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资者更应关注哪些财务指标
很多投资者一开始都比较关注净利润率,认为只要这个指标高才是好公司。其实作为财务投资者不应仅仅关注净利润率,而更应该注重净资产收益率,因为只有净资产收益率才代表所有者的投资回报率。但是也不能仅仅只看净资产收益率,如果企业的债务成本太高,就同时必须注意企业的息税前投入资本收益率,因为它代表了企业用多少投入资本才换取了息税前的利润。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2.企业获利能力。 3.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4.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B.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是什么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除考核利润指标外,投资中心主要考核能集中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剩余收益和经济增加值。 1、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间的比率,可用于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100% 或=资本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其中,投资额是指投资中心的总资产扣除对外负债后的余额,即投资中心的净资产。 为了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资产的总体盈利能力,还可以使用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指标。在会计计算中,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100% 投资利润率指标的优点有:能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具有横向可比性;可以作为选择投资机会的依据;可以正确引导投资中心的经营管理行为,使其长期化。该指标的最大局限性在于会造成投资中心与整个企业利益的不一致。 2、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收益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 或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剩余收益指标能够反映投入产出的关系,能避免本位主义,使个别投资中心的利益与整个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 3、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它是根据经过调整的经营利润和部门投资计算的剩余经营收益。 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后的投资成本 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都与投资报酬率相联系。剩余收益业绩评价旨在设定部门投资的最低报酬率,防止部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而经济增加值旨在使经理人员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报酬,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有区别。部门剩余收益通常使用税前部门营业利润和税前报酬率计算,而部门经济增加值使用部门税后经营利润和加权平均税后成本计算。当税金是重要因素时,经济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盈利能力。如果税金与部门业绩无关时,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效果相同,只是计算更复杂。由于经济增加值与公司的实际资本成本相联系,因此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计算方法,资本市场上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变动时,公司要随之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剩余收益使用的部门要求的报酬率,主要考虑管理要求以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 上面的内容所讲述的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大家都看明白了吧!投资中心是利润中心的一般形式,其获利能力与其所使用的创造利润的资产相联系。典型投资中心的业绩计量标准是投资报酬率和经济附加值。这些都是 中级会计职称 中的重点内容,也同样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住。
C. 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时,使用哪些指标来分析盈利能力呢
盈利能力指标。 (1)毛利率。是公司的销售毛利与销售净额的比率。销售毛利是指销售净额减去销售成本的余额。销售净额为销售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及折让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销售净额-销售成本)÷销售净额。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业反映商品或产品销售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商品流通企业商品的销售成本为商品的进价成本,而在制造业则为产品的生产或制造成本。当毛利扣除经营期间费用后即为经营利润。可见,毛利率反映了公司产品或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保持一定的毛利率对公司利润实现是相当重要的。 (2)销售利润率。是利润额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该指标表示,公司每销售一元钱产品所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利润额÷销售收入净额。运用该比率进行分析时,利润额习惯上使用利润总额,但由于利润总额不仅包括销售利润,而且包括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支等,造成分子和分母计算口径的差异。所以笔者建议,采用狭义的销售利润,这样得到的实际上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它是衡量一个公司能否持续获得利润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管理层决策更有价值。 (3)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公司综合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税后净利÷资产总额=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4)权益报酬率。反映股东账面投资额的盈利能力。权益报酬率=税后净利÷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投资回报率×权益乘数。高的权益报酬率通常说明公司有好的投资价值,但如果公司运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则高的权益报酬率可能是过高的财务风险的结果。
D. 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分哪几类,每类具体包括的内容
根据项目评价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将指标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为了便于讨论,将指标分为三类,即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比率性指标。
评价指标:
时间性指标:
投资回收期(pt,pt1)
借款偿还期(Pd)
价值性指标:
净现值(NPV)
净年值(NAV)
比率性指标:
内部收益率(IRR)
净现值率(NPVR)
费用收益率(B/C)
投资利润率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一)、时间性评价指标
1、静态投资回收期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
+[[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判别标准
求出的Pt需与基准投资回收期Pc进行比较。若Pt≤Pc,可以考虑接受该项目;Pt>Pc,
考虑拒绝该项目。
2动态投资回收期(Pt1)
Pt1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的年份数]-1+
+[[上年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评价标准
当Pt1≤n时,考虑接受该项目。否则,考虑拒绝该项目。
3.Pt指标的优点与不足
Pt指标的最大优点是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便于投资者衡量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资效果的优劣。因此,Pt指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指标只考虑投资回收之前的效果,不能反映回收投资之后的情况,无法反映项目整体盈利水平,且静态投资回收期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无法正确地辨识项目的优劣。同时,由于技术进步的影响,Pc难以确定。
(二)、价值性指标
价值性指标反映一个项目的现金流量相对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所能实现的盈利水平。最主要最常用的价值性指标是净现值及净年值。
1、净现值
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按基准收益率ic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投资起点的现值之代数和。所谓基准收益率是指要求投资达到的最低收益率,用ic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n
NPV(ic)=∑(CI-CO) t (1+ic) - t
t=0
评价标准
净现值法的评价标准为:NPV(ic)≥0,考虑接受该项目;NPV(ic)<0,考虑拒绝该项目。
NPV指标的优缺点
NPV的优点: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寿命期间的经济状况;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净收益,经济意义明确、直观。
但是,采用净现值法必须事先确定一个较符合经济现实的基准收益率ic,而ic的确定比较复杂困难。若ic定得太高,会失掉一些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若ic定得太低,则可能会接受过多的项目,造成投资风险增大。
2、净年值
将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以ic为中介折算成与其等值的各年年末为等额的净现金流量。其计算公式为:
n
NAV(ic)=∑(CI-CO) t (1+ic) - t (A/P,ic,n)=NPV(ic)(A/P,ic,n)
t=0
NAV与NPV只相差一个系数,故评价标准相同。NAV≥0,考虑接受该项目;NAV<0,考虑拒绝该项目。NAV可用于寿命不等的方案比较。
E. 财务分析四大能力指标
1.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如期偿付债务的能力,它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由于短期债务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弥补营运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短期资金的营运能力以及营运资金的周转状况。通过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不仅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可以促使企业提高融通资金的能力,因为长期负债是企业资本化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的重要融资途径。而从债权人的角度看,通过偿债能力分析,有助于了解其贷款的安全性,以保其债
务本息能够即时、足额地得以偿还。
2.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主要是从企业所运用的资产进行全面分析。分析企业各项资产的使用效果、资金周转的快慢以及挖掘资金的潜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通过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经营成果相结合来分析企业的各项报酬率指标,从而从不同角度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
4.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通过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流动性分析、获取现金能力分析、财务弹性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评价企业资金的来龙去脉、融投资能力和财务弹性。
以上四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中,偿债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营运能力与现金流量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三者的增强起着推动作用,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
F.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包括哪些动态评价指标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
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1)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两种形式。
(2)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收益(税后)占投资成本的比率。
(3)净现值
净现值,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净现值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4)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NPVR)又称净现值比、净现值指数,它是净现值与投资现值之比,表示单位投资所得的净现值。净现值率小,单位投资的收益就低,净现值率大,单位投资的收益就高。
(5)获利指数
是指投资方案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比值。现值指数法就是使用现值指数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现值指数大于1,方案可行,且现值指数越大方案越优。
(6)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法是用内部收益率来评价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方法。所谓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如果不使用电子计算机,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干个折现率进行试算,直至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个折现率。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分类:
1、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
2、按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好的正指标和越小越好的反指标两大类。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
3、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分类,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
G. 基金有哪些指标
若想选择合适的基金:
1、首先要设定自己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评估自己版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权确定自己是保守型、稳健型还是进取型投资者;
2、其次,仔细综合考核各基金的多项指标,如多年来的收益表现,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的能力素质、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投资风格等,从中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品种进行投资;
3、最后,请跟踪您所投资的基金,结合该基金的表现、自己的资金状况和收益目标来调整自己的金融资产组合。
您可以通过招行主页的“基金”--“基金筛选”,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及相关要求做基金筛选。
H. 衡量投资风险的指标有哪些
一、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它的计算公式为 (收益率 - 无风险收益率)/ 波动率。 收益率,指净值的增长率。无风险收益率,指同期银行利率。两者差值,即为超额赚的钱,除以净值增长过程中的波动率(波动率越大,风险越大) 夏普率,表示的是每承担一单位风险,预期可以拿到多少超额收益。 当超额收益越大,风险越小时,夏普率越大。 举个栗子,有两只基金,它们在一年的收益率都为20%,但是基金B的波动率要远大于A。 所以B的夏普率,要小于A。你想要稳稳的幸福,还是过山车式的幸福? 需要注意的是,夏普率只有在同类比较的时候,才有意义。假设债券基金的波动率仅为0.5%,无风险收益率为5%,它的夏普率为10,高的可怕,但是它和股票类基金比,肯定是不赚钱的。 夏普率也和时间段强相关,年前很多高夏普的基金,年后都降了不少。 天天基金里,能查看近一年的夏普率,晨星网,能看近几年的夏普率,且慢里,能看历史夏普率。 夏普率衡量的是基金的「性价比」
二、特雷诺指数(Treynor Index) 它的计算公式为 (收益率 - 无风险收益率)/ 贝塔系数。这个结果的分子,和夏普率一样,贝塔系数,指基金的系统风险。 基金会投资不同的方向,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差异,综合来看,这些差异会使这只基金的风险被分散掉,如果分散的越好,系统风险就越低,贝塔系数越小。 下面是两只基金的风险对比,上为工银文体,下为易方达中小盘。工银文体的贝塔系数要低于易方达中小盘混合,易方达中小盘是酒神张坤的代表作,重仓了消费白酒,工银文体持仓则比较分散,工银文体的系统风险就小一些。从年初(近3月)白酒泡沫破灭后,前者的表现确实要好于后者。 特雷诺比率,也表示每承担一单位风险,预期可以拿到多少超额收益。不过这个风险,是投资组合的风险,是对基金管理者的评价。
三、詹森指数(Jensen Index) 收益率 - 无风险收益率 = α + β *(市场收益率 - 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α就是詹森指数,它相对于上面两个复杂一些,同样用来评价基金管理者,引入了市场回报率这个参数。衡量的是组合收益率中,有多少来自基金管理者提供的高于市场水平的超额收益(牛市来了,猪都能起飞,不算本事) 这个值越大,表示基金经理获得超出市场收益的能力越强。下面比较了两只中证500指数基金,贝塔系数接近,结合上面两个指标一起看一下,右边的表现,是要好于左边的。 _ _ 上面所有指标,都是根据历史数据计算的,历史能预测未来,但不代表未来。
I. 投资估算中生产能力指数法有哪些
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它是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生产能力和投资额来粗略估算拟建项目投资额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C2=C1(Q2/Q1)x*f
式中 x生产能力指数。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上式表明,造价与规模(或容量)呈非线性关系,且单位造价随工程规模(或容量)的增大而减小。在正常情况下,0≤x≤1。
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且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则x的取值约在0.60.7之间;若是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达到时,x的取值约在0.80.9之间。
指数法主要应用于拟建装置或项目与用来参考的已知装置或项目的规模不同的场合。
生产能力指数法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确度略高,其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尽管估价误差仍较大,但有它独特的好处:即这种估价方法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其次对于总承包工程而言,可作为估价的旁证,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估价。
J. 什么指标反映筹资能力
筹资能力反映在偿债能力上,偿债能力越好,说明企业的筹资能力也好。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项。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标过大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