如以目前港口硫磺价格6000元/吨,如继续执行二铵4100元/吨的最高出厂限价,建议对二铵企业销往国内市场的二铵,每吨补贴800元。
2、建议对二铵出口实行关税加配额管理,控制出口总量。
由于国内二铵实际产量也有750万吨,而国内的需求量只有600-650万吨,以装置能力计产能过剩350-400万吨,以实际产量计过剩100-150万吨。而且中国高浓度磷复肥工业的发展在取得不错成绩的同时,国际竞争力也在日益增强,为了使国家花巨资建设起来的大磷铵装置有一个适应期,以便在调整中发展,同时考虑到云、贵地区确实存在铁路运输紧张的实际困难,建议通过关税加配额的手段控制二铵出口的总规模(如2009年可考虑80-100万吨的出口配额),以保证国内农业生产所需二铵。每年初由国家将二铵出口配额分配给各个企业,指标分配可适当向运输紧张的云、贵企业倾斜,配额内的出口量执行较低的关税,配额外的出口量坚决执行135%的高关税。当年未使用完的出口配额予以作废,不得结转下年使用。
3、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对中低品位磷矿的综合利用。
与30%的高品位磷矿相比,我国中低品位磷矿要丰富得多,因此,国家应鼓励企业加强对中低品位磷矿的综合利用。在政策上、资金上支持企业对中低品位磷矿的采选、精选、富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攻关,鼓励企业使用中低品位的磷矿。同时,适当发展中低浓度的磷复肥,目前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在磷肥中的比重已占70%,不宜继续提高,因为中低含量的磷复肥中含有较多中微量元素,适当施用有利于改良土壤,此外,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加大,使用中低含量磷复肥能更好地避免浪费。可见,保持中低浓度磷复肥的一定比例,是改良土壤结构和科学施肥的需要,也是我国磷矿资源现状和特点的需要。
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
4、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二铵企业进口磷矿石。
目前,世界磷矿石每年的出口量达3000万吨,主要出口地是非洲,进口地以美洲和东南亚地区为主,以前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磷矿石出口国,现在却成为磷矿石的最大进口国,而我国目前是磷矿石产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开采磷矿石达四、五千万吨,我国磷矿石的进口量几乎为零,这导致了我国高品位磷矿资源在急剧减少,加速枯竭,按目前的开采速度,30%以上的高品位磷矿估计只能用到2015年前后。因此,我国必须尽快进口磷矿石,利用国外磷矿资源发展我们的高浓度磷复肥工业,这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建议国家安排专门的组织,根据各企业所需配额,统一对外采购,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使进口磷矿的成本比国内采购价格高出不超过30%。
⑺ 国内主要磷矿石产地在哪
全国主要磷矿石产地有云南晋宁(原云南昆阳)、湖北襄阳和贵州开阳(被誉为“三羊开泰”、“中国三大磷矿”),其中以云南晋宁(昆阳)资源最为丰富,据地质部门调查,远景储量为200亿吨,仅五百里滇池周围,储量就达46亿多吨,与美国的佛罗里达、前苏联的柯拉、非洲的摩洛哥齐名称为“世界四大磷矿”
⑻ 在外蒙古磷矿石好进口中国不
不好进。。。
⑼ 全国每年磷矿需求量大概要多少
但是让植物生长茂盛的条件却可以精简成三个数字:19-12-5,这是氮、磷、钾的比例,清楚印在每包肥料的包装袋上。这三种养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20世纪的世界人口因此成长了六倍以上,但它们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可从空气中得到氮,却必须从土地开采磷和钾。
全世界的钾存量足以再使用几个世纪,但磷就完全不同了,全球易于开采的磷矿,在本世纪结束前会慢慢枯竭,届时人口数量可能也将达到高峰,有些人甚至认为,地球根本无法永续负担这么多的人口。 况且,问题发生的速度可能更快。正如2008年的油价波动一样,市场在资源尚未耗尽前就会吃紧,更令人担忧的是,磷矿资源的分布比原油还不平均。美国是全世界第二大磷矿生产国(仅次于中国),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9%,其中有65%全采自弗罗里达州坦帕市附近的矿坑,这里的矿藏只够再开采数十年。
我们在收成农作物时,就是移除了陆地上的磷,打断磷的自然循环。农业革命之前,我们使用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来当作肥料,因此养份回到土壤里的速度,大约等于被移除的速度;然而,现代社会的粮食生产和消耗是分开的,养份回到土地里的比率减少了,我们只用它一次就冲入下水道。 农业活动也加速土壤侵蚀,因为犁田和整地时会翻动土壤,让深层土壤暴露在空气里,使更多的磷被径流带走。
中国的磷矿质量很好,但并不输出,美国进口的磷矿大部份出产自摩洛哥。就像原油市场一样,美国跟全球大部份国家需要的重要资源,都依赖某一个国家的出口。 有些地质学家怀疑磷的危机究竟存不存在,他们认为储藏量跟开采年限都会变动,因为当磷的价格增加,
本来开采成本太高的沉积物,会重新被当作可开采的矿藏。资源短缺或价格上涨不只能促进资源保护,也可能改进开采技术。 当资源只够使用数十年时,采矿公司才有进行探勘的诱因,而旧磷矿的耗竭也会促使更多的探勘行动,并拓展已知的储藏量。
例如,地质学家谢尔登(R. P. Sheldon)在20年前说,20世纪发现新矿藏的速度十分稳定,他也指出,我们对含有深层土壤的热带地区探勘还不够多,毕竟这些地方占了地球表面积的22%,而已知的磷矿只占2%。
到目前为止,大部份的新磷矿都在摩洛哥(西撒哈拉地区)与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这两个地方发现,但开发北卡州的矿藏会破坏环境,大部份都不能开采。总而言之,目前已知的磷矿分布实在太不平均了,无法消除我们对未来资源供给的疑虑,社会应该面对即将到来的磷矿耗竭危机,并积极采取行动来节省资源。
⑽ 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开采磷矿
国家资源规划的政策需求,在就是磷化工污染大,能耗高,发达国家一般都不会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