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非金属矿产品进口贸易现状
2007年是中国非金属矿产品进口贸易发展较快的一年,进口总值达到32.60 亿美元,同比增长33.66%。
进口上亿美元的非金属矿产品有硫磺、花岗石荒料、大理石荒料;2000万美元以上的矿产品有高岭土、天然硼酸盐、云母、石英砂、石棉、金刚石磨具、磨料、石墨制品。
进口量增长较快的产品有石英砂、高岭土、红柱石类产品、天然磨料、板岩、大理石荒料、花岗石荒料、烧结白云石、轻烧镁、牙科用熟石膏、生石灰、石棉、云母、滑石、萤石、未膨胀的绿泥石、硅灰石、石棉制品、石墨制品等。
进口量下降明显的产品有鳞片天然石墨、天然砂、硅藻土、花岗石制品、未烧结白云石、石膏、石灰石、云母粉、石材制品等。
表3-1-1 2007年部分非金属矿产品进口量值表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信息中心。
Ⅱ 矿业经济和矿产品贸易4
巴西矿业发展起点较低,加之在轻工业向重工业转轨期间,各种矿物原料的需求增长很快,导致了60年代许多矿产品供应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情况。尤其是在1974年国际石油大提价以后,形势变得十分严峻。针对这种情况,巴西矿业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1975年先后提出了钢铁计划,能源计划,有色金属计划,农肥计划,酒精代油计划,1980年又补充提出了卡拉贾斯计划,修订了能源计划。通过这些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一方面努力发展矿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矿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75年的2%提高到1985年的4%;一方面努力调整矿业内部结构,提高急缺资源的自给率(特别是能源的自给率)和优势出口矿产品的加工程度。能源的自给率由1975年的34%提高至1986年的70%。钢、铝等金属由净进口变成净出口。
近年来巴西的矿业部门加快了私有化速度,为了鼓励外商以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经营企业的方式投资,进入90年代,巴西国内政治、经济大环境及交通运输、能源供应、通讯、城市公用事业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状况与外商的期望值相距愈来愈近。
1995年8月,巴西议会批准了宪法修正案,允许私人参与私有化、联合投资,减少政府对采矿、石油天然气勘查、海岸线和河流的界定以及电信等领域投资活动的干预。不久下议院也批准了一项议案,即结束政府对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长达40年之久的垄断,三年之后停止燃料价格补贴,并且允许本国公司与国外投资者进行合资。其它由政府进行的决策活动有:下调进口关税、工业产品税、联邦税,将其调整到与大多数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水平,即在0~15%之间。通过私有化或直接购买可获得100%所有权;所获利润可转移到国外。1995年8月,取消了国外投资方面的限制。这些措施为国内和国外投资者创造了有利的投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巴西政府实行的国有公司私有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导致了雇员人数的减少和生产效率增强。自1991年以来,政府已经售出64个公司,价值达196亿美元,转移债务92亿美元。随着1997年4月巴西最大的矿业集团公司CVRD公司的私有化完成,第一阶段出售工业公司计划宣告完成,第二阶段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完全私有化的计划开始启动,据估计,到本世纪末,通过一些重大的私有化行动,国家将收回资金达560亿美元。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降低、生产效率的增加,矿产库存水平的提高不再作为一种财政标准时,即将到来勘查和矿山开发投资高峰期,特别是在黄金的勘查和开发方面。巴西政府经济政策、多样的矿产产出环境和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吸引了许多大国际采矿公司回到了巴西。其中一些公司已经获得了勘查特许权和采矿远景地,尤其是在黄金勘查和采矿领域。
目前,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矿业生产国,共生产70多种矿产,其中铝、铁、铀、铌、钽等的矿产品生产在世界上均居前列,巴西的矿产品多年来一直是巴西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尽管1999年初巴西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但巴西的矿产品贸易仍然是巴西国内少数几个呈贸易顺差的工业部门之一。全年为巴西创汇18亿美元,主要出口的矿产品有铁矿石、铝土矿、锰、铌、钽等,在进口产品中除了石油及其产品外,其它主要的矿产品有煤、铜、铅、天然气、钾、硫、锌等。
1.铁矿
巴西具有丰富的铁锰资源和品种比较齐全的合金钢金属生产,长期以来是巴西矿业发展的优先部门,90年代以来,巴西铁矿生产发展很快,由1991年的1.51亿吨,剧增到1998年的1.85亿吨,目前铁矿石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1998年达到1.40亿吨。针对铁矿石作为一种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的利益,巴西目前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努力提高矿产品深加工程度和综合利用程度,增加高品位块矿和粉矿制球团矿产量。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第一是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仍在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已减缓,钢的产量有明显上升,目前已是钢的净出口国;第二是大力发展铁合金的生产和出口,政府规定,某些铁合金原料,如铌、铬、镍、钨等一般要加工成铁合金出口而不得以原矿石出口,现在巴西是生铁的出口国,也是铁合金的净出口国。
巴西有六大公司垄断了全国铁矿石85%的产量,这六大公司分别是
(1)CVRD
(2)Mineracao Brasileiras Reunidas(MBR)
(3)Samitri
(4)Ferteco
(5)Sanarco Mineracao
(6)Companhia Siderurgica Nacional(CSN)
其中DVRD是铁矿最大的生产集团和出口商公司,1998年发货量为8180万吨,价值为17.6亿美元,其次为MBR,1998年出口量为2270万吨,价值为4.70亿美元。
铁矿是巴西历年出口创汇的主要矿产品,1998年巴西铁矿石产量比1997年增长5.51%,达1.953亿吨,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2.1%,约为1.43亿吨,铁矿出口创汇额占全部矿产品出口总值510亿美元的6%,约为36亿美元。铁矿石出口到40个国家,日本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发货量的18%,其次是德国占16%,中国占8%,韩国占7%。
2.锰矿
巴西是世界四大富锰矿石生产国之一,锰矿石生产变化不大,近年基本上维持在200万吨的水平。1998年,巴西生产锰矿石218万吨,比上年增长9%,平均品位40%。巴西最大的富锰矿山的生产是CVRD经营的位于Para州的卡拉贾斯地区的Igavape Azul,该矿山冶金级锰矿石的产量每年几乎占全国产量的一半,1998年巴西锰矿出口量为69万吨,出口创汇5230万美元。
3.铜
巴西铜矿产量不大,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1998年继1997年后继续下降,全年产量为3.35万吨,比1997年下降了16%,巴伊亚州的卡拉伊巴矿仍为巴西最主要的铜矿山,矿铜的产量1998年也同样比上一年下降了2.8%,全年产量为1.67万吨。为了满足国内对铜的需要,巴西1998年进口矿铜17.29万吨,从数量上看比上一年增加了12.6%,从价值上看减少了16.4%。进口铜矿主要从智利、秘鲁和印度尼西亚,除进口铜矿之外,1999年,巴西矿铜产量再度下降7%,降到3.12万吨。
4.铝土矿
近年巴西铝土矿生产变化不大,1998年产量与1997年基本持平,产量为1196万吨。1999年产量与上年持平。铝土矿主要是由国有股份公司经营的Mineracao Ril do Norte(MRN)矿山生产。其余的铝土矿的生产是由Companhia Brasileira deAluminio(CBA),Alcoa,Alcan,Minere acao Curimbaba,以及Minercao SantaLucrecia(MSL)经营的矿山生产。其中大约有53万吨冶炼级的铝土矿是由MSL和Mineracao Curimbaba这两家公司经营生产。
表121996-1999年巴西主要矿产品产量
续表
资料来源:Mining Annual Review2000
MRN是Papagaio Plato公司新开发的矿山,1998年又投资扩建,使产能增加到1300万吨,该矿山位于Para州的北部,靠近Trombetas河,储量估计8亿吨,是世界第三大高品级铝土矿矿床。
巴西的原铝生产量1998年为12.08万吨,比1997年增加了1.6%,1999年再次增长3.4%,达124.96万吨,居世界第6位。从进出口贸易来看,1998年巴西铝土矿出口4300万吨,价值1.22亿美元,基本与上一年持平,原铝继1997年后出口量继续下降,为76.5万吨,比上一年下降了5.7%,创汇11.3亿美元,而进口量增加为16.53万吨,比上一年增加了15%,价值5.4亿美元。
5.锌
巴西的锌矿产量近年来也是呈下降趋势,1997年产量为12.8万吨,1998年产量为15.2万吨,降幅为2.3%。1999年生产锌矿15.14万吨,比上年略降。
巴西锌业主要有三个公司,其中Companhia Mineira de Metais-Votorantim集团在米纳斯吉拉斯州Vazantes和Paracatu的矿山,1998年产量为100510吨,占巴西矿锌产量的66%,1998年锌出口约1.5万吨。创汇1710万美元。
6.金
巴西金矿生产在最近30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70年代金产量仅数吨,1982年一跃而上45吨,后逐渐衰减,90年代再掀采金高潮,1990年产量再度高达101吨,此后再一次衰减,近年一直在60~65吨水平上徘徊。
黄金是巴西最受重视的矿业部门之一,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巴西金产量数字并不确切,这主要是由于非法生产和销售情况严重,目前巴西生产黄金比较著名的有4大集团,他们是:
CVRD是巴西最大的矿业生产集团,1998年总产量为17438kg。其中位于Para州的Igarape-Bahia矿山,1998年生产10874kg。Fazenda Brasiliero公司生产5262kg;Itabira公司生产680kg;;Almas公司生产419kg;Caete公司生产212kg。
Anglo Gold是巴西第二大黄金生产集团,该集团包括Mineracao Morro Velho公司,1998年生产6.3吨,Mineracao Serra Gran de(Anglo TVX)4.6吨。
Sao Bento Mineracao是巴西黄金生产第三大集团,1998年总计生产了5.54吨。
Sao Bento Mineraco(Eldorado Gold公司)在巴西的黄金生产排在第四位,1998年生产了3.5吨。
近年来,国内外投资者对黄金开发投资不断增加,因此未来黄金产量还会增加。
7.宝石
多年来巴西一直是世界重要的宝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所生产的宝石绝大部分都是由个体采矿人员开采的,但实际储量很大,每年生产及出口的宝石无法计算,1996年巴西生产的宝石(包括金刚石)总价值为1.076亿美元,未切割宝石的出口额为330万美元。
菱镁矿:巴西的菱镁矿储量很大,最重要的矿山是巴依亚的布鲁马杜矿山,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好,其附近的滑石矿床则是巴西主要的滑石矿山。这两个矿山均位于富镁变质岩层中,在出口矿产品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98年巴西菱镁矿出口8.81万吨,创汇1270万美元。
表131998年巴西矿产品出口量和创汇额
续表
资料来源:Mining Annual Review 1999
Ⅲ 2015年中国进出口目的地前十名,十大贸易伙伴
前十名分别是:欧盟,美国 ,东盟,香港,日本,韩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
Ⅳ 矿产品对外贸易
(1)矿产品贸易增速大幅回落
2012年我国矿产品贸易总额为9919.1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全国商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2%),增幅同比下降30.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为661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全国商品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增幅同比下降33.1个百分点;出口额为3307.2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全国商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9%),增幅同比下降26.3个百分点(图2-29)。矿产品贸易额和矿产品进出口额各占全国商品的比重变化不大。矿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5.7%;矿产品进口额占36.4%;出口额占16.1%(图2-30)。
表2-2 重要矿产品进口年均价格表
Ⅳ 矿业经济和矿产品贸易2
1.矿业生产
特殊的地质条件,赋予了墨西哥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墨西哥已发现矿种在50种以上,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银、铅、锌、铜、汞、铁、铋、金、钼、镉、锑、硫、石墨、重晶石、萤石、石膏等。其中银、石油、铋、镉、铅、锌、铜、汞、锑、硫、重晶石、萤石、锶、锰、砷、天然碱、硅灰石等矿种储量居世界前列。
虽然就目前已知的多数矿产储量来讲,墨西哥已经是世界上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原料生产国,但这还不足以表明它的矿产资源潜力的巨大。因为已发现的矿产储量仅仅是其藏量的一部分(很可能是一小部分),有大量的潜在储量还未被发现。其根据是墨西哥大量有矿产潜力的地区还没有得到合理勘探。据官方估计表明,目前只20%潜在的矿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勘探。由此可见,墨西哥的矿产资源潜力是巨大的。
表7墨西哥的矿产品产量单位:吨
续表
矿业是墨西哥传统的工业部门之一。墨西哥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其中大部分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固体矿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强。
墨西哥是世界最大的银生产国,矿山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1/6左右。近10多年中,年产银超过2000t。与世界大多数产银国不同的是,墨西哥银产量主要产自富银的独立银矿床,也有与金、铅、锌、铜等为共生产品或副产品产出的矿床。全国有30多个较大的银矿山。单个矿床(矿区)银产量有的高达650t(普罗阿诺矿区三个矿床合计),雷亚尔德安琪尔斯矿山194t,圣马丁、拉斯托雷斯、奈卡、米纳斯德巴奇斯、雷伊德普拉塔等,产量均在100t以上。
尽管墨西哥银矿储量大,产量也高,但其国内银消费量很低,主要用于出口,而且银(以银条和精矿形式)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1996年后期,内华达金田联合公司(Consolidated Nevada Goldfields)完成了其一项为期两年,投资2800万美元的计划,目标是使伊达尔戈州帕丘卡(矿区的里尔德尔芒特(Reao del Monte))地下矿山在未来五年内增产2倍达到年产银200t以上,预计1997年产量上升到84t,而1995年则为44t。该矿山矿石储量471.7万t,银品位301.7g/t,Au1.5g/t;
康锡尔公司(Cosil Corp)决定对萨卡特卡斯州坎德拉里亚(Candelaria)高品位脉型银矿扩大开采,投资420万美元,达到年产银57吨,预计于1998年中期完成,坎德拉里亚和雷孔彭萨(Recompensa)矿石总储量106.8万吨,银品位485.4g/t,Znl%,Pb1.1%。
国际阿维诺公司(International Avino)在杜兰戈城附近的阿维诺(Avino)露天采场和地下矿山1996年产量略有下降,因而决定在1997年将科内托(Coneto)矿山扩大生产达到产银86.5t。科内托矿山储量未发表,但Avino公司1994~1995年拥有矿石储量898万吨,银品位141.2g/t,金品位1.03g/t,Cu0.8g/t。
表8墨西哥银矿山主要扩产项目
墨西哥还有几个以银作为重要副产品的金和有色金属矿床的扩产开发项目,其中最大的是坎比奥尔及圣路易斯公司在杜兰戈州的梅塔特斯金矿项目计划于1997年一季度完成可行性研究,年底建试验生产厂。该矿有矿石储量43364万吨,金品位0.99g/t,银品位18.6g/t。圣路易斯波托西附近的塞罗德圣佩得罗金矿项目预可行性研究计算平均年产金3.5t,银96t,矿山生产年限8年。该矿矿石储量7729.3万吨。金品位0.58g/t,银品位24.8g/t。佩诺莱斯公司将投入7000万美元开发萨卡特卡斯州弗朗西斯科依马德罗锌-银矿山,1998年投产,日产7983t矿石,以填补该公司在托雷翁城未利用的生产能力。该矿床含银864t,银品位42.0g/t,锌5.2%。
表9墨西哥银矿主要扩产项目
近年墨西哥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银生产国的地位,据1999年《采矿年评》报道,墨西哥1998年银产量2877吨,比1997年2683吨约增长7%。墨西哥银产量主要来自原生银矿山,其中最大的银矿山是在萨卡特卡斯州的圣马丁(San Martin),银产量174吨,瓜纳华托州的拉斯托雷斯(Las Torres)矿山产银156吨,奇瓦瓦州的奈卡(Naica)矿山122吨,格鲁波弗里斯科地区的里尔德安吉利斯(Real de Angeles)矿山194吨,杜兰州的米纳斯德巴奇斯(Minas de Bacis)矿山115吨,在塔克斯科地区的雷伊德普拉塔(Rey de Plata)矿山130吨,圣巴巴拉(Santa Barbara)矿山130吨等。
墨西哥1998年的黄金产量保持在26吨,与1997年基本持平。产量居世界金生产量的第14位。
1998年,墨西哥的有色金属除了钼比上一年增长了41%,锑增长了14%,大部分有色金属产量下降,其中铜产量为33.5万吨,比上一年下降了2.4%,铅为17.6%,比1997年下降了1.25%,锌产量为37万吨,比1997年下降了3.5%。
墨西哥的石油工业比较发达,是世界十大石油生产国之一。1999年生产原油16610万吨,比上年减产4.8%,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4.8%。墨西哥也是南美洲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1999年向美国出口原油6460万吨,占其产量的38.9%。石油工业在墨西哥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墨西哥石油公司上缴的税款占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近年来,墨西哥对石油工业进行了结构改革,政府把墨西哥石油公司分解为四个独立核算的单位,并对61个二级石化企业实行了私有化。以1996年为例,墨西哥当年石油出口创汇107亿美元,约占全部出口收入的11.5%。
墨西哥的天然气生产发展很快。1989年产量266亿m3,1999年增长到374亿m3,年均递增3.47%,目前已是世界第14大天然气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1.6%。
2.墨西哥主要的矿业公司
(1)墨西哥石油公司
墨西哥石油公司(Petroleos Mexicanos,缩写是PEMEX)是墨西哥最大的国营企业。整个墨西哥石化工业都是围绕着该公司运转,因为它是全国原油和基本石化产品的唯一合法生产者。墨西哥石油公司独家经营全国的石油勘探、提炼、销售、基本石油化工产品,其发展计划由政府确定。
(2)佩诺莱斯工业矿产股份有限公司(Imstrial Penoles)
该公司是墨西哥最大的私营矿业公司,主要从事金、银的开采和精炼,并开采铅、锌、重晶石、萤石、菱镁矿和芒硝等矿产。它拥有在托雷翁城的综合冶炼中心,年产精炼银1500吨,是世界最大的精炼银生产者。
(3)墨西哥工业矿产股份有限集团公司(Group Instrial Minera Mexico)
该公司从事多种矿产开采,是墨西哥最大的铜矿生产公司,提供了该国铜产量90%以上。也是墨西哥第二大产银公司。
(4)弗里斯科矿业股份公司(Empress Frisco)
该公司是墨西哥重要的萤石、银、铅、锌生产公司,在世界最大的里尔德安吉利斯露天银矿中拥有33%的股份。
(5)雷亚尔德芒特采矿公司(Real del Monte Mining)
以前称内华达金田联合公司(Consolidated Nevada Goldfields),该公司在帕丘卡地区的雷亚尔德芒特矿山1998年产银62吨,该公司希望在未来两年内使银产量提高到年产600万盎司(192吨)。
(6)泛美白银公司(Pan American Silver)
该公司目前在开发萨卡特卡斯州萨卡特卡纳(Zacatecana)尾矿再处理项目。该地估计含银尾矿储量1000万吨,银品位100g/t。项目投产后,在8年生产期限内可年产银128吨。该公司还正在开发萨卡特卡斯州的拉科罗拉达(La Colorada)银矿山,矿山有矿石319万吨、含银599g/t和含Pb+Zn4.8%的资源。深部还有矿石114万吨、含银236g/t及含Pb+Zn9.9%的资源。计划投资2800万美元,可年产144吨银。
3.墨西哥的矿产品贸易
1999年墨西哥矿产品出口产值达14亿美元,进口产值达9亿美元,贸易顺差为5亿美元。出口的主要矿产品为石油、天然气、铜、铅和银。
墨西哥为世界第十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约占其国民收入的1/3,1999年3月以来世界原油价格飞涨使墨西哥的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度增加,由1998年的64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04亿美元,增长了62.5%;1999年石油出口量达8640万吨,其中原油出口量达8120万吨,油品出口量达520万吨,约93%的石油出口到美国,1999年通过管道出口美国的天然气贸易量达15.6亿m3。1999年墨西哥煤炭净进口量为210万吨。
1999年墨西哥铜出口量达20.49万吨,主要为精炼铜和矿石及矿砂,铜进口量达18.60万吨,主要为精炼铜和粗铜。1999年墨西哥铅出口量达5.6万吨。
Ⅵ 中国非金属矿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2007年中国非金属矿产品出口贸易是平稳增长的一年,出口总值达到54.20 亿美元,同比增长15.10%。
出口上亿美元的非金属矿产品有重晶石、菱镁矿、耐火粘土、萤石、花岗石、大理石、矿棉;5000万美元以上的矿产品有石墨、磷灰石、磨料、高岭土、滑石、石膏制品等。
出口量增长较快的产品有鳞片天然石墨、石英、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重烧镁、花岗石及制品、大理石及制品、石膏制品、石墨制品。
出口量明显下降的产品有石英砂、红柱石类矿物、硅藻土、花岗石荒料、轻烧镁、石棉、云母、萤石等。
从单矿种产品出口平均价格看,除石墨、硅砂、石灰石助熔剂、云母、硅藻土等少数品种有下降之外,花岗石荒料、大理石荒料、高岭土、膨润土、重晶石、萤石、菱镁矿制品、石膏、石棉、滑石、未膨胀的蛭石、珍珠岩、碳酸钙等产品的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信息中心。
Ⅶ 矿业经济和矿产品贸易6
1.矿业经济
玻利维亚是一个传统的矿业生产和出口国。几百年来,矿业为其主要经济命脉。玻利维亚矿业生产历史悠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了金、银、铜、锡矿的开采,并掌握了用铜或铜锡合金制造器皿、用具和武器以及用金、银制成装饰品的技术。自1545年波托西省塞罗里科(CERRO RICO)银矿被开发以来,玻成为西班牙在美洲无数次探险中被发现的唯一“黄金之国”。银产量当时在世界上占首位。玻以其丰富的银矿自然也成为西班牙在美洲重点掠夺对象国。殖民统治末期,金、银的产量大大减少。玻独立后,矿业生产以锡、铜、铅、锌、硫磺、铋等为主,后又增加了钨、锑及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银的生产也有恢复。这期间,美国和英国资本相继渗进玻,逐步控制了玻的矿业生产,其中主要的是美国资本。至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美国控制的三大公司几乎占有了玻全部的锡矿。
进入20世纪,玻利维亚锡和锑矿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二次大战前,玻锡产量在西方世界一直处于首位,二次大战中,由于亚洲产锡国卷入战事,玻锡作为战略物资,身价倍增,玻的国际地位也有提高。战后,国际市场锡的需求量减少,加上其他产锡国生产发展,美国利用战略储备锡操纵锡价等原因,使玻锡生产不断下降,市场日益萎缩。
1995年,帕斯埃斯登索罗领导的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发动人民武装起义并夺取政权之后,帕斯将美资矿业公司收归国有,成立了国营矿业公司,国家加强了对矿业的控制,但也允许中、小型私人矿业公司或矿业合作社的存在。多年来,国营矿业公司一直控制着玻矿业生产的70%左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7年数字表明,矿产品的开发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4%,其中矿业占1/4(5.6%),石油和天然气占1/6(3.7%)。1997年矿业和采石业为国民经济创造了6.8亿美元(按1990年水平)产值。1997年矿业和采石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1998年增加到48%。
(1)锡矿
玻锡曾是矿业的拳头产品,长期起着经济支柱的作用。锡的生产和出口在玻利维亚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拉丁美洲锡产量占世界的19%,玻利维亚、巴西、秘鲁和阿根廷是主要生产国。1979年前,锡产量保持在3万吨左右,占西方世界五分之一,居第二位。1979年后,产量连年下降,1979年为2.8万吨,1985年为1.6万吨,1996年为1.5万吨,1997年为1.4万吨,1998年进一步下降到1.054万吨,1999年只有1.02万吨,居世界矿山锡产量第五位。由于国际市场上锡价下跌,直接导致玻许多锡矿山倒闭。1997年精炼锡产量达1.69万吨,1998年大幅减少,降为1.11万吨。
(2)银矿
玻利维亚银产量水平不高,仅排世界第9或10位,1998年和1999年矿山银产量分别为402吨和422吨,占世界矿山银产量的2.5%。但由于该国的银矿床不仅矿床规模大,而且开采成本非常低,使得银成为玻利维亚很有竞争力的主要出口金属之一,1997年和1998年分别出口创汇6100万美元和7200万美元,占该国主要金属矿产出口值的16%。
(3)锑矿
玻利维亚的锑储量较丰富,有150多个脉状矿体,矿脉除含锑外,尚伴生金、锡沙等,单个矿脉不大(原约0.6~0.9m),点多且集中,主要产在锡矿带内。锑矿多由私人公司小规模开采。1975-1977年玻利维亚锑矿产量高达1.6万~1.7万吨/年,1978-1982年降到1.3万~1.5万吨/年,1983年以来,锑产量已由近1万吨逐渐下降到1999年的3342吨。该国最大的锑企业为文托(Vinto)锡锑冶炼厂,目前文托冶炼厂由于没有找到买主仍在运营,其生产的精矿大部分出口到美国。目前玻利维亚已由出口矿石和精锑改为主要出口氧化锑。1995年和1996年分别出口氧化锑为4525吨和4550吨,分别占锑总出口量的92.4%和96.4%;1997年和1998年分别出口氧化锑为4915吨和3725吨,分别占锑总出口量的97.3%和99.5%。主要出口英国、美国、比利时。1998年出口英国为2098吨,出口美国为1168吨,出口比利时为425吨。玻利维亚锑采矿业的私有化行动继续阻碍着锑矿生产。1999年玻利维亚锑矿山产量为3300吨,比1998年下降30.0%。Empresa Minera Unificada公司的Chilcobia矿山从年初开始仅以12000吨锑精矿的速度进行着生产,但其为了履行与国有的Vinto锡锑冶炼厂签订的合同,不得不动用其矿石储备。Cia Minera Salinas公司仍在进行少量的锑开采活动,但是1999年初仅能按100吨/月的速度供应Vinto锡锑冶炼厂原料。
(4)钨矿
钨矿亦是玻利维亚传统生产和出口产品。70年代以来,直至1984年,钨矿产量一直在2000多吨的水平上徘徊,仅次于加拿大和南朝鲜,居西方世界第3位。钨矿主要是由中型企业生产,其产量约占全国钨产量的一半。90年代以来,玻利维亚钨矿产量已下降到500~600吨的水平,1998年产量627吨,次于奥地利和葡萄牙,居西方世界第3位。1998年钨品出口创汇250万美元,美国为玻利维亚的最大进口国。1999年,玻利维亚钨矿产量进一步下降到334吨。
(5)锌矿
圣克里斯托巴尔银矿的开发使玻利维亚成为世界重要的锌矿生产国。1996年玻利维亚矿锌产量为14.50万吨,1997年增加到15.45万吨,1998年产量略有下降,为15.07万吨(占世界总计2%)。
2.矿产品进出口
玻矿产品90%以上供出口。80年代,玻矿出口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上都呈下降的势头。1980年,矿产品出口总额还在6.4亿美元以上,1986年已不足2亿美元。矿产品出口在全部出口额中的百分比,1985年为39.2%,1986年为33.2%,低于天然气出口(占55%以上)。所有矿产品出口中,锡仍占首位,1980年出口2.39亿美元(占矿产品出口总额37%左右),1986年为9.6亿美元(占矿产品出口总额49%左右),90年代,玻矿出口收益有回升,但仍低于80年代的水平。1997年和1998年矿产品出口总额分别达5.2亿美元和4.5亿美元。在所有矿产品出口中,以锌为首位,1997年和1998年出口分别为2.0亿美元和1.5亿美元;其次是锡,1997年和1998年锡的出口量分别为1.24万吨和1.04万吨,创汇额分别达1.4亿美元和1.37亿美元。
矿产品传统的出口对象国家是美国、英国、西德。90年代,玻矿出口对象仍是以美国、西欧为主,其次是拉美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阿根廷、比利时、智利、德国、秘鲁等。矿产品出口在玻出口总额中的比例按国别统计为:美国13.5%,英国5.9%;西德5.0%,其余均不足2%。
表16玻利维亚主要矿产的产量和出口收益
1998年玻利维亚主要矿产的产量和出口收益如下表16。表16中的数字显示出,尽管1998年贵金属的产量有所上升,但有色金属的产量却出现了下跌。这些趋势反映出玻利维亚大部分矿产品的国际价格在这一年出现下降。虽然与1997年相比,1998年银的价格平均上涨了13%,但在年末却开始下跌。锌价的下降(仅为1997年价格的78%)准确地反映在1998年的出口收入上;铅(85%)的状况基本与此相同。相比之下,1998年锡的价格上涨及下降的幅度都达21%,其平均价格基本与1997年持平。金的价格虽然下降了12%,但由于位于Santa Cruz的Purquio Norte矿的投产使得产量有所增加,所以出口收入下降不大。
玻利维亚的矿业传统地被分为国有部门、合作采矿和手工采矿者、商业矿山。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改革,这种三分法正逐渐不能适应矿业统计的需要。国有的玻利维亚矿业公司(Corporacion Minera de Bolivia简称Comibol)1985年产值占玻利维亚矿业总产值的51%,但到1998年这一比重却下降到了5.4%。以前的国有Comibol矿山或者与私营企业重组成为合资企业,或者转让给合作开采企业,只有瓦努尼(Huanuni)锡矿和科尔奎里(Colquiri)锌-锡矿例外。
Comibol将成为一个控股公司,通过出租许可证给他人和由他人经营来获取利润(要出售该公司的矿山需要对国家的宪法进行修改)。该公司一直试图将剩余的两个矿山作为附属矿山归并到它的另一资产——Vinto冶炼厂这样一个一揽子资本化解决方案中,以便从这两个矿山的经济、社会重担下解脱出来。作为Vinto冶炼厂的原料来源之一,Colquiri在1998年给政府造成了300万美元的亏损,Comibol正努力缩减目前多达230人的雇员队伍。
Huanuni的状况同样很危险。总的来说,Comibol公司在1998年亏损了500万美元。其资产还包括位于东南的Mutun铁矿以及Cerro Rico银矿。
在产量和就业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合作采矿者和所谓的小矿主,其中有许多使用Comibol许可证的合作者在早期的矿山关闭后纷纷转让采矿许可证。1998年,玻利维亚35%的矿业产值来源于合作采矿者和小矿主,他们占玻利维亚锌产量的30%,银产量的38%,锑产量的42%,金产量的16%,锡产量的25%和铅产量的19%。这一领域的业主数量正急剧减少。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玻利维亚有842个合作采矿者和500个小矿山。绝大部分小矿山集中在贫瘠的Andean高原上,历史上有名的矿业区Potosi和Oruro现已沦为最贫穷的地区。
事实上近年来所有的矿业投资都集中在商业产值,1998年该部门的产量增长了6.1%,占玻利维亚矿业总产值的60%,分别占锑的56%,黄金的84%,银的55%,铅的78%和锌的66%,雇用了约4000名工人,所支付的工资是其它私营部门的两倍。
玻利维亚现代矿业的标志是在Oruro北部Kori Kollo的Inti Raymi(Battle山金矿的88%)项目。1998年该矿山磨矿770万吨,金的品位为2.23克/吨(0.065盎司/吨),回收金336000盎司,银968000盎司。1998年金价为307美元/盎司,而1997年则为322美元/盎司。随着黄金价格在1991年中期降至250美元,某些开发活动已延期。
第二个重要的开发项目位于Uyuni东南和Potosi西南这个高而贫瘠县的圣克里斯托巴尔(San Cristobal)。自1994年以来这里的Apex银矿公司一直试图取得包括古老的Todos矿在内的所有权(Properties)。由于这里发现了极重要的银、锌和铅矿床,且具有进行大规模露天开发采矿的潜力,有人预言它将使玻恢复其在世界银市场中的地位。
1998年,Golden Eagle Internation宣布了其在Cangalli(La Paz南部)的有关黄金的重要发现,储量为640万盎司。另一个重要的矿产地Don Mario金铜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业已完成。该矿山采用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相结合的方式,以氰化流程这一常规处理方法可望回收90%的金。
从拉巴斯省发源的几乎每条河流都有砂金的成矿条件,不少私人或小型公司在该地区淘金。据报导,目前在玻矿业公司注册的以开采砂金为主的矿业合作社近400个。另外,在与玻、巴西交界处的马德拉河玻方一侧,以及圣克鲁斯和贝尼省的部分河流里也有金砂。岩金在玻也有一定规模的开采。但是限于能力,玻无法探明金矿的储量,更无法控制金矿生产,很多黄金被走私出境或被别国(如巴西)非法采走。采金者多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采取瞒产私分和采富弃贫的办法,使国家资源遭到很大破坏。
Ⅷ 矿业经济和矿产品贸易1
1.矿业经济
矿业是智利的支柱产业。1996年智利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超过7%,而通货膨胀率从1989-1990年间的30%的历史最高纪录下跌至1996年的5.5%。智利政府的六年任期目标是实现人均国民收入增长50%。1996年已达到4700美元。如果智利的经济能继续保持目前这种良好增长势头,那么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内,智利将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目前,智利的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左右。1998年智利进出口总额为322.86亿美元,其中出口148.95亿美元,进口173.91亿美元。出口铜精矿119.8万吨,粗铜15.7万吨,成为智利出口贸易的支柱产业。整个90年代,采掘业的出口约占智利出口总值的45%~50%,而其中的82%来自铜工业,而铜出口收入几乎占全部出口收入的40%。
除Codelcp公司、Enami公司、Enacar公司(国有煤炭公司)和Enap公司(石油天然气公司)外,智利的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私有化。目前智利正在对关于出售Enami公司、Enap公司的可行性进行磋商。
智利拥有世界上约30%的铜矿资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和出口国。据统计,该国铜产量已超过整个西方国家产量的1/4,据估计2000年铜产量将达450万吨,比1995年增长80%。此外,智利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硝酸钾和硝酸钠生产国(1998年硝石产量88.17万吨),第二大铼、锂、碘(1998年产量9700吨)和钼生产国,第五大硒生产国,第八大银生产国和第九大金生产国。全国矿业创造的总价值超过国家GDP的8%,矿物原材料出口总额超过78.5亿美元。
智利的采矿和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其北部地区,尽管其南部地区也具有一定规模良好的资源潜力,例如在南部Fachinal地区新发现的一座大型金银矿床。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当智利开始勘探世界级的铜矿,并且在3~4年中,至少就有一个重大发现时,智利就被看成是世界上的超级矿业大国。
智利是世界最大的铜生产国,1998年精铜产量380万吨,主要产自北部的第Ⅱ区。智利斑岩铜矿床储量巨大,因此这个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地下坑采和露采铜矿山。
1998年,智利黄金产量达到45吨,仅次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世界第10大产金国;仅次于巴西和秘鲁,位居拉丁美洲第3。政府预计1999年黄金产量将超过55吨。
智利有三大国有矿业公司,它们是:Codelco,最大的国家铜公司;Enam,具有支持中小矿山的职能;Enap,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
Codeleo 1998年的铜产量增长13%,达到精铜150万吨,包括从拥有49%股份的埃尔阿布纳(ElAbra)返回的份额铜,占全国产量的40%。增量的大部分来自于Radomiro Tomic矿山新投产的部分,以及安迪纳(Andina)扩建的部分。在智利现行法律条件下,Codelco必须直接向军队服务部支付毛销售额的10%。这导致Codelco当年的总利润从1997年的330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1998年的570亿美元,而军队取得的收益则高达2180亿美元。
Codelco计划开发新矿山坎帕米恩托安迪戈(Campamiento An-tiguo),而关闭埃尔萨尔瓦多,这项计划已在1999年2月份宣布,尽管开始执行日期由于铜价过低而尚未确定。一个月之后,Codelco又宣布对计划进行修改,并对丘基卡马塔冶炼厂加以扩建。但该项计划几乎使该公司精铜产量翻一番,从65万吨/年增至120万吨/年,预算费用约为2亿美元,同时建设特尼恩特冶炼厂制酸厂,增加费用6200万美元,预计到2001年,将日产硫酸2350吨。
由于政府削减企业负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Codelco铜的平均生产成本由1997年的0.49美元/磅又降到0.45美元/磅,降幅达8%。1998年,该公司共消耗投资款6.75亿美元,,其中有2.91亿美元用于安迪纳扩建工程,还有2.15亿美元用于环保工程。技改工程已见诸报道的款项为2380万美元。
与Codeleo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开发资源以获取最佳收益相反,Enam的任务是支持中小矿业公司的发展,它没有直接的矿山作业但却是按补贴价格提供选矿设备(4座铜工厂Matta、Eesalsdo、Valenar和Taltsa以及Vina del Mar附属Ventanas冶炼厂)。例如,1999年Enam不得不依法按0.85美元/磅含铜量的价格收购小矿山的铜精矿,对中型矿山,则为0.71美元/磅,如果铜价还未升高到0.65美元/磅以上的话。生产者按这种途径获得的贷款补贴,当铜价上扬时,理论上是可以偿还的。许多中小矿山在这一期间加强了管理,正常生产得以维持。
目前这些超大型的勘探项目竞争更加激烈,规模更加扩大。例如,最近的Collahuasi和EL Abra两大项目,共计投资接近20亿美元。另一些超大大型矿床也有望被发现,但它们的埋藏也许更深,这样会增加其勘探和开发成本,且硫化物沉积型矿床的发现数量有较大的增加趋势。
尽管有人认为智利的贵金属勘探工作已经在走下坡路,但它仍是一个重要的金银生产国。国家矿业协会(National Mining Society,Sonami),在今年早些时候规划设计的一项工程,将会使智利本世纪末银的产量增长10%,达到120万盎司。智利是第一个摆脱经济和政治混乱的拉丁美洲国家,尽管人口较少,国土面积较小,但自80年代晚期以来,智利一直作为外国人在拉丁美洲从事工商任务的稳定阵地和典型避风港而起着重要作用。
在90年代,矿业为智利的出口提供了45%~50%的价值,其中82%是来自于铜的销售。1995年私营铜矿出口超过了国营的Cokelc公司,从那时起,两者之间的差额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在扩大。国家矿业服务咨询公司(Sonaami)预测到世纪之交私营部门铜矿公司总产量将达300万吨左右,相当于智利铜总产量的2/3。
表2智利主要金属矿山产量单位:万吨
Sonam还预测,1999年智利矿业生产将增长1%,铜产量将增长14.6%,达到420万吨。1998年智利的外国投资比1997年增加6.4%,达到65.5亿美元,其中有26.1亿美元是投入矿业。
在智利的金属矿业中,铜矿产值居首位。大多数铜矿生产单位可以完成从选矿到冶炼铜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并且能够回收钼、铼、金、银、碲和硒等产品。铁矿工业在智利矿业经济中居第2位,各铁矿公司及钢铁公司在开采富铁矿时生产的铁矿石、铁球团矿及冶炼产品,除了满足本国的需要外,还有一半可供外销。贵金属矿业生产得到政府和外资企业的重视,原生矿和伴生矿的贵金属产量之和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铅锌矿山的开采已进入晚期阶段,铅产量大幅度下降,锌产量近几年只能保持一般水平。
(1)铜
智利的铜矿工业多为采选冶一体化的生产企业。还有一些个体采矿的小矿山将矿石销售给矿业公司,由矿业公司进行选冶,生产粗铜或铜金属制品。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据全国地质和矿业管理局统计,1998年全国生产的矿山铜含铜总量为388.7万吨,比1988年(145.10吨)增加了154%。铜的总产量为当年世界总产量的30%,居世界第一位。1999年,智利矿山铜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38.26万吨,比上年增长18.9%。
智利几个最大的铜矿山基本上掌握在国营的Codelco公司手中。1999年智利铜的现金生产成本为0.39~0.45美元/磅,总成本约为0.60美元/磅。Codelco公司铜生产的总成本为0.6美元/磅,较1998年每磅下降0.09美元。阴极铜的成本下降幅度更大,由1998年的0.64美元/磅下降到0.56美元/磅。Codelco公司铜的现金生产成本则由1998年的0.45美元/磅下降到1999年的0.4美元/磅。
(2)钼
智利的钼矿多为铜钼共生矿,单一的钼矿很少。1998年全国矿山生产钼金属量为2.55万吨,比1997年(2.13万吨)增加19.7%,占世界钼产量的17.9%。钼是从铜矿山伴生矿物中回收的辉钼矿精矿。1992年丘基卡马塔铜矿生产中回收钼10203吨,特尼恩特矿2443吨。原生钼矿山多为小型矿山(如科帕圭尔钼矿),回收的钼只占全国钼产量的15%左右。智利铜公司的各矿山冶炼自产的钼精矿,钼金属公司收购其它矿山生产的钼精矿,生产氧化钼和钼铁。1999年,智利矿山钼产量2.73万吨,比上年增长7%。产量位居美国和中国之后,居世界第3位。
(3)硒和碲
1992年智利生产硒40吨,居世界第3位;生产碲5.5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5.4%,居世界第1位。智利的硒和碲是从铜矿山的粗铜电精炼产出的阴极泥中提炼的,阴极泥中平均含硒10%,含碲3%。主要生产企业为智利铜公司,它设有阴极泥处理厂,负责回收硒和碲。1999年智利生产硒5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9%,居世界第4位。
(4)铼
铼是智利铜矿山的重要副产品。1992年全国铼产量为11792公斤,占世界总产量(31293公斤)的37%,居世界第一位。智利的铼来自斑岩铜矿床中辉钼矿,为类质同象矿物。从焙烧钼精矿产出的含铼气体中用溶液萃取方法回收液态过铼酸铵(含铼69%)得到的。铼的主要生产企业有钼金属公司和智利铜公司,1992年钼金属公司生产铼8164公斤,智利铜公司生产3628公斤。丘基卡马塔矿山公司从1992年开始焙烧钼精矿回收铼。在低氧钼(MoO2)生产中用减氧焙烧法可回收精矿中36%的铼,在三氧化钼生产中用全氧焙烧法可回收精矿中68%~77%的铼。1999年智利生产铼14.7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4.2%,居世界第1位。
(5)金
智利1998年生产金43.8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89%,居世界第13位,比1988年的20.6吨增产112.6%。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新建的原生金矿床投入开采,如拉科伊帕金矿的产量占增产数量的一半。智利的金有从原生金矿采出的,也有铜矿、银矿和铅锌矿山生产的副产品。据1990年统计,智利金的总产量中,从原生金矿山采出的占72.6%,从铜矿山和其它矿山生产的占27.4%。原生金矿多为中小型矿山,分布在Ⅰ-Ⅵ区内,砂金矿山有84个,遍布全国各地。1999年智利生产黄金45.6吨,比上年增长4.1%,居世界第12位。
主要采金矿山有因迪奥金矿(Indio,加拿大拉美矿业公司经营),皮托尔卡布朗斯金矿(Petorca Bronce,智利私人公司经营),丘基里莫帕依(Chopuelimpie,公私合营),韦索金矿(Hueso,私人Homestake公司经营),拉科依帕金矿(Lakoipa,外国合资企业经营),圣克里斯托巴尔(San Ceiatobal,Niugini公司经营)。
智利金矿有很大增产潜力,原因是不少金矿山,例如LaCoipa、El Refugio、Pascua/Nevada、Marti/Lobo、Elpenon、Codelco,近年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新建或扩建。据22个矿山的预测,到2003年,智利黄金产量将达到71.5吨,比1999年增长56.8%。
(6)银
1996年智利生产银1130吨,1997年为1088吨,1998年为1336.8吨,占1998年世界银总产量的8.2%,银产量居世界第四位。智利的银作为铜矿山和贵金属矿山的副产品回收。智利铜公司所属各矿1992年顺便回收的银为223910公斤。埃斯孔蒂达铜矿山产银77300公斤,拉科伊帕金矿产银496000公斤,因迪奥金矿产银51000公斤,白山铜矿产银50000公斤,丘基里莫帕依金矿产银13000公斤。各矿山使用电精炼方法从粗铜或精金锭的阴极泥中回收银。1999年智利生产银1379.9吨,比上年增长3.2%。
2.矿产品贸易
智利是拉美较早实行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的国家。广泛拓展国际市场、积极推进自由贸易既是智利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外交工作的战略重点。1996年,智利以联系国身份加入了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之后,又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拉戈斯政府2000年3月执政后,继续奉行多元务实的外交政策,把推进自由贸易作为开展经济外交的重点。一年来,智利政府在一系列“单边对多边”的谈判中表现十分活跃,在努力争取作为正式成员国入盟南方共同市场的同时,又与中美洲共同市场谈判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同时还同欧盟就订立自由贸易协定进行了4轮谈判。智利于2000年12月开始同美国举行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在推进自由贸易战略的过程中,智利政府根据本国国情,采取了“以小换大”、“抓大放小”等做法,即以国内小市场换取国际大市场,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矿业对外开放中,智利主要抓以铜为主的矿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智利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国际贸易。智利中央银行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0年智利对外贸易继续呈高速发展的态势,出口额增加了16.3%,达181.58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从国外的进口额增加了20%以上,达到了167.31亿美元,贸易顺差14.27美元。
智利出口市场分布广泛,亚洲和欧洲是其最大的区域市场。2000年对亚洲的出口达到56.17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31%。美国是其最大的贸易国,1997年对美出口占智利出口收入的17%,其次依次是日本、英国、巴西和中国,2000年向上述5个国家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2000年向中国的出口额达到9.07亿美元,增长了152.7%,其中主要出口产品为铜、纤维素和鱼粉。
铜及其副产品是智利传统的出口矿产品。1999年智利出口铜共计423.7万吨,占世界铜出口总量的40%(见表3)。Codelco公司在智利出口收入中举足轻重。过去的6年中,Codelco公司年平均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收入的18%,占GDP的3.4%,占政府收入的8%。1997年仅Codelco公司就出口140万吨铜精矿,收入达27亿美元,其他公司出口铜4.44亿美元,出口铜的副产品收入3.29亿美元。铜及其副产品出口收入共计34.73亿美元。除铜外,智利出口的其他矿产品还有钼、金、碘、铁矿、铁矿球团、银、硝酸钠、碳酸锂、氧化钼、硝酸、钾盐和锌等。近年来,硝酸盐和碘的出口迅速增长。智利出口的60%以上的矿产品是通过安托法加斯塔、阿里卡、Chanaral、Coquimbo、Iquique、San Vicente、Talcahuano和Valparaiso港口出口的。
表3近年智利各类铜矿产品出口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Aug.2000
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智利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量持续增长。过去10年中,石油需求翻番,而产量却下降了2/3,因此,智利90%石油依赖进口,其中60%来自阿根廷。2000年国际市场油价飙升,致使智利进口石油产品的开支猛增。1999年智利天然气消费量为33亿m3,其中20亿m3从阿根廷进口。原油、油品和天然气分别通过3条长785km、755km和320km的管线运送到消费中心。计划近期内一条直径4.1m、长450km的管线将把阿根廷Puesto hernandez油田的油运送到智利的Talcahuano,并计划在阿根廷的Neuquen气田至圣地亚哥之间修建一条长1200km的天然气管线(Minerals Yearbook1997)。
智利缺煤,尤其缺乏炼焦煤,因此每年需进口炼焦煤400万~500万吨。
Ⅸ 矿业经济和矿产品贸易7
阿根廷是南美第二大国。英国《采矿杂志》曾对100位矿业公司总裁就未来10年中,将会去何处投资所作的调查中,有95位总裁把阿根廷作为首选目标之一。在很多跨国矿业公司尤其是北美的矿业公司的投资目标国清单中,阿根廷均榜上有名,一些矿业公司称其可能是北美大陆上“最后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阿根廷矿业部门最近10年在吸引外资方面成效显著。1989年,在阿根廷设办事处的外国矿业公司只有4家,目前已达百余家,勘查投资额由1991年的500万美元增至1994年的4300万美元、1995年的9000万美元,1997年勘探费用达到创纪录的1.81亿美元。1998年勘探投资虽有下降,但钻探总长度却居近年来的榜首。1999年勘探投资已有明显回升。
但是,由于阿根廷政局的变化,外资公司往往受到地方矿业公司的制约,而且还有土地所有权方面的复杂情况,有时一不小心,就往往会陷入诉讼案,从而错失矿业投资机会,特别是国际市场金属价格大幅下跌,1999年只有少数的新公司继续在阿根廷勘探,多数新来的公司已相继撤退。
表17阿根廷近几年勘探费用支出和钻探进尺
注:e,1999年为估计数
资料来源:阿根廷矿业文书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阿根廷矿业越来越受到重视,1983年矿业产值达66.16亿美元,仅次于委内瑞拉和巴西,居本区的第三位,世界的第27位(Minerals Yearbook1985)。阿根廷矿产均属中、小型,无具世界意义的矿产,但很幸运,有较多的天然气和足以自给的石油;铁和煤生产具工业规模,铅、锌、铜、锡、金等金属和石棉、重晶石、斑脱土、高岭土、长石、萤石、滑石、水泥、硅藻土、石膏、盐等非金属亦有少量生产;同时,阿根廷又是本区硼砂和铀(黄块)的主要生产国。但是铁矿石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部分进口。1996年进口铁矿石490万吨,1997年增加到530万吨。
由于矿业基础薄弱和资金困难,以及世界性经济衰退和马岛战争的影响,使阿根廷许多已发现矿产未能及时开发;另一影响矿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1887年制订的矿业法直到1979年才作了修改。
政府鼓励私人企业参与石油的开发和勘探,对“二次采油”及铜、钾盐、金、钨和锂的开发施行公开招标,吸收外资,挖掘矿产资源潜力,增强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表18阿根廷主要矿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阿根廷矿业局秘书处
阿根廷的金属矿开采量一直很低。目前的开采地区主要集中在里奥内格罗、胡胡伊和多萨3省。70年代以前,金属矿的开采量在采矿业总开采量内所占比重不足1%。70年代以后,开采量逐年有所增长。1970年的开采量仅为40万吨,1978年达110万吨,比1970年增长了175%。尽管如此,开采量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大部分需从国外进口。1977年各类金属矿进口量为230万吨,占矿产品总进口量(250万吨)的92%。但是,随着全球矿业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外国各大公司相继登陆阿根廷,不少矿业项目被提出来。到1995年底,已有15个项目进入了高级阶段,有6个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已有60余家矿业公司在进行项目谈判,另有约50家公司在寻求机会。据估算,阿根廷矿产品年产值10年内将达到23.2亿美元。阿根廷政府希望到20世纪末,会有100余家新矿业公司在阿根廷矿业部门运作,在新的矿产开发项目中,会有5亿美元投入。目前,在阿根廷进行矿业活动的矿业公司主要包括:巴里克金矿公司、BHP公司、凯姆比奥公司、CRA有限公司等,主要集中于铜金项目。随着勘查投资的增长,近几年贵金属、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矿产开采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尤其以铜、金、银产量增加较快,1999年分别达到20万吨、32吨、109吨,比1997年增长5.6倍、13.1倍、1.07倍。1999年铅、锌产量比1997年略有增长,达到3.58万吨,1.5万吨。预计2000年阿根廷矿业产值将达到17亿美元。
随着阿根廷近几年矿业经济的大发展,矿产品出口也有较大发展,1997、1998、1999年矿产品出口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39倍、3.02倍、43.5%;99年矿产品出口总额达7亿美元,2001年预计将达到11亿~12亿美元(详见表19)。其中黄金出口额将达到6亿美元,这一预测结果估计实现不了。
表19阿根廷矿产品出口价值单位:万美元
注:e为预计数。
Ⅹ 跪求中国15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者外资总收入和外资使用总额数据
中国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
2008年10月29日 09:0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
据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增长104倍
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与出发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其中,出口总额从98亿美元增加到12178亿美元,增长了123倍;进口总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9560亿美元,增长了87倍。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又一举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改革开放初期位居第三十二位,从2004年以来稳居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
30年来,进出口贸易从逆差转变为顺差,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捉襟见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从改革开放到1993年,除少数年份进出口贸易有小规模顺差外,多数年份均为逆差。进入1994年以来,进出口贸易均保持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从1978 年仅有的1.67 亿美元迅速扩大到1.5 万亿美元。
对外开放30年,我国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09亿美元,25年增长了57倍,年均增长17.6%。2007年,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9.4%上升到10.3%,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升至4%;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位居第五位,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
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1992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是对外借款特别是政府贷款。1992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对外借款,此后,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的方式。1983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9.16亿美元,2007年已达到748亿美元,24年增长了81倍;截至2007年底,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超过770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0.1%,远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我国从1993年起已经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记者朱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