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哪些不可以转回
一、存货减值:可以转回,如果已经计提减值的产品已经销售,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
二、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
2、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转回。
3、应收账款和贷款可以转回。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转回。(如果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投资不是通过损益转回)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转回(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四、固定资产:不可以转回。
五、无形资产:不可以转回。
六、投资性房地产:
1、成本计量不可以转回。
2、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
七、长期股权投资:不可以转回。
『贰』 资产减值损失 哪些资产减值可以转回
不是说所有的资产减值损失都是不能转回的,只是针对特定的资产类别,如固定资产等,其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而存货的减值准备,是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转回的。
不可转回的有:
1)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习惯生物资产
5)油气资产
6)无形资产
7)商誉
可转回的有:
1)应收帐款
2)持有到期投资
3)存货
(2)贷款减值转回扩展阅读: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损失确定: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
『叁』 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如何账务处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获得新的证据表明原来导致资产减值的因素发生了有利变化,这就需要转回多提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转回比较简单,只需根据测算的资产减值额与累计已提减值准备金额(即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的比较结果,多提部分转回,少提部分补提即可。固定资产涉及到累计折旧的调整,无形资产涉及到摊销的调整,相对要复杂一些。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期末,某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x,累计折旧(即折旧摊销总额中已扣除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方余额为了,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即固定资产自投入使用日至本期末不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仍按原方法逐期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净值和累计折旧分别等于v和d.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账面净值时,应当转回部分已提的减值准备,同时为了正确反映累计折旧,需要将累计折旧恢复到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的累计折旧,按恢复累计折旧的金额冲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不考虑减值因素时的固定资产净值v大于可回收金额x,意味着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要恢复至可回收金额x,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减值等于v-x,多计提的减值准备等于y-(v-x),其中D-d要冲销并恢复为累计折旧,另外的y-(v-x)-(D-d)从营业外支出中转回,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y-(v-x) 贷:累计折旧D-d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y-(v-x)-(D-d) 如果不考虑减值的账面净值v小于可回收金额x,固定资产已不存在减值,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要恢复至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的账面净值v,已计提的减值准备y中,D-d部分要冲销并恢复为累计折旧,另外的y-(D-d)部分从营业外支出中转回,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y 贷:累计折旧D-d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y-(D-d) (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期末,某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x,大干账面净值u,累计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为y,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的账面净值等于v.由于无形资产不存在累计折旧备抵账户,所以只考虑减值准备的转回问题,但转回的金额不能超过v-u,即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能使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超过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的账面净值v.正确的账务处理如下:当不考虑减值的账面净值v大于可回收金额x时,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恢复至可收回金额x,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y-(v-x)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y-(v-x) 当不考虑减值的账面净值v小于可回收金额x时,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恢复至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的账面净值v,已提减值准备全额转回,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y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y
『肆』 贷款损失准备转回是什么意思,转销呢
转销,就是你持有的这项资产不存在了所以你的损失之后剩下的就要转回;转回,以前你估计这项资产要损失100,而现在估计只损失80 所以就要转回20。
本科目核算银行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银行不承担风险的受托贷款等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本科目应按照单项贷款损失准备和组合贷款损失准备等分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期末,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银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以判断其是否发生减值。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应对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伍』 减值准备能否转回总结
一、一些比较短期资产的减值或者跌价准备可以转回,主要有: 1.存货跌价准备; 2.坏账准备;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4.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5.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 6.贷款损失准备; 7.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 8.损余物资跌价准备; 9.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 10.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等。 二、一些比较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可以转回,主要有: 1.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5.工程物资减值; 6.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7.商誉减值准备; 8.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9.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减值准备等; 10.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实质属于长期股权投资,其发生的减值。 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比较特殊,它属于企业的非流动资产,但是同时还它的减值时可以转回的,金融资产在市场上的价值是不稳定的,需要特殊记忆。
『陆』 哪些资产减值可以转回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账款和贷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可以转回。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2006)的规定,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存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
(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
(四)、合同形成的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五)、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
(六)、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
(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八)、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1、该准则中的第十七条“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只是针对除上述项目以外的资产。
2、原则上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对于资产减值转回问题分成两类,长期资产不得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非长期资产可以转回。
3、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产减值准备
『柒』 会计分录:已减值的贷款收回时 和 已确认转销的贷款后又收回时
已经处理的减值准备,应该走相关的收益科目吧。
未处理的才走损益准备。
『捌』 在资产减值准则中,哪些资产减值后是可以转回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账款和贷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可以转回。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2006)的规定,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存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
(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
(四)、合同形成的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五)、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
(六)、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
(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八)、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1、该准则中的第十七条“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只是针对除上述项目以外的资产。
2、原则上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对于资产减值转回问题分成两类,长期资产不得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非长期资产可以转回。
3、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产减值准备
『玖』 贷款损失准备转回时候为什么不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而贷记利息收入,这样不会导致同时虚增收入和损失么
因为贷款减值后,计提利息收入是增加贷款账面价值的,所以这里是通过减少贷款损失准备来减少贷款账面价值的。因此会计处理是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
因为贷款减值后不再确认新的资产,就是不再确认应收利息,所以这里是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对于应收利息不需要做分录,只是进行登记。
『拾』 计提的减值损失可以转回的有哪些
一、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
2、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转回。
3、应收账款和贷款可以转回。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转回。(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投资不是通过损益转回)
二、存货减值:可以转回,如果已经计提减值的产品已经销售,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转回(要符合一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