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营业收入占比计算公式是什么
收入占比计算:
1、第一类收入/总收入。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第二类收入,如/总收入。营业收入=产品销量(或服务数量)×产品单价(或服务价格)
收入比率是指公司从某一项目或产品中获得的收入占总公司所有产品总收入的比例。
收入比率是财务计算中一个重要的数据参考价值。帮助公司分析产品的销售市场和前景,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最客观有力的依据。
(1)价格对收入比率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收益管理应考虑以下因素:价格和销量、销售退货、销售折扣、销售折扣。
销售退货是指产品售出后,企业已实现营业收入,因买方对所收货物的品种或质量不满意,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回给企业,企业将货款退回给买方。
现金折扣是指企业对在规定日期前付款的客户给予的折扣。这个折扣是企业为了尽快收回资金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行业折扣是指在公开价格的基础上给予客户一定比例的价格折扣,通常是为了稳定客户关系,扩大销量。
销售折扣是指企业将货物交付给客户后,由于货物的品种、规格或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经企业与客户协商后,客户同意接受货物,并且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降价。
B. 价格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增大,其纳税所得的随绿也会随之升高,这就必然起到提高财政收入分配比率的作用。
C. 一般买车的价格与年收入的比多少比较合适
家庭年收入10万以下的不好说。家庭年收入超过十万的,不管几辆车,我觉得总价最好是年收入乘以0.6最好,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可以使用的年数。因为大部分人用车六七年后就卖了,汽车的残值基本能抵消这几年的使用费用,新车价格才是这六七年的纯支出。假如年收入是20万,那么六年就是收入120万,新车费用是20乘以0.6=12万。你会发现,汽车的费用正好占收入的10%。在发达国家,汽车只是相当于冰箱彩电一样的生活用品,很少人会去追逐豪华品牌。所以,美国人收入高,车价低,但豪华品牌销量还不如中国高。再说现在汽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用不了几年就落伍。摆正心态很重要。当然,生意场上需要撑门面的除外,有时候贷款也得买豪车,这就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但如果家用的话,最好别超过我上面说的计算方式。有那个钱,出去旅游或者改善生活多好。每天累死累活的上班,结果投给车的钱都不一定投给孩子的钱多,没意义。本人做餐饮,年收入70-80万左右,一辆七万的面包车进货,媳妇开一辆10来万的轿车代步,我开一辆20多万的SUV。加上购置税,总价没超50万。我觉得用车一点负担也没有,小刮蹭也不心疼。
D. 买车费用和年收入比例为多少合适呢
按家庭年收入来算,车辆总价约等于一年总收入结余的 1-2 倍(车牌车位费用除外),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负担得起的,之所以定在年收入的 1 倍但最多不超过 2 倍的范围,因为这样不太会影响自己的基本生活质量且不至于买车后抗风险能力急速下降。
举例说明:比如小张家庭年收入 20 万,单看年收入,或许他可以选择买 20-40 万之间的车。但如果它每年要还房贷 15 万,外加小孩刚出生,老婆也只能在家做全职太太,那么他买上述价格区间的车就非常不合适。
车最大的负担是养车用车费用,非车价本身
前期购车的车价只是第一步,买车后的用车成本才是大头,包括购置税,保险,上牌,加油,保养,洗护,违章,维修等等一定不能疏忽。假设我们准备购置一台售价 15 万元的合资车型,首付五成,以贷款的形式预计三年还清,在不计算利息的情况下,每个月的月供就是 2084 元。
新车新手一般买全保,费用大约在6500 元左右,汽车购置税大约为 12800 元,外加上牌费(不计算牌照钱),应该也就13800 元左右。同价位的不同品牌车型在用车费用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距,保险、保养与修理费用都是不小的支出,即使同为豪华品牌相差就非常大。
E. 买车的价格,一般和自己的收入的比率是怎样的
一般要买什么车,多少钱,至少自己在1-2年内能挣到那么多钱,比如说GTI,拿好25万左右,那你至少年收入超过12万一上
F. 物价与收入的比例反映了社会为人民的真度
两方面都有吧
G. 如何计算利润/ 销售收入比率
销售收入= 100*200=20000
变动成本=100*100=10000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20000-(10000+5000)=5000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100%=5000/20000*100%=25%
H. 什么叫费用收入比,费用毛利比啊
费用收入比是指费用与收入的比率,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占收入的比率,考核取得收入所需费用的比率。
费用毛利比是指费用与毛利的比率,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费用包括营业期间内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是企业内部考核管理的核心指标,该指标揭示了毛利与费用之间的关系,是驱动企业发展的经济引擎。当该指标等于1时表示所考核单元当期产出与投入相抵平衡,不亏不赚;小于1时表示该考核单元当期产出小于投入,有经营利润;大于1时表示该考核单元当期产出大于投入,经营出现了亏损。
I. 房价与收入比例多少合理
貌似联合国有套标准,是说如果要拿房价和收入比较的话,一个家庭一年总收入的六倍应当就是家庭所在城市的合理房价,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应该六年就能买一套大小合适的房子。拿北京来说,根据8月10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北京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105元,那么全年就应该是24105*2=48210元。按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计算,一年下来一个家庭总收入的六倍就应该是48210*2*6=578520元。如果想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所以合理房价应该是578,520/80=7231.5元。
但是,实际情况远远不是这样,我以前在优酷看过一个叫“中国房价多少才合理”的视频,貌似说中国现在平均是12倍。就拿我住的五道口这里说,因为附近学校超多,什么清华北大,地大矿大北语农大,中关村三小什么的,据说学区房房价已经炒到了10w+,而且还是有价无市,根本没有人卖。
买房的话中介和平台,一定要是有资质的,像是速拍等等的拍卖平台
J. 什么是股票价格收益比率
股票价格收益比率:
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s ratio,简称 P/E ratio) 本益比(PER,或Price to earning ratio)也称“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 简称市盈率)” 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 由股价除以年度 每股盈余 ( EPS )得出( 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结果)。
计算时, 股价通常取最新收盘价,而EPS方面, 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计算,称为历史市盈率( historical P/E);若是按市场对今年及明年EPS的预估值计算, 则称为未来或预估市盈率(prospective/ forward/forecast P/E)。
计算预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预估值, 一般采用市场平均预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踪公司业绩的机构收集多位分析师的 预 测所得到的预估平均值或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