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是什么请用详细的例子说明
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这是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上所使用的统计指标涵义.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按照这种理解,统计指标除了包括上述三个构成要素外,还包括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 统计指标体系是指用来刻画于描述总体基本状况和各个变量分布特征的综合数量。 例如,全国人口总体的基本状况和性别分布特征可用总人口数,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男女性别比例,男性人口比重,女性人口比重等指标来描述。 不同的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根据其内容的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基础指标和特征指标。基础指标是反映总体基本状况的指标,由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构成。 特征指标是反映数据取值分布特征的指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反映数据取值分布集中趋势的平均指标;二是反映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变异指标;三是反映数据分布形状的偏态和峰度系数。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首先,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其次,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有对它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成统计指标。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的名称; 随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标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
⑵ 什么是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指标名称另一个是指标数值.
如
统计某是人口总数是1200万.这个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来年感个要素为指标名称---人口总数,指标数值---1200万
⑶ 1、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有哪些要素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指标名称另一个是指标数值.
如 统计某是人口总数是1200万.这个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来年感个要素为指标名称---人口总数,指标数值---1200万
⑷ 什么是统计指标
对统计指标的涵义,一般有两种理解和两种使用方法:
1、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如人口数、商品销售额、劳动生产率等。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这是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上所使用的统计指标涵义。
2、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例如,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533亿元。这个概念涵义中包括了指标数值。按照这种理解,统计指标除了包括上述三个构成要素外,还包括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这是统计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统计指标的涵义。因此,统计指标包括六个具体的构成因素。
一般认为,对统计指标的这两种理解都是成立的。在做一般性统计设计时,只能设计统计指标的名称、内容、口径、计量单位和方法,这是不包括数值的统计指标。然后经过搜集资料、汇总整理、加工计算可以得到统计指标的具体数值,用来说明总体现象的实际数量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从不包括数值的统计指标到包括数值的统计指标,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统计工作的过程。
[编辑]统计指标的构成
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四项内容:
1、指标名称,说明所反映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和内容。
2、统计的时间界限和空间范围。
3、计量单位。
4、指标的数值。
例如,中国1983年全国钢产量4002万吨,就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统计学中的统计指标,一般是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某种数量特征,即没有具体规定其时、空界限和没有数值的统计指标名称(如“钢产量”)。
[编辑]统计指标的特点
1、数量性
数量性即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这是统计指标最基本的特点。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这种数量特征,是统计指标存在的形式,没有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正因为统计指标具有数量性的特点,它才能对客观总体进行量的描述,才使统计研究运用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技术成为可能。
2、综合性
这是指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差异的综合,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例如,某人的年龄,某人的存款额不能叫做统计指标,一些人的平均年龄,一些人的储蓄总额,人均储蓄才叫做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个体到总体的过程,它是通过个别单位数量差异的抽象化来体现总体综合数量的特点的。
3、具体性
统计指标的具体性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质的基础上的量的集合。这一点使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数学相区别。二是统计指标说明的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地点、时间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这一点又和计划指标相区别。统计指标反映的是过去的事实和根据这些事实综合计算出来的实际数量,而计划指标则说明未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编辑]统计指标的种类
1、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说明总体外延规模的统计指标。例如,人口数、企业数、工资总额、商品销售额等等。数量指标所反映的是总体的绝对数量,具有实物的或货币的计量单位,其数值的大小,随着总体范围的变化而变化,它是认识总体现象的基础指标。
2)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例如,人口的年龄构成、性比例、农业—一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平均单产、平均工资等等。它通常是用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表现的,其数值的大小与范围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2、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3、统计指标按管理功能作用不同,可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1)描述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过程和结果,提供对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统计信息的主体。例如,反映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面积指标、自然资源拥有量指标、社会财富指标、劳动资源指标、科技力量指标,反映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固定资产指标、流动资金指标、利润指标,反映社会物质文化的娱乐设施指标、医疗床位数指标等等。
2)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以检查工作质量或其他定额指标的结合使用。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
3)预警指标一般是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即将发生的失衡、失控等进行预报、警示。通常选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敏感性经济现象,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例如,针对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可以建立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增长率、社会消费率、积累率、失业率、物价水平、汇率、利率等预警指标。
[编辑]统计指标体系
由于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只用个别统计指标来反映是不够的,需要采用指标体系来进行描述。统计指标体系就是各种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用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个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统计指标体系因各种现象本身联系的多样性和统计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别。
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范围大小,可以建立宏观统计指标体系和微观统计指标体系。宏观统计指标体系就是反映整个现象大范围的统计指标体系。如: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微观统计指标体系就是反映现象较小范围的统计指标体系。如反映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统计指标体系。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可以称为中观统计指标体系。如:反映各地区或各部门的统计指标体系。
根据所反映现象的范围内容不同,统计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综合性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性统计指标体系。综合性统计指标体系是较全面地反映总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综合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专题性统计指标体系则是反映某一个方面或问题的统计指标体系。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就是专题性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体系也可以指若干个统计指标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一个方程关系。例如,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价格;等等。统计指标体系对于统计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一个设计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可以描述现象的全貌和发展的全过程,分析和研究现象总体存在的矛盾以及各种因素对现象总体变动结果的方向和程度,也可以对未来的指标进行计算和预测,对未来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
[编辑]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比较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例如,一个工人的工资是数量标志,全体工人的工资总额是统计指标。
2、标志有用文字表示的品质标志和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指标则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它们的主要联系是:
1、统计指标的数值多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综合汇总而来的。例如工资总额是各个职工的工资之和,工业总产值是各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之和。由于指标与标志的这种综合汇总关系,有些统计指标的名称与标志是一样的,如上例中的工业总产值。
2、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如果由于统计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统计总体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反过来,如果原来的总体单位变成总体了,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也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⑸ 1、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有哪些要素 老师要求简答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指标名称另一个是指标数值.
如 统计某是人口总数是1200万.这个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来年感个要素为指标名称---人口总数,指标数值---1200万
⑹ 什么是统计指标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六个要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
如工业总产值900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820亿元等。指标名称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范畴,指标数值是根据指标名称的内容所计算的统计数字,同一名称的指标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指标数值。
统计指标体系的六个要素包括: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
(6)统计指标是说明扩展阅读
统计指标体系分类
1、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宏观指标体系是指反映全国范围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体系,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反映全国工业状况的指标体系,等等。
微观指标体系是指反映基层单位运行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指标体系,反映一个科研单位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等等。
2、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国民经济指标体系是反映整个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过程和条件的指标体系,如我国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的国民经济新的核算体系基本框架及补充表所列的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体系是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为中心,反映社会状况的指标体系,如人口统计的指标体系、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指标体系等等。科学技术指标体系是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变化等情况的指标体系,如开展科学技术活动的人、物、财条件,科研成果数量及质量等指标体系。
3、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基本指标体系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框架形成的指标体系。专题指标体系是指反映某方面社会经济问题的指标体系,如能源指标体系、运输指标体系、教育指标体系等。
⑺ 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1.标志的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联系: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⑻ 统计指标有哪些特点
所有的工业企业是一个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业企业都是总体单位。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比如说所有工业企业的总收入;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比如说每个工业企业的收入。
再说分类
标志按性质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比如一名员工的性别,种族,工种等,这些不能用数字表示的。它表示事物所具有质的特征。
数量标志比如员工年龄,工资等这些可以用具体数值表示的。它表示事物所具有量的特征。
指标按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说的是说明总体外延规模(随着总体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统计指标。比如人口数,企业数,商品销售额等。它反映的是总体的绝对数量。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比如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平均工资等。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现。
另外,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但标志里只有数量标志才可以
⑼ 统计指标特点举例说明
1、数量性
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这是统计指标最基本的特点。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这种数量特征是统计指标存在的形式,没有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
2、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差异的综合,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统计指标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个体到总体的过程,它是通过个别单位数量差异的抽象化来体现总体综合数量的特点的。
3、具体性
一是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质的基础上的量的集合。这一点使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数学相区别。
二是统计指标说明的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地点、时间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这点又和计划指标相区别。
(9)统计指标是说明扩展阅读:
常用指标: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经济总产出或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狭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指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也称作完全就业,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非100%的就业。
3、物价稳定
作为反映社会总供求状况的“晴雨表”,物价是观察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方面。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维护物价稳定,即抑制通货膨脉、避免通货紧缩、维护币值稳定。
货币的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