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变压器绕组高压应力锥是什么 是出线套管下端尖尖的那个吗
变压器高压应力锥
❷ 高压电缆 对接
应该可以,不然电缆厂要生产无限长的电缆了,测试与一般电缆一样。
❸ 三相电缆应力锥的位置
在电缆接头中,为了有用控制电缆本体尽缘结尾的轴向场强,将尽缘结尾削制成与应力锥曲面恰好反标的目的的锥形曲面称为反应力锥。反应力锥是接头中填充尽缘和电缆本体尽缘的交壤面,这个交壤面是电缆接头的亏弱环节,若是设计或安装时没有处置好,容易发生沿着反应力锥锥面的移滑击穿。
❹ 高压电缆绝缘层、一剥就断是什么问题
电缆是供电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桥梁,起传输电能的作用。应用广泛,因此故障也经常发生,下面华东电缆厂小编给大家简要的分析下高压电缆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按照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厂家制造原因、施工质量原因、设计单位设计原因、外力破坏四大类。
高压电缆
高压电缆
一、厂家制造原因:厂家制造原因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又分为电缆本体原因、电缆接头原因、电缆接地系统原因三类。
(1)电缆接地系统 电缆接地系统包括电缆接地箱、电缆接地保护箱(带护层保护器)、电缆交叉互联箱、护层保护器等部分。一般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箱体密封不好进水导致多点接地,引起金属护层感应电流过大。另外护层保护器参数选取不合理或质量不好氧化锌晶体不稳定也容易引发护层保护器损坏。
(2)电缆本体制造原因 一般在电缆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绝缘偏心、绝缘屏蔽厚度不均匀、绝缘内有杂质、内外屏蔽有突起、交联度不均匀、电缆受潮、电缆金属护套密封不良等,有些情况比较严重可能在竣工试验中或投运后不久出现故障,大部分在电缆系统中以缺陷形式存在,对电缆长期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
(3)电缆接头制造原因 高压电缆接头以前用绕包型、模铸型、模塑型等类型,需要现场制作的工作量大,并且因为现场条件的限制和制作工艺的原因,绝缘带层间不可避免地会有气隙和杂质,所以容易发生问题。国内普遍采用的型式是组装型和预制型。 电缆接头分为电缆终端接头和电缆中间接头,不管什么接头形式,电缆接头故障一般都出现在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因为这里是电应力集中的部位,因制造原因导致电缆接头故障的原因有应力锥本体制造缺陷、绝缘填充剂问题、密封圈漏油等原因。
二、施工质量原因:因为施工质量导致高压电缆系统故障的事例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条件比较差,电缆和接头在工厂制造时环境和工艺要求都很高,而施工现场温度、湿度、灰尘都不好控制。
(2)电缆施工过程中在绝缘表面难免会留下细小的滑痕,半导电颗粒和砂布上的沙粒也有可能嵌入绝缘中,另外接头施工过程中由于绝缘暴露在空气中,绝缘中也会吸入水分,这些都给长期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3)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工艺施工或工艺规定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4)竣工验收采用直流耐压试验造成接头内形成反电场导致绝缘破坏。
(5)因密封处理不善导致。中间接头必须采用金属铜外壳外加PE或PVC绝缘防腐层的密封结构,在现场施工中铅封的密实,这样有效的确保了接头的密封防水性能。
三、设计原因
因电缆受热膨胀导致的电缆挤伤导致击穿。交联电缆负荷高时,线芯温度升高,电缆受热膨胀,在隧道内转弯处电缆顶在支架立面上,长期大负荷运行电缆蠕动力量很大,导致支架立面压破电缆外护套、金属护套,挤入电缆绝缘层导致电缆击穿。
❺ 电缆接头应力锥的作用。
应力锥的作用是改善金属护套末端电场分布、降低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强度。在电缆终端和接头中,自金属护套边缘起绕包绝缘带(或者套橡塑预制件),使得金属护套边缘到增绕绝缘外表之间,形成一个过渡锥面的构成件称为应力锥(在设计中,锥面的轴向场强应是一个常数)。
(5)高压分接箱应力锥价格扩展阅读
为了简化施工,也有采用应力管代替应力锥的,它是用非线性电阻材料做成的管子, 紧套在电缆绝缘层表面, 或用非线性电阻材料做成绝缘带绕包在电缆绝缘表面。电缆运行时, 应力管层中产生一个极小的电流,其表面相应有一个线性压降,从而减小了电缆的轴向应力。
另一种应力管是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电力线在不同介电常数材料中的折射现象来控制轴向应力。应力管不像应力锥需要较大的绝缘厚度,简化了现场安装工艺,并缩小了电缆终端的外形尺寸,便于同其他紧凑的设备连接,因此适用于极紧凑的场所。
在10~35 kV组合电器的电缆终端中,大多采用应力管,而在35 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终端中,也在逐渐采用。
❻ 1万伏的高压输电电缆连接要注意哪些技术
1万伏的高压输电电缆连接要注意哪些技术
这个范围很广,看你接的是油纸电缆还是交联电缆,采用什么接头工艺,各不相同.主要还是做好绝缘密封,防止渗水进去.制作应力锥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注意接头表面的清洁,其他也大同小异.
❼ 如何压接电缆头
1 、 10(6)kV干包式交联聚已烯电力电缆接头制作工艺
1.1 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的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
1.2 剥除电缆护层
⑴ 调直电缆:将电缆留适当余度后放平,在待连接的电缆端部的2m内分别调直、擦干净,相互重叠200mm,在中部作中心标线,作为接头中心。
⑵ 剥除外层及铠装:从中心标线开始在两根电缆上分别量取决800mm、500mm,剥除外护层;在距外护层断口50mm的铠装上用铜丝绑扎三圈或用铠装带卡好,用钢锯沿铜丝绑扎处或卡子边缘锯一环形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1/2,再用改锥将钢带尖撬起,然后用克丝钳夹紧并将钢带剥除。
⑶ 内护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内护层,其余内护层剥除,并摘除填充物。
⑷ 锯芯线:对正线芯,在线芯中心点处锯断。
1.3 剥除屏蔽层及半导电层,见图3.2(7)。自中心点向两端芯线各量300mm剥除屏蔽,从屏蔽层断口各量取20mm半导电层,其余剥去,彻底清除绝缘体表面的半导电层残迹。
1.4 套入管材,见图3.2(8),将热缩护套管、金属护套管套在电缆上,每相线芯上套入铜丝网。
1.5 压接导体连接管:在线芯端部量取连接管长度加5mm切除线芯绝缘体,由线芯绝缘断口量取绝缘体35mm,削成30mm长的锥体,压接连接管。
1.6 包绕半导体带:在连接管上用细砂布除掉管子棱角和毛刺,并擦干净。然后在连接管上用半导体带包绕填平压坑,并与两端半导体层搭接。
1.7 绕包增强绝缘:将电缆绝缘表面擦拭干净,将绝缘胶粘带拉伸100%,以半搭盖方式在半导体层上缠绕,缠绕时两端各留出5mm的半导体层,先填平低凹处,再逐渐包绕到规定尺寸。要求绕包平整,不可出现明显的凹凸不平现象。包缠后的增强绝缘为电缆绝缘外径加16mm。
1.8 缠绕半导体带:在接头增强绝缘完成后,用半导电橡胶自粘带从一端电缆半导电屏蔽层开始,以半搭盖式绕包到另一端电缆半导电屏蔽层,然后返回。
1.9 安装屏蔽铜丝网:将屏蔽铜丝网移到接头中间位置,向两边均匀拉伸,使之紧密覆盖在半导电管上,两端用铜丝绑扎在三根线芯的屏蔽铜带上,并焊牢。也可采用缠绕方式将屏蔽铜丝网包覆在接头半导电层外面。
1.10 包缠PVC绝缘带绕包层:用PVC绝缘带从一端铜屏蔽层开始到另一端铜屏蔽层,以半搭盖方式来回绕包两层。
1.11 焊接过桥线:将规定截面的镀锡铜编织线用裸铜丝分别绑扎并焊接在三根铜芯的屏蔽铜带上,两端用裸铜丝绑扎在电缆屏蔽铜带上,然后将三相线芯捏拢,在线芯之间施加填充物,用白布沙带或PVC绝缘带扎紧。
1.12 安装护套管:在接头两端在电缆内护套外包绕密封胶带,将内护套管移至接头处,两端搭接在电缆内护套上,并加热收缩(如果不要求将电缆屏蔽铜带与钢带分开接地,则不需用内护套管和钢带跨接线,过桥线应绑扎焊接在电缆屏蔽带和钢带上)。
1.13 焊接钢带跨接线:用10mm2镀锡铜编织线或多股铜绞线,两端分别绑扎并焊接在电缆的钢带上。
1.14 安装外护套管:将金属护套管移至接头位置,两端用铜丝扎紧在电缆外护层上,再将热缩护套管移至金属护套管上,加热收缩,两端应覆盖在电缆外护层上100mm。当不用金属护套管时,则应将热缩外护套管移到接头位置,加热收缩覆盖在内护套管上。
1.15 电试运行、验收
⑴ 试验:电缆头制作完毕后,应按规范要求实验。
⑵ 验收: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试验报告和运行记录等技术文件。
❽ 高压电缆用什么材料
高压电缆可以对接。削开电缆线、取掉半导体层、中间用冷压接管接头、用高压自粘带包扎、包所相色带、做好应力锥、勾通接地、再包所绝缘层、扣好中间接头箱、装满环氧树脂、待冷下可以测试绝缘。
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是指用于传输10kv-35kv(1kv=1000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的主干道。高压电缆的产品执行标准为gb/t
12706.2-2008和gb/t
12706.3-2008。
❾ 为什么架空绝缘导线驳接无须用应力锥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架空线用的应力锥式与电容式复合绝缘型高压电缆终端,包括屏蔽罩、出线金具、导电管、连接件、电缆、应力锥结构、电容型绝缘体和法兰。屏蔽罩顶端凸伸有连接部,出线金具与该连接部连接。导电管一端与屏蔽罩内壁连接,导电管另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与电缆的导体固定连接。电缆外设置有应力锥结构。电容型绝缘体包覆导电管和应力锥结构,电容型绝缘体一端与法兰相接,法兰固定应力锥结构和电缆。本实用新型架空线用的应力锥式与电容式复合绝缘型高压电缆终端通过应力锥结构和电容型绝缘体对电缆终端进行绝缘密封,不仅改善电缆终端屏蔽切断处的电场分布,而且通过电容型绝缘体很好地解决了电缆终端外绝缘电场均匀分布问题
主权利要求: 1.一种架空线用的应力锥式与电容式复合绝缘型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罩、出线金具、导电管、连接件、电缆、应力锥结构、电容型绝缘体和法兰,所述屏蔽罩顶端凸伸有连接部,所述出线金具与该连接部连接,所述导电管一端与所述屏蔽罩内壁连接,所述导电管另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缆的导体固定连接,所述电缆外设置有所述应力锥结构,所述电容型绝缘体包覆所述导电管和应力锥结构,电容型绝缘体一端与法兰相接,所述法兰固定所述应力锥结构和电缆。
❿ 高压电缆头怎么做
一、高压电缆头的基本要求
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电缆终端头与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
1.线芯联接好
主要是联接电阻小而且联接稳定,能经受起故障电流的冲击;长期运行后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电缆线芯本体同长度电阻的1.2倍;
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振动、耐腐蚀性能;此外还应体积小、成本低、便于现场安装。
2.绝缘性能好
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所用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要低,在结构上应对电缆附件中电场的突变能完善处理,有改变电场分布的措施。
★电场分布原理
高压电缆每一相线芯外均有一接地的(铜)屏蔽层,导电线芯与屏蔽层之间形成径向分布的电场。
也就是说,正常电缆的电场只有从(铜)导线沿半径向(铜)屏蔽层的电力线,没有芯线轴向的电场(电力线),电场分布是均匀的。
在做电缆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产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最容易击穿的部位。
没有应力管的电场分布
有应力管的电场分布电缆最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
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上图中左边是没装应力管,右边是装应力管的电场分布情况。
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而应力管是在不破坏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散电应力的效果的。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利的。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
在主绝缘层外,铜屏蔽层内的外半导体层,同样也是消除铜屏蔽层不平,防止电场不均匀而设置的。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sunyajie19800105/article/b0-i1082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