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平均指标是表明

平均指标是表明

发布时间:2022-01-23 08:14:13

⑴ 平均是反映( )和( )的数

样本 总体 集中 都有 变化 大小顺序 最中间 集中趋势 较小 大体 平均 大小 领域

⑵ 平均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区别

1、指标的含义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

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

而平均指标是在一个同质总体内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的比例关系。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2)平均指标是表明扩展阅读:

1、平均指标

平均指标亦称“平均数”。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特点是对总体各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用一个数字显示其一般水平。

因此,它可用来比较不同时间、地点或部门之间同类现象水平的高低,分析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估计推算其他有关指标,如用样本平均每亩产量乘收获面积估算农作物总产量。现象的同质性是计算平均数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同质总体内才能计算平均数。

把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运用,用组平均数补充总平均数,对认识客观现象有重要作用。在运用平均数时,还要注意利用分配数列和典型资料来加以补充。由于掌握资料和研究任务不同,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五种不同计算形式。

2、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用两个有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综合指标。相对指标也称作相对数,其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无名数和复名数。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多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复名数主要用来表示强度的相对指标,以表明事物的密度、强度和普遍程度等。例如,人均粮食产量用“千克/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等。

⑶ 平均值是什么意思啊

平均值有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平方平均值等等, 其中以算术平均值最为常见。
算术平均数,又称均值,是统计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指标,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不适用于品质数据。以下举一个简单例子:
某商点有5名售货员,五人一天的销售额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求该日平均销售额(平均值)是多少?
平均销售额(也就是平均值)=(100+200+300+400+500) 除以 5=300(元)
计算结果表明,五个人一天销售量的平均值为300元。

⑷ 平均数表示什么

你说的是对的。
还可以是指:当班级数够多的时候,平均每个班成活的棵数就是19棵!

⑸ 标志值的差异性与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有什么关系

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的代表性成反比,表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散程度。用平均数作为总体的代表值,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越大,而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反之,变异程度越小,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

⑹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差异是什么

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的代表性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平均指标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抽象化,反映了这些标志值的一般水平,说明了变量数列中变量值的集中点或集中趋势;而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变量值的离中趋势,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大小或变异程度

指标变异值越大,说明种群中各单位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分数变异指数可以反映各单元分数值的差异程度。

衡量分数变异的主要指标是分数的极差、均值、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指示生产过程中的节奏;确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⑺ 平均指标与平均指数的区别是什么

综合指数里边包括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目的在于测定不同度量单位的许多商品或产品所组成的复杂现象的总动态,而加权平均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他们二者之间应该说没有具体的联系,他们的区别在于不同度量单位,和不同比重,不同度量单位故名思意他们的不应是同一产品,而不同比重是数值不同的,我不知道你指的是单一的统计学还是要深究他在投资的作用,如果在投资中人们通常觉得平均值比较接近人们的心理平衡线,不过所说加权嘛,你可以找个例子算一下就知道了,其实就是平均值,只是用普通算法比较麻烦所以用加权的方法去计算,加权平均数表明一个物品在一定时期内数量的变化的平均值,而综合指数表明的是一类物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方向.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也不是学统计的,呵呵,希望没有太离谱,祝你成功啊!

⑻ 平均工资是指标还是标志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平均工资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不同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按中国现行统计方式,平均工资与每个人自己拿到的工资或工资单上的工资有差别。
2021年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
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度里,衡量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财富增长快慢的立足点,应放在社会的“工资短板”方面,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会贫困线以下两个层面。首先,要看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分析两个层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还是减少,如果增加,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也有可能在进一步积累,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这种现象的恶化。如果减少,说明现状在得到改善,可以继续按照这样的目标发展。第二,两个层面群众收入的增减变化。在“平均数”之外,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多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多少。如果两个层面人群的收入增长水平低于或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继续加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没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须调整政策策略。第三,两个层面的变化趋势0-2012年城镇非私营平均工资一方面,看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趋势是在向着多的方面发展还是向着少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看两个层面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还是其他现象。通过对趋势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继而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分析社会“工资短板”可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等多个方面入手,从收入人群入手可能是最现实、最迫切、最必要的。只有把“工资短板”的问题解决好,提高公民财政性收入的目标才不至于变成一句空话。如果在社会财富严重缺乏、老百姓普遍贫穷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反映社会财富的增加、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如果再用“平均数”这个概念,就很难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平均”更多的可能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标志,而非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度里,衡量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财富增长快慢的立足点,应放在社会的“工资短板”方面,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会贫困线以下两个层面。首先,要看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分析两个层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还是减少,如果增加,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也有可能在进一步积累,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这种现象的恶化。如果减少,说明现状在得到改善,可以继续按照这样的目标发展。第二,两个层面群众收入的增减变化。在“平均数”之外,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多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多少。如果两个层面人群的收入增长水平低于或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继续加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没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须调整政策策略。第三,两个层面的变化趋势。一方面,看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趋势是在向着多的方面发展还是向着少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看两个层面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还是其他现象。通过对趋势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继而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分析社会“工资短板”可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等多个方面入手,从收入人群入手可能是最现实、最迫切、最必要的。只有把“工资短板”的问题解决好,提高公民财政性收入的目标才不至于变成一句空话。如果在社会财富严重缺乏、老百姓普遍贫穷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反映社会财富的增加、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如果再用“平均数”这个概念,就很难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平均”更多的可能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标志,而非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的表现。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可知平均工资是标志。

⑼ 在描述统计中,哪两个数据表明分别表明数据的平均水平和数据间平均的

方差或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性的大小的指标,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因此方差或标准差可以判断一组数据的稳定性:方差或标准差越大,数据越不稳定;
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众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位置的数(奇数个数据时)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偶数个数据时),所以中位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中间位置水平.

⑽ 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部的什么

一、总量指标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2、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前者是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后者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总体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标志总量不会独立于单位总量而存在。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同时并存多个标志总量,构成一个总量指标体系。同一总量指标在不同情况下可有不同的性质。例如对各企业工人总数指标来说,当研究企业平均规模时,以企业为总体单位,企业总数为单位总量,各企业工人总数为标志总量;当研究企业劳动效益时,以工人为总体单位,各企业工人总数为单位总量,这时企业的总产量成为标志总量。所以说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 (2)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瞬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3)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按实物单位计算的指标最大的特点是它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能具体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但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差,无法进行汇总。按价值单位计量的最大优点是它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但它脱离了物质内容。二者要结合应用。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单位即工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指标。 3、总量指标的作用 (1)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2)总量指标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 (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二、相对指标 1、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相对指标就是应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中某些相关事物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相对数。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说明总体现象的质量,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情况,利用相对指标可使原来不能直接对比的数量关系变为可比,有利于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 2、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 (1)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能够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和现象的类型特征。 (2)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3)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指标,用以说明某一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以表明同类实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 (4)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用来表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它和其他相对指标根本不同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同类现象指标的对比。强度相对指标以双重计量单位表示,是一种复名数。 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位置可以互换,因而有正指标、逆指标之分。实际应用时应注意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计算后,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是:⑴子项与母项的内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的对比;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空间上的对比。⑵说明问题不同,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比较相对指标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如:甲地职工平均收入是乙地职工平均收入的1.3倍。主要区别是:⑴其它各种相对指标都属于同一总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⑵计算结果表现形式不同。其它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是用有名数表示。⑶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它相对指标不存在正、逆指标之分。 (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它以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来观察计划完成程度。 此指标根据下达计划任务时期的长短和计划任务数值的表现形式不同,而有多种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时需注意区别。公式中分子减分母的差额表示计划执行的绝对效果。 三、平均指标 1、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平均指标的特点:(1)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了;(2)平均指标是个代表值,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平均指标的种类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前三种平均数是根据总体所有标志值计算的所以称为数值平均数,后两种平均数是根据标志值所处的位置确定的,因此称为位置平均数。 平均指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可以用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发展的一般水平;用来比较同一单位的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还可以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等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有名数和无名数两种。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是在一个同质总体内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的比例关系。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2、平均指标的计算 (1)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算术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指标的最常用方法,它的基本公式形式是总体标志总量除以总体单位总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的不同,算术平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未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单位标志值和总体单位数,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适用于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组的变量值和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则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其二是受次数分配值即各组次数占总次数比重的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指的就是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在计算平均数时,由于出现次数多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大些,出现次数少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小些,因此就把次数称为权数。在分组数列的条件下,当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所占比重均相等时,权数就失去了权衡轻重的作用,这时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用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 (2)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缺乏总体的单位数资料,而不能直接计算平均数,这时就可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因此在统计工作中,调和平均数常常被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来使用。调和平均数也有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两种形式。 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的问题有:⑴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⑵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⑶计算和运用平均数时,要注意极端数值的影响,因为算术平均数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很明显。 (3)众数和中位数 众数和中位数是两个位置平均数,在一定条件下用它们反映变量数列的一般水平是非常有效的。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在单位数不多或一个无明显集中趋势的资料中,众数的测定没有意义。一般来讲,只有根据分组数列才能确定众数。 中位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根据未分组资料和分组资料都可确定中位数。 4、变异指标 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它综合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或离散程度。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结合运用变异指标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变异指标的作用有:反映现象总体总单位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测定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变异指标包括以下几种: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全距是测定标志变异程度的最简单的指标,它是标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反映总体标志值的变动范围。用公式表示为: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从计算可知,全距仅取决于两个极端数值,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的程度,也不能拿来评价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平均差是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反映的是各标志值对其平均数的平均差异程度。其计算方法有简单和加权两种形式。 标准差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又称为均方差。它是测定标志变动程度的最主要的指标。标准差的实质与平均差基本相同,只是在数学处理方法上与平均差不同,平均差是用取绝对值的方法消除离差的正负号然后用算术平均的方法求出平均离差;而标准差是用平方的方法消除离差的正负号,然后对离差的平方计算算术平均数,并开方求出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也有简单和加权两种形式,要注意区别运用。 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它是通过变异指标中的全距、平均差或标准差与平均数对比得到的。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当所对比的两个数列的水平高低不同时,就不能采用全距、平均差或标准差进行对比分析,因为它们都是绝对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不仅受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影响,而且受到总体单位标志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反映的是单位平均水平下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因而通过计算变异系数为水平高低不同的两个数列提供了对比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平均指标是表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企业贷款目标 浏览:140
江西省旅游集团借壳上市 浏览:742
中国msci的股票 浏览:59
辽宁远东集团董事长 浏览:869
医院股份合作可行性报告 浏览: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汇率 浏览:321
回租融资租赁 浏览:9
美国摩根银行的外汇平台 浏览:282
固定汇率接标价法 浏览:920
安利佣金分配制度比较 浏览:470
杠杆阅读术的意思 浏览:620
外汇mt4红色代表赚钱吗 浏览:912
三峡银行近期理财产品 浏览:547
2014年12月港币汇率是多少 浏览:633
金融机构录音录像自查报告 浏览:185
钢材买卖个人佣金合同范本 浏览:882
87年黄金价格 浏览:440
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外管理办法 浏览:429
企业融资网湖北 浏览:392
2017万达集团最新新闻 浏览:662